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8181U - 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 Google Patents

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8181U
CN220368181U CN202322061365.2U CN202322061365U CN220368181U CN 220368181 U CN220368181 U CN 220368181U CN 202322061365 U CN202322061365 U CN 202322061365U CN 220368181 U CN220368181 U CN 220368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ide wall
wiring
moun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13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清明
夏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13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8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8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8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吊顶电器包括电气元件、接线端子和接线结构;接线结构包括箱体、箱盖和接线座,箱盖与箱体连接,接线座设置于箱盖,且接线座位于箱盖朝向箱体的一侧;电气元件装配于箱体,接线端子装配于接线座,电气元件和接线端子通过导电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结构能够能够使吊顶电器整体结构占用的空间减小,实现小型化的设计。

Description

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提供的一些吊顶电器,例如:浴霸、凉霸等,通常都要使用接线端子来连接电源线,并通过接线端子使吊顶电器配置的主控板与电源接通;且相关技术提供的吊顶电器的基本结构包括箱体和连接于箱体的箱盖,接线端子装配于箱体或箱盖。
但是,相关技术提供的吊顶电器将接电端子设置于箱体或箱盖,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导致吊顶电器整体结构占用空间较大,难以实现小型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该接线结构能够使吊顶电器整体结构占用的空间减小,实现小型化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结构,包括:
箱体;
箱盖,箱盖与箱体连接;以及,
接线座,接线座设置于箱盖,且接线座位于箱盖朝向箱体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线座与箱盖一体成型;和/或,
接线座设置有第一出线口,箱体设置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用于装配电气元件;第一出线口与第一安装腔连通,第一出线口用于使导电线伸入第一安装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线座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的第一端和第三侧壁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二侧壁的两端,第一侧壁的第二端和第三侧壁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一出线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侧壁和第五侧壁,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相互贴合或间隙分布,第三侧壁和第五侧壁相互贴合或间隙分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箱体具有第一安装位,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主控板,第一安装位分布于接线座的下方;和/或,
第一安装位错位分布于接线座的下方;和/或,
箱体具有第二安装位,第二安装位用于安装电容,第二安装位分布于接线座的下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位邻近箱体的侧壁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箱盖设置有第二出线口,接线座设置有第二安装腔,第二出线口用于穿设电源线、并使电源线能伸入第二安装腔内;和/或,
接线结构还包括压线组件,压线组件设置于接线座,压线组件用于固定从第二出线口伸入第二安装腔中的电源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线结构还包括端子安装座,端子安装座与接线座连接,端子安装座用于安装接线端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线结构还包括接线盖,接线座设置有第二安装腔,箱盖设置有与第二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口;接线盖与接线座和箱盖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可拆卸地连接,且接线盖用于遮挡或打开安装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顶电器,包括电气元件、接线端子和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接线结构;电气元件装配于箱体,接线端子装配于接线座,电气元件和接线端子通过导电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电器包括电气元件、接线端子和接线结构,接线结构包括箱体、箱盖和接线座,电气元件装配于箱体,接线端子装配于接线座,接线座设置于箱盖,箱盖连接于箱体,且接线座位于箱盖朝向箱体的一侧;这样一来,使得接线座位于箱体和箱盖之间,而不会凸出于箱体或箱盖的外侧,进而有利于使具有该接线结构的吊顶电器整体结构占用的空间减小,实现小型化的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顶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顶电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Ⅲ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盖和接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Ⅴ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Ⅵ处的放大图。
