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5774U - 叶轮、液体排出装置和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叶轮、液体排出装置和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15774U CN220415774U CN202322086680.0U CN202322086680U CN220415774U CN 220415774 U CN220415774 U CN 220415774U CN 202322086680 U CN202322086680 U CN 202322086680U CN 220415774 U CN220415774 U CN 2204157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shaft body
- axial direction
- impeller
- disc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叶轮、液体排出装置和制冷系统,其中,叶轮包括:盘体,盘体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连接通道,盘体的第一侧的外周沿其轴向延伸有环状部;轴体,轴体沿盘体的轴向延伸,轴体设于盘体的第一侧,且轴体位于连接通道的第一端;第一叶片,第一叶片沿盘体的轴向延伸,第一叶片设于盘体的第二侧,且第一叶片位于连接通道的第二端,并与轴体连接;多个第二叶片,第二叶片设于盘体的第一侧,第二叶片靠近轴体的一侧与轴体间隔开,第二叶片远离轴体的一侧与环状部间隔开形成避让槽,避让槽的宽度由环状部靠近盘体的一侧至环状部远离盘体的一侧逐渐增大。本申请的叶轮,可以降低液体排出装置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轮、液体排出装置和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工作过程中,空调工作运转(制冷、除湿)时,由于热交换器对周围空气的冷却作用,致使在热交换器的表面生成大量的冷凝水,当冷凝水聚集到一定的程度时,会滴落到热交换器下方的冷凝水接水盘中,因此需要在接水盘内安装液体排出装置,将接水盘内的冷凝水排出到室外。
图1为现有液体排出装置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叶轮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轴体、盘体和环状部,采用该叶轮的液体排出装置在半水位或低水位运转时,第二叶片旋转与液体碰撞容易产生打水噪音,并且进入液体排出装置的空气容易形成气泡,气泡与第二叶片撞击破裂也会产生噪音,从而导致现有液体排出装置在半水位或低水位运转时噪音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叶轮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液体排出装置在半水位或低水位运转时噪音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包括上述叶轮。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上述液体排出装置。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叶轮,包括:盘体,所述盘体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连接通道,所述盘体的第一侧的外周沿其轴向延伸有环状部;轴体,所述轴体沿所述盘体的轴向延伸,所述轴体设于所述盘体的第一侧,且所述轴体位于所述连接通道的第一端;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盘体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叶片设于所述盘体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连接通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轴体连接;多个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设于所述盘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叶片靠近所述轴体的一侧与所述轴体间隔开,所述第二叶片远离所述轴体的一侧与所述环状部间隔开形成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宽度由所述环状部靠近所述盘体的一侧至所述环状部远离所述盘体的一侧逐渐增大。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通道的径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叶片靠近所述盘体的一端的径向尺寸相同。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叶片靠近所述轴体的一侧沿所述轴体的轴向延伸。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轴体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环状部的内壁面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叶片靠近所述轴体的一侧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面相切。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叶片靠近所述环状部的一侧朝向所述盘体的外周面倾斜延伸。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叶片靠近所述轴体的部分在所述轴体的轴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环状部在所述轴体的轴向的尺寸。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叶片靠近所述轴体的部分在所述轴体的轴向突出于所述环状部。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盘体的第一侧为锥面,所述锥面靠近所述第一叶片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锥面远离所述第一叶片的径向尺寸。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包括上述叶轮。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上述液体排出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叶轮,通过第二叶片与轴体间隔开,可以减少叶轮转动时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减少液体与第二叶片撞击碰撞产生的噪音,并且可以增大液体的流动空间,可以将液体排出装置排液时产生的空气及时排出,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能够降低液体排出装置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通过第二叶片与环状部之间的避让槽,可以进一步减少叶轮转动时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减少液体和气泡与第二叶片碰撞的可能,能够进一步降低液体排出装置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液体排出装置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轮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线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线B-B处的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轮的局部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体排出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叶轮100;
