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0434U - 车身段差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身段差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0434U
CN220380434U CN202322059947.7U CN202322059947U CN220380434U CN 220380434 U CN220380434 U CN 220380434U CN 202322059947 U CN202322059947 U CN 202322059947U CN 220380434 U CN220380434 U CN 220380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se
measuring
transmission rod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99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靖
潘剑缘
戚镇銮
钟满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599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0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0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0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其包括机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首先将待检测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分别放置在支撑架和支撑台上,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支撑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板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或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平板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板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或第三驱动组件驱动支撑台沿第三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板件沿第三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各测量件能够同步检测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的安装参数,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均具有一定的可调范围,进而可以适用于多种车身件,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车身段差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段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现有消费者对汽车外饰和内饰的感知质量和各个部件的匹配精细度越来越重视,为了提升汽车内外饰尺寸的精确度,需要在生产装配时对各装配外观件进行段差和间隙检验,其测量数据的采集就要求准确且更方便快捷。
然而,现有的车身各装配外观件段差和间隙检查时主要采用手触摸的操作方式,以手触摸的方式凭感觉与个人经验判断是否符合产品标准,或者利用间隙尺进行测量,使用间隙尺测量时需两手同时操作测量以读取数值,存在测量的效率和准确度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车身段差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段差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车身段差测量过程中,存在测量的效率和准确度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身段差检测装置,用于测量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安装参数,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包括机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安装台和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台的测量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安装台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台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平板、第三驱动组件和支撑台,所述平板与所述安装台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平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台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板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平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平板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与所述支撑台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台沿第三方向移动,各所述测量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安装参数。
可选地,所述测量件的数量为三个,各所述测量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测量本体和测量杆,所述测量本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上,三个所述测量杆远离对应的所述测量本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所述平板和所述支撑台连接,以使对应的所述测量本体获取所述安装参数,三个所述测量本体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高低差、前后差和左右差。
可选地,三个所述测量杆分别为第一测量杆、第二测量杆和第三测量杆,所述第一测量杆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抵接段和安装段,所述抵接段远离所述安装段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安装段远离所述抵接段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测量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测量杆和所述第三测量杆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测量杆的结构一致。
可选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一螺母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上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还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一螺母驱动所述第一底座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并通过所述第一底座驱动所述支撑架滑动。
可选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杆、第二螺母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杆上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底座还与所述平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二螺母驱动所述第二底座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并通过所述第二底座驱动所述平板滑动。
可选地,所述平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上设有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传动杆、第三螺母和第三底座,所述第三传动杆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杆上且与所述第三传动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底座与所述第三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三底座与所述第三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底座还与所述支撑台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三螺母驱动所述第三底座沿所述第三导轨滑动,并通过所述第三底座驱动所述支撑台滑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上均设有手柄。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底座的方向倾斜,且所述支撑台的高度高于所述支撑架的高度。
