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1077U - 一种分列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列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1077U
CN220411077U CN202321982237.5U CN202321982237U CN220411077U CN 220411077 U CN220411077 U CN 220411077U CN 202321982237 U CN202321982237 U CN 202321982237U CN 220411077 U CN220411077 U CN 220411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plit
conveying belt
channel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22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通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NGWEI MACHINE-MA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NGWEI MACHINE-MA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NGWEI MACHINE-MA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NGWEI MACHINE-MA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22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1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1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1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列输送机构,涉及食品机械领域,包括输送带,输送带输入端设有沿其输送方向延伸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出口端可以输送通道入口端为基准进行摆动;所述输送带输出端上方还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将输送带输出端分成多列输出通道的多个分列板。本实用新型能使生产完成的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可自动分列,使生产完成的产品后期可多个工位同时进行包装,从而满足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得到保证。

Description

一种分列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列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食品卫生的要求,食品自动化包装要求越来越高,但到最后封箱环节时,一般采用人工封箱或封箱设备进行装箱,其中,人工封箱效率较低,且封箱设备为间歇式工作,因此,相对于前期的生产,一个封箱工位并不能适应食品自动化生产线。
目前,为了满足装箱需求,通常在装箱工位前安装一个可暂存产品的输送机,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2171666.7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排包输送机,该排包输送机包括机身、电机、输送带、导杆一、导杆二、导杆三、推包位检测传感器、气缸(108)、转动板、主动滚筒、从动滚筒一、从动滚筒二、从动滚筒三、前安装板、机架立板、外罩壳和耳环座;当排包输送机正常运输时,产品可从机器一端运到另一端,当不能及时装箱时,可通过气缸带动转动板转动,使产品被隔离在输送端一侧,当接收端的产品堆料缓解后,转动板归位,继续运输。此种方式虽可暂时缓解产品的装箱,但当产品堆积过多且不能及时处理时则会导致产品堆积越来越多,严重时会影响产品生产效率。
因此,为了适配食品自动化生产线,现急需一种可对产品分列的分列输送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列输送机构,使生产完成的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可自动分列,使生产完成的产品后期可多个工位同时进行包装,从而满足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得到保证。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列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输送带输入端设有沿其输送方向延伸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出口端可以输送通道入口端为基准进行摆动;所述输送带输出端上方还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将输送带输出端分成多列输出通道的多个分列板。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输入端安装有门型架,门型架上安装有多个可转动的支撑柱,多个支撑柱沿输送带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多个支撑柱下端均安装有沿输送带长度方向延伸的挡板;所述门型架上还安装有驱动支撑柱转动的驱动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输送带输送面之间的间距、分列板与输送带输送面之间的间距均小于产品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和分列板均为两个,且两个分列板靠近输送通道的一端共同固定,两个分列板共同固定的一端位于输送带的中心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通道进口端呈喇叭状。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支撑柱上端贯穿门型架后共同铰接有连杆,驱动元件输出端与连杆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门型架上还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轴承,支撑柱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上端还设有延伸杆,连杆分别与多个延伸杆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元件为气缸或液压缸或电子伸缩杆,且驱动元件输出端与其中一个延伸杆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门型架上还罩设有保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均安装有挡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输送通道发生摆动,同时,通过多个分列板将输送带的输出端分成多列输出通道,使输送通道在发生倾斜时输送通道出口端能对应不同的输出通道,使将进入到输送通道内的产品可从不同的输出通道送出,从而使生产完成的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可自动分列,使生产完成的产品后期可多个工位同时进行包装,满足了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分列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柱