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0478U - 支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支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0478U
CN220360478U CN202320400276.3U CN202320400276U CN220360478U CN 220360478 U CN220360478 U CN 220360478U CN 202320400276 U CN202320400276 U CN 202320400276U CN 220360478 U CN220360478 U CN 220360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undary
radial
section
projection
proxim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002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芮世轩
陈柔合
陈尔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002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0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0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0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覆膜支架及用于输送覆膜支架的输送器,覆膜支架包括管状主体及连接管状主体的网盖,管状主体包括近端段、远端段及中间段;中间段在轴向上包括凹陷段,凹陷段在周向上包括连续的凹陷区域;在凹陷段内,网盖在环绕覆膜支架的周向平面上的周向投影长度小于凹陷区域在周向平面上的周向投影长度;近端段的远端在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第一边界,远端段的近端在径向投影平面上具有第二边界,凹陷区域在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本实用新型可降低覆膜支架可在分支血管未重建之前,降低因凹槽在周向上偏置而造成的分支血管血运不畅的风险。

Description

支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若不积极治疗,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会不断增大,最后破裂,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随着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患者的不断增加,目前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也在显著增高。
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创伤大、死亡率高、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和手术难度高,而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和手术难度低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当前治疗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式。腔内治疗主要是通过在主动脉植入覆膜支架,将血管病变部分隔绝在覆膜支架外,约束血流从覆膜支架内部流过,从而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由于要保证覆膜支架植入后固定和预防血流通过覆膜支架近远端流入血管,覆膜支架都需要有一定长度的锚定区进行固定,所以在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累及到分支动脉血管时,植入覆膜支架会不同程度封堵分支血管,甚至无法通过腔内技术治疗而导致手术失败。为解决该问题,可植入带有凹槽的覆膜支架,凹槽对应分支血管,保证主动脉中的血液通过该凹槽进入至分支血管,不仅能血管病变部分隔绝在覆膜支架外,还能保持分支血管的血运畅通。
在植入凹槽支架的过程中,往往较难准确定位凹槽的周向位置,当凹槽在周向上偏置而未对准分支血管时,同样容易造成对分支血管的阻挡,从而导致分支血管血运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系统,在分支血管未重建之前,降低因凹槽在周向上偏置而造成的分支血管血运不畅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系统,包括:覆膜支架及用于输送所述覆膜支架的输送器,所述覆膜支架包括管状主体及连接所述管状主体的网盖,所述管状主体包括近端段、远端段、位于所述近端段和所述远端段之间的中间段,及贯穿所述近端段、远端段及中间段的内腔;所述中间段在轴向上包括凹陷段,所述凹陷段在周向上包括连续的凹陷区域,所述网盖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凹陷区域的外表面间形成径向间隔,所述径向间隔与所述内腔连通,且所述网盖用于将所述径向间隔与外界连通;
在所述凹陷段内,所述网盖在环绕所述覆膜支架的周向平面上的周向投影长度小于所述凹陷区域在所述周向平面上的周向投影长度;所述近端段的远端在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第一边界,所述远端段的近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具有第二边界,所述凹陷区域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边界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系统,包括:覆膜支架及用于输送所述覆膜支架的输送器,所述覆膜支架包括管状主体及连接所述管状主体且呈管状的网盖,所述管状主体包括近端段、远端段、位于所述近端段和所述远端段之间的中间段,及贯穿所述近端段、远端段及中间段的内腔;所述中间段穿设于所述网盖的内腔中;所述网盖至少一部分和所述中间段的外表面间形成径向间隔,所述径向间隔与所述内腔连通,且所述网盖用于将所述径向间隔与外界连通;所述近端段的远端在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第一边界,所述远端段的近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具有第二边界,所述中间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边界,且不超出所述第二边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盖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内