可选地,多个所述测量件均为百分表。
可选地,所述安装台的底部还设有多个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包括机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机架包括安装台和多个间隔设置于安装台的测量件。首先将待检测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分别放置在支撑架和支撑台上,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支撑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板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或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平板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板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或第三驱动组件驱动支撑台沿第三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板件沿第三方向移动,在调整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位置过程中,各测量件能够同步检测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的高低段差、前后间隙和左右间隙的特征,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均具有一定的可调范围,进而可以适用于多种车身件,提高车身段差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且将多项安装参数的检测整合成一体,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身段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身段差检测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身段差检测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车身段差检测装置 22 支撑架
10 机架 30 第二驱动机构
11 安装台 31 第二驱动组件
111 行走轮 311 第二传动杆
112 第一固定座 312 第二螺母
112a 第一导轨 313 第二底座
113 第二固定座 40 第三驱动机构
113a 第二导轨 41 平板
12 测量件 411 第三固定座
121 测量本体 411a 第三导轨
122 测量杆 42 第三驱动组件
122a 抵接段 421 第三传动杆
122b 安装段 422 第三螺母
20 第一驱动机构 423 第三底座
21 第一驱动组件 43 支撑台
211 第一传动杆 50 手柄
212 第一螺母 200 第一板件
213 第一底座 300 第二板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身段差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车身段差测量过程中,存在测量的效率和准确度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包括机架10、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和第三驱动机构40,机架10包括安装台11和多个间隔设置于安装台11的测量件12;第一驱动机构2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21和支撑架22,支撑架22与安装台11滑动连接,支撑架22用于放置第一板件200,第一驱动组件21与支撑架22连接以驱动支撑架22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30包括第二驱动组件31,第二驱动组件31设于安装台11上;第三驱动机构40包括平板41、第三驱动组件42和支撑台43,平板41与安装台11滑动连接,且支撑台43与平板41滑动连接,支撑台43用于放置第二板件300,第二驱动组件31与平板41连接以驱动平板41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三驱动组件42与支撑台43连接以驱动支撑台43沿第三方向移动,各测量件12用于检测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的安装参数。
上述实施例中,安装参数包括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之间的高低段差、前后间隙和左右间隙,首先将待检测的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分别放置在支撑架22和支撑台43上,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1驱动支撑架2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板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为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或第二驱动组件31驱动平板41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板件30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为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或第三驱动组件42驱动支撑台43沿第三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板件300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三方向为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在调整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的位置过程中,各测量件12能够同步检测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之间的高低段差、前后间隙和左右间隙的特征,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和第三驱动机构40均具有一定的可调范围,进而可以适用于多种车身件,提高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的适用范围,且将多项安装参数的检测整合成一体,避免了零部件或者产品在频繁搬运中出现损坏,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其中,测量件12的数量为三个,各测量件12包括相互连接的测量本体121和测量杆122,测量本体121安装于安装台11上,三个测量杆122远离对应的测量本体121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架22、平板41和支撑台43连接,以使对应的测量本体121获取安装参数,三个测量本体121分别用于检测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的高低段差、前后间隙和左右间隙。在调节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位置的过程中,测量本体121安装于安装台11上,第一板件200或第二板件300会与测量件12的测量杆122接触,并带动测量杆122发生位移,进而测量本体121可以显示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之前的安装参数。具体地说,当第一驱动组件21与支撑架22连接以驱动支撑架22沿上下方向移动,第一板件200放置于支撑架22上,进而带动第一板件200沿上下方向移动,由于其中一个测量杆122与支撑架22连接,支撑架22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同时带动测量杆122发生位移,进而使对应的测量本体121获取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之间的高低段差;当第二驱动组件31与平板41连接以驱动平板41沿第二前后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板件300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第一板件200与第二板件300之间出现前后方向的间隙,由于其中一个测量杆122与平板41连接,平板41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同时带动测量杆122发生位移,进而使对应的测量本体121获取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之间的前后间隙;当第三驱动组件42与支撑台43连接以驱动支撑台43沿左右方向移动,第二板件300放置于支撑架22上,进而带动第二板件300沿左右方向移动,由于其中一个测量杆122与支撑台43连接,支撑台43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同时带动测量杆122发生位移,进而使对应的测量本体121获取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之间的左右间隙,由此,通过本装置可以实现对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之间的高低段差、前后间隙和左右间隙进行检测,降低了检具的制造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三个测量杆122分别为第一测量杆122、第二测量杆122和第三测量杆122,第一测量杆122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抵接段122a和安装段122b,抵接段122a远离安装段122b的一端与支撑架22连接,安装段122b远离抵接段122a的一端与对应的测量本体121连接;第二测量杆122和第三测量杆122的结构与第一测量杆122的结构一致。