盘体10;连接通道11;环状部12;
轴体20;第一叶片30;第二叶片40;避让槽50;
液体排出装置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首先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轮100。
如图2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轮100,包括:盘体10、轴体20、第一叶片30和多个第二叶片40。
具体而言,盘体10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连接通道11,盘体10的第一侧的外周沿其轴向延伸有环状部12,轴体20沿盘体10的轴向延伸,轴体20设于盘体10的第一侧,且轴体20位于连接通道11的第一端,第一叶片30沿盘体10的轴向延伸,第一叶片30设于盘体10的第二侧,且第一叶片30位于连接通道11的第二端,并与轴体20连接,第二叶片40设于盘体10的第一侧,第二叶片40靠近轴体20的一侧与轴体20间隔开,第二叶片40远离轴体20的一侧与环状部12间隔开形成避让槽50,避让槽50的宽度由环状部12靠近盘体10的一侧至环状部12远离盘体10的一侧逐渐增大。
换言之,如图2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轮100主要由盘体10、轴体20、第一叶片30和多个第二叶片40组成,其中,盘体10为圆环形结构,使得盘体10具有沿其轴向贯穿的连接通道11,连接通道11的第一端位于盘体10的第一侧,连接通道11的第二端位于盘体10的第二侧,盘体10的第一侧的外周设有其轴向延伸的环状部12,轴体20位于盘体10的第一侧,并且轴体20与盘体10同轴设置,使得轴体20位于连接通道11的第一端,轴体20的径向尺寸小于连接通道11的径向尺寸,使得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与轴体20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流道。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叶片30的截面可以大致形成为十字形,并且第一叶片30沿着盘体10的轴向延伸,第一叶片30位于连接通道11的第二端,第一叶片30的第一端与盘体10的第二侧连接,并且轴体20与第一叶片30的第一端连接,使得盘体10、轴体20与第一叶片30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如图2至图6所示,多个第二叶片40在盘体10的周向间隔开的设于盘体10的第二侧,第二叶片40的具有在盘体10的径向上间隔开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每个第二叶片40的第一侧朝向轴体20的外周面,并且每个第二叶片40的第一侧与轴体20的外周面间隔开,使得第二叶片40的第一侧与轴体2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避让空间,以此可以减少叶轮100转动时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减少液体与第二叶片40撞击碰撞产生的噪音,并且通过避让空间可以增大液体的流动空间,使得液体排出装置200在液位较低的工况运转时产生的空气可以及时排出,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从而可以降低液体排出装置200产生的噪音;每个第二叶片40的第二侧与环状部12的内壁面间隔开,使得第二叶片40的第二侧与环状部12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避让槽50,以此可以减少叶轮100转动时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减少液体与第二叶片40撞击产生的噪音。
如图4和图6所示,第二叶片40的第二侧与环状部12的内壁面之间的宽度由环状部12靠近盘体10的一侧至环状部12远离盘体10的一侧逐渐增大,在叶轮100转动时,液体因离心力沿着环状部12的内壁面转动,避让槽50靠近盘体10的一部分,即宽度较小的部分可以保证液体的流动性,避让槽50远离盘体10的一部分,即宽度较大的部分可以为液体上方的气泡流出较大的避让空间,可以减少气泡与第二叶片40发生碰撞,有效避免了气泡和液体与第二叶片40的碰撞。
当液体排出装置200在液位较低的工况运转时,流向盘体10的第一侧的液体相对较少,叶轮100转动时,液体在第二叶片40的作用下会出现飞溅现象,飞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第二叶片40远离轴体20的部分倾向运动,避让槽50可以减少飞溅的液体与第二叶片40发生碰撞,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液体与第二叶片40撞击产生的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叶片40的数量可以根据连接通道11的直径进行确定,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由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轮100,通过第二叶片40与轴体20间隔开,可以减少叶轮100转动时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减少液体与第二叶片40撞击碰撞产生的噪音,并且可以增大液体的流动空间,可以将液体排出装置200排液时产生的空气及时排出,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能够降低液体排出装置200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通过第二叶片40与环状部12之间的避让槽50,可以进一步减少叶轮100转动时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减少飞溅的液体与第二叶片40碰撞的可能,能够进一步降低液体排出装置200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叶轮100为一体成型件,便于生产制造。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连接通道11的径向尺寸与第一叶片30靠近盘体10的一端的径向尺寸相同。
也就是说,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叶片30的第一端的径向尺寸与连接通道11的径向尺寸相同,在叶轮100转动时,第一叶片30可以持续对液体施加作用力,使得液体可以流畅从连接通道11的第一端流向连接通道11的第二端,可以保证液体排出装置200的排液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叶片40靠近轴体20的一侧沿轴体20的轴向延伸。