和/或不超出所述第二边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盖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和/或所述第二边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盖部分轴向分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内和/或不超出所述第二边界,且所述网盖部分轴向分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和/或所述第二边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边界内;所述网盖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段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中间段的侧面径向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网盖与所述凹槽连接,所述凹槽近端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最小径向宽度,在所述最小径向宽度处,所述凹槽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边界内,或者,所述凹槽的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大体一致,且所述凹槽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边界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近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边界,所述凹槽远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二边界;所述凹槽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增大,或者,所述凹槽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保持不变,或者,所述凹槽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盖近端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网盖的最小径向宽度,或者,所述网盖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大体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盖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增大,或者,所述网盖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保持不变,或者,所述网盖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盖整体呈曲面形,且所述网盖包括具有可变网孔的网状结构,且所述网盖朝向远离所述凹槽底部的方向隆起,以与所述凹槽形成所述径向间隔;或者,所述网盖包括多个套设在所述中间段外的闭环波圈,多个所述闭环波圈沿轴向间隔排列,所述中间段设有管状的覆膜,所述中间段的覆膜在周向上覆盖所述网盖的一部分,所述网盖未覆膜的部分形成裸露部,所述裸露部与所述中间段的覆膜的外表面间形成所述径向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盖在轴向上包括隆起单元,所述隆起单元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及所述第二边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盖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朝向远离所述中间段的方向隆起后,再朝向靠近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隆起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盖包括凹陷单元,所述凹陷单元朝向靠近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凹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盖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朝向靠近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凹陷后,再朝向远离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凹陷单元,所述凹陷单元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内,且不超出第二边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盖在轴向上包括两个间隔排列的隆起单元及设置在两个所述隆起单元之间的凹陷单元,两个所述隆起单元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及所述第二边界,所述凹陷单元相对所述隆起单元朝向靠近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凹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段近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中间段远端的径向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段的径向尺寸自近端向远端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段与所述网盖不同轴设置,且所述中间段近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边界存在切点和/或所述中间段远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边界存在切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段设有呈管状的覆膜,所述凹陷单元与所述中间段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所述近端段最大径向尺寸的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凹陷区域,覆膜支架可在分支血管未重建之前,降低因凹槽在周向上偏置而造成的分支血管血运不畅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覆膜支架的植入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