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4234U - 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4234U
CN220364234U CN202321691464.2U CN202321691464U CN220364234U CN 220364234 U CN220364234 U CN 220364234U CN 202321691464 U CN202321691464 U CN 202321691464U CN 220364234 U CN220364234 U CN 220364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nt fuel
lifting
transport container
fuel transport
hoi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14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雪锋
曹艳芳
廖家麒
邵长磊
朱自强
刘永骏
翁晨阳
孙贺
陈祖盼
任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14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4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4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4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乏燃料转运容器吊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包括:吊具本体和吊杆;所述吊杆设置在所述吊具本体的两端且与所述吊具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吊杆下端设置有与运输容器吊耳配合的吊孔,所述吊杆能够相对所述吊具本体转动进而连接或脱离运输容器;所述吊具本体上端设置有销孔,在所述销孔的一侧设置有过渡仓,所述过渡仓为筒状结构用于容纳与所述销孔配合的销轴。本吊装装置解决了现有吊具操作空间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乏燃料转运容器吊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乏燃料又称辐照核燃料,是经受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通常是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乏燃料需要在水下装入特定的运输容器,再采用专用的吊具配合运输容器吊耳对运输容器进行水下起吊。
现有的吊具采用固定吊杆结构,固定吊杆呈门字形,吊杆的下侧与乏燃料运输容器的吊耳连接,结构类似吊钩为一侧开口的形式。该结构在与乏燃料运输容器连接/脱离时,整个吊具需要沿容器轴向方向水平移动,在辅助厂房乏燃料贮存水池中的操作空间需求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以解决现有吊具操作空间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包括:吊具本体和吊杆;所述吊杆设置在所述吊具本体的两端且与所述吊具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吊杆下端设置有与运输容器吊耳配合的吊孔,所述吊杆能够相对所述吊具本体转动进而连接或脱离运输容器;所述吊具本体上端设置有销孔,在所述销孔的一侧设置有过渡仓,所述过渡仓为筒状结构用于容纳与所述销孔配合的销轴。
优选地,所述吊具本体包括承载板和连接轴,所述承载板为两个,两个所述承载板通过多个连接轴连接为一体,两个承载板之间具有设定间隙,所述吊杆安装在两个承载板之间并与承载板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吊杆的吊孔为腰形孔,包括安装端和承载端,所述安装端和承载端均为弧形结构且相对设置,所述安装端位于所述承载端的上侧,所述安装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承载端的直径。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吊杆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吊具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吊杆上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为液压缸或气缸。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驱动单元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位于地面,所述驱动单元通过软管与地面的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渡仓远离所述吊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吊具本体远离所述过渡仓一侧的销孔处设置有第二挡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还包括缆绳,所述缆绳穿过销轴后两端挂接在吊车的吊钩上。
优选地,所述吊具本体及吊杆均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具本体两端各设置一个可转动的吊杆,通过两个吊杆的转动实现开合动作,使用时先打开两个吊杆,对准运输容器的吊耳后收拢两个吊杆,无需沿着运输容器的轴向进行水平位移,通过吊杆的开合实现乏燃料运输容器的连接和脱离,减少了操作空间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销孔位置设置筒状的过渡仓,当需要吊装装置从吊车上拆下时,将销轴临时推入过渡仓内,当需要使用吊装装置时,将销轴从过渡仓内推出用于连接吊装装置和吊车,无需额外的起重设备辅助,通过过渡仓的设置无需来回取放销轴,操作方便也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装置未连接运输容器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装置左侧连接运输容器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装置上侧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装置将运输容器吊起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杆下部示意图;
