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9417U - 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9417U
CN220379417U CN202321783520.5U CN202321783520U CN220379417U CN 220379417 U CN220379417 U CN 220379417U CN 202321783520 U CN202321783520 U CN 202321783520U CN 220379417 U CN220379417 U CN 220379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nitrogen compressor
duplex
lubrication devic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35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波
李念
施巍
俞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707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707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707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707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835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9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9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9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油润滑装置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包括底座,所底座上设有机架立柱,所述机架立柱顶部设有主机安装机架;所述底座上设有油箱,所述油箱上设有回油口,侧面连接吸油过滤器,顶部设有油雾分离器;所述吸油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供油泵,所述供油泵一端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安全阀、主油泵吸油口和主油泵出油口,另一端管路上设有温控阀,所述温控阀后端连接双联冷却器,所述双联冷却器连接双联过滤器,所述双联过滤器后端管路设有供油口;所述油箱上还设有端子箱。本实用新型具有对氮压机高温部位快速冷却、供油温度稳定性好、占地面积小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氮压机的润滑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油润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氮压机是指用于氮气压缩的机器,氮压机工作时,往往需要连接供油装置为其调节降温,同时起到润滑作用。氮压机一般采用稀油润滑供油装置进行降温润滑,设备运转时主要有两个作用:①设备运行时对机体各零部件的润滑作用;②冷却作用,带走一部分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其不仅可将摩擦副产生的磨擦热带走,还可随着油的流动和循环将杂质带走并冲洗干净,达到润滑良好、减轻摩擦、降低磨损和减少易损件的消耗、减少功率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目前,现有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通常采用单联过滤器进行过滤,对油雾的过滤净化效果往往不佳,且装置上所采用的冷却器也为单级结构,导致供油温度稳定性差、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尤其在天气温度高时,当润滑油无法保证合冷却适温度容易导致供油系统出现问题,而当供油装置出现问题时,便会影响到氮压机的正常工作,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另外,现有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大都采用独立式结构,通过润滑油管路与氮压机进行连接,存在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为此,现有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具有对氮压机高温部位快速冷却、供油温度稳定性好、占地面积小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氮压机的润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包括底座,所底座上设有机架立柱,所述机架立柱顶部设有主机安装机架;所述底座上设有油箱,所述油箱上设有回油口,侧面连接吸油过滤器,顶部设有油雾分离器;所述吸油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供油泵,所述供油泵一端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安全阀、主油泵吸油口和主油泵出油口,另一端管路上设有温控阀,所述温控阀后端连接双联冷却器,所述双联冷却器连接双联过滤器,所述双联过滤器后端管路设有供油口;所述油箱上还设有端子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机架立柱外侧面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斜角分布,且与水平成45°~7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机安装机架为方形结构,上面安装有氮压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油雾分离器与油箱连通,且顶部设有洁净空气排放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油泵吸油口和主油泵出油口前端管路上设有防反转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双联冷却器共设有两个,且上下并排设置与所述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双联冷却器设有法兰结构的冷却器出水口和冷却器进水口,所述冷却器出水口位于上端,所述冷却器进水口位于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油箱上设有液位计和圆形人孔,侧面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为自动控制排污球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中间设有叉脚孔,四周均布有地脚螺栓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端子箱共设有两个,且通过三脚架固定在所述油箱正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具有对氮压机高温部位快速冷却、供油温度稳定性好、占地面积小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电机安装机架,方便将氮压机固定在安装机架上,同时采用了斜角支撑架来提高机架支撑强度;通过采用双联冷却器结构,有效提高了润滑油的冷却效率,且通过设置供油口和回油口形成封闭式循环系统,减少了润滑油损耗量,从而提高了润滑油的温度控制稳定性;通过设置双联过滤器,可对润滑油进行高效过滤,从而保证润滑油油品洁净;另外,通过在顶部设有油雾分离器,可将油箱内因高温、冲击产生的油雾过滤回收,减少了油雾直接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安全生产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机架立柱;3、主机安装机架;4、油箱;5、回油口;6、吸油过滤器;7、油雾分离器;8、供油泵;9、单向阀;10、安全阀;11、主油泵吸油口;12、主油泵出油口;13、温控阀;14、双联冷却器;15、双联过滤器;16、供油口;17、端子箱;18、支撑架;19、洁净空气排放口;20、防反转单向阀;21、冷却器出水口;22、冷却器进水口;23、液位计;24、圆形人孔;25、排污口;26、叉脚孔;27、地脚螺栓孔;28、定位方孔。
