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3139U - 污泥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污泥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3139U
CN220413139U CN202321025606.1U CN202321025606U CN220413139U CN 220413139 U CN220413139 U CN 220413139U CN 202321025606 U CN202321025606 U CN 202321025606U CN 220413139 U CN220413139 U CN 220413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removal
channel
silicon
desi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56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梦圆
叶思齐
陈青松
张峻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56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3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3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3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处理除硬污泥的除硬污泥系统和用于处理除硅污泥的除硅污泥系统,还包括联结通道Ⅰ、联结通道Ⅱ和联结通道Ⅲ,所述联结通道Ⅰ将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Ⅱ将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Ⅲ将联结通道Ⅰ的预设位置Ⅰ和联结通道Ⅱ的预设位置Ⅰ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Ⅲ上布置有输送泵Ⅲ;还包括在除硅污泥通道上布置的控制阀Ⅰ,在联结通道Ⅰ上布置的控制阀Ⅱ和在联结通道Ⅱ上布置的控制阀Ⅲ;不仅能够提高废水零排放附属的污泥系统设备利用效率,还在系统投资及运行能耗方面较常规处理模式更低,促进了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Description

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不断提升,国内钢铁企业对实现废水零排放的需求也日渐迫切。对于钢铁企业废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目前主流处理流程为:预处理→深度处理→膜浓缩分盐→蒸发结晶。其中,废水经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去除COD、硬度、浊度、SS等,深度处理产水回用,其浓水送入膜浓缩分盐阶段进一步利用多级反渗透、电渗析等工艺将废水含盐量浓缩数倍至数十倍,并用纳滤工艺分盐将浓盐水分别分为一、二价盐的浓缩液后进入蒸发结晶系统,产生工业盐产品。
膜浓缩分盐部分是整个废水零排放工艺系统的核心,该阶段主要关注点为膜浓缩的工艺和膜的防污堵、防结垢。并且该阶段浓盐水进水具有高TDS、高硬度等特点。因此,为减少膜浓缩阶段及后续蒸发结晶阶段膜和设备的污堵和结垢,通常在膜浓缩阶段适当的位置设置沉淀除硬、沉淀除硅、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工艺等。其中沉淀除硬、沉淀除硅也是该阶段污泥的主要来源,沉淀除硬采用投加氢氧化钠、石灰乳、纯碱、镁剂等药剂方式,产生污泥主要成分为钙、镁盐沉淀及硅酸盐沉淀,pH约为10~11;沉淀除硅采用投加偏铝酸钠等药剂方式,可深度除硅,产生污泥主要成分为相应硅酸盐沉淀,pH为7~8。
若将除硬污泥和除硅污泥混合脱水处理则会造成硅酸铝沉淀溶解,故两种污泥须分别处理,若采用两套独立的处理设备,除投资较高外,运行能耗也较高,设备利用效率较低。并且在同一系统中,通常存在除硬污泥与除硅污泥的泥量相差较大的情况,除硬污泥的泥量较多,二者通常相差5~10倍,这也给设备选型和厂房布置带来较大难度。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开发废水零排放工艺产生的除硬污泥和除硅污泥的统筹处理系统是极其必要的,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污泥处理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废水零排放附属的污泥系统设备利用效率,还在系统投资及运行能耗方面较常规处理模式更低,促进了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污泥处理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废水零排放附属的污泥系统设备利用效率,还在系统投资及运行能耗方面较常规处理模式更低,促进了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处理除硬污泥的除硬污泥系统和用于处理除硅污泥的除硅污泥系统,
所述除硬污泥系统包括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所述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用于收集均质除硬污泥;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所述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用于收集并将均质后的除硬污泥固液分离;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和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所述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用于收集处理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固液分离后的除硬污泥滤渣,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用于收集处理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固液分离后的除硬污泥滤液;
所述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具有除硬污泥一级入口和除硬污泥一级出口,所述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具有除硬污泥二级入口、除硬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硬污泥滤液出口,所述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具有除硬污泥滤渣入口,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具有除硬污泥滤液入口;
