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7988U - 储能锂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储能锂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7988U
CN220367988U CN202321459840.5U CN202321459840U CN220367988U CN 220367988 U CN220367988 U CN 220367988U CN 202321459840 U CN202321459840 U CN 202321459840U CN 220367988 U CN220367988 U CN 220367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ithium battery
battery pack
water supply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598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景国
刘昌�
张英
刘登俊
周绪晶
朱利勇
袁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nghui Energy Changzhou Power Lith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nghui Energy Changzhou Power Lith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nghui Energy Changzhou Power Lith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nghui Energy Changzhou Power Lithi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598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7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7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7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锂电池组,涉及锂电池的技术领域,该储能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组主体和供水组件;在所述锂电池组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槽,且所述喷头、所述收集槽和所述散热鳍片位于所述锂电池组的同一侧;所述供水组件分别与所述喷头和所述收集槽连接,所述供水组件通过喷头向所述散热鳍片喷水,所述收集槽用于收集喷头喷出的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锂电池组的锂电池组主体上设置上顶板,上顶板的喷头能够将散热鳍片喷水,进而利用水与散热鳍片的热传递,降低散热鳍片的热量,进而改善高温无风环境中,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有效防止锂电池组过热。

Description

储能锂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锂金属电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锰为正极材料、金属锂或其合金金属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单体锂电池功率小、电压低,因此作为电动车、电动工具及通信设备等电源时需要成组打包装入电池盒使用。
目前锂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通过散热鳍片将锂电池箱体内的热量进行导出,但散热鳍片这种方式在高温无风的环境下散热效果较差,散热效率较低,难以在高温天气下对锂电池进行快速散热,缩短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储能锂电池组,以缓解散热鳍片在高温无风环境散热效率低,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组主体和供水组件,在所述锂电池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
在所述锂电池组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上顶板,在所述上顶板上设置有多个喷头,在所述锂电池组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槽,且所述喷头、所述收集槽和所述散热鳍片位于所述锂电池组的同一侧;
所述供水组件分别与所述喷头和所述收集槽连接,所述供水组件通过喷头向所述散热鳍片喷水,所述收集槽用于收集喷头喷出的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组件包括供水箱、供水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到所述供水箱内,另一端与所述供水水泵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供水水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分水管,每一个所述分水管连接一个所述喷头;
且所述分水管固定在所述上顶板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箱上设置有加水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箱上设置有可视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箱和所述收集槽之间设置有回水管,且在所述供水箱内设置有与回水管连通的回水泵,所述回水泵用于使所述收集槽内的水回流所述供水箱。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槽上设置出水口,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在所述收集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用于使过滤网固定在所述出水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锂电池组主体包括外壳体和锂电池组,在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多个通槽,在每个通槽内设置有一个导热板,且所述导热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体内,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外壳体外;
