CN220420165U - 外折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外折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0165U
CN220420165U CN202321651830.1U CN202321651830U CN220420165U CN 220420165 U CN220420165 U CN 220420165U CN 202321651830 U CN202321651830 U CN 202321651830U CN 220420165 U CN220420165 U CN 220420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middle frame
arc
transmission rod
sid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18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威仲
万鹏程
徐金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Kers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Kers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Kers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Kers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18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0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0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0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外折屏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中框、第二中框、呈长条状设置于所述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之间的中支撑板和安装于中支撑板上并各自向中支撑板外侧反向延伸的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所述柔性屏覆盖贴敷于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的下表面上,所述中支撑板与第一中框、第二中框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所述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各自的上表面均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减缓柔性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形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外折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折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屏作为OLED的一种应用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重要的发展。与刚性屏相比,柔性屏具有显著的优势,如柔性屏的体积更加轻薄,功耗更低,而且得益于柔性屏具有可弯曲和良好的柔韧性等特点,柔性屏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利用柔性屏的可弯折性搭载智能移动设备,能够实现设备屏幕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切换。折叠屏可分为屏幕内折和屏幕外折,区别在于折叠后屏幕在内侧还是外侧。现有的柔性屏折叠设备在多次开合后容易产生较大形变,导致其较一般电子设备而言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折屏电子设备,其可以减缓柔性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形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折屏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中框、第二中框、呈长条状设置于所述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之间的中支撑板和安装于中支撑板上并各自向中支撑板外侧反向延伸的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各自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中支撑板上,其各自的另一端与第一中框或第二中框连接,所述柔性屏覆盖贴敷于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的下表面上,所述中支撑板与第一中框、第二中框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所述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各自的上表面均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均与中支撑板和第一中框或第二中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中框之间、第二传动杆与第二中框之间均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第一侧支撑板或第二侧支撑板中间的主体部和分别向第一侧支撑板或第二侧支撑板两侧延伸的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中框、第二中框和中支撑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凸块,每个所述连接凸块上均开设有供第一弧形部或第二弧形部嵌入的弧形连接槽,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弧形部嵌入中支撑板上连接凸块内的弧形连接槽内并与该弧形连接槽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连接件的第二弧形部嵌入第一侧支撑板或第二侧支撑板上连接凸块内的弧形连接槽内并与该弧形连接槽的内壁滑动配合。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和中支撑板各自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扇形凸块,当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同一端的3个扇形凸块的端面依次贴合。
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均进一步包括:依次连接的齿轮端和连杆部,具有齿体的所述齿轮端可转动地安装于设置于中支撑板上表面的第一基座或第二基座上,所述连杆部与第一中框或第二中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并位于齿轮端相背于连杆部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一与齿轮端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一设置于第一基座或第二基座外侧的电控马达的输出轴连接。