所述除硬污泥一级出口和除硬污泥二级入口通过除硬污泥通道连通,所述除硬污泥通道上设置有输送泵Ⅰ,所述除硬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硬污泥滤渣入口通过除硬污泥滤渣通道连通,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出口和除硬污泥滤液入口通过除硬污泥滤液通道连通;
所述除硅污泥系统包括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所述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用于收集均质除硅污泥;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所述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用于收集并将均质后的除硅污泥固液分离;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和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用于收集处理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固液分离后的除硅污泥滤渣,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用于收集处理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固液分离后的除硅污泥滤液;
所述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具有除硅污泥一级入口和除硅污泥一级出口,所述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具有除硅污泥二级入口、除硅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硅污泥滤液出口,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具有除硅污泥滤渣入口,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具有除硅污泥滤液入口;
所述除硅污泥一级出口和除硅污泥二级入口通过除硅污泥通道连通,所述除硅污泥通道上设置有输送泵Ⅱ,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硅污泥滤渣入口通过除硅污泥滤渣通道连通,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出口和除硅污泥滤液入口通过除硅污泥滤液通道连通;
还包括联结通道Ⅰ、联结通道Ⅱ和联结通道Ⅲ,所述联结通道Ⅰ将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Ⅱ将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Ⅲ将联结通道Ⅰ的预设位置Ⅰ和联结通道Ⅱ的预设位置Ⅰ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Ⅲ上布置有输送泵Ⅲ;
所述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不位于输送泵Ⅰ的同侧,所述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位于输送泵Ⅰ和除硬污泥一级出口之间,所述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位于输送泵Ⅰ和除硬污泥二级入口之间;所述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不位于输送泵Ⅱ的同侧,所述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位于输送泵Ⅱ和除硅污泥一级出口之间,所述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位于输送泵Ⅱ和除硅污泥二级入口之间;
还包括在除硅污泥通道上布置的控制阀Ⅰ,在联结通道Ⅰ上布置的控制阀Ⅱ和在联结通道Ⅱ上布置的控制阀Ⅲ;所述控制阀Ⅰ位于除硅污泥一级出口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之间,所述控制阀Ⅱ位于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联结通道Ⅰ的预设位置Ⅰ之间,所述控制阀Ⅲ位于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联结通道Ⅱ的预设位置Ⅰ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将除硬污泥通道连通至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的除硬污泥回流通道,将除硅污泥通道连通至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的除硅污泥回流通道,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上布置有控制阀Ⅳ,所述除硅污泥回流通道上布置有控制阀Ⅴ;
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的入口位于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除硬污泥二级入口之间,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的出口连通至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所述除硅污泥回流通道的入口位于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除硅污泥二级入口之间,所述除硅污泥回流通道的出口连通至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
进一步,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和除硅污泥回流通道通过联结通道Ⅳ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Ⅳ上布置有控制阀Ⅵ。
进一步,所述除硬污泥滤液通道和除硅污泥滤液通道通过联结通道Ⅴ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Ⅴ上布置有控制阀Ⅶ。
进一步,所述除硅污泥滤液通道上布置有控制阀Ⅷ,所述控制阀Ⅷ位于联结通道Ⅴ与除硅污泥滤液通道的连通节点和除硅污泥滤液入口之间。