图标:010-吊顶电器;100-接线结构;110-箱体;111-第一安装腔;112-第二底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7-第七侧壁;118-第一安装位;119-第二安装位;120-箱盖;121-第二出线口;122-安装口;123-凹槽;130-接线座;131-第一出线口;132-第一底壁;134-第二侧壁;135-第三侧壁;136-第二安装腔;140-压线组件;141-底座;142-压板;150-端子安装座;151-开口;152-避让口;160-接线盖;161-第三出线口;170-电容;171-接线端子;172-卡扣;173-加强筋;174-隔板;175-电气腔;176-功能腔;177-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吊顶电器010,其可以是指浴霸或凉霸等可以装配于吊顶上的电器,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以下将以浴霸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吊顶电器010包括接线结构100、电气元件和接线端子171;接线结构100包括箱体110、箱盖120和接线座130,接线座130设置于箱盖120,箱盖120与箱体110连接,且使接线座130位于箱盖120朝向箱体110的一侧;电气元件装配于箱体110,接线端子171装配于接线座130,且电气元件和接线端子171通过导电线连接。将电气元件和接线端子171分别装配于箱体110和接线座130,能够使电气元件和接线端子171之间形成隔离,进而提高安装腔。
接线座130设置于箱盖120,且接线座130位于箱盖120朝向箱体110的一侧,使得接线座130位于箱体110和箱盖120之间,而不会凸出于箱体110或箱盖120的外侧,进而有利于使具有该接线结构100的吊顶电器010整体结构占用的空间减小,实现小型化的设计。
进一步地,接线座130与箱盖120一体成型。这样一来,使得接线座130能随箱盖120一并装配于箱体110,不再需要额外装配接线座130,不仅简化了装配工序,还能提高装配的效率;而且能够确保接线座130通过箱盖120装配于箱体110的稳定性,进而确保吊顶电器010内部接线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接线座130与箱盖120连接的方式还可以是粘接、卡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2、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接线座130设置有第一出线口131,箱体110设置有第一安装腔111,电气元件装配于第一安装腔111内;第一出线口131与第一安装腔111连通,第一出线口131用于使导电线伸入第一安装腔111。这样一来,即可使与接线端子171连接的导电线能从第一出线口131伸出、并伸入第一安装腔111内与电气元件电连接,确保了接线端子171和电气元件通过导电线连接的可靠性和易操作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和图5,接线座130包括第一底壁132、和连接于第一底壁132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134和第三侧壁135,第一侧壁的第一端和第三侧壁135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二侧壁134的两端,第一侧壁的第二端和第三侧壁135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一出线口131,且第一侧壁、第二侧壁134和第三侧壁135远离第一底壁132的一端均与箱盖120一体成型,第一底壁132、第一侧壁、第二侧壁134、第三侧壁135和第一底壁132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136,接线端子171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36内。如此设置,能够确保接线座130连接于箱盖120的稳定性,并能使接线端子171稳定地设置于接线座130。
再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箱体110包括依次收尾连接的第四侧壁113、第五侧壁114、第六侧壁115和第七侧壁117,第四侧壁113、第五侧壁114、第六侧壁115和第七侧壁117共同围设呈第一安装腔111;第二侧壁134和第四侧壁113相互贴合,第三侧壁135和第五侧壁114相互贴合;第一出线口131与第四侧壁113相对分布。如此设置,能够使接线座130稳定地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11内。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34与第四侧壁113间隙分布,第三侧壁135与第五侧壁114间隙分布。
在其他实施例中,接线座130的第一侧壁与第四侧壁113贴合或间隙分布,且接线座130的第二侧壁134与第五侧壁114贴合或间隙分布,且第一出线口131与第五侧壁114相对分布。
请参照图2和图5,本实施例中,箱体110具有第一安装位118,电气元件包括主控板,主控板安装于第一安装位118;其中,第一安装位118位于接线座130的下方,具体地,第一安装位118位于接线座130的第一底壁132的下方。连接于接线端子171上的导电线从第一出线口131穿出、并伸入第一安装腔111后,与装配于第一安装位118上的主控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使主控板的安装不受接线座130的干涉,主控板与接线座130错位分布,即主控板错位分布于接线座130的下方。
再进一步地,第一安装位118邻近箱体110的侧壁设置;具体地,第一安装位118邻近第四侧壁113设置。如此,可以使设置于第一安装位118的主控板能与第四侧壁113抵持或连接,进而提高主控板装配于箱体110的稳定性。
主控板装配于第一安装位118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主控板错位分布于接线座130的下方,具体可以是指:沿上下方向位于接线座130下方的主控板还沿第四侧壁113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接线座130错开分布。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电气元件还包括电容170;箱体110具有第二安装位119,电容170安装于第二安装位119、且与主控板电连接;其中,第二安装位119分布于接线座130的下方。如此设置,能够使吊顶电器010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箱体110还包括第二底壁112,第四侧壁113、第五侧壁114、第六侧壁115和第七侧壁117均与第二底壁112连接,且底壁、第四侧壁113、第五侧壁114、第六侧壁115和第七侧壁117共同围设成第一安装腔111;电容170与第二底壁112连接。
再进一步地,第二底壁112连接有卡扣172,电容170通过卡扣172与第二底壁112卡接。如此,确保了电容170装配于箱体110的易操作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容170还可以与第四侧壁113或第五侧壁114等连接,且连接方法还可以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使接线端子171稳定地装配于接线座130,并提高接线端子171装配于接线座130的易操作性;请参照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接线结构100还包括端子安装座150,端子安装座150与接线座130连接,具体地,端子安装座150与第一底壁132连接、且位于第二安装腔136中;接线端子171安装于端子安装座150上。
进一步地,端子安装座150设置有第三安装腔、以及与第三安装腔连通的开口151和避让口152,其中,开口151和避让口152分别位于第三安装腔的两端,避让口152与第一出线口131相对分布,开口151与接线座130的第二侧壁134相对分布;接线端子171从开口151插接于第三安装腔中,且接线端子171的接线部从避让口152伸出。如此,一方面能够确保接线端子171装配于端子安装座150的易操作性,另一方面便于通过从避让口152伸出第三安装腔的接线部使接线端子171和电气元件通过导电线连接。