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各自连杆部的两个侧表面上均设置有一凸块,所述第一中框、第二中框上设置用供所述连杆部一端嵌入的滑槽,该滑槽的两个内壁上各开设有一沿连杆部滑动方向延伸的导槽,所述凸块对应地嵌入导槽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外折屏电子设备,其柔性屏覆盖贴敷于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的下表面上,中支撑板与第一中框、第二中框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各自的上表面均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均与中支撑板和第一中框或第二中框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中框之间、第二传动杆与第二中框之间均滑动连接,通过两个侧支撑板与中支撑板之间的转动配合,可以实现屏幕开合间与柔性屏中间区域接触面积的伸缩变化,使得柔性屏在折叠状态下不会受到拉伸,在展开状态则可以得到良好的支撑,从而减缓柔性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形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外折屏电子设备,其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均进一步包括:依次连接的齿轮端和连杆部,具有齿体的所述齿轮端可转动地安装于设置于中支撑板上表面的第一基座或第二基座上,所述连杆部与第一中框或第二中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并位于齿轮端相背于连杆部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一与齿轮端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一设置于第一基座或第二基座外侧的电控马达的输出轴连接,以马达替代具有阻尼组件的机械式转轴机构实现对折叠设备中2个转动部件的旋转驱动,既可以大幅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又可以选用轻型零件代替原本需要耐磨的金属零件,从而大大减轻折叠设备整体的重量,满足电子设备的轻量化需求、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折屏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折屏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折屏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柔性屏设备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柔性屏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柔性屏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00、第一中框:200、第二中框:300、柔性屏;1、电控马达;2、中支撑板;3、第一侧支撑板;4、第二侧支撑板;5、连接件;51、主体部;52、第一弧形部;53、第二弧形部;6、连接凸块;61、弧形连接槽;7、扇形凸块;8、凸块;81、滑槽;811、导槽;91、第一基座;92、第二基座;93、安装板;10、第一传动杆;11、第二传动杆;111、齿轮端;112、连杆部;12、传动齿轮。
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外折屏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呈长条状设置于所述第一中框100与第二中框200之间的中支撑板2和安装于中支撑板2上并各自向中支撑板2外侧反向延伸的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所述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各自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中支撑板2上,其各自的另一端与第一中框100或第二中框200连接,所述柔性屏300覆盖贴敷于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的下表面上,所述中支撑板2与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支撑板3、第二侧支撑板4,所述第一侧支撑板3、第二侧支撑板4各自的上表面均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件5,每个所述连接件5均与中支撑板2和第一中框100或第二中框2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0与第一中框100之间、第二传动杆11与第二中框200之间均滑动连接。
上述连接件5包括:位于第一侧支撑板3或第二侧支撑板4中间的主体部51和分别向第一侧支撑板3或第二侧支撑板4两侧延伸的第一弧形部52、第二弧形部53,所述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和中支撑板2上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凸块6,每个所述连接凸块6上均开设有供第一弧形部52或第二弧形部53嵌入的弧形连接槽61,所述连接件5的第一弧形部52嵌入中支撑板2上连接凸块6内的弧形连接槽61内并与该弧形连接槽6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连接件5的第二弧形部53嵌入第一侧支撑板3或第二侧支撑板4上连接凸块6内的弧形连接槽61内并与该弧形连接槽61的内壁滑动配合。
上述第一侧支撑板3、第二侧支撑板4和中支撑板2各自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扇形凸块7,当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同一端的3个扇形凸块7的端面依次贴合。
上述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均进一步包括:依次连接的齿轮端111和连杆部112,具有齿体的所述齿轮端111可转动地安装于设置于中支撑板2上表面的第一基座91或第二基座92上,所述连杆部112第一中框100或第二中框20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基座91和第二基座92上并位于齿轮端111相背于连杆部11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一与齿轮端111啮合的传动齿轮12,所述传动齿轮12与一设置于第一基座91或第二基座92外侧的电控马达1的输出轴连接。
上述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各自连杆部112的两个侧表面上均设置有一凸块8,所述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上设置用供所述连杆部112一端嵌入的滑槽81,该滑槽81的两个内壁上各开设有一沿连杆部112滑动方向延伸的导槽811,所述凸块8对应地嵌入导槽811内。
实施例2:一种外折屏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呈长条状设置于所述第一中框100与第二中框200之间的中支撑板2和安装于中支撑板2上并各自向中支撑板2外侧反向延伸的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所述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各自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中支撑板2上,其各自的另一端与第一中框100或第二中框200连接,所述柔性屏300覆盖贴敷于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的下表面上,所述中支撑板2与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支撑板3、第二侧支撑板4,所述第一侧支撑板3、第二侧支撑板4各自的上表面均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件5,每个所述连接件5均与中支撑板2和第一中框100或第二中框2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0与第一中框100之间、第二传动杆11与第二中框200之间均滑动连接。
上述第一侧支撑板3、第二侧支撑板4和中支撑板2各自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扇形凸块7,当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同一端的3个扇形凸块7的端面依次贴合。
上述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均进一步包括:依次连接的齿轮端111和连杆部112,具有齿体的所述齿轮端111可转动地安装于设置于中支撑板2上表面的第一基座91或第二基座92上,所述连杆部112与第一中框100或第二中框20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基座91和第二基座92上并位于齿轮端111相背于连杆部11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一与齿轮端111啮合的传动齿轮12,所述传动齿轮12与一设置于第一基座91或第二基座92外侧的电控马达1的输出轴连接。
上述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各自连杆部112的两个侧表面上均设置有一凸块8,所述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上设置用供所述连杆部112一端嵌入的滑槽81,该滑槽81的两个内壁上各开设有一沿连杆部112滑动方向延伸的导槽811,所述凸块8对应地嵌入导槽811内。
上述电控马达1的型号为MD004004。
上述第一基座91或第二基座92均进一步包括:2个面对面间隔设置的安装板93,所述第一传动杆11、第二传动杆12的齿轮端111和传动齿轮12均设置于2个安装板93之间。
上述电控马达1的输出轴穿过一个所述安装板93与传动齿轮12连接。
上述第一传动杆11、第二传动杆12的齿轮端111套装于一销轴上,连接2个安装板93的所述销轴的两端各自与对应的安装板93转动连接。