进一步,所述控制阀Ⅰ、控制阀Ⅱ、控制阀Ⅲ、控制阀Ⅳ、控制阀Ⅴ、控制阀Ⅵ、控制阀Ⅶ和控制阀Ⅷ分别各自对应的采用气动阀、电动阀或手动阀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所述输送泵Ⅰ、输送泵Ⅱ和输送泵Ⅲ分别各自对应的采用柱塞泵、螺杆泵、渣浆泵或离心泵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所述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和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各自分别对应的采用板框压滤机、厢式隔膜压滤机或带式压滤机等脱水设备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的泥饼输送和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的泥饼输送各自分别对应的采用泥斗储存高差落入的方式或螺旋输送机运送的方式。
进一步,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的滤液回流至除硬污泥系统中用于污泥产生的前端系统,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的滤液回流至除硅污泥系统中用于污泥产生的前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污泥处理系统,通过阀门的切换,可利用同一套设备处理两种污泥,并使两种污泥互不接触,在达到污泥减量化处理的目的同时保证了设备的精简;实现了两种不能混合的污泥的稳定化以及低碳化处理,为废水蒸发结晶零排放膜浓缩阶段所产生的污泥提供了更优的处理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处理除硬污泥的除硬污泥系统和用于处理除硅污泥的除硅污泥系统,
所述除硬污泥系统包括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1,所述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1用于收集均质除硬污泥;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2,所述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2用于收集并将均质后的除硬污泥固液分离;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3和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4,所述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3用于收集处理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2固液分离后的除硬污泥滤渣,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4用于收集处理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2固液分离后的除硬污泥滤液;
所述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1具有除硬污泥一级入口和除硬污泥一级出口,所述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2具有除硬污泥二级入口、除硬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硬污泥滤液出口,所述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3具有除硬污泥滤渣入口,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4具有除硬污泥滤液入口;
所述除硬污泥一级出口和除硬污泥二级入口通过除硬污泥通道连通,所述除硬污泥通道上设置有输送泵Ⅰ5,所述除硬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硬污泥滤渣入口通过除硬污泥滤渣通道连通,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出口和除硬污泥滤液入口通过除硬污泥滤液通道连通;
所述除硅污泥系统包括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6,所述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6用于收集均质除硅污泥;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7,所述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7用于收集并将均质后的除硅污泥固液分离;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8和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9,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8用于收集处理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7固液分离后的除硅污泥滤渣,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9用于收集处理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7固液分离后的除硅污泥滤液;
所述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6具有除硅污泥一级入口和除硅污泥一级出口,所述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7具有除硅污泥二级入口、除硅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硅污泥滤液出口,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8具有除硅污泥滤渣入口,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9具有除硅污泥滤液入口;
所述除硅污泥一级出口和除硅污泥二级入口通过除硅污泥通道连通,所述除硅污泥通道上设置有输送泵Ⅱ10,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硅污泥滤渣入口通过除硅污泥滤渣通道连通,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出口和除硅污泥滤液入口通过除硅污泥滤液通道连通;
还包括联结通道Ⅰ、联结通道Ⅱ和联结通道Ⅲ,所述联结通道Ⅰ将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Ⅱ将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Ⅲ将联结通道Ⅰ的预设位置Ⅰ和联结通道Ⅱ的预设位置Ⅰ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Ⅲ上布置有输送泵Ⅲ11;