端子安装座150与接线座130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端子安装座150与接线座130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即端子安装座150与第一底壁132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端子安装座150与接线座130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卡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提高端子安装座150装配于接线座130的易操作性,并提高用导电线连接接线端子171和电气元件的易操作性。请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接线结构100还包括接线盖160;箱盖120设置有与第二安装腔136连通的安装口122;接线盖160与接线座130连接,接线盖160用于遮挡或打开安装口122。在装配端子安装座150于接线座130、以及用导电线连接接线端子171和电气元件时,可以将接线盖160拆卸下来,以打开安装口122,即可确保端子安装座150装配的易操作性,并确保连接导电线于接线端子171的易操作性;在装配完成后,将接线盖160与接线座130连接,即可利用接线盖160起到防尘、防虫、防水的作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接线盖160还可以与箱盖120连接,或者接线盖160可以同时与接线座130和箱盖120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接线端子171于端子安装座150时,可以是先将接线端子171装配于端子安装座150后,再将装配了接线端子171的端子安装座150装配于接线座130;或者,先将端子安装座150装配于接线座130后,再将接线端子171装配于端子安装座150,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接线盖160与接线座130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接线盖160通过螺栓与接线座130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接线盖160还可以与接线座130粘接、卡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接线座130连接有螺柱177,接线盖160与螺柱177抵持,且接线盖160和螺柱177通过螺栓连接;如此,可以确保接线盖160连接于接线座130的稳定性。
可选地,为了确保螺柱177连接于接线座130的稳定性,螺柱177远离安装口122的一端与第一底壁132连接,且螺柱177还通过加强筋173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134和第三侧壁135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连接。进一步地,加强筋173还可以与第一底壁132连接,以进一步确保螺柱177装配于接线座130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箱盖120设置有第二出线口121,第二出线口121用于穿设电源线、并使电源线能伸入第二安装腔136内,即电源线能够穿设于第二出线口121处,并伸入第二安装腔136中,以使电源线能够稳定地与接线端子171连接。
进一步地,接线盖160设置有第三出线口161;第二出线口121通过第三出线口161与第二安装腔136连通,即电源线能依次穿过第二出线口121和第三出线口161后,伸入第二安装腔136内与接线端子171连接,以确保电源线与接线端子171连接的稳定性。
再进一步地,箱盖120具有凹槽123,凹槽123的槽底设置有安装口122,接线座130连接于凹槽123的槽底朝向第一安装腔111的一侧;凹槽123的其中一个侧壁与第二侧壁134相邻,且该侧壁设置有第二出线口121,第二出线口121位于接线盖160的上方;第三出线口161也邻近第二侧壁134设置。由于第二侧壁134与端子安装座150的开口151相对分布,将第二出线口121和第三出线口161均设置于邻近第二侧壁134的位置,即可使第二出线口121和第三出线口161大致分布于与端子安装座150的开口151相对的位置上;这样一来,穿设于第二出线口121和第三出线口161的电源线可以在基本不弯折的情况下从端子安装座150的开口151插入接线端子171,不仅确保了电源线与接线端子171连接的稳定性,还改善了电源线容易因弯折而破损、断裂的问题。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出线口121可以位于接线盖160的下方,且第二出线口121与第二安装腔136直接连通,而不需要通过在接线盖160设置第三出线口161来使第二出线口121与第二安装腔136连通。
为了进一步确保电源线与接线端子171连接的稳定性;请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接线结构100还包括压线组件140,压线组件140设置于接线座130,压线组件140用于固定从第二出线口121伸入第二安装腔136中的电源线。
进一步地,压线组件140包括底座141和压板142,底座141与第一底壁132连接,压板142与底座141连接,且压板142和底座141之间形成过线孔。如此设置,即可使电源线的一端与接线端子171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过线孔、第三出线口161和第二出线口121,且底座141和压板142共同夹持电源线。如此,即可提高电源线与接线端子171连接的稳定性。
底座141与第一底壁132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成型、卡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压板142与底座14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吊顶电器010还包括功能件,箱体110还包括隔板174,隔板174与第二底壁112连接,且将第一安装腔111分为电气腔175和功能腔176,功能件安装于功能腔176中,主控板和电容170等电气元件装配于电气腔175中。用隔板174分隔在功能件和电气元件之间,可以提高安全性。
为了确保隔板174的稳定性,隔板174还可以与第四侧壁113、第五侧壁114、第六侧壁115和第七侧壁117四者中的至少一者连接。
可选地,功能件包括但不限于加热件、照明件。
本实施例的吊顶电器010的装配过程包括:将主控板和电容170装配于箱体110中;将端子安装座150装配于接线座130,将接线端子171安装于端子安装座150,将电源线与接线端子171连接,并将导电线与接线端子171连接;将导电线另一端与主控板连接;将电源线设置于压线组件140,并使电源线穿过第三出线口161和第二出线口121;将箱盖120装配于箱体11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吊顶电器010的接线结构100使接线座130能随箱盖120一并装配于箱体110,不再需要额外装配接线座130,不仅简化了装配工序,还能提高装配的效率;而且,接线座130位于箱盖120朝向箱体110的一侧,使得接线座130位于箱体110和箱盖120之间,而不会凸出于箱体110或箱盖120的外侧,进而有利于使具有该接线结构100的吊顶电器010整体结构占用的空间减小,实现小型化的设计。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10);
箱盖(120),所述箱盖(120)与所述箱体(110)连接;以及,
