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7924U - 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7924U
CN220387924U CN202322082156.6U CN202322082156U CN220387924U CN 220387924 U CN220387924 U CN 220387924U CN 202322082156 U CN202322082156 U CN 202322082156U CN 220387924 U CN220387924 U CN 220387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surface
reverse
bolt
bearing r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21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正友
何风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a County Runjia Bearing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a County Runjia Bearing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a County Runjia Bearing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a County Runjia Bearing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821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7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7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7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涉及轴承套圈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正反向螺纹丝杆,所述正反向螺纹丝杆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有正向螺纹套管,所述正反向螺纹丝杆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有反向螺纹套管,所述正向螺纹套管的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反向螺纹套管的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的启动带动正反向螺纹丝杆进行旋转,正反向螺纹丝杆的旋转,使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在正向螺纹套管与反向螺纹套管的作用下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固定块在相互靠近的作用下对不同直径与厚度的轴承套圈进行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套圈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对于机械的运动、功能、做功及效率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直接决定着机械装备的质量和寿命。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轴承套圈生产中,需要经过车削、热处理、磨削等多道工序,其中磨削加工是整个轴承生产重要工序。套圈作为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加工质量及生产效率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但是现有的轴承套圈车床夹具虽然能够对轴承套圈进行夹紧固定,但是不便于快速对不同直径与厚度的轴承套圈进行适应性夹紧,且在夹具对轴承套圈夹紧后无法进行旋转,使得工人不便于进行定点固定的组装,增加不必要的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轴承套圈车床夹具虽然能够对轴承套圈进行夹紧固定,但是不便于快速对不同直径与厚度的轴承套圈进行适应性夹紧,且在夹具对轴承套圈夹紧后无法进行旋转,使得工人不便于进行定点固定的组装,增加不必要的工作强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正反向螺纹丝杆,所述正反向螺纹丝杆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有正向螺纹套管,所述正反向螺纹丝杆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有反向螺纹套管,所述正向螺纹套管的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反向螺纹套管的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二移动块。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底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块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第一螺栓通孔,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二螺栓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二螺栓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
优选的,所述正反向螺纹丝杆的一端连接有支架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表面连接有托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当第二电机启动时,第二电机的启动带动正反向螺纹丝杆进行旋转,由于第一移动块的内部连接有正向螺纹套管与第二移动块的内部连接有反向螺纹套管,随着正反向螺纹丝杆的旋转,使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在正向螺纹套管与反向螺纹套管的作用下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顶部连接的固定块在相互靠近的作用下对不同直径与厚度的轴承套圈进行固定。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启动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转动轴的旋转使转动轴顶部连接的圆盘进行旋转,由于底板的底部连接有圆盘,当圆盘进行旋转时,就可以使轴承套圈在被固定后也能进行旋转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底板;2、支撑板;3、支撑柱;4、托板;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支架板;8、第一移动块;9、固定块;10、第一螺栓;11、第二螺栓;12、固定板;13、第二移动块;14、圆盘;15、第一螺栓通孔;16、圆形开口;17、正向螺纹套管;18、反向螺纹套管;19、正反向螺纹丝杆;20、第二螺栓通孔;21、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的一端连接有正反向螺纹丝杆19,正反向螺纹丝杆19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有正向螺纹套管17,正反向螺纹丝杆19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有反向螺纹套管18,正向螺纹套管17的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一移动块8,反向螺纹套管18的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二移动块13,第一移动块8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12。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提供支撑作用,底板1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的一端连接有正反向螺纹丝杆19,第二电机6为正反向螺纹丝杆19提供动力,正反向螺纹丝杆19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有正向螺纹套管17,正反向螺纹丝杆19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有反向螺纹套管18,正向螺纹套管17可以在正反向螺纹丝杆19表面的正向螺纹作用下进行移动,反向螺纹套管18可以在正反向螺纹丝杆19表面的反向螺纹作用下进行移动,正向螺纹套管17的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一移动块8,第一移动块8的一端表面贯穿连接正向螺纹套管17,正向螺纹套管17与第一移动块8之间呈固定连接,反向螺纹套管18的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二移动块13,第二移动块13的一端表面贯穿连接有反向螺纹套管18,反向螺纹套管18与第二移动块13之间呈固定连接,第一移动块8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12,第二移动块13的顶部也连接有固定块9,通过启动第二电机6,当第二电机6启动时,第二电机6的启动带动正反向螺纹丝杆19进行旋转,由于第一移动块8的内部连接有正向螺纹套管17与第二移动块13的内部连接有反向螺纹套管18,随着正反向螺纹丝杆19的旋转,使第一移动块8与第二移动块13在正向螺纹套管17与反向螺纹套管18的作用下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第一移动块8与第二移动块13顶部连接的固定块9在相互靠近的作用下对不同直径与厚度的轴承套圈进行固定。