覆膜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覆膜支架的近端段、远端段及凹陷区域的投影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覆膜支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覆膜支架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覆膜支架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覆膜支架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覆膜支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覆膜支架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覆膜支架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在医疗器械领域,定义血液流入的一端为“近端”,血液流出的方向为“远端”,例如支架植入至体内后,血液从支架的近端流向支架的远端。“轴向”表示其长度方向,“径向”表示垂直于“轴向”的方向。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系统,包括覆膜支架100及输送器(图未示),该覆膜支架100在外力作用下可被径向压缩,在外力撤销后可径向膨胀。该覆膜支架100可通过输送器输送并植入至目标管腔,覆膜支架100植入该目标管腔后,由于被一定程度的径向压缩而对目标管腔产生径向支撑力,从而牢固的锚定于目标管腔中。其中,该目标管腔可以为生物体内的生物组织管腔,也可以是植入生物体内的人工管腔,还可以是体外模拟管腔等,本实用新型的目标管腔以人体的主动脉20为例进行说明。主动脉20连接有三个分支血管31,分支血管31连接在主动脉20的大弯侧,血液从主动脉20流向分支血管31,主动脉20的小弯侧形成有动脉瘤21。通过在主动脉20中植入该覆膜支架100以隔离动脉瘤21,使得在覆膜支架100中流动的血液无法接触动脉瘤21,最终达到治疗动脉瘤21的目的。三个分支血管31中也可以植入桥接支架32,该桥接支架32与覆膜支架100连接,覆膜支架100中的血液通过该桥接支架32进入至分支血管31中。
参见图2及图3,覆膜支架100包括管状主体10、网盖40。管状主体10整体呈管状结构,例如为圆管状结构,管状主体10的内腔用于输送血液,植入后血液可在该内腔中流动。
管状主体10包括主体覆膜130、闭环波圈140和开环波圈150。主体覆膜130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薄膜材料(例如,PET、PTFE等)制成,用于覆盖在闭环波圈140和开环波圈150上,闭环波圈140和开环波圈150均可以采用镍钛合金或不锈钢等材料制成,使得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弹性。故对管状主体10施加径向力时,管状主体10可以产生弹性变形而使得外径产生变化。例如在自然展开状态时,管状主体10的外径最大;当管状主体10装入鞘管以便后续输入至主动脉20时,管状主体10因被压缩而外径变小;当管状主体10离开鞘管并展开在主动脉20的植入位置时,管状主体10外径变大。
管状主体10在轴向方向上包括位于近端的近端段11、中间段12和位于远端的远端段13,中间段12位于近端段11和远端段13之间。管状主体10的内腔贯穿其近端段11、中间段12和远端段13。中间段12包括凹陷段131,凹陷段131由管状主体10的侧面朝靠近其内腔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段131。本实施例中,凹陷段131仅是中间段12轴向上的一段(或称一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整个中间段12均可为凹陷段131。
凹陷段131在周向上包括连续的凹陷区域132,本实施例中,该凹陷区域132为环绕管状主体10一周的环形凹陷区域132。在其他实施例中,凹陷区域132可为围绕管状主体10部分周向区域的非闭合的曲面形凹陷区域132,或者,凹陷段131还可包括多个连续的凹陷区域132,每个凹陷区域132在周向上存在间隔。
中间段12包括凹槽120。示例性地,管状主体10的主体覆膜130形成两端开口且中间具有凹槽120的管腔结构,凹槽120包括底壁面122及围绕底壁面122两个径向边缘和两个轴向边缘。两个轴向边缘沿管状主体10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径向边缘沿管状主体10的径向间隔设置,使得轴向边缘和径向边缘在平行于径向边缘的轴向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
凹槽120至少部分轴向区域位于上述凹陷区域132内,即凹槽120至少部分轴向区域属于凹陷区域132的一部分。
凹槽120的轴向两侧设有一个或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闭环波圈140,例如近端段11和远端段13中均设有闭环波圈140。闭环波圈140为周向封闭的圆形结构,可以通过多个金属波杆首尾相连而成,故闭环波圈140在相邻两个波杆的连接处形成波峰或波谷,凹槽120所在的轴向区域内设有开环波圈150,故开环波圈150位于凹槽120轴向两侧的闭环波圈140之间。开环波圈150为具有开口的周向非封闭的弧形结构,开环波圈150也通过多个金属波杆首尾相连而成,相邻两个波杆的连接处形成波峰或波谷。开环波圈150两端并未连接,而是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使得开环波圈150两个端部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开口,该开口与凹槽120相对。当然,管状主体10还可以包括连杆,该连杆为直线并连接在开环波圈150的两端,使得连杆对开环波圈150的开口起到封闭作用,即连杆和开环波圈150将形成闭环结构。为了防止开环波圈150的端部刺破主体覆膜130而对其构成损伤,开环波圈150包括位于端部的钝化结构151,该钝化结构151可以为二维的圆形结构、弧形结构,也可以为三维的球形结构等。
凹槽120内开设有窗口,该窗口连通凹槽120和管状主体10的内腔。覆膜支架100还可设置用于连接桥接支架32的内嵌分支,该内嵌分支为设有覆膜且两端开口的管状支架,内嵌分支位于管状主体10的内腔中,且与窗口连通,桥接支架32可在进入凹槽120后,通过窗口进入内嵌分支并锚定。例如,在将其应用于主动脉弓时,可在近端段11的内腔中设置两个内腔分支,在远端段13的内腔中设置一个内嵌分支,具体可根据需要接入的桥接支架32的数目及位置而进行相应设置及选择,因而其在临床使用中可满足急诊手术的需要,可避免定制需要长时间等待而错过治疗最佳时机。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嵌分支可省略,或是设置不同于上述举例数量及位置的内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设置,其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上述已例举的实施例为限。