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包括底座1,所底座1上设有机架立柱2,所述机架立柱2顶部设有主机安装机架3;所述底座1上设有油箱4,所述油箱4上设有回油口5,侧面连接吸油过滤器6,顶部设有油雾分离器7;所述吸油过滤器6通过管路连接供油泵8,所述供油泵8一端管路上设有单向阀9、安全阀10、主油泵吸油口11和主油泵出油口12,另一端管路上设有温控阀13,所述温控阀13后端连接双联冷却器14,所述双联冷却器14连接双联过滤器15,所述双联过滤器15后端管路设有供油口16;所述油箱4上还设有端子箱17,具体的,所述端子箱17共设有两个,且通过三脚架固定在所述油箱4正面。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立柱2外侧面设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呈斜角分布,且与水平成45°~70°,优选60°;具体的,所述支撑架18为方钢结构,并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面,从而保证给所述机架立柱2提供更高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安装机架3为方形结构,上面安装有氮压机;具体的,所述主机安装机架3为水平方板结构,并设有多个定位方孔28,具体的,所述定位方孔28数量≥6个,可给氮压机提供平整的安装面,使得安装后运行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油雾分离器7与油箱4连通,且顶部设有洁净空气排放口19;具体的,所述油雾分离器7采用可抽拉式滤芯结构,方便滤芯更换;更具体的,所述油雾分离器7采用侧面离心风机提供真空度,并配合真空自动调节表,保证真空度始终持续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主油泵吸油口11和主油泵出油口12前端管路上设有防反转单向阀20,具体的,所述防反转单向阀20共设有两个,且上下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双联冷却器14共设有两个,且上下并排设置与所述底座1上;具体的,所述双联冷却器14设有法兰结构的冷却器出水口21和冷却器进水口22,所述冷却器出水口21位于上端,所述冷却器进水口22位于下端,通过进出水口对经过的润滑油进行冷却,且双联冷却器具有冷却效果更好、冷却强度高的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4上设有液位计23和圆形人孔24,侧面底部设有排污口25,所述排污口25为自动控制排污球阀;具体的,所述排污口25位于油箱的最低部,且为自动排污控制器,当底部油污聚集较多时,可实现自动排污。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中间设有叉脚孔26,四周均布有地脚螺栓孔27;具体的,所述叉脚孔26方形结构,且等间距分布;所述地脚螺栓孔27为圆形通孔,且直径为φ36~φ46mm,优选φ42mm。
本实用新型的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具有对氮压机高温部位快速冷却、供油温度稳定性好、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其工作原理为:油箱4内部的润滑油通过供油泵8经管路由供油口16输入至电机安装机架3上的氮压机内部,期间,润滑油会先后经过双联冷却器14和双联过滤器15,对润滑油进行冷却降温和过滤,然后输入至氮压机需要进行冷却润滑的部位,为其提供合适温度和流量的润滑油,然后再经回油管路回流至回油口5,重新流入油箱4,如此往复循环,为氮压机提供持续稳定的润滑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底座(1)上设有机架立柱(2),所述机架立柱(2)顶部设有主机安装机架(3);所述底座(1)上设有油箱(4),所述油箱(4)上设有回油口(5),侧面连接吸油过滤器(6),顶部设有油雾分离器(7);所述吸油过滤器(6)通过管路连接供油泵(8),所述供油泵(8)一端管路上设有单向阀(9)、安全阀(10)、主油泵吸油口(11)和主油泵出油口(12),另一端管路上设有温控阀(13),所述温控阀(13)后端连接双联冷却器(14),所述双联冷却器(14)连接双联过滤器(15),所述双联过滤器(15)后端管路设有供油口(16);所述油箱(4)上还设有端子箱(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立柱(2)外侧面设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呈斜角分布,且与水平成45°~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安装机架(3)为方形结构,且上面设有若干定位方孔(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雾分离器(7)与油箱(4)连通,且顶部设有洁净空气排放口(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泵吸油口(11)和主油泵出油口(12)前端管路上设有防反转单向阀(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冷却器(14)共设有两个,且上下并排设置与所述底座(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冷却器(14)设有法兰结构的冷却器出水口(21)和冷却器进水口(22),所述冷却器出水口(21)位于上端,所述冷却器进水口(22)位于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4)上设有液位计(23)和圆形人孔(24),侧面底部设有排污口(25),所述排污口(25)为自动控制排污球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间设有叉脚孔(26),四周均布有地脚螺栓孔(2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箱(17)共设有两个,且通过三脚架固定在所述油箱(4)正面。
CN202321783520.5U 2023-07-08 2023-07-08 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 Active CN220379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3520.5U CN220379417U (zh) 2023-07-08 2023-07-08 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3520.5U CN220379417U (zh) 2023-07-08 2023-07-08 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9417U true CN220379417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9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3520.5U Active CN220379417U (zh) 2023-07-08 2023-07-08 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9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4725Y (zh) 球磨机轴承座润滑冷却装置
CN220379417U (zh) 一种氮压机用稀油润滑装置
CN111306202A (zh) 一种水冷式轴承座
CN210701728U (zh) 一种改进的导线拉丝机拉丝机构
CN210128231U (zh) 一种润滑油过滤冷却装置
CN201582179U (zh) 鼓风机润滑强制供油装置
CN203067758U (zh) 蜗杆减速器的循环油冷却装置
CN213811820U (zh) 一种智能高效侧进风冷却塔
CN202073792U (zh) 空气压缩机主机冷却系统
CN102011930B (zh) 风冷式冷却循环稀油装置
CN214148194U (zh) 一种立柜式单冷冷风机装置
CN215636463U (zh) 一种用于液泵润滑油的循环冷却系统
CN209510917U (zh) 回转窑托轮轴瓦集中润滑装置
CN220688732U (zh) 一种氧压机用高效节能油站
CN204152741U (zh) 矿用水泵
CN103277331A (zh) 节能高效柴油机水泵机组
CN210660852U (zh) 一种新型打刀缸液压站
CN212003558U (zh) 一种机械泵油过滤装置
CN217501760U (zh) 一种汽轮机用高效稀油润滑装置
CN202835728U (zh) 智能通风降温机冷凝水回收循环预降温装置
CN218376859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污油提升泵
CN216643768U (zh) 一种泵机润滑系统及泵机
CN220890569U (zh) 收尘风机轴承润滑循环装置
CN220038150U (zh) 一种破碎机用智能润滑装置
CN220229635U (zh) 一种双冷源风冷工业冷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