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底板1的底部连接有圆盘14,圆盘14底部连接有转动轴21,转动轴2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5,正反向螺纹丝杆19的一端连接有支架板7,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一端表面连接有托板4,支撑板2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开口16,固定板12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第一螺栓通孔15,固定板12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二螺栓通孔20,第一螺栓通孔1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0,第二螺栓通孔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1。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底部连接有圆盘14,圆盘14与底板1之间呈固定连接,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开口16,圆盘14贯穿通过支撑板2底部开设的圆形开口16连接底板1,支撑板2与底板1之间不连接,支撑板2对底板1提供支撑作用,支撑板2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对支撑板2提供支撑作用,支撑柱3的一端表面连接有托板4,圆盘14底部连接有转动轴21,转动轴2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5,托板4对第一电机5提供支撑作用,第一电机5为转动轴21的旋转提供动力,正反向螺纹丝杆19的一端连接有支架板7,支架板7对正反向螺纹丝杆19提供支撑作用,通过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启动带动转动轴21进行旋转,转动轴21的旋转使转动轴21顶部连接的圆盘14进行旋转,由于底板1的底部连接有圆盘14,当圆盘14进行旋转时,就可以使轴承套圈在被固定后也能进行旋转加工,固定板12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第一螺栓通孔15,固定板12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二螺栓通孔20,第一螺栓通孔1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0,第二螺栓通孔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1,第一螺栓10贯穿固定板12一端表面开设的第一螺栓通孔15螺纹连接固定板12与固定块9,第二螺栓11贯穿固定板12顶部表面开设的第二螺栓通孔20螺纹连接第一移动块8与固定板12。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通过第一螺栓10贯穿固定板12一端表面开设的第一螺栓通孔15螺纹连接固定板12与固定块9,第二螺栓11贯穿固定板12顶部表面开设的第二螺栓通孔20螺纹连接第一移动块8与固定板12,随后通过启动第二电机6,当第二电机6启动时,第二电机6的启动带动正反向螺纹丝杆19进行旋转,由于第一移动块8的内部连接有正向螺纹套管17与第二移动块13的内部连接有反向螺纹套管18,随着正反向螺纹丝杆19的旋转,使第一移动块8与第二移动块13在正向螺纹套管17与反向螺纹套管18的作用下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第一移动块8与第二移动块13顶部连接的固定块9在相互靠近的作用下对不同直径与厚度的轴承套圈进行固定,最后当需要对轴承套圈进行旋转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启动带动转动轴21进行旋转,转动轴21的旋转使转动轴21顶部连接的圆盘14进行旋转,由于底板1的底部连接有圆盘14,当圆盘14进行旋转时,就可以使轴承套圈在被固定后也能进行旋转加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6),所述第二电机(6)的一端连接有正反向螺纹丝杆(19),所述正反向螺纹丝杆(19)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有正向螺纹套管(17),所述正反向螺纹丝杆(19)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有反向螺纹套管(18),所述正向螺纹套管(17)的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一移动块(8),所述反向螺纹套管(18)的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二移动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连接有圆盘(14),所述圆盘(14)底部连接有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块(8)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第一螺栓通孔(15),所述固定板(12)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二螺栓通孔(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通孔(1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0),所述第二螺栓通孔(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向螺纹丝杆(19)的一端连接有支架板(7),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一端表面连接有托板(4),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开口(16)。
CN202322082156.6U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 Active CN220387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2156.6U CN220387924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2156.6U CN220387924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7924U true CN220387924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5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82156.6U Active CN220387924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7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09602A1 (zh) 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
CN106670852B (zh) 一种内部式支撑和支撑锥度可调节的机床夹具
CN211565149U (zh) 一种可调节轴承内外圈加工用夹具
CN104759920A (zh) 齿座钻十字相交孔夹具
CN220387924U (zh) 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
CN211804879U (zh) 一种轴承加工组合安装辅助装置
CN219113636U (zh) 一种轴承内外圈表面打磨机构
CN208644761U (zh) 一种多面体加工夹具自动化装置
CN204818964U (zh) 一种高精度回转分度盘
CN112276616A (zh) 一种机械工程定位结构
CN210998290U (zh) 一种便于翻转的异形件加工用固定夹具
CN203390582U (zh) 一种镗孔夹具
CN216681194U (zh) 一种金属件加工用对位装置
CN112024942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管道打孔装置
CN217570933U (zh) 一种内置式中心钻
CN218657965U (zh) T型部件加工时辅助工装工具及t型部件的工装装置
CN213969990U (zh) 一种摩托车变速箱主副轴总成加工用定位夹具
CN215824830U (zh) 一种汽车用高精度轴承座加工专用夹具
CN213615653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轴径转轴的外圆磨削夹具
CN217192619U (zh) 一种便于环形零件车削的固定夹具
CN209969941U (zh) 叶轮焊接夹具
CN212145336U (zh) 车床生产用加工夹具
CN212977521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夹具
CN217798999U (zh) 一种叶轮车夹具
CN219254853U (zh) 一种加工摇臂轴曲面的快速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