网盖40设置在凹槽120的外侧,至少一部分和凹陷区域132的外表面间形成径向间隔,该径向间隔与管状主体10的内腔连通,且网盖40用于将径向间隔与外界连通。本实施例中,网盖40的径向两侧边缘(即网盖40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分别与凹槽120的径向两侧边缘连接,且网盖40的轴向两端分别与近端段11和远端段13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网盖40的径向两侧边缘并不必然与凹槽120的径向两侧边缘连接,而是连接在中间段12的其他位置,网盖40的轴向两端也并不必然分别与近端段11和远端段13连接。
网盖40大致呈曲面形结构并采用金属材料(例如镍钛等形状记忆金属、不锈钢等)制成,网盖40与凹槽120相配合。网盖40包括网状结构,其上设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网孔,网盖40可以产生弹性变形而改变横截面尺寸,而网孔能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网盖40的径向边缘设置有多个连接件43,通过该多个连接件43与凹槽120的径向边缘连接。例如,该连接件43包括连接孔,可通过该连接孔将网盖40与管状主体10缝合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43大致呈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连接件43可呈三角形、椭圆形、水滴形等其他任何适宜的形状。上述多个连接件43沿网盖40的径向边缘间隔排列,且与开环波圈150的钝化结构151交替间隔设置,这样设置不仅能很好的维持凹槽120径向边缘的形态,防止挤压造成凹槽120内部空间被过度压缩造成的血流不畅,还能避免连接件43和钝化结构151之间干涉而影响网盖40和管状主体10在该处的形变。在其他实施例中,网盖40不必然呈网状结构,网盖40可包括多个套设在中间段12外的闭环波圈140,多个闭环波圈140沿轴向间隔排列。中间段12设置管状覆膜,中间段12的覆膜在周向上覆盖网盖40的一部分,网盖40未覆膜的部分形成裸露部,裸露部与中间段12的覆膜的外表面间形成径向间隔。
本实施例中,上述凹陷段131内,网盖40在环绕覆膜支架100的周向平面上的周向投影长度小于凹陷区域132在该周向平面上的周向投影长度,也就是说,在凹陷段131内,网盖40在周向方向上整体位于凹陷区域132所在的周向区域内,网盖40仅能覆盖凹陷区域132的一部分,并不能在周向上完全覆盖凹陷区域132。
近端段11的远端在径向投影平面P(即与管状主体10的轴线方向垂直,且不位于中间段12的径向平面,例如,该径向投影平面P可位于覆膜支架100的近端一侧或远端一侧)上的投影具有第一边界(边界又可称投影的外轮廓)(参照图4中的E),远端段13的近端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具有第二边界(参照图4中的F),凹陷区域132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具有第三边界(参照图4中的G)。其中,第三边界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物体a投影的边界A位于物体b投影的边界B内是指,边界A完全位于边界B之内,且边界A和边界B之间不存在重叠区域或切点,但并不限定物体a的投影除边界A外的其他区域和物体b的投影除边界A外的其他区域存在重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物体a投影的边界A不超出物体b投影的边界B,允许边界A和边界B之间存在重叠区域或切点,只要边界A不超出边界B的范围即可。
本实施例的覆膜支架100设有凹陷区域132,且网盖40在环绕覆膜支架100的周向平面上的周向投影长度小于凹陷区域132在周向平面上的周向投影长度,其在植入目标管腔(如主动脉20)后,即使凹槽120未对准分支血管31,只要凹陷区域132能对准目标管腔即可使凹陷区域132和分支血管31之间形成间隙,由于网盖40和凹陷区域132的外表面间形成径向间隔,故管状主体10内的血液能经该径向间隔及网盖40流出至主动脉20内,再流入分支血管31,故可降低因凹槽120在周向上偏置而造成的分支血管31血运不畅的风险。特别是当凹陷区域132为环形凹陷区域132时,凹陷区域132和主动脉20之间能形成环形间隙,故不论覆膜支架100在周向上如何定位,都能避免因凹槽120在周向上偏置而造成的分支血管31血运不畅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网盖40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不超出第二边界,或者,网盖40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或者,网盖40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不超出第一边界内且不超出第二边界,且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
请再次参照图2及图3,在其中一种实施例方式中,网盖40整体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均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中间段12的径向尺寸(或称径向宽度、直径)小于近端段11远端端部的径向尺寸,且小于远端段近端端部的径向尺寸,中间段12整体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在其他实施例方式中,网盖40整体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均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不超出第二边界,中间段12整体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使覆膜支架100整体更好的适应扭曲的管腔,易于发生形变,且可进一步降低网盖120被主动脉31内壁堵塞血流的风险,可使径向间隔内的血液更顺畅的流入主动脉31并进入分支血管3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网盖40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不超出第二边界,该轴向分段同样能一定程度的使覆膜支架100更好的适应扭曲的管腔,易于发生形变,且可降低网盖120被主动脉31内壁堵塞血流的风险,可使径向间隔内的血液更顺畅的流入主动脉31并进入分支血管31。