所述散热鳍片罩设在所述导热板上并与所述外壳体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槽的下端高于所述收集槽内的水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体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上顶板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顶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收集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锂电池组的锂电池组主体上设置上顶板,上顶板的喷头能够将散热鳍片喷水,进而利用水与散热鳍片的热传递,降低散热鳍片的热量,进而改善高温无风环境中,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有效防止锂电池组过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锂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储能锂电池组的局部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储能锂电池组的回水管与收集槽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锂电池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盖板;200-上顶板;300-锂电池组主体;400-供水箱;500-可视窗;600-加水管;700-供水水泵;800-进水管;900-出水管;110-散热鳍片;120-回水管;130-收集槽;140-分水管;150-喷头;160-通槽;170-导热板;180-外壳体;190-锂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组主体300和供水组件,在所述锂电池组19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110;
在所述锂电池组主体300的上端设置有上顶板200,在所述上顶板200上设置有多个喷头150,在所述锂电池组主体300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槽130,且所述喷头150、所述收集槽130和所述散热鳍片110位于所述锂电池组190的同一侧;
所述供水组件分别与所述喷头150和所述收集槽130连接,所述供水组件通过喷头150向所述散热鳍片110喷水,所述收集槽130用于收集喷头150喷出的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锂电池组的锂电池组主体300上端设置有上顶板200,在上顶板200上设置多个喷头150,供水组件能够为喷头150供水,这样喷头150能够将散热鳍片110喷水,利用水与散热鳍片110的热交换,降低散热鳍片110的温度,进而降低储能锂电池组内的温度,使锂电池组190具有合适的温度,避免由于环境过热,降低锂电池组190的使用寿命。
喷头150喷出的水喷洒在散热鳍片110上,经过与散热鳍片110热交换以后的水和部分喷头150直接喷出的水流入到收集槽130内,这样实现喷头150喷出的水的收集。
供水组件将收集槽130内的水收集到供水组件内。
参照图1和图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组件包括供水箱400、供水水泵700、进水管800和出水管900;所述进水管800的一端延伸到所述供水箱400内,另一端与所述供水水泵700连接;所述出水管900的一端与所述供水水泵700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分水管140,每一个所述分水管140连接一个所述喷头150;
且所述分水管140固定在所述上顶板2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供水组件的供水箱400设置在锂电池主体的一侧;在供水箱400的上端设置有供水水泵700,进水管800的一端延伸到供水箱400内,一般进水管800的进水端位于供水箱400的下端,这样保证较低水位的水也能够进入到进水管800,进水管800的出水管900与供水水泵700连接;出水管900的进水端与供水水泵700连接,出水管900的出水端设置有多个分水管140,每个分水管140与一个喷头150连接,这样供水水泵700能够使供水箱400内的水从喷头150喷出。喷头150喷出的水喷淋到散热鳍片110上,完成对散热鳍片110的降温。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箱400上设置有加水管60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箱400上设置有可视窗500。
参照图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箱400和所述收集槽130之间设置有回水管120,且在所述供水箱400内设置有与回水管120连通的回水泵,所述回水泵用于使所述收集槽130内的水回流所述供水箱400。
为了使供水箱400内一直有水,在供水箱400上设置有可视窗500,通过可视窗500观察供水箱400内的水位,当供水箱400内的水位较低的时候,通过加水管600向供水箱400内加水。
从喷头150喷出的水,一部分在散热期盼上蒸发,另一部分在收集槽130内蒸发;收集槽130内收集的水经过回水管120回流到供水箱400内;一般收集槽130的高度低于供水箱400内的水位,在供水箱400内设置有回水泵,回水泵通过将回水管120将收集槽130收集的水重新收集到供水箱400内,实现水的循环使用。
参照图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槽130上设置出水口,所述回水管120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在所述收集槽130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用于使过滤网固定在所述出水口。
由于收集槽130上端需要敞开,这样喷头150喷出的水才能进入到收集槽130内,这样无法避免会有其他异物进入到收集槽130内,为了避免收集槽130内的异物进入到供水箱400中;在收集槽130的出水口上设置有卡板,过滤网固定在卡板处,这样收集槽130内的水需要经过过滤网进入到回水管120内,这样避免收集槽130内的异物经过回水管120进入到供水箱400内,这样就可以避免异物流动到喷头150,堵塞喷头150。
参照图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锂电池组主体300包括外壳体180和锂电池组190,在所述外壳体180上设置有多个通槽160,在每个通槽160内设置有一个导热板170,且所述导热板170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体180内,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外壳体180外;
所述散热鳍片110罩设在所述导热板170上并与所述外壳体180连接。
锂电池组主体300的锂电池组190位于外壳体180内,在外壳体180上具有通槽160,导热板170位于通槽160内,导热板170一端位于外壳体180内,另一端延伸到外壳体180外;这样外壳体180的热量经过导热板170传递到外壳体180外。
在外壳体180上设置的散热鳍片110能够罩设在导热板170外,且散热鳍片110与外壳体180牢固的连接,喷头150将水喷洒在散热鳍片110上,水无法进入到通槽160内;水与散热鳍片110热交换,这样降低外壳体180内的温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槽160的下端高于所述收集槽130内的水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体180上端设置有盖板100,所述上顶板200设置在所述盖板100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顶板200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收集槽130内。
为了使水不易进入到外壳体180内,通槽160的下端一般高于收集槽130内的水位,这样最大限度的避免收集槽130内的水进入到外壳体180内。
