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6510U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6510U
CN220366510U CN202321714538.XU CN202321714538U CN220366510U CN 220366510 U CN220366510 U CN 220366510U CN 202321714538 U CN202321714538 U CN 202321714538U CN 220366510 U CN220366510 U CN 220366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air
wall
air inlet
co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45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仁
皮小春
王佳兴
黄晓杰
冯征祥
禤开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udenberg Apollo Filtr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Apollo Air Clea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Apollo Air Clea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Apollo Air Clea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45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6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6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6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该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锥形滤网及风机,机壳上开设有环状进风口,并在环状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锥形环壁;锥形滤网与机壳连接并封盖环状进风口,锥形滤网与锥形环壁之间形成有环状夹腔,环状夹腔由轴向上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扩张;风机设置于机壳的内部,风机的进风端与环状夹腔的阔口端连通,机壳上还开设有出风口,风机的出风端与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具有风压均匀、风量更大且噪音更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通常采用配置的风机将待净化的空气由进风口吸入内部风道,再沿内部风道由出风口排出至目标空间。进风口布置有滤网,在空气穿过滤网的过程中完成净化。
为了在有限的尺寸下获得更大的进风面积,目前市面上的部分空气净化器将滤网设计为锥形结构。此类空气净化器在实际应用中,常因内部风道的结构不合理导致锥形结构的滤网上不同区域的风压不均匀,进而导致滤网的有效利用面积低影响进风量。并且滤网不同区域受力不均匀,还会产生较大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具有风压均匀、风量更大、噪音更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锥形滤网及风机,所述机壳上开设有环状进风口,并在所述环状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锥形环壁;
所述锥形滤网与所述机壳连接并封盖所述环状进风口,所述锥形滤网与所述锥形环壁之间形成有环状夹腔,所述环状夹腔由轴向上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扩张;
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内部,所述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环状夹腔的阔口端连通,所述机壳上还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汇流环槽,所述汇流环槽与所述环状夹腔的阔口端周向连通,所述汇流环槽的一侧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通的过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过流通道中设置有香氛模块和/或杀菌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汇流环槽的内侧槽壁与所述锥形环壁的一端周向连接,所述汇流环槽的外侧槽壁与所述锥形滤网的一端周向连接,且所述过流通道开设于所述汇流环槽的外侧槽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环状连接件,所述锥形滤网远离所述汇流环槽的一端通过所述环状连接件与所述锥形环壁远离所述汇流环槽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环壁、所述环状连接件及所述汇流环槽的内侧槽壁共同围成镂空通道,所述镂空通道贯穿所述机壳。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连接件与所述锥形环壁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滤网轴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环状连接件抵接,所述锥形滤网轴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环槽的外侧槽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具有多个所述进风端,多个所述进风端分别与所述过流通道远离所述汇流环槽的一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设置有风机腔,所述风机容置于所述风机腔内并与所述风机腔的腔壁围成多个进风通道;所述过流通道远离所述汇流环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风机腔的一侧腔壁上,并与多个所述进风通道各自的一端连接;多个所述进风通道各自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进风端分别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连接外部结构以固定所述机壳。