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叶片40靠近轴体20的一侧形成为与轴体20的轴向平行的表面,以此减少第二叶片40对液体的阻力,并且在液体流向盘体10的第一侧之后,第二叶片40可以及时的对液体施加作用力,可以保证液体排出装置200的排液效率。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轴体10的外周面与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环状部12的内壁面与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第二叶片40靠近轴体20的一侧与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相切。
也就是说,如图3和图4所示,轴体10的外周面与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为d1,环状部12的内壁面与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为d2,d1=d2,第二叶片40在盘体10的径向的尺寸也大致为d1,使得第二叶片40靠近轴体20的一侧与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相切。
在本实施例中,轴体10的外周面与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之间流道的尺寸较大,可以将液体排出装置200排液时产生的空气及时排出,可以进一步减少气泡的产生;并且每个第二叶片40靠近轴体20的一侧与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相切,在液体流向盘体10的第一侧时,第二叶片40不会在盘体10的轴向对液体造成阻碍,避免了液体在盘体10的轴向上撞击第二叶片40,可以进一步减少噪音的产生;同时可以增大液体的流动空间,在液体排出装置200排液时产生的空气可以及时排出,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在液体流向盘体10的第一侧之后,第二叶片40可以及时的对液体施加作用力,可以保证液体排出装置200的排液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叶片40靠近环状部12的一侧朝向盘体10的外周面倾斜延伸。
也就是说,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个第二叶片40靠近环状部12的一侧均为斜面,该斜面与环状部12间隔开形成避让槽50,避让槽50的宽度由环状部12靠近盘体10的一侧至环状部12远离盘体10的一侧逐渐增大。
除此之外,第二叶片40靠近环状部12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为弧形面,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取,本申请的实施例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第二叶片40靠近轴体20的部分在轴体20的轴向的尺寸大于环状部12在轴体20的轴向的尺寸。
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第二叶片40靠近轴体20的部分在轴体20的轴向的尺寸为d3,第二叶片40靠近环状部12的部分在轴体20的轴向的尺寸为d4,环状部12在轴体20的轴向的尺寸为d5,其中,d3>d5,d4<d5。例如,第二叶片40可以形成为三角形结构或梯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当液体排出装置200在液位较低的工况运转时,流向盘体10的第一侧的液体相对较少,叶轮100转动时,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远离轴体20,液体不会与第二叶片40靠近轴体20的部分产生碰撞,或产生的碰撞较少;当液体排出装置200在高液位的工况运转时,第二叶片40靠近轴体20的部分也能与液体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液体排出装置200的排液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叶片40靠近轴体20的部分在轴体20的轴向突出于环状部12。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液体排出装置200在液位较低的工况运转时,流向盘体10的第一侧的液体相对较少,在叶轮100转动时,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远离轴体20,液体不会与第二叶片40突出于环状部12的部分产生碰撞,或产生的碰撞较少;当液体排出装置200在高液位的工况运转时,第二叶片40突出于环状部12的部分也能与液体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液体排出装置200的排液效率。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盘体10的第一侧为锥面,锥面靠近第一叶片30的径向尺寸小于锥面远离第一叶片30的径向尺寸。
也就是说,如图4和图5所示,盘体10大致形成为呈喇叭结构,喇叭结构的径向尺寸由环状部12至第一叶片30逐渐缩小,使得盘体10的第一侧形成为锥面,多个第二叶片40分别设于锥面,通过锥面可以使得液体流动更加平稳。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第二叶片40之间的间距相同,以此减少叶轮100转动时液体的紊流现象,减少气泡产生,降低噪音。
总而言之,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轮100,通过第二叶片40与轴体20间隔开,可以减少叶轮100转动时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减少液体与第二叶片40撞击碰撞产生的噪音,并且可以增大液体的流动空间,可以将液体排出装置200排液时产生的空气及时排出,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能够降低液体排出装置200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通过第二叶片40与环状部12之间的避让槽50,可以进一步减少叶轮100转动时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减少飞溅的液体与第二叶片40碰撞的可能,能够进一步降低液体排出装置200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体排出装置200,液体排出装置200为排水泵,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叶轮100。由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轮100可以解决现有液体排出装置200在半水位或低水位运转时噪音大的问题,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体排出装置200在半水位或低水位运转时也具有噪音小的优点。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制冷系统为空调,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液体排出装置200。由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体排出装置200可以解决现有液体排出装置200在半水位或低水位运转时噪音大的问题,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也具有噪音小的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体(10),所述盘体(10)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连接通道(11),所述盘体(10)的第一侧的外周沿其轴向延伸有环状部(12);