参照图5,在其中一种实施例方式中,凹槽120近端与近端段11连接,且凹槽120近端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不超出第一边界,可与第一边界存在重合点,凹槽120远端与远端段13连接,且凹槽120远端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不超出第二边界,可与第二边界存在重合点。凹槽120的宽度(或称凹槽120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增大,例如,凹槽120的径向两侧的边缘均大致呈弧线形,且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凹槽120的径向两侧的边缘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曲凹陷。网盖40的径向两侧的边缘分别与凹槽120的径向两侧的边缘连接,且网盖40的径向两侧的边缘之间的径向距离(或称网盖40的)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增大。凹槽120中径向宽度较小的轴向区域在周向上形成环形的凹陷区域132,故和网盖40中径向宽度较小的轴向区域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均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网盖40和凹槽120轴向两端由于分别连接近端段11和远端段13,当窗口开设在近端段11或远端段13中靠近凹槽120的一端时,凹槽120和网盖40端部较大的径向宽度有利于使管状主体10内血液更顺畅的流出,且更方便导丝及桥接支架32进入窗口。而凹槽120和网盖40中径向宽度较小的区域则能进一步降低与血管壁紧密贴合而使血液难以流出凹槽120进而导致血液难以流入分支血管31的风险。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20的径向宽度及网盖40的径向宽度并不必然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增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凹槽120的径向宽度及网盖40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保持不变,或者逐渐减小。不论如何变化,只要凹槽120近端的径向宽度大于凹槽120的最小径向宽度,且在该最小径向宽度处,凹槽120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即可实现上述效果,同样,只要网盖40近端的径向宽度大于网盖40的最小径向宽度即可实现上述效果。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凹槽120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大体一致,凹槽120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网盖40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也可大体一致。
参照图6,在该实施例方式中,网盖40在轴向上包括一个隆起单元41,该隆起单元41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示例性地,网盖40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朝向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隆起后,再朝向靠近中间段12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该隆起单元41。该隆起单元41位于网盖40的径向两侧边缘之间,且位于网盖40轴向两端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网盖40整体可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只要网盖40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平面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即可在凹槽120存在偏置(即网盖40存在偏置)时,隆起单元41能支撑血管壁,使得隆起单元41周围的网盖40区域与血管壁之间形成间隔,从而有利于使径向间隔内的血液流出,以进入分支血管31。
参照图7,在其中一种实施例方式中,网盖40在轴向上包括两个间隔排列的隆起单元41及设置在该两个隆起单元41之间的凹陷单元42,两个隆起单元41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而凹陷单元42相对隆起单元41朝向靠近中间段12的方向凹陷。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能使隆起单元41周围的网盖40区域(例如凹陷区域132)与血管壁之间形成间隔,从而有利于使径向间隔内的血液流出,以进入分支血管31;另一方面,由于两个隆起单元41分别靠近近端段11和远端段13,且隆起单元41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因此能一定程度的阻挡原本应该进入径向间隔内的导丝误入近端段11与血管壁之间的间隙或者误入远端段13与血管壁之间的间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隆起单元41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并不必然均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只要至少一个隆起单元41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即可一定程度的实现上述效果,例如,靠近近端段11的隆起单元41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而靠近远端段13的隆起单元41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二边界而不超出第一边界。本实施方式中,凹陷单元42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不超出第一边界,例如,如图所示,凹陷单元42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边界与第一边界存在切点,或者,如图所示,凹陷单元42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凹陷单元42的凹陷程度越大,网盖40在轴向上的外轮廓的长度越长,使得网盖40更易于朝向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凸起弯折,此外也使得在植入后凹陷单元42与血管壁贴合的概率更低,因此能进一步降低凹槽120及网盖40偏置造成的分支血管31阻塞的风险。但凹陷单元42的凹陷程度也不可过大,凹陷单元42与中间段12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近端段11最大径向尺寸的10%,以防止覆膜支架100弯曲后,中间段12的外表面阻塞凹陷单元42。在其他实施例中,凹陷单元42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也可超出第一边界。