所述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不位于输送泵Ⅰ5的同侧,所述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位于输送泵Ⅰ5和除硬污泥一级出口之间,所述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位于输送泵Ⅰ5和除硬污泥二级入口之间;所述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不位于输送泵Ⅱ10的同侧,所述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位于输送泵Ⅱ10和除硅污泥一级出口之间,所述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位于输送泵Ⅱ10和除硅污泥二级入口之间;
还包括在除硅污泥通道上布置的控制阀Ⅰ12,在联结通道Ⅰ上布置的控制阀Ⅱ13和在联结通道Ⅱ上布置的控制阀Ⅲ14;所述控制阀Ⅰ12位于除硅污泥一级出口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之间,所述控制阀Ⅱ13位于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联结通道Ⅰ的预设位置Ⅰ之间,所述控制阀Ⅲ14位于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联结通道Ⅱ的预设位置Ⅰ之间。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将除硬污泥通道连通至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1的除硬污泥回流通道,将除硅污泥通道连通至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6的除硅污泥回流通道,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上布置有控制阀Ⅳ15,所述除硅污泥回流通道上布置有控制阀Ⅴ16;
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的入口位于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除硬污泥二级入口之间,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的出口连通至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1;所述除硅污泥回流通道的入口位于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除硅污泥二级入口之间,所述除硅污泥回流通道的出口连通至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6。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和除硅污泥回流通道通过联结通道Ⅳ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Ⅳ上布置有控制阀Ⅵ17。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硬污泥滤液通道和除硅污泥滤液通道通过联结通道Ⅴ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Ⅴ上布置有控制阀Ⅶ18。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硅污泥滤液通道上布置有控制阀Ⅷ19,所述控制阀Ⅷ19位于联结通道Ⅴ与除硅污泥滤液通道的连通节点和除硅污泥滤液入口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Ⅰ12、控制阀Ⅱ13、控制阀Ⅲ14、控制阀Ⅳ15、控制阀Ⅴ16、控制阀Ⅵ17、控制阀Ⅶ18和控制阀Ⅷ19分别各自对应的采用气动阀、电动阀或手动阀中的任一种。本方案控制阀Ⅰ12、控制阀Ⅱ13、控制阀Ⅲ14、控制阀Ⅳ15、控制阀Ⅴ16、控制阀Ⅵ17、控制阀Ⅶ18和控制阀Ⅷ19均为电动阀,属于现有技术在本方案中的应用,起到泵送对应污泥的功能为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泵Ⅰ5、输送泵Ⅱ10和输送泵Ⅲ11分别各自对应的采用柱塞泵、螺杆泵、渣浆泵或离心泵中的任一种。本方案输送泵Ⅰ5、输送泵Ⅱ10和输送泵Ⅲ11均为柱塞泵,属于现有技术在本方案中的应用,起到泵送对应污泥的功能为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2和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7各自分别对应的采用板框压滤机、厢式隔膜压滤机或带式压滤机等脱水设备中的任一种;本方案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2中的脱水设备和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7中的脱水设备均为板框压滤机,属于现有技术在本方案中的应用,起到对污泥固液分离的功能为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8的泥饼输送和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3的泥饼输送各自分别对应的采用泥斗储存高差落入的方式或螺旋输送机运送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4的滤液回流至除硬污泥系统中用于污泥产生的前端系统,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9的滤液回流至除硅污泥系统中用于污泥产生的前端系统。
采用上述污泥系统处理钢铁企业生产废水零排放工艺产生的除硬污泥钙、镁盐沉淀和除硅污泥硅酸盐沉淀的具体方案如下:
除硬污泥含水率不高于97%,TDS浓度≥10000mg/l,除硅污泥含水率不高于97%,TDS浓度≥40000mg/l,其中除硬污泥的绝干泥量为除硅污泥的10倍;两种污泥分别进入到两个独立的加表面防腐的钢筋混凝土水池中并设搅拌器搅拌均质,钢筋混凝土水池可采用加表面防腐的碳钢容器、PE或不锈钢材质容器,实施案例中搅拌系统也可采用潜水推流器,起到均质对应污泥的功能为宜,在此不再赘述;各自的污泥在各自对应的均质系统中均质后由进料系统中的柱塞泵(输送泵Ⅰ5、输送泵Ⅱ10和输送泵Ⅲ11)加压送至脱水设备(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2和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7)中脱水处理;
进料时通过进料切换系统控制阀门12、13、14,完成不同进料工况的切换。当12关闭,13、14打开时,7、2仅处理污泥A,各进料泵可互为备用;当12打开,13、14关闭时,2处理除硬污泥,7处理除硅污泥,10、5进料泵分别对应7、2,11为10备用泵;
反吹回流时通过回流切换系统控制阀门15、16、17,完成不同回流工况的切换。当17关闭,15、16打开时,7、2的污泥分别回流至6、1;当17、15打开,16关闭时,7、2的污泥均回流至1;
滤液切换收集系统中9、4采用混凝沉淀等滤液处理回用措施或利用容器收集后分别送回6、1污泥产生环节的前端处理;
当19关闭,18打开时,7、2的滤液均进入4;当19、18均打开时,7、2的滤液分别对应进入9、4。