图中:1、吊装装置;11、驱动单元;12、吊具本体;121、承载板;122、连接轴;13、吊杆;132、安装端;133、承载端;14、过渡仓;141、第一挡板;142、第二挡板;16、销轴;17、缆绳;2、运输容器;21、吊耳;3、吊钩;
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实用新型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术语解释部分: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本实用新型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乏燃料又称辐照核燃料,是经受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通常是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这种燃料的铀含量降低,无法继续维持核反应,所以叫乏燃料。乏核燃料中包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因此具有放射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会严重影响环境与接触它们的人的健康。
核电厂乏燃料干式贮存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当乏燃料水池的乏燃料达到一定贮存容量时,将乏燃料组件进行厂内转运然后进行干式贮存的系统。乏燃料厂外运输的工艺流程起点在辅助厂房乏燃料贮存水池或核电厂内的乏燃料干式贮存场地,终点为乏燃料后处理厂,通过专用运输卡车和乏燃料厂外运输容器进行转运。以上工作中,乏燃料运输容器是关键的转运设备。
乏燃料运输容器是一个外形呈圆柱形的筒状结构,靠近顶部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吊耳。吊耳直径约200mm的圆柱形结构。
乏燃料运输容器通过运输车转运至辅助厂房内,此时乏燃料运输容器处于水平状态。需要利用吊具在乏燃料运输容器处于水平状态时连接其吊耳并利用厂房吊车完成翻转至垂直状态。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结构在与乏燃料运输容器连接/脱离时,整个吊具需要沿容器轴向方向水平移动,在辅助厂房乏燃料贮存水池中的操作空间需求更大。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2吊装装置1,应用于核电厂乏燃料运输容器2的吊装和转运,包括:吊具本体12和吊杆13;所述吊杆13设置在所述吊具本体12的两端且与所述吊具本体12转动连接,所述吊杆13下端设置有与运输容器2吊耳21配合的吊孔,所述吊杆13能够相对所述吊具本体12转动进而连接或脱离运输容器2;所述吊具本体12上端设置有销孔,在所述销孔的一侧设置有过渡仓14,所述过渡仓14为筒状结构用于容纳与所述销孔配合的销轴16。
其中,吊杆13长度能够同时满足运输容器2水平状态、竖直状态及在水平与竖直状态之间翻转的尺寸需求,防止乏燃料运输容器2从水平至垂直倾翻过程中与本装置发生干涉。
如图1、图2所示,通过吊杆13的转动实现张开和闭合,并配合厂房的吊车完成与乏燃料运输容器2的连接或脱离。本装置与乏燃料运输容器2连接前,使两个吊杆13张开后移动至乏燃料运输容器2吊耳21配合位置,吊杆13的吊孔与乏燃料运输容器2吊耳21对准后,使两吊杆13收拢,完成乏燃料运输容器2的抓取动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具本体12两端各设置一个可转动的吊杆13,通过两个吊杆13的转动实现开合动作,使用时先打开两个吊杆13,对准运输容器2的吊耳21后收拢两个吊杆13,无需沿着运输容器2的轴向进行水平位移,通过吊杆13的开合实现乏燃料运输容器2的连接和脱离,减少了操作空间的需求。
另外,吊具本体12与吊车的吊钩3通过销轴16连接,为了提供足够的强度,销轴16的直径较大因此销轴16的重量较重,如果来回取放会非常费力。基于此,本装置通过在销孔位置设置筒状的过渡仓14,当需要吊装装置1从吊车上拆下时,将销轴16临时推入过渡仓14内,当需要使用吊装装置1时,将销轴16从过渡仓14内推出用于连接吊装装置1和吊车,无需额外的起重设备辅助,通过过渡仓14的设置无需来回取放销轴16,操作方便也更加省力。
为确保能够承受乏燃料运输容器2的重量并确保足够的安全余量,采用一侧开口的形式时吊杆13在该位置尺寸特别大。本实用新型吊杆13与乏燃料运输容器2吊耳21采用通孔连接而不是类似钩子的开口形式,吊杆13通过转动实现与运输容器2吊耳21的连接,无需设置较大的尺寸,吊杆13结构紧凑便于操作。
如图3所示,吊具主体包括能够承受乏燃料运输容器2载荷的结构,同时为吊具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平台,吊具主体由两个板和连接轴122组成,能够给吊具上各部件提供安装平台的同时为整体结构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具体地,所述吊具本体12包括承载板121和连接轴122,所述承载板121为两个,两个所述承载板121通过多个连接轴122连接为一体,两个承载板121之间具有设定间隙,所述吊杆13安装在两个承载板121之间并与承载板121转动连接。吊杆13与吊具主体连接位置采用间隙配合,保证吊杆13能够轻松的进行转动。
如图5所示,所述吊杆13的吊孔为腰形孔,包括安装端132和承载端133,所述安装端132和承载端133均为弧形结构且相对设置,所述安装端132位于所述承载端133的上侧,所述安装端132的直径大于所述承载端133的直径。
吊杆13与乏燃料运输容器2吊耳21配合位置采用上大下小的腰形孔。上部孔径大于乏燃料运输容器2吊耳21轴径,进出吊耳21时利用上面较大尺寸位置,能够在吊杆13翻转时顺利让吊耳21进入;下孔与吊耳21直径匹配,吊装乏燃料运输容器2使利用下面较小尺寸受力,能够承受吊运过程中的载荷。
运输容器2吊耳21的外端部具有止挡板,在吊杆13开合的动作下,上大下小的腰形孔配合吊耳21的止挡板实现运输容器2的稳定运转。上部大孔的直径大于止挡板的直径能够让吊耳21顺利进入,下部小孔的直径小于止挡板的直径可以与吊耳21直径匹配承受吊运过程中的载荷力并保证吊杆13不会从吊耳21上脱出,避免吊运过程中由于误操作而导致乏燃料运输容器2的意外掉落。
如图1、图4所示,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吊杆13转动的驱动单元11,所述驱动单元11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吊具本体12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吊杆13上端转动连接。吊杆13能够在液压缸的驱动下自由转动,所述驱动单元11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两侧的吊杆13分别通过液压缸或气缸驱动,可根据需要张开一定角度,吊杆13张开后能够使乏燃料运输容器2上吊耳21顺利进入。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驱动单元11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位于地面,所述驱动单元11通过软管与地面的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本装置所用的吊具本体12及吊杆13等结构均为不锈钢材质,所选用的液压缸能够在水下使用,能够整体进入水下。控制液压缸动作的控制系统通过软管连接,放置在水池岸上,液压缸通过软管连接到地面的控制系统实现控制,在乏燃料运输容器2吊运过程中,地面的控制系统能够方便的跟随。乏燃料运输容器2在辅助厂房乏燃料贮存水池内完成乏燃料装料后,设备处于水下位置,人员不可接近。本吊装装置1与乏燃料运输容器2上吊耳21的连接/脱离功能通过远程实现。