参照图8,在其中一种实施例方式中,网盖40在轴向上包括一个凹陷单元42,该凹陷单元42朝向靠近中间段12的方向凹陷。示例性地,网盖40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朝向靠近中间段12的方向凹陷后,再朝向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该凹陷单元42,凹陷单元42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内,且不超出第二边界。该凹陷单元42位于网盖40的径向两侧边缘之间,且位于网盖40轴向两端之间。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凹槽120存在偏置(即网盖40存在偏置)时,凹陷单元42与血管壁之间形成间隔,从而有利于使径向间隔内的血液流出,以进入分支血管31。
实施例二
参见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中间段12及网盖40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网盖40和中间段12均呈管状,中间段12穿设于网盖40形成的内腔中,且网盖40至少一部分和中间段12的外表面间形成径向间隔,该径向间隔与管状主体10的内腔连通,且网盖40用于将该径向间隔与外界连通。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无论覆膜支架100在周向上如何放置,由于网盖40套设在中间段12外,且网盖40本身能流通血液,在植入后,管状主体10内的血液能经径向间隔及网盖40流出至分支血管31(参照图1),故能降低阻塞分支血管31血流的风险。
网盖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近端段11的远端和远端段13的近端。例如,网盖40包括多个沿管状主体10的轴向方向并排间隔排列的闭环波圈140,相邻闭环波圈140钩挂连接且可相对活动以形成多个可形变的网孔,位于最近端处的闭环波圈140与近端段11的远端相连,位于最远端处的闭环波圈140与远端段13的近端相连,这样,既可满足覆膜支架100的结构的整体性,也可方便桥接支架从网盖40的径向间隔处接入。
本实施例中,中间段12为两端具有开口且设有覆膜的管状结构,以供液体在其内腔中流通。在其他实施例中,中间段12还可包括设置在其覆膜上的多个闭环波圈140,以支撑固定覆膜,例如,中间段12可包括轴向上间隔排列的多个闭环波圈140。中间段12的闭环波圈140的径向力可较网盖40的径向力小,以降低覆膜支架100的装载难度。在其他本实施例中,中间段12可不设置波圈等支撑骨架对其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中,中间段12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不超出第一边界且不超出第二边界。网盖40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不超出第一边界和/或不超出第二边界,或者,网盖40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和/或第二边界,或者,或者,网盖40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不超出第一边界内且不超出第二边界,且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
请再次参照图9,在其中一种实施例方式中,网盖40整体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均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中间段12的径向尺寸(或称径向宽度、直径)小于近端段11远端端部的径向尺寸,且小于远端段近端端部的径向尺寸,中间段12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在其他实施例方式中,网盖40整体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均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不超出第二边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使覆膜支架100整体更好的适应扭曲的管腔,易于发生形变,且可进一步降低网盖20被主动脉31内壁堵塞血流的风险,可使径向间隔内的血液更顺畅的流入主动脉31并进入分支血管3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网盖40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不超出第二边界。在其他实施例方式中,网盖40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但超出第二边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网盖40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但不超出第二边界。上述轴向分段由于其投影不超出第一边界和/或第二边界,因此同样能一定程度的使覆膜支架100更好的适应扭曲的管腔,易于发生形变,且可降低网盖120被主动脉31内壁堵塞血流的风险。
参照图10,在其中一种实施例方式中,中间段12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不超出第一边界且不超出第二边界。网盖40在轴向上包括一个隆起单元41,该隆起单元41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示例性地,网盖40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朝向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隆起后,再朝向靠近中间段12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该隆起单元41。该隆起单元41位于网盖40轴向两端之间,且该隆起单元41可在周向上环绕中间段12一周,或者在周向上部分环绕中间段12。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网盖40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或第二边界。只要网盖40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该径向平面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和/或第二边界,即可使得隆起单元41能支撑血管壁,隆起单元41周围的网盖40区域与血管壁之间形成间隔,从而有利于使径向间隔内的血液流出,以进入分支血管31。