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其环状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锥形环壁,锥形滤网与锥形环壁之间形成有环状夹腔,环状夹腔由轴向上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扩张,且环状夹腔的阔口端与风机的进风端连通。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阔口端与风机进风端连通,因此由环状夹腔的窄口端至阔口端,穿过锥形滤网进入环状夹腔的风量逐渐增大。又由于环状夹腔由窄口端至阔口端逐渐扩张,即锥形滤网与锥形环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能够保证风量不同的区域风压相同,从而保证锥形滤网的不同位置受力均匀,从而保证环状夹腔不同位置的气流都能够以平稳的状态被吸入风机。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有益效果包括:风压均匀、风量更大且噪音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标:100-空气净化器;110-机壳;111-环状进风口;112-锥形环壁;113-出风口;114-汇流环槽;1141-内侧槽壁;1142-外侧槽壁;115-过流通道;116-风机腔;1161-第一腔壁;1162-第二腔壁;1163-第三腔壁;120-锥形滤网;130-风机;131-进风端;140-环状夹腔;150-环状连接件;160-镂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该空气净化器100的分解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0,包括机壳110、锥形滤网120、风机130及环状连接件150,机壳110上开设有环形进风口以及出风口113,锥形滤网120通过环状连接件150安装在机壳110上,并封盖环形进风口。风机130设置于机壳110的内部,且风机130的进风端131与环形进风口连通,风机130的出风端与出风口113连通。
在实际应用中,风机130运行时,将外界的待净化空气由环形进风口吸入进风端131,再由出风端吹向出风口113,最终进入目标环境中。在待净化空气进入环形进风口前会穿过锥形滤网120,锥形滤网120对待净化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得到洁净空气,进而吹向目标环境。
请结合参阅图3及图4,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0的剖切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为了稳定风压,提升锥形滤网120的有效利用面积以及进风量,本实施例中,环状进风口111的内部设置有与环状进风口111同轴的锥形环壁112,锥形滤网120与锥形环壁112之间形成有环状夹腔140,环状夹腔140由轴向上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扩张,风机130的进风端131与环状夹腔140的阔口端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锥形滤网120与锥形环壁112的锥形不同,在二者之间形成了截面呈喇叭状的间隙,即为环状夹腔140。换言之,由锥形滤网120的一端至另一端,锥形滤网120与锥形环壁112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因此,环状夹腔140具有间隙宽度最小的窄口端,以及间隙宽度最大的阔口端。
由于风机130的进风端131与环状夹腔140的阔口端连通,当风机130运行时,穿过锥形滤网120进入环状夹腔140的气流由阔口端流出,并且由环状夹腔140的窄口端至阔口端,穿过锥形滤网120进入环状夹腔140的风量逐渐增大。在此过程中,由于环状夹腔140由窄口端至阔口端逐渐扩张,相当于容纳气流的空间逐渐增大,能够保证进风量不同的区域风压相同。
可见,本实施例中,锥形滤网120的不同位置受力均匀,避免受力不均产生较大振动幅度而导致噪音产生。并且,环状夹腔140内风压均匀,保证即使是锥形滤网120对应窄口端的部分也能够顺畅进风,使得锥形滤网120的过滤面积被完全利用。窄口端的气流也能够顺畅经由阔口端进入风机130的进风端131,避免窄口端空气滞留,从而提升进风量。
为了进一步保证风压均匀,保证锥形滤网120被完全利用,本实施例中,机壳110上还设置有汇流环槽114,汇流环槽114与环状夹腔140的阔口端周向连通,汇流环槽114的一侧槽壁上开设有与风机130的进风端131连通的过流通道115。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当风机130运行时,其进风端131产生吸力,外界空气穿过锥形滤网120进入环状夹腔140,并通过环状夹腔140流入汇流环槽114,由周向上不同位置区域进入环状夹腔140的空气在汇流环槽114内混合均匀,进一步保证环状夹腔140周向上不同区域的风压均匀。
气流在汇流环槽114内混合后统一由过流通道115流向风机130的进风端131,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过流通道115中设置有香氛模块,使得气流流经过流通道115时携带香氛颗粒,从而兼具对目标环境除臭增香的功能。
另外,也可以在过流通道115中设置杀菌模块,如负离子发生器等,使得气流流经过流通道115时能够被杀菌模块完成杀菌,从而获得对环境空气消毒杀菌的功能。
为了保证环状夹腔140中的气流能够顺畅流入汇流环槽114,汇流环槽114的内侧槽壁1141与锥形环壁112的一端周向连接,实际上,本实施例中汇流环槽114的内侧槽壁1141与锥形环壁112一体成型。
汇流环槽114的外侧槽壁1142与锥形滤网120的一端周向连接,且过流通道115开设于汇流环槽114的外侧槽壁1142上。锥形滤网120远离汇流环槽114的一端通过环状连接件150与锥形环壁112远离汇流环槽114的一端连接。