具体地,当第一驱动组件21与支撑架22连接以驱动支撑架22沿上下方向移动时,由于抵接段122a远离安装段122b的一端与支撑架22连接,支撑架22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同时带动抵接段122a移动,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之间会产生高低段差,抵接段122a随支撑架22移动的同时通过安装段122b带动测量本体121的探头等量移动,从而将段差值反应在测量本体121上,完成高低段差的测量,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的前后间隙和左右间隙的测量方式与高低段差的测量方式一致。通过设置测量本体121和测量杆122相配合以测量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的安装参数,测量件12不与板件直接接触,不容易对板件表面造成划痕,保证板件的安装品质,同时也不会干涉板件的装卸,进一步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测量件12均为百分表,百分表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比较量具,主要用于测量工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也可用于工件的安装找正,百分表能够将被测尺寸引起的测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针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百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传动,将测量杆122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百分表为数显百分表,能够通过测量杆122的位移直接获取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之间的安装参数,具有显示精确、方便读数和一目了然的优点,进一步减轻了检测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安装台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12,第一固定座112上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112a,第一驱动组件21包括第一传动杆211、第一螺母212和第一底座213,第一传动杆211转动安装于第一固定座112,第一螺母212套设于第一传动杆211上且与第一传动杆211螺纹连接,第一底座213与第一螺母212连接,且第一底座213与第一导轨112a滑动连接,第一底座213还与支撑架22连接;通过操作第一传动杆211转动以通过第一螺母212驱动第一底座213沿第一导轨112a滑动,并通过第一底座213驱动支撑架22沿上下方向滑动,进而支撑架22带动第一板件200沿上下方向移动,第一固定座112对第一传动杆211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第一传动杆211转动的有效性和平稳性,第一传动杆211可以根据需要行程加工成允许调节范围内的任意长度。通过第一传动杆211转动产生的直线运动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并能够较好的控制运动精度,有利于车身件的检测需求,该方式具有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进一步提高了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请参见图5,安装台1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13,第二固定座113上设有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113a,第二驱动组件31包括第二传动杆311、第二螺母312和第二底座313,第二传动杆311转动安装于第二固定座113,第二螺母312套设于第二传动杆311上且与第二传动杆311螺纹连接,第二底座313与第二螺母312连接,且第二底座313与第二导轨113a滑动连接,第二底座313还与平板41连接;通过操作第二传动杆311转动以通过第二螺母312驱动第二底座313沿第二导轨113a滑动,并通过第二底座313驱动平板41沿前后方向滑动,由于平板41与支撑台43连接,支撑台43上放置第二板件300,进而支撑台43带动第二板件300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二固定座113对第二传动杆311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第二传动杆311转动的有效性和平稳性,第二传动杆311也可以根据需要行程加工成允许调节范围内的任意长度。通过第二传动杆311转动产生的直线运动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并能够较好的控制运动精度,有利于车身件的检测需求,有效提高了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请参见图6,平板41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座411,第三固定座411上设有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三导轨411a,第三驱动组件42包括第三传动杆421、第三螺母422和第三底座423,第三传动杆421转动安装于第三固定座411,第三螺母422套设于第三传动杆421上且与第三传动杆421螺纹连接,第三底座423与第三螺母422连接,且第三底座423与第三导轨411a滑动连接,第三底座423还与支撑台43连接;通过操作第三传动杆421转动以通过第三螺母422驱动第三底座423沿第三导轨411a滑动,并通过第三底座423驱动支撑台43沿左右方向滑动,进而支撑台43带动第二板件300沿左右方向移动,第三固定座411对第三传动杆421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第三传动杆421转动的有效性和平稳性,第三传动杆421也可以根据需要行程加工成允许调节范围内的任意长度。通过第三传动杆421转动产生的直线运动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并能够较好的控制运动精度,有利于车身件的检测需求,该方式具有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进一步提高了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和第三驱动机构40均具有一定的可调节范围,进而可以适用于多种车身板件,适用范围较广,减少了生产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211、第二传动杆311和第三传动杆421上均设有手柄50,多个手柄50上均设有握持部,方便检测人员握持和施力,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操作手柄50带动对应的传动杆转动以调整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和第三驱动机构40的位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手柄50可以为圆弧形手柄50,能够有效避免检测人员在握持时不会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感较为舒适,可以提高检测人员在使用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时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此外,支撑架22和支撑台43均可以对车身板件进行定位,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车身板件,对不同大小的车身板件进行装夹,具有通用性。通过支撑架22的底端向远离第一底座213的方向倾斜,且支撑台43的高度高于支撑架22的高度,模拟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的安装位置,确保第一板件200和第二板件300贴合的有效性。
