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3950U - 一种载人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人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3950U
CN220373950U CN202321121959.1U CN202321121959U CN220373950U CN 220373950 U CN220373950 U CN 220373950U CN 202321121959 U CN202321121959 U CN 202321121959U CN 220373950 U CN220373950 U CN 220373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ack
cross beam
baffle
man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19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徐少晨
李昶威
胡珂
孔梦逸
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219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3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3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3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人操作装置,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该载人操作装置包括承载台、行走架及操作机构。承载台用于承载工件;行走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横梁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台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滑动支架及操作架,所述滑动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横梁,所述操作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架。该载人操作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曲率的工件,操作装置具备通用性,降低了工装成本及库房存储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载人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人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的工件具有重量轻、扭转刚度高、弯曲稳定性好等优良的性能,特别是需要预放置长桁真空管的结构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已得到大量的应用。工件在成型模上利用铺丝机进行铺贴完成后,需要用真空袋对其进行覆盖防护,防止表面污染。
基于产品保护,操作人员不允许站立在工件表面进行真空制袋操作,导致制袋操作难度大。现有的复合材料制袋操作的操作架仅能够应用于单一曲率工装成型模具,可在水平方向上平移,但不同工件需要配备适用于不同曲率的操作架,使得操作架不具备通用性,增加工装成本及库房存储压力。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载人操作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载人操作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曲率的工件,操作装置具备通用性,降低了工装成本及库房存储压力。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人操作装置,包括:
承载台,用于承载工件;
行走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横梁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台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滑动支架及操作架,所述滑动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横梁,所述操作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架。
优选地,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滑动支架在所述横梁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横梁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行走架还包括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齿条的下方,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横梁围成接油槽。
优选地,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导柱与导套,所述导柱与所述操作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套与所述滑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导柱穿过所述导套并与所述导套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柱远离所述操作架的一端,且所述导套位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操作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行走架还包括两个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承载台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优选地,所述支撑腿朝向所述承载台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承载台的侧壁滚动抵接。
优选地,所述承载台包括台架与多个水平调节组件,多个所述水平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台架的底面,多个所述水平调节组件能够支撑所述台架并调节所述台架的水平度。
优选地,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台架的下方,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台架并与所述台架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人操作装置。该载人操作装置中,承载台用于承载待进行真空制膜的工件,行走架能够相对于承载台沿第二方向移动,而操作机构的滑动支架能够在行走架的横梁上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操作架的移动范围覆盖整个工件,同时操作架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操作架上的操作人员靠近或远离工件,能够使操作人员根据工件的曲率来调整高度。
该载人操作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曲率的工件,操作装置具备通用性,降低了工装成本及库房存储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人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走架与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
1、承载台;2、行走架;3、操作机构;4、第一驱动组件;5、第二驱动组件;
11、定位销;12、台架;13、水平调节组件;14、垫板;15、盖板;21、横梁;22、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24、支撑腿;25、行走轮;26、导向轮;27、滑轨;31、滑动支架;32、操作架;33、导柱;34、导套;35、限位件;41、第一齿条;42、第一驱动齿轮;43、第一驱动件;44、第一变速箱;51、第二齿条;52、第二驱动齿轮;53、第二驱动件;54、第二变速箱;
121、调节孔;131、调节件;132、对顶螺母;133、调节螺母;321、顶板;322、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需要预放置长桁真空管的结构件尺寸较大,基于产品保护,操作人员不允许站立在工件表面进行真空制袋操作,故导致制袋操作难度大。现有的复合材料制袋操作的操作架仅能够应用于单一曲率工装成型模具,可在水平方向上平移,但不同工件需要配备适用于不同曲率的操作架,使得操作架不具备通用性,增加工装成本及库房存储压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人操作装置,如图1~图3所示,该载人操作装置包括承载台1、行走架2及操作机构3。承载台1用于承载工件,行走架2包括横梁21,横梁21沿第一方向(图中X方向)延伸,横梁21能够相对于承载台1沿第二方向(图中Y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操作机构3包括滑动支架31及操作架32,滑动支架31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横梁21,操作架3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滑动支架31。