上述第一传动杆11、第二传动杆12在垂直于中支撑板2的方向上反向延伸。
上述2个电控马达1的输出轴相对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外折屏电子设备,其通过两个侧支撑板与中支撑板之间的转动配合,可以实现屏幕开合间与柔性屏中间区域接触面积的伸缩变化,使得柔性屏在折叠状态下不会受到拉伸,在展开状态则可以得到良好的支撑,从而减缓柔性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形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以马达替代具有阻尼组件的机械式转轴机构实现对折叠设备中2个转动部件的旋转驱动,既可以大幅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又可以选用轻型零件代替原本需要耐磨的金属零件,从而大大减轻折叠设备整体的重量,满足电子设备的轻量化需求、改善用户体验。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外折屏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呈长条状设置于所述第一中框(100)与第二中框(200)之间的中支撑板(2)和安装于中支撑板(2)上并各自向中支撑板(2)外侧反向延伸的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所述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各自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中支撑板(2)上,其各自的另一端与第一中框(100)或第二中框(200)连接,一柔性屏(300)覆盖贴敷于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的下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撑板(2)与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支撑板(3)、第二侧支撑板(4),所述第一侧支撑板(3)、第二侧支撑板(4)各自的上表面均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件(5),每个所述连接件(5)均与中支撑板(2)和第一中框(100)或第二中框(2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0)与第一中框(100)之间、第二传动杆(11)与第二中框(200)之间均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折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位于第一侧支撑板(3)或第二侧支撑板(4)中间的主体部(51)和分别向第一侧支撑板(3)或第二侧支撑板(4)两侧延伸的第一弧形部(52)、第二弧形部(53),所述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和中支撑板(2)上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凸块(6),每个所述连接凸块(6)上均开设有供第一弧形部(52)或第二弧形部(53)嵌入的弧形连接槽(61),所述连接件(5)的第一弧形部(52)嵌入中支撑板(2)上连接凸块(6)内的弧形连接槽(61)内并与该弧形连接槽(6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连接件(5)的第二弧形部(53)嵌入第一侧支撑板(3)或第二侧支撑板(4)上连接凸块(6)内的弧形连接槽(61)内并与该弧形连接槽(61)的内壁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折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撑板(3)、第二侧支撑板(4)和中支撑板(2)各自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扇形凸块(7),当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同一端的3个扇形凸块(7)的端面依次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折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均进一步包括:依次连接的齿轮端(111)和连杆部(112),具有齿体的所述齿轮端(111)可转动地安装于设置于中支撑板(2)上表面的第一基座(91)或第二基座(92)上,所述连杆部(112)与第一中框(100)或第二中框(20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基座(91)和第二基座(92)上并位于齿轮端(111)相背于连杆部(11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一与齿轮端(111)啮合的传动齿轮(12),所述传动齿轮(12)与一设置于第一基座(91)或第二基座(92)外侧的电控马达(1)的输出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折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各自连杆部(112)的两个侧表面上均设置有一凸块(8),所述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上设置用供所述连杆部(112)一端嵌入的滑槽(81),该滑槽(81)的两个内壁上各开设有一沿连杆部(112)滑动方向延伸的导槽(811),所述凸块(8)对应地嵌入导槽(811)内。
CN202321651830.1U 2023-06-28 2023-06-28 外折屏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420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1830.1U CN220420165U (zh) 2023-06-28 2023-06-28 外折屏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1830.1U CN220420165U (zh) 2023-06-28 2023-06-28 外折屏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0165U true CN220420165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6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1830.1U Active CN220420165U (zh) 2023-06-28 2023-06-28 外折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0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20165U (zh) 外折屏电子设备
CN112243053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4760377A (zh) 电子设备
CN101086931B (zh) 面接触式滑动四连杆传动的碟簧储能操动机构
CN208369725U (zh) 一种可伸缩摄像头装置
CN220205322U (zh) 内折屏电子设备
CN220320082U (zh) 同步转动机构
CN216044976U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v型内折叠铰链
CN112738308B (zh) 折叠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216388635U (zh) 一种可折叠式的led显示屏
CN114198387A (zh) 一种内折叠铰链及内折叠终端设备
CN212318077U (zh) 一种煤矿井下充填开采支护装置
CN217814517U (zh) 转轴的驱动组件
CN113746970A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抽拉铰链及移动终端
CN209804469U (zh) 一种柔性连接的双向离合马达
CN111706603A (zh) 一种具有同步联动功能的铰链机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CN220204360U (zh) 传动组件及转轴机构
CN2864240Y (zh) 单向传动器
CN206364856U (zh) 柔性屏的开合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15008106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微型断路器
CN211500481U (zh) 一种带广告画面的自动开关的通道门
CN220204359U (zh) 同动组件
CN201075353Y (zh) 六氟化硫开关进线操作机构
CN220451662U (zh) 门体开闭装置及仪器
CN218000135U (zh) 内折叠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