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输送带,2、门型架,3、安装孔,4、轴承,5、支撑柱,6、挡板,7、输送通道,8、延伸杆,9、连杆,10、驱动元件,11、保护罩,12、固定架,13、分列板,14、输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列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1,输送带1包括机架和转动安装在机架两端的转动辊,两个转动辊上共同绕设有输送皮带,且机架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转动辊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或皮带传动连接或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输送带1输入端还设有输送通道7,输送通道7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一致,且输送通道7出口端可以输送通道7入口端为基准进行摆动,使输送通道7出口端可对应输送带1宽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同时,输送带1输出端还安装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呈门型,固定架12两端分别固定在输送带1的机架两侧,固定架12的横梁上安装有多个分列板13,分列板13的长度方向与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一致,且分列板13安装在固定架12的横梁上后,相邻两个分列板13之间及分列板13与输送带1的机架之间均形成了输出通道14,即,多个分列板13将输送带1输出端分为了多个输送通道7,且多个输送通道7呈并列排布。
通过输送通道7的摆动,使输送通道7出口端与对应的输出通道14对应,从而使通过输送通道7送出的产品可顺利的进入到对应的输出通道14内,从而实现对产品分列,使产品最终可送入到对应的封箱工位上,满足了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得到保证。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输送带1的机架上还安装有门型架2,门型架2两端分别固定在输送带1的机架两侧,门型架2的横梁上安装有多个竖直向下延伸的支撑柱5,多个支撑柱5均可在门型架2的横梁上进行转动,多个支撑柱5沿输送带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支撑柱5的下端还安装有挡板6,挡板6的长度方向与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一致,此时,输送通道7即为相邻两个挡板6之间或/和挡板6与输送带1机架之间,输送通道7的宽度与输出通道14的宽度适配。为了方便驱动支撑柱5转动,门型架2上安装有驱动支撑柱5转动的驱动元件10,此处,驱动元件1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的,当驱动元件10为一个时,该驱动元件10驱动多个支撑柱5共同转动,当驱动元件10为多个时,多个驱动元件10分别驱动多个支撑柱5进行转动。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柱5和挡板6也可只为一个,此时,输送通道7即为挡板6与输送带1的机架之间的通道,通过支撑柱5带动挡板6转动,使挡板6靠近输出通道14一端的位置发生变化,在此种情况下,虽只能通过挡板6的倾斜改变输送通道7出口端的宽度,而不能改变输送通道7出口端的位置,但通过挡板6的引导,产品在进入到输送通道7内后可通过挡板6进行引导也能顺利的进入到对应的输出通道14内,因此,当支撑柱5为一个的情况下也能满足分列需求。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挡板6下端面与输送带1输送面之间的间距、分列板13下端面与输送带1输送面之间的间距均小于产品高度,使产品在进入到输送通道7内后不会通过挡板6下端面与输送带1输送面之间的间隙移出输送通道7外,使产品在进入到对应的输出通道14内后不会分列板13下端面与输送带1输送面之间的间隙不会进入到相邻的输出通道14内,使产品的分列效果得到保证。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柱5为两个,即挡板6也为两个,此时输送通道7即为两个挡板6之间的通道;同时,分列板13均为两个,两个分列板13靠近输送通道7的一端共同固定,且两个分列板13共同固定的一端位于输送带1的中心轴线上,即两个分列板13呈V型安装,输出通道14即为分列板13与输送带1机架之间的通道,且两个输出通道14入口端的开口宽度大于输出通道14出口端的开口宽度,方便通过输送通道7送出的产品顺利的进入到对应的输出通道14内。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输送通道7进口端呈喇叭状,使输送通道7进口端的开口宽度更大,使挡板6在随支撑柱5的转动进行摆动时不会影响产品进入输送通道7,从而使产品能顺利的进入到输送通道7内,保证了产品的输送。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连杆9,多个支撑柱5上端贯穿门型架2后均与连杆9铰接,且连杆9的长度方向与多个支撑柱5的排布方向一致,通过连杆9使多个支撑柱5上端共同铰接在一起;同时,驱动元件10为直线驱动元件10,驱动元件10的输出方向与连杆9的长度方向一致,且驱动元件10的输出端与连杆9铰接,通过驱动元件10带动连杆9运动,使连杆9同时带动多个支撑柱5进行转动,从而使安装在支撑柱5下端的挡板6进行摆动。通过一个驱动元件10即可同时驱动多个支撑柱5进行转动,不仅使整个结构更加简单,且使多个支撑柱5的转动保持一致,使多个挡板6在摆动后,相邻两个挡板6之间仍保持平行,保证产品能顺利的通过输送通道7。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门型架2的横梁上还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安装孔3的数量与支撑柱5的数量相等,且安装孔3可为腰型孔,安装孔3的长度方向与多个支撑柱5的排布方向一致,每个安装孔3内均安装有轴承4,安装孔3的宽度与轴承4的直径配合,安装孔3的长度大于轴承4长度,支撑柱5上端通过轴承4安装在安装孔3内,不仅保证支撑柱5能充分转动,且使支撑柱5通过轴承4安装在安装孔3内后,支撑柱5可沿安装孔3的长度方向进行调整,从而使相邻两个支撑柱5之间的间距可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轴承4的安装更加稳固,还可在门型架2的横梁下表面安装底座,底座上开设有大于支撑柱5直径的通孔,在方便安装支撑柱5的同时避免影响支撑柱5的转动,当轴承4安装在安装孔3内后,轴承4的外圈可支撑在底座上。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柱5上端还设有延伸杆8,延伸杆8与支撑柱5上端固定,且延伸杆8的延伸方向与多个支撑柱5的排布方向垂直,连杆9与多个延伸杆8共同铰接,方便多个支撑柱5与连杆9铰接。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驱动元件10为气缸或电子伸缩杆,且驱动元件10输出端与其中一个延伸杆8铰接,方便驱动元件10同时对多个支撑柱5驱动。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门型架2上还罩设有保护罩11,保护罩11能有效对支撑柱5上端、轴承4、驱动元件10、延伸杆8和连杆9共同罩设,不仅能防止灰尘掉落在轴承4内,且使输送机构外观更加整洁。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输送带1的两侧均安装有挡杆,挡杆的长度方向与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一致,根据产品的高度可决定挡杆的安装高度,有效防止产品在输送带1上进行分列输送时直接从输送带1两侧掉出。