考虑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时常拆卸锥形滤网120进行清洁或更换,为了方便锥形滤网120拆装,本实施例中,锥形滤网120截面半径更大的一端与汇流环槽114的外侧槽壁1142周向抵接,截面半径更小的一端受环状连接件150压持固定,并且环状连接件150与机壳110卡扣配合。
实际上,本实施例中,环状连接件150的一端伸入锥形滤网120截面半径更小的一端与锥形环壁112卡扣配合,而环状连接件150的另一端与锥形滤网120截面半径更小的一端的端壁抵接,环形连接件对锥形滤网120的压持方向平行于锥形滤网120的轴线朝向机壳110,实现对锥形滤网120在机壳110上的压持固定。
当需要拆卸锥形滤网120时,只需要解除环状连接件150与锥形环壁112的卡扣配合即可。完成锥形滤网120的清洁后,将锥形滤网120截面半径更大的一端与汇流环槽114的外侧槽壁1142对齐并周向抵接,之后将环状连接件150由锥形滤网120截面半径更小的一端伸入至与锥形环壁112卡扣配合即可。
可见,相较于现有净化器采用螺栓固定滤网的方式,本实施例中,锥形滤网120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环状连接件150呈环状,因此,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下,环状连接件150能够实现对环状夹腔140的窄口端的密封,防止外界空气不经锥形滤网120过滤而直接由窄口端进入环状夹腔140。
换言之,环状连接件150与锥形滤网120、锥形环壁112及汇流环槽114共同组成环状的整体空间,该整体空间仅通过锥形滤网120与外界连通,并通过过流通道115与风机130的进风端131连通。
并且,本实施例中,锥形环壁112、环状连接件150及汇流环槽114的内侧槽壁1141共同围成镂空通道160,镂空通道160贯穿机壳110。通过镂空通道160的设计,使得空气净化器100的整体重量得到有效降低,更方便装配与携带。并能使空气的流动空间减小,在风机130以相同功率运行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增强风压,从而获得更高的空气净化效率。
请结合参阅图5,图5所示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为了进一步提升空气净化效率,本实施例中的风机130具有多个进风端131,多个进风端131分别与过流通道115远离汇流环槽114的一端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在风机130运行时,多个进风端131同时进风,能够显著提升进风效率,并降低噪音。
实际上,机壳110设置有风机腔116,风机130容置于风机腔116内并与风机腔116的腔壁围成多个进风通道。过流通道115远离汇流环槽114的一端延伸至风机腔116的一侧腔壁上,并与多个进风通道各自的一端连接。多个进风通道各自的另一端与风机130的多个进风端131分别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风机130为双进风离心风机130,其具有两个进风端131,并且两个进风端131相对设置,与风机腔116的腔壁形成两个进风通道。风机腔116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1161与第二腔壁1162,以及连接第一腔壁1161与第二腔壁1162的第三腔壁1163。第一腔壁1161与风机130的两个进风端131的其中之一所在的一端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二腔壁1162与风机130的剩余一个进风端131所在的一端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三腔壁1163与风机130间隔设置,且过流通道115远离汇流环槽114的一端延伸至第三腔壁1163。
可见,第一腔壁1161与第三腔壁1163及风机130围成一个进风通道,第二腔壁1162与第三腔壁1163及风机130围成另一个进风通道。在实际应用中,当风机130运行时,由过流通道115流入风机腔116的气流首先到达第三腔壁1163与风机130之间的间隙内,之后一部分流向第一腔壁1161与风机130的间隙内,剩余部分流向第二腔壁1162与风机130的间隙内,两部分气流分别对应流入风机130的两个进风端131。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以选用进风端131数量不同的其他类型风机130,对应的,与机壳110形成对应数量的进风通道即可。
为了方便在外部结构上的安装固定,本实施例中,机壳110上还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用于连接外部结构以固定机壳110。本实施例中,安装部设置有吸盘,通过吸盘吸附连接外部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应用条件,还可以在安装部设置其他连接原理的部件,例如夹子、磁铁或挂钩等。
另外,为了方便风机130接电,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0还包括数据线,数据线的一端与风机130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数据接头并伸出至机壳110的外部。可以理解的是,数据接头能够实现与用电设备的电连接,直接从用电设备处获得电能。本实施例中,数据接头为USB接头,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以调整数据接头的具体类型,例如可以调整为Type-C接头。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0,其进风压力均匀、风量更大且噪音更低。并且锥形滤网120易拆装,方便清洁或更换。另外还具有方便在外部结构上固定、方便接电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10)、锥形滤网(120)及风机(130),所述机壳(110)上开设有环状进风口(111),并在所述环状进风口(111)的内部设置有锥形环壁(112);
所述锥形滤网(120)与所述机壳(110)连接并封盖所述环状进风口(111),所述锥形滤网(120)与所述锥形环壁(112)之间形成有环状夹腔(140),所述环状夹腔(140)由轴向上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扩张;