本实施案例中,输送管道均对应采用不锈钢管;也可采用孔网钢带管或其他耐盐腐蚀材质管道;脱水系统7、2与滤渣处理系统9、3之间泥饼输送可采用泥斗储存利用高差落入9、3的方式,也可采用螺旋输送机运送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方案,通过阀门的切换,可利用同一套设备处理两种污泥,并使两种污泥互不接触,在达到污泥减量化处理的目的同时保证了设备的精简;实现了两种不能混合的污泥的稳定化以及低碳化处理,为废水蒸发结晶零排放膜浓缩阶段所产生的污泥提供了更优的处理模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处理除硬污泥的除硬污泥系统和用于处理除硅污泥的除硅污泥系统,
所述除硬污泥系统包括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所述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用于收集均质除硬污泥;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所述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用于收集并将均质后的除硬污泥固液分离;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和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所述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用于收集处理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固液分离后的除硬污泥滤渣,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用于收集处理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固液分离后的除硬污泥滤液;
所述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具有除硬污泥一级入口和除硬污泥一级出口,所述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具有除硬污泥二级入口、除硬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硬污泥滤液出口,所述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具有除硬污泥滤渣入口,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具有除硬污泥滤液入口;
所述除硬污泥一级出口和除硬污泥二级入口通过除硬污泥通道连通,所述除硬污泥通道上设置有输送泵Ⅰ,所述除硬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硬污泥滤渣入口通过除硬污泥滤渣通道连通,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出口和除硬污泥滤液入口通过除硬污泥滤液通道连通;
所述除硅污泥系统包括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所述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用于收集均质除硅污泥;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所述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用于收集并将均质后的除硅污泥固液分离;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和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用于收集处理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固液分离后的除硅污泥滤渣,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用于收集处理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固液分离后的除硅污泥滤液;
所述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具有除硅污泥一级入口和除硅污泥一级出口,所述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具有除硅污泥二级入口、除硅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硅污泥滤液出口,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具有除硅污泥滤渣入口,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具有除硅污泥滤液入口;
所述除硅污泥一级出口和除硅污泥二级入口通过除硅污泥通道连通,所述除硅污泥通道上设置有输送泵Ⅱ,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出口和除硅污泥滤渣入口通过除硅污泥滤渣通道连通,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出口和除硅污泥滤液入口通过除硅污泥滤液通道连通;
还包括联结通道Ⅰ、联结通道Ⅱ和联结通道Ⅲ,所述联结通道Ⅰ将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Ⅱ将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Ⅲ将联结通道Ⅰ的预设位置Ⅰ和联结通道Ⅱ的预设位置Ⅰ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Ⅲ上布置有输送泵Ⅲ;
所述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不位于输送泵Ⅰ的同侧,所述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位于输送泵Ⅰ和除硬污泥一级出口之间,所述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位于输送泵Ⅰ和除硬污泥二级入口之间;所述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不位于输送泵Ⅱ的同侧,所述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位于输送泵Ⅱ和除硅污泥一级出口之间,所述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位于输送泵Ⅱ和除硅污泥二级入口之间;