当需要对产品进行分列输送时,将输送通道7进口端与上一设备的输出端对接,启动驱动元件10,驱动元件10驱动其中一个延伸杆8摆动,该延伸杆8在摆动的同时通过连杆9同时带动另一个延伸杆8摆动,且两个延伸杆8在摆动的同时带动多个支撑柱5同时转动,而支撑柱5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挡板6摆动,使相邻两个挡板6之间的输送通道7发生倾斜,当输送通道7的出口端与其中一个输出通道14对接时,直线驱动元件10停止驱动,此时,输送带1运行,上一设备送出的产品进入到输送通道7内,并通过输送通道7的引导进入到对应的输出通道14内;当需要将产品送入到另一个输出通道14内时,驱动元件10收缩,驱动元件10带动其中一个延伸杆8摆动,该延伸杆8在复位的同时通过连杆9同时带动另一个延伸杆8复位,且两个延伸杆8在复位的同时带动多个支撑柱5同时反向转动,而支撑柱5在反向转动的同时带动挡板6反向摆动,使相邻两个挡板6之间的输送通道7复位,当输送通道7的出口端与另一个输出通道14对接时,直线驱动元件10停止驱动,此时,输送带1运行,上一设备送出的产品进入到输送通道7内,并通过输送通道7的引导进入到另一个输出通道14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分列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1),输送带(1)输入端设有沿其输送方向延伸的输送通道(7),输送通道(7)出口端可以输送通道(7)入口端为基准进行摆动;所述输送带(1)输出端上方还安装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上安装有将输送带(1)输出端分成多列输出通道(14)的多个分列板(13);所述输送带(1)输入端安装有门型架(2),门型架(2)上安装有多个可转动的支撑柱(5),多个支撑柱(5)沿输送带(1)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多个支撑柱(5)下端均安装有沿输送带(1)长度方向延伸的挡板(6);所述门型架(2)上还安装有驱动支撑柱(5)转动的驱动元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列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与输送带(1)输送面之间的间距、分列板(13)与输送带(1)输送面之间的间距均小于产品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列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和分列板(13)均为两个,且两个分列板(13)靠近输送通道(7)的一端共同固定,两个分列板(13)共同固定的一端位于输送带(1)的中心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列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通道(7)进口端呈喇叭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列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柱(5)上端贯穿门型架(2)后共同铰接有连杆(9),驱动元件(10)输出端与连杆(9)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列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上端还设有延伸杆(8),连杆(9)分别与多个延伸杆(8)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列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10)为气缸或液压缸或电子伸缩杆,且驱动元件(10)输出端与其中一个延伸杆(8)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列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架(2)上还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多个安装孔(3)内均安装有轴承(4),支撑柱(5)通过轴承(4)安装在安装孔(3)内。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列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架(2)上还罩设有保护罩(11)。
CN202321982237.5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分列输送机构 Active CN220411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2237.5U CN22041107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分列输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2237.5U CN22041107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分列输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1077U true CN220411077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7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2237.5U Active CN22041107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分列输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10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18204U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水果包装机
CN220411077U (zh) 一种分列输送机构
CN107572014B (zh) 一种全自动连续化生产的食盐称重包装设备
CN208314892U (zh) 一种硬币分拣包装机
US4899869A (en) Conveyor for food articles
JP6629743B2 (ja) 容器搬送装置
US5477959A (en) Serpentine conveyors especially for automatic packaging machine
CN114162386B (zh) 一种吸管生产用收集整理装置
CN108573562A (zh) 一种硬币分拣包装机
CN211994377U (zh) 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用防止物料脱落的送料装置
AU2003201330A1 (en) Product Handling Unit and Method, in Particular for Plant Produce
CN211191010U (zh) 一种魔芋切片分拣装置
CN210100512U (zh) 一种发泡件质检分流作业装置
CN114014030A (zh) 在线质量检测装置
CN220076855U (zh) 一种胶囊茶封装用下杯装置
CN111605745A (zh) 一种用于片状药片的批量自投料式包装装置
CN216539632U (zh) 一种多列检重机
CN1611428A (zh) 用于控制可变容量贮存装置的方法及组件
JP6756616B2 (ja) フィルム被嵌システム
CN212314060U (zh) 烟包输送防烟包相连装置
CN215709309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皮带输送机构
CN211845124U (zh) 一种补袋提升机
CN218595231U (zh) 物品输送装置
CN219857808U (zh) 一种方便粉丝生产用的理饼传输装置
CN113788308A (zh) 一种可调通道式柔性自动分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