所述风机(130)设置于所述机壳(110)的内部,所述风机(130)的进风端(131)与所述环状夹腔(140)的阔口端连通,所述机壳(110)上还开设有出风口(113),所述风机(130)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1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10)上还设置有汇流环槽(114),所述汇流环槽(114)与所述环状夹腔(140)的阔口端周向连通,所述汇流环槽(114)的一侧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风机(130)的进风端(131)连通的过流通道(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通道(115)中设置有香氛模块和/或杀菌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环槽(114)的内侧槽壁(1141)与所述锥形环壁(112)的一端周向连接,所述汇流环槽(114)的外侧槽壁(1142)与所述锥形滤网(120)的一端周向连接,且所述过流通道(115)开设于所述汇流环槽(114)的外侧槽壁(114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100)还包括环状连接件(150),所述锥形滤网(120)远离所述汇流环槽(114)的一端通过所述环状连接件(150)与所述锥形环壁(112)远离所述汇流环槽(114)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环壁(112)、所述环状连接件(150)及所述汇流环槽(114)的内侧槽壁(1141)共同围成镂空通道(160),所述镂空通道(160)贯穿所述机壳(1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连接件(150)与所述锥形环壁(112)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滤网(120)轴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环状连接件(150)抵接,所述锥形滤网(120)轴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环槽(114)的外侧槽壁(1142)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30)具有多个所述进风端(131),多个所述进风端(131)分别与所述过流通道(115)远离所述汇流环槽(114)的一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10)设置有风机腔(116),所述风机(130)容置于所述风机腔(116)内并与所述风机腔(116)的腔壁围成多个进风通道;所述过流通道(115)远离所述汇流环槽(11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风机腔(116)的一侧腔壁上,并与多个所述进风通道各自的一端连接;多个所述进风通道各自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进风端(131)分别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10)上还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连接外部结构以固定所述机壳(110)。
CN202321714538.X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220366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4538.XU CN220366510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4538.XU CN220366510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6510U true CN220366510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9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4538.XU Active CN220366510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6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0043B (zh) 空气净化器
GB2467828A (en) Fan motor apparatus having a diffuser unit for a vacuum cleaner
KR20100093448A (ko) 디퓨저유닛을 구비한 진공청소기의 팬모터 장치
CN110792639B (zh) 风扇以及风扇更换过滤器的方法
CN220366510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KR20100063548A (ko) 사류형 팬을 구비한 공기 청정기
CN105098545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模块及其中心连接器
CN110685941A (zh) 净化空气的无叶风扇
CN212842089U (zh) 一种净化部件及空气消毒机
CN210196154U (zh) 一种空气净化风扇
WO2021083283A1 (zh) 风扇
CN210949212U (zh) 净化空气的无叶风扇
CN210919519U (zh) 净化空气的无叶风扇
CN110068098B (zh) 新风系统
CN215892663U (zh) 一种筒状空气净化器
CN213684342U (zh) 一种空气预滤器及空气清洁装置
CN110645194A (zh) 净化空气的无叶风扇
CN110731729A (zh) 高效空气过滤器和吸尘器
CN217763816U (zh) 消毒机器人及其具有的风道模块
CN209952453U (zh) 一种带化学过滤的排风装置
CN220119534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20119533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7118287U (zh) 一种多风力轴流式吸尘器
CN212961940U (zh) 新风除湿一体机
CN212057522U (zh) 一种外接于空调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