该载人操作装置中,承载台1用于承载待进行真空制膜的工件,行走架2能够相对于承载台1沿第二方向移动,而操作机构3的滑动支架31能够在行走架2的横梁21上沿第一方向移动,由于横梁21位于承载台1的上方,使得操作架32的移动范围能够覆盖整个工件,同时操作架32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操作架32上的操作人员靠近或远离工件,能够使操作人员根据工件的曲率来调整高度。
该载人操作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曲率的工件,操作装置具备通用性,降低了工装成本及库房存储压力。
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机构3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第一驱动组件4被配置为驱动滑动支架31在横梁21上滑动。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操作,操作人员需要趴在操作架32上,通过双手控制抽真空设备来进行真空制膜,也就是说,操作人员难以控制滑动支架31沿横梁21滑动。而第一驱动组件4则能够为滑动支架31的滑动提供驱动力,操作人员只需要控制第一驱动组件4即可移动滑动支架31,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齿条41、第一驱动齿轮42及第一驱动件43。第一齿条41设置于横梁21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驱动齿轮42与第一齿条41啮合,第一驱动件43设置于滑动支架31上,第一驱动件43能够驱动第一驱动齿轮42转动。
第一驱动件43通过驱动第一驱动齿轮42转动,使第一驱动齿轮42能够沿第一齿条41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滑动支架31在横梁21上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一驱动件43为电机。
如图3所示,行走架2还包括第一挡板22与第二挡板23,第一挡板22与横梁21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一齿条41的下方,第二挡板23连接于第一挡板22远离横梁21的一端并向上延伸,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23与横梁21围成接油槽。
为了便于第一驱动齿轮42与第一齿条41的顺利啮合,同时降低第一驱动齿轮42转动并沿着齿条的延伸方向移动时产生的噪音,需要在第一齿条41与第一驱动齿轮42之间涂抹润滑油,通常是将润滑油涂抹于第一齿条41的齿面上。这就导致第一驱动齿轮42在转动时容易将润滑油甩飞,而第二挡板23则能够阻挡被甩飞的润滑油,从而使多余的润滑油流入接油槽内,防止润滑油落到承载台1上的工件表面造成污染。
优选地,该行走架2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两个横梁21,每个横梁21均沿第一方向设置有滑轨27,滑动支架31与两个横梁21的滑轨27均滑动连接。两个横梁21能够提高滑动支架31的稳定性,保证操作架32的平衡。
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机构3还包括导柱33与导套34,导柱33与操作架32固定连接,导套34与滑动支架31固定连接,导柱33穿过导套34并与导套34滑动连接。导柱33与导套34的滑动配合能够保证操作架32升降时的稳定性,同时能够为操作架32的移动提供导向,保证操作架32移动时的精度。
进一步地,操作机构3还包括限位件35,限位件35固定连接于导柱33远离操作架32的一端,且导套34位于限位件35与操作架32之间。限位件35能够对操作架32的移动进行限位,阻止操作架32向下移动时移动距离过大,防止操作架32与工件发生撞击导致工件损坏。
优选地,操作架32连接有多个导柱33,多个导柱33相互平行,滑动支架31连接有多个导套34,导套34与导柱33一一对应。通过多个导柱33与导套34能够有效提高操作架32升降时的稳定性。限位件35为框架型结构,限位件35与所有的导柱33的远离操作架32的一端固定连接。当限位件35与滑动支架31抵接以对操作架32进行限位时,框架型的结构能够提高接触面积,将力的作用平均分布,能够降低限位件35与滑动支架31之间的损伤。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该载人操作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5,第二驱动组件5被配置为驱动操作架32沿竖直方向移动。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第二齿条51、第二驱动齿轮52以及第二驱动件53。第二齿条51设置于操作架32并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驱动齿轮52与第二齿条51啮合,第二驱动件53设置于滑动支架31上,第二驱动件53能够驱动第二驱动齿轮52转动。
第二驱动件53通过驱动第二驱动齿轮52转动,使第一齿条41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驱动操作架32升降。其中,第二驱动件53为电机。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4还包括第一变速箱44,第二驱动组件5还包括第二变速箱54,第一驱动件43通过第一变速箱44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二驱动件53通过第二变速箱54驱动第二齿轮转动。变速箱能够改变传动比,还能够改变传动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变速箱44与第二变速箱54均为减速箱,降低第一驱动齿轮42与第二驱动齿轮52的转速,能够使滑动支架31与操作架32的移动更加平稳,也能够提高移动的精度。
优选地,操作架32包括顶板321与底板322,顶板321用于连接第二齿条51与导柱33,底板322则用于承载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如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横梁21在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平稳,故行走架2还包括两个支撑腿24,两个支撑腿24与横梁2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承载台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支撑腿24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25。两个支撑腿24分别位于承载台1的两侧,使横梁21横跨承载台1,能够保证操作架32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范围能够超过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还能够保证横梁21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支撑腿24朝向承载台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26,导向轮26与承载台1的侧壁滚动抵接。两个支撑腿24的导向轮26能够从承载台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抵接承载台1,既能够对行走架2的移动进行导向,还能够防止支撑腿24与承载台1滑动抵接产生的磨损。
值得注意的是,承载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能够对工件进行定位,也能够保证工件在真空制膜的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定位销11,定位销11能够从工件的侧壁抵接工件以对工件进行定位。而部分工件是与成型模具一起放置于承载台1上,此时与承载台1直接接触的是成型模具,故定位销11能够与成型模具底面的孔进行定位。
优选地,承载台1包括台架12与多个水平调节组件13,多个水平调节组件13设置于台架12的底面,多个水平调节组件13能够支撑台架12并调节台架12的水平度。水平调节组件13能够将台架12支撑起来,同时通过每一个水平调节组件13调节台架12与该水平调节组件13连接位置的高度,从而调节整个台架12的水平度,便于放置工件以及对工件进行真空制膜。
其中,水平调节组件13包括调节件131,调节件131设置于台架12的下方,调节件131穿过台架12并与台架12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节件131,即可改变调节件131与台架1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该调节件131处台架12的高度,故通过多个水平调节组件13的调节件131就能够调节整个台架12的水平度。