为了避免销轴16发生轴向窜动而滑落砸坏其他设备,本实施例的所述过渡仓14远离所述吊具本体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141,所述吊具本体12远离所述过渡仓14一侧的销孔处设置有第二挡板142。通过在销轴16窜动的轴向方向分别设置第一挡板141和第二挡板142,防止销轴16滑落,保证作业安全。进一步的,可以在过渡仓14的筒壁上设置插销,当销轴16在使用时,通过插销限制销轴16的轴向位置,防止使用过程中销轴16滑入过渡仓14,造成运输容器2掉落的问题。在所述第一挡板141和第二挡板142上开设有通孔,通过通孔以方便推动销轴16的移动。
所述吊装装置1还包括缆绳17,所述缆绳17穿过销轴16后两端挂接在吊车的吊钩3上。根据使用工况的不同,可以直接与吊钩3连接,也可以通过缆绳17延长高度后与吊钩3连接,如图4所示。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本体和吊杆;
所述吊杆设置在所述吊具本体的两端且与所述吊具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吊杆下端设置有与运输容器吊耳配合的吊孔,所述吊杆能够相对所述吊具本体转动进而连接或脱离运输容器;
所述吊具本体上端设置有销孔,在所述销孔的一侧设置有过渡仓,所述过渡仓为筒状结构用于容纳与所述销孔配合的销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本体包括承载板和连接轴,所述承载板为两个,两个所述承载板通过多个连接轴连接为一体,两个承载板之间具有设定间隙,所述吊杆安装在两个承载板之间并与承载板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的吊孔为腰形孔,包括安装端和承载端,所述安装端和承载端均为弧形结构且相对设置,所述安装端位于所述承载端的上侧,所述安装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承载端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吊杆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吊具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吊杆上端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液压缸或气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驱动单元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位于地面,所述驱动单元通过软管与地面的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仓远离所述吊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吊具本体远离所述过渡仓一侧的销孔处设置有第二挡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开设有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缆绳,所述缆绳穿过销轴后两端挂接在吊车的吊钩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本体及吊杆均为不锈钢材质。
CN202321691464.2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 Active CN220364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1464.2U CN220364234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1464.2U CN220364234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4234U true CN220364234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1464.2U Active CN220364234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4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87887B1 (ja) 電動式ロボットハンド
CN220364234U (zh) 一种可自动启闭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装置
CN102795538B (zh) 一种新型长杆吊具
CN105019835B (zh) 一种油田修井作业装置及方法
CN108639940A (zh) 一种桶抓具
CN216190545U (zh) 水下机器人的投放和回收装置以及系统
CN207418136U (zh) 液压抓斗
CN216140149U (zh) 履带吊超起配重移运台车系统
CN212478875U (zh) 一种废旧电缆回收存储箱的底部扇门操作装置
CN204384709U (zh) 一种可承重打开吊钩
CN209193410U (zh) 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CN210064918U (zh) 一种具有自动脱钩功能的挖机
CN105903938A (zh) 一种砂箱翻转装置
CN107195348B (zh) 一种用于一体化堆的换料系统
CN216785538U (zh) 一种压力容器的吊装结构
CN201348885Y (zh) 一种可燃毒物组件抓具
CN206719178U (zh) 一种强制开合装置及系统
CN201348884Y (zh) 一种阻流塞组件抓具
CN206833936U (zh) 一种用于一体化堆的换料系统
CN213682020U (zh) 液压自动抓梁
CN216836888U (zh) 一种起吊装置
CN214952356U (zh) 钛白粉表面处理罐用取样器
CN215358477U (zh) 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辐照监督管操作工具
CN109368491A (zh) 一种用于桥式卸船装置的抓斗
CN216829319U (zh) 主塔钢管的焊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