另外,安装台11的底部还设有多个行走轮111,多个行走轮111沿安装台11的底部边缘均匀分布,且至少一个行走轮111上设置有刹车,设置行走轮111便于整个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的位置移动,能够提高使用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的灵活性,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了移动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的时间,从而提升检测效率;当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移动至指定的工作位时,通过在至少一个行走轮111上设置有刹车,避免在检测过程中,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的位置移动而影响板件之间安装参数的测量结果,提高检测过程的稳定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行走轮1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行走轮111沿安装台11的底部边缘均匀分布,为充分固定车身段差检测装置100的位置,至少两个行走轮111上均设有刹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段差检测装置,用于测量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安装参数,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包括安装台和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台的测量件;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安装台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架沿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台上;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平板、第三驱动组件和支撑台,所述平板与所述安装台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平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台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板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平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平板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与所述支撑台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台沿第三方向移动,各所述测量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安装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的数量为三个,各所述测量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测量本体和测量杆,所述测量本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上,三个所述测量杆远离对应的所述测量本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所述平板和所述支撑台连接,以使对应的所述测量本体获取所述安装参数,三个所述测量本体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高低差、前后差和左右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测量杆分别为第一测量杆、第二测量杆和第三测量杆,所述第一测量杆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抵接段和安装段,所述抵接段远离所述安装段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安装段远离所述抵接段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测量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测量杆和所述第三测量杆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测量杆的结构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一螺母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上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还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一螺母驱动所述第一底座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并通过所述第一底座驱动所述支撑架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杆、第二螺母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杆上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底座还与所述平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二螺母驱动所述第二底座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并通过所述第二底座驱动所述平板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上设有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传动杆、第三螺母和第三底座,所述第三传动杆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杆上且与所述第三传动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底座与所述第三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三底座与所述第三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底座还与所述支撑台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三螺母驱动所述第三底座沿所述第三导轨滑动,并通过所述第三底座驱动所述支撑台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上均设有手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底座的方向倾斜,且所述支撑台的高度高于所述支撑架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测量件均为百分表。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段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的底部还设有多个行走轮。
CN202322059947.7U 2023-08-01 2023-08-01 车身段差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380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9947.7U CN220380434U (zh) 2023-08-01 2023-08-01 车身段差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9947.7U CN220380434U (zh) 2023-08-01 2023-08-01 车身段差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0434U true CN220380434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5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9947.7U Active CN220380434U (zh) 2023-08-01 2023-08-01 车身段差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0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48181U (zh) 高精密直线度检查仪
CN110030897B (zh) 一种汽车间隙和段差的测量工具
CN220380434U (zh) 车身段差检测装置
CN117128830A (zh) 车身段差检测装置
CN212843465U (zh) 一种探轮综合试验标定台
CN209745160U (zh) 一种汽车间隙和段差的测量工具
CN215338115U (zh) 面差测量工具和测量装置
CN212410082U (zh) 一种机械式眼点模拟仪
CN110017789B (zh) 车辆碰撞变形深度测量装置
CN210089611U (zh) 平面度超差连续测量装置
CN103091114A (zh)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快速测量装置
CN206292052U (zh) 汽车驾驶台手刹系统工效学测试装置
KR20170128787A (ko) 강성 스캐닝 장치
CN204514273U (zh) 一种工件测量卡尺
CN220623342U (zh) 检具
CN211876947U (zh) 一种导带打印区域平面度测量装置
CN220541954U (zh) 一种汽车零件检具
CN216049687U (zh) 一种汽车三踏板技术参数组合测量装置
CN214372123U (zh) 一种用于复杂部件三坐标测量支架
CN21057031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检具用校准装置
CN220295735U (zh) 一种弯箍机机头定位装置
CN211085148U (zh) 一种测量仪万向可调工作台及测量仪
CN110567387B (zh) 一种槽钢/工字钢加工孔位连续测量仪
CN113074608B (zh) 车辆门洞线测量装置
CN211588791U (zh) 一种磨齿机在线测量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