外壳体180上设置有盖板100,上顶板200设置在盖板100上,该上顶板200的正投影的面积均位于收集槽130内,这样有利于使上顶板200上的喷头150喷出的水均流入到收集槽130内,减少水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锂电池组的锂电池组主体300上设置上顶板200,上顶板200的喷头150能够将散热鳍片110喷水,进而利用水与散热鳍片110的热传递,降低散热鳍片110的热量,进而改善高温无风环境中,散热鳍片110的散热效率,有效防止锂电池组190过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能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组主体(300)和供水组件,在所述锂电池组(19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110);
在所述锂电池组主体(300)的上端设置有上顶板(200),在所述上顶板(200)上设置有多个喷头(150),在所述锂电池组主体(300)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槽(130),且所述喷头(150)、所述收集槽(130)和所述散热鳍片(110)位于所述锂电池组(190)的同一侧;
所述供水组件分别与所述喷头(150)和所述收集槽(130)连接,所述供水组件通过喷头(150)向所述散热鳍片(110)喷水,所述收集槽(130)用于收集喷头(150)喷出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包括供水箱(400)、供水水泵(700)、进水管(800)和出水管(900);所述进水管(800)的一端延伸到所述供水箱(400)内,另一端与所述供水水泵(700)连接;所述出水管(900)的一端与所述供水水泵(700)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分水管(140),每一个所述分水管(140)连接一个所述喷头(150);
且所述分水管(140)固定在所述上顶板(20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箱(400)上设置有加水管(6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箱(400)上设置有可视窗(5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箱(400)和所述收集槽(130)之间设置有回水管(120),且在所述供水箱(400)内设置有与回水管(120)连通的回水泵,所述回水泵用于使所述收集槽(130)内的水回流所述供水箱(4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130)上设置出水口,所述回水管(120)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在所述收集槽(130)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用于使过滤网固定在所述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主体(300)包括外壳体(180)和锂电池组(190),在所述外壳体(180)上设置有多个通槽(160),在每个通槽(160)内设置有一个导热板(170),且所述导热板(170)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体(180)内,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外壳体(180)外;
所述散热鳍片(110)罩设在所述导热板(170)上并与所述外壳体(18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60)的下端高于所述收集槽(130)内的水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80)上端设置有盖板(100),所述上顶板(200)设置在所述盖板(10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200)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收集槽(130)内。
CN202321459840.5U 2023-06-08 2023-06-08 储能锂电池组 Active CN220367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9840.5U CN220367988U (zh) 2023-06-08 2023-06-08 储能锂电池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9840.5U CN220367988U (zh) 2023-06-08 2023-06-08 储能锂电池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7988U true CN220367988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7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59840.5U Active CN220367988U (zh) 2023-06-08 2023-06-08 储能锂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7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06308B1 (ko) 배터리 팩
CN112582703B (zh) 一种基于热管与液冷板耦合的新型电池冷却结构
CN220367988U (zh) 储能锂电池组
CN209963105U (zh) 一种液冷集成电池箱
CN208767362U (zh) 一种散热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CN20753008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
CN212162021U (zh) 一种散热型锂电池
CN209786146U (zh) 一种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
CN210110999U (zh)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CN114335805A (zh) 一种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
CN211350834U (zh) 一种金属燃料电池结构
CN21057632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锂电池
CN208352484U (zh) 智能锂电池组
CN212461824U (zh) 一种柱形锂离子电池散热组件
CN111370809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散热结构
CN214043858U (zh) 一种带有控温措施的生产用电池
CN214313318U (zh) 一种液冷锂电清洗机
CN216671797U (zh) 一种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
CN212517299U (zh) 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
CN219163484U (zh) 组合式新能源电池冷却板结构
CN110233310B (zh) 便于长期使用的电池结构
CN219959153U (zh) 风冷式电池包及包括该风冷式电池包的储能系统
CN217086633U (zh) 一种应用于锌铁液流电池的温度管理系统
CN210489670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用保护外壳
CN21824198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