接线座(130),所述接线座(130)设置于所述箱盖(120),且所述接线座(130)位于所述箱盖(120)朝向所述箱体(11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130)与所述箱盖(120)一体成型;和/或,
所述接线座(130)设置有第一出线口(131),所述箱体(110)设置有第一安装腔(111),所述第一安装腔(111)用于装配电气元件;所述第一出线口(131)与所述第一安装腔(111)连通,所述第一出线口(131)用于使导电线伸入所述第一安装腔(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130)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134)和第三侧壁(135),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侧壁(135)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134)的两端,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侧壁(135)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线口(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侧壁(113)和第五侧壁(114),所述第二侧壁(134)和所述第四侧壁(113)相互贴合或间隙分布,所述第三侧壁(135)和所述第五侧壁(114)相互贴合或间隙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0)具有第一安装位(118),所述第一安装位(118)用于安装主控板,所述第一安装位(118)分布于所述接线座(130)的下方;和/或,
所述第一安装位(118)错位分布于所述接线座(130)的下方;和/或,
所述箱体(110)具有第二安装位(119),所述第二安装位(119)用于安装电容(170),所述第二安装位(119)分布于所述接线座(130)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118)邻近所述箱体(110)的侧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20)设置有第二出线口(121),所述接线座(130)设置有第二安装腔(136),所述第二出线口(121)用于穿设电源线、并使电源线能伸入所述第二安装腔(136)内;和/或,
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压线组件(140),所述压线组件(140)设置于所述接线座(130),所述压线组件(140)用于固定从所述第二出线口(121)伸入所述第二安装腔(136)中的电源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端子安装座(150),所述端子安装座(150)与所述接线座(130)连接,所述端子安装座(150)用于安装接线端子(17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接线盖(160),所述接线座(130)设置有第二安装腔(136),所述箱盖(120)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36)连通的安装口(122);所述接线盖(160)与所述接线座(130)和所述箱盖(120)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接线盖(160)用于遮挡或打开所述安装口(122)。
10.一种吊顶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元件、接线端子(171)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结构;所述电气元件装配于所述箱体(110),所述接线端子(171)装配于所述接线座(130),所述电气元件和所述接线端子(171)通过导电线连接。
CN202322061365.2U 2023-08-02 2023-08-02 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Active CN220368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1365.2U CN220368181U (zh) 2023-08-02 2023-08-02 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1365.2U CN220368181U (zh) 2023-08-02 2023-08-02 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8181U true CN220368181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3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1365.2U Active CN220368181U (zh) 2023-08-02 2023-08-02 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8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68181U (zh) 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CN107514706B (zh) 电控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6644349U (zh) 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和机壳组件
CN113328269B (zh)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以及线缆组件
JPH09320694A (ja) 集合コネクタ装置
CN114034022A (zh) 连接结构及照明设备
CN211093884U (zh) 电机、分水器和具有该分水器的洗碗机
CN210006648U (zh) 电开关底座及具有其的按动开关
CN219913273U (zh) 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106654665B (zh) 用于电动压缩机的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动压缩机
CN212159901U (zh) 集成电能表组件和具有其的电能表
CN220914036U (zh) 一种零序互感器模块
CN215377733U (zh) 一种模块式大电流连接器
CN213043935U (zh) 电池配电盒下壳体以及电池配电盒
CN218456162U (zh) 插座
CN220728016U (zh) 一种具有电气接头防水装置的车灯及电动车
CN210807179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
CN212485682U (zh) 一种单芯过孔连接器
CN215914179U (zh) 净饮机及其显示组件
CN110493990B (zh) 空调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13401622U (zh) 一种typec接头
CN221041790U (zh) 一种高压屏蔽连接器
CN220518215U (zh) 一种汽车用防水分线盒
CN213340239U (zh) 一种断路器用附件壳体及断路器
CN218997157U (zh) 一种多电源插口排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