轴体(20),所述轴体(20)沿所述盘体(10)的轴向延伸,所述轴体(20)设于所述盘体(10)的第一侧,且所述轴体(20)位于所述连接通道(11)的第一端;
第一叶片(30),所述第一叶片(30)沿所述盘体(10)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叶片(30)设于所述盘体(10)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叶片(30)位于所述连接通道(11)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轴体(20)连接;
多个第二叶片(40),所述第二叶片(40)设于所述盘体(10)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叶片(40)靠近所述轴体(20)的一侧与所述轴体(20)间隔开,所述第二叶片(40)远离所述轴体(20)的一侧与所述环状部(12)间隔开形成避让槽(50),所述避让槽(50)的宽度由所述环状部(12)靠近所述盘体(10)的一侧至所述环状部(12)远离所述盘体(10)的一侧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11)的径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叶片(30)靠近所述盘体(10)的一端的径向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40)靠近所述轴体(20)的一侧沿所述轴体(20)的轴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20)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环状部(12)的内壁面与所述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叶片(40)靠近所述轴体(20)的一侧与所述连接通道(11)的内壁面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40)靠近所述环状部(12)的一侧朝向所述盘体(10)的外周面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40)靠近所述轴体(20)的部分在所述轴体(20)的轴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环状部(12)在所述轴体(20)的轴向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40)靠近所述轴体(20)的部分在所述轴体(20)的轴向突出于所述环状部(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0)的第一侧为锥面,所述锥面靠近所述第一叶片(30)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锥面远离所述第一叶片(30)的径向尺寸。
9.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叶轮。
10.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86680.0U CN220415774U (zh) | 2023-08-03 | 2023-08-03 | 叶轮、液体排出装置和制冷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86680.0U CN220415774U (zh) | 2023-08-03 | 2023-08-03 | 叶轮、液体排出装置和制冷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15774U true CN220415774U (zh) | 2024-01-30 |
Family
ID=89651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86680.0U Active CN220415774U (zh) | 2023-08-03 | 2023-08-03 | 叶轮、液体排出装置和制冷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15774U (zh) |
-
2023
- 2023-08-03 CN CN202322086680.0U patent/CN2204157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82065A (zh) | 排水泵 | |
US20080286096A1 (en) | Drain pump, and air conditioner provided therewith | |
CN220415774U (zh) | 叶轮、液体排出装置和制冷系统 | |
JP2011017262A (ja) | 排水ポンプ | |
KR20180133954A (ko) | 고효율 저소음형 임펠러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팬코일유니트 | |
CN108019363B (zh) | 风机装置及烟机 | |
KR20130024729A (ko) | 배수 펌프 | |
KR100937927B1 (ko) | 배수펌프용 임펠러 | |
JP2004353492A (ja) | 立軸形遠心ポンプおよびポンプ用羽根車 | |
CN219509873U (zh) | 叶轮、排水泵以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3953981U (zh) | 一体式离心风扇 | |
CN216691524U (zh) | 离心抑流风机 | |
KR100433506B1 (ko) | 배수펌프 | |
CN218379675U (zh) | 打水风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0106238U (zh) | 具有平衡孔的排水叶轮 | |
CN218379674U (zh) | 打水风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JP2010174630A (ja) | ポンプの羽根車およびポンプ | |
CN109253109B (zh) | 离心叶轮和具有其的离心风机、吸尘器 | |
JP2005264803A (ja) | 送風機と、その送風機を用いた熱交換ユニットおよび冷凍冷蔵庫 | |
CN219242247U (zh) | 一种风机及其新型离心叶轮 | |
CN221647254U (zh) | 可让下方中央的气泡逸散的排水叶轮 | |
CN218118114U (zh) | 一种半开式叶轮离心泵 | |
CN220168218U (zh) | 一种新型叶轮 | |
JP7403792B2 (ja) | 排水ポンプ | |
JP2012017719A (ja) | ドレンポン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