还包括在除硅污泥通道上布置的控制阀Ⅰ,在联结通道Ⅰ上布置的控制阀Ⅱ和在联结通道Ⅱ上布置的控制阀Ⅲ;所述控制阀Ⅰ位于除硅污泥一级出口和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之间,所述控制阀Ⅱ位于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Ⅰ和联结通道Ⅰ的预设位置Ⅰ之间,所述控制阀Ⅲ位于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联结通道Ⅱ的预设位置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除硬污泥通道连通至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的除硬污泥回流通道,将除硅污泥通道连通至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的除硅污泥回流通道,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上布置有控制阀Ⅳ,所述除硅污泥回流通道上布置有控制阀Ⅴ;
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的入口位于除硬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除硬污泥二级入口之间,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的出口连通至除硬污泥均质子系统;所述除硅污泥回流通道的入口位于除硅污泥通道的预设位置Ⅱ和除硅污泥二级入口之间,所述除硅污泥回流通道的出口连通至除硅污泥均质子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硬污泥回流通道和除硅污泥回流通道通过联结通道Ⅳ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Ⅳ上布置有控制阀Ⅵ。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硬污泥滤液通道和除硅污泥滤液通道通过联结通道Ⅴ连通,所述联结通道Ⅴ上布置有控制阀Ⅶ。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硅污泥滤液通道上布置有控制阀Ⅷ,所述控制阀Ⅷ位于联结通道Ⅴ与除硅污泥滤液通道的连通节点和除硅污泥滤液入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Ⅰ、控制阀Ⅱ、控制阀Ⅲ、控制阀Ⅳ、控制阀Ⅴ、控制阀Ⅵ、控制阀Ⅶ和控制阀Ⅷ分别各自对应的采用气动阀、电动阀或手动阀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Ⅰ、输送泵Ⅱ和输送泵Ⅲ分别各自对应的采用柱塞泵、螺杆泵、渣浆泵或离心泵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硬污泥脱水子系统和除硅污泥脱水子系统各自分别对应的采用板框压滤机、厢式隔膜压滤机或带式压滤机。
9.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硅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的泥饼输送和除硬污泥滤渣处理子系统的泥饼输送各自分别对应的采用泥斗储存高差落入的方式或螺旋输送机运送的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硬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的滤液回流至除硬污泥系统中用于污泥产生的前端系统,所述除硅污泥滤液处理子系统的滤液回流至除硅污泥系统中用于污泥产生的前端系统。
CN202321025606.1U 2023-04-28 2023-04-28 污泥处理系统 Active CN220413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5606.1U CN220413139U (zh) 2023-04-28 2023-04-28 污泥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5606.1U CN220413139U (zh) 2023-04-28 2023-04-28 污泥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3139U true CN220413139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1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5606.1U Active CN220413139U (zh) 2023-04-28 2023-04-28 污泥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3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3164B (zh) 一种含有胍盐的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7226581B (zh) 一种含锌废水处理方法、处理系统及应用
CN111704302A (zh) 电镀废水零排放的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220413139U (zh) 污泥处理系统
CN110818137B (zh) 一种高效除硬除硅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19174370U (zh) 一种膜浓水浓缩蒸发系统
CN201301261Y (zh) 硝酸铵冷凝液废水回收治理装备
CN110642382A (zh) 一种厌氧+好氧复合生物处理脱盐方法
CN116655172A (zh)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16918911U (zh) 一种磷酸铁锂生产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的处理系统
CN110921948A (zh) 一种高盐度工业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5559636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108751596A (zh) 一种高含磷高色度高有机物色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1635054A (zh) 低镁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20223962U (zh) 一种中水回用污泥脱水装置
CN219279691U (zh) 一种高盐废水软化处理装置
CN219991377U (zh) 一种高效二氧化碳废水除硬系统
CN112694201B (zh) 一种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放工艺
CN219032382U (zh) 一种不锈钢酸洗废混酸再生系统
CN219991378U (zh) 一种核糖、vc及其衍生物制备废水处理系统
CN210915761U (zh) 一种厌氧好氧复合生物处理脱盐装置
CN217265226U (zh) 一种盐湖卤水的预处理装置及盐湖卤水处理装置
CN115465991B (zh) 磷酸铁母液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10764753U (zh) 一种煤焦化高盐废水零排放的预处理系统
CN219217828U (zh) 一种污泥浓缩调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