优选地,台架12开设有调节孔121,台架12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垫板14,垫板14能够封堵对应的调节孔121位于台架12的底面的开口,调节件131穿过垫板14伸入调节孔121并与垫板14螺纹连接。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调节孔121在台架12的上方转动调节件131,大大简化了操作人员对台架12水平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水平调节组件13还包括对顶螺母132,对顶螺母132与调节件131螺纹连接并位于调节孔121内,且对顶螺母132与垫板14抵接。对顶螺母132能够将调节件131与垫板14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防止调节件131松动。
优选地,垫板14固定设置有调节螺母133,调节螺母133与垫板14固定连接,调节件131穿过调节螺母133并与调节螺母133螺纹连接。将垫板14与调节螺母133设置为两个部分,能够便于更换调节螺母133,降低维修成本。
为了防止调节孔121内落入杂物或灰尘,调节孔121位于台架12的顶面的开口处设置有盖板15,盖板15能够封堵调节孔121。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载人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台(1),用于承载工件;
行走架(2),包括横梁(21),所述横梁(21)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横梁(21)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台(1)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操作机构(3),所述操作机构(3)包括滑动支架(31)及操作架(32),所述滑动支架(3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横梁(21),所述操作架(3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架(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3)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滑动支架(31)在所述横梁(21)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人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
第一齿条(41),所述第一齿条(41)设置于所述横梁(21)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驱动齿轮(42),所述第一驱动齿轮(42)与所述第一齿条(41)啮合;
第一驱动件(43),所述第一驱动件(43)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架(31)上,所述第一驱动件(43)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4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人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架(2)还包括第一挡板(22)与第二挡板(23),所述第一挡板(22)与所述横梁(2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齿条(41)的下方,所述第二挡板(23)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22)远离所述横梁(21)的一端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挡板(22)、所述第二挡板(23)与所述横梁(21)围成接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3)还包括导柱(33)与导套(34),所述导柱(33)与所述操作架(32)固定连接,所述导套(34)与所述滑动支架(31)固定连接,所述导柱(33)穿过所述导套(34)并与所述导套(34)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人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3)还包括限位件(35),所述限位件(35)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柱(33)远离所述操作架(32)的一端,且所述导套(34)位于所述限位件(35)与所述操作架(3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架(2)还包括两个支撑腿(24),两个所述支撑腿(24)与所述横梁(2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承载台(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支撑腿(24)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人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4)朝向所述承载台(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26),所述导向轮(26)与所述承载台(1)的侧壁滚动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包括台架(12)与多个水平调节组件(13),多个所述水平调节组件(13)设置于所述台架(12)的底面,多个所述水平调节组件(13)能够支撑所述台架(12)并调节所述台架(12)的水平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人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13)包括调节件(131),所述调节件(131)设置于所述台架(12)的下方,所述调节件(131)穿过所述台架(12)并与所述台架(12)螺纹连接。
CN202321121959.1U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载人操作装置 Active CN220373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1959.1U CN220373950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载人操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1959.1U CN220373950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载人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3950U true CN220373950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3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1959.1U Active CN220373950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载人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3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0020U (zh) 一种自动升降、翻转机
CN102689792B (zh) 一种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
CN202704547U (zh) 一种辊床的车身位置调节装置
CN111266784A (zh) 高空吊臂四板拼焊装置
CN110961854A (zh) 一种钢梁焊装变位机
CN220373950U (zh) 一种载人操作装置
CN112276554B (zh) 机器人装配装置
CN212191861U (zh) 高空吊臂四板拼焊装置
CN211305394U (zh) 一种钢梁焊装变位机
CN208182011U (zh) 一种矩形生产线
CN209811536U (zh) 自动合包焊接机
CN215846985U (zh) 一种可调节的加工中心
CN215615972U (zh) 一种大型钢结构焊接台
CN214721902U (zh) 一种龙门式变位机
CN112938374B (zh) 一种集成式往复输送装置
CN211219572U (zh) 用于总装车的循环系统
CN111605998A (zh) 一种可调式爬坡皮带输送机
CN218363181U (zh) 一种套装装配体可调支撑结构及装配调试工装
CN218926775U (zh) 一种焊接变位机t型台
CN210654960U (zh) 用于总装车的升降装置及循环系统
CN218708723U (zh) 一种大跨度门式起重机
CN210589157U (zh) 一种设备安装工装
CN212475068U (zh) 一种可调式爬坡皮带输送机
CN115740884B (zh) 多功能机器人行走焊接装备
CN220407767U (zh) 一种筒体防波板与筒体加强圈装配点焊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