参照图11,在其中一种实施例方式中,网盖40在轴向上包括两个间隔排列的隆起单元41及设置在该两个隆起单元41之间的凹陷单元42,两个隆起单元41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而凹陷单元42相对隆起单元41朝向靠近中间段12的方向凹陷。其中,隆起单元41位于网盖40轴向两端之间,且该隆起单元41可在周向上环绕中间段12一周,或者在周向上部分环绕中间段12。凹陷单元42可在周向上环绕中间段12一周,或者在周向上部分环绕中间段12。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能使隆起单元41周围的网盖40区域与血管壁之间形成间隔,从而有利于使径向间隔内的血液流出,以进入分支血管31;另一方面,由于两个隆起单元41分别靠近近端段11和远端段13,且隆起单元41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因此能一定程度的阻挡原本应该进入径向间隔内的导丝误入近端段11与血管壁之间的间隙或者误入远端段13与血管壁之间的间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隆起单元41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并不必然均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只要至少一个隆起单元41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和/或第二边界即可一定程度的实现上述效果,例如,靠近近端段11的隆起单元41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一边界及第二边界,而靠近远端段13的隆起单元41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超出第二边界而不超出第一边界。本实施方式中,凹陷单元42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不超出第一边界和/或第二边界,例如,如图所示,凹陷单元42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边界与第一边界存在切点,或者,如图所示,凹陷单元42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凹陷单元42的凹陷程度越大,网盖40在轴向上的外轮廓的长度越长,使得网盖40更易于朝向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凸起弯折,此外也使得在植入后凹陷单元42与血管壁贴合的概率更低,因此能进一步降低分支血管31阻塞的风险。但凹陷单元42的凹陷程度也不可过大,凹陷单元42与中间段12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近端段11最大径向尺寸的10%,以防止覆膜支架100弯曲后,中间段12的外表面阻塞凹陷单元42。在其他实施例中,凹陷单元42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也可超出第一边界。
参照图12,在其中一种实施例方式中,网盖40在轴向上包括一个凹陷单元42,该凹陷单元42朝向靠近中间段12的方向凹陷。示例性地,网盖40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朝向靠近中间段12的方向凹陷后,再朝向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该凹陷单元42,该凹陷单元42可在周向上环绕中间段12一周,或者在周向上部分环绕中间段12。示例性地,凹陷单元42在该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不超出第二边界,第二边界位于第一边界内。该凹陷单元42位于网盖40轴向两端之间。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凹陷单元42与血管壁之间形成间隔,从而有利于使径向间隔内的血液流出,以进入分支血管31。
本实施例中,中间段12远端的径向尺寸小于中间段12近端的径向尺寸,例如,自近端向远端方向,中间段12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由于中间段12远端的径向尺寸较小,因此能在该区域与网盖40形成更大的径向间隔,有利于使径向间隔内的血液流出,特别对于弓部狭窄的主动脉血管,可降低植入后径向间隔被压缩至过小而使血液难以流出的风险。在其他实施例中,中间段12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径向尺寸可大体一致。
中间段12一端可通过近端密封膜与近端段11连接,另一端可通过远端密封膜与远端段13连接。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近端密封膜和远端密封膜均为片状体结构,近端密封膜边缘的一部分与设于近端段11远端的窗口的边缘相连,剩余部分与近端段11的远端的边缘相连;远端密封膜边缘的一部分与设于远端段13近端的窗口的边缘相连,剩余部分与远端段13的近端的边缘相连;近端密封膜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口,第一贯通口使中间段12的内腔与近端段11的内腔连通,远端密封膜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口,第二贯通口使得中间段12的内腔与远端段13的内腔连通。可以理解的是,近端密封膜和远端密封膜可以呈斜面,使得近端段11、远端段13与中间段12之间自然过渡,减小对血流的影响。
中间段12既可以与网盖40同轴设置,也可以不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中间段12的中轴线较网盖40的中轴线更远离窗口,可为桥接支架的植入提供相对较大的操作空间。此外,中间段12近端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与第一边界存在切点,中间段12远端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与第二边界存在切点。这样设置可使窗口附近区域的径向间隔足够大,有利于降低植入后窗口附近径向间隔被过度压缩而堵塞血流的风险。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中间段12近端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不必然与第一边界存在切点,中间段12远端在径向投影平面P上的投影也不必然与第二边界存在切点。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网盖40的近端通过缝合、粘接等方式固定于近端段11远端的内侧或外侧,网盖40的远端固定于远端段13近端的内侧或外侧,且网盖40固定于近端段11和远端段13上的部分占据网盖40其自身轴向长度的比例为0.1~0.4,这样可使得网盖40的固定更为稳固,从而保证管状主体10的结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覆膜支架及用于输送所述覆膜支架的输送器,所述覆膜支架包括管状主体及连接所述管状主体的网盖,所述管状主体包括近端段、远端段、位于所述近端段和所述远端段之间的中间段,及贯穿所述近端段、远端段及中间段的内腔;所述中间段在轴向上包括凹陷段,所述凹陷段在周向上包括连续的凹陷区域,所述网盖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凹陷区域的外表面间形成径向间隔,所述径向间隔与所述内腔连通,且所述网盖用于将所述径向间隔与外界连通;
在所述凹陷段内,所述网盖在环绕所述覆膜支架的周向平面上的周向投影长度小于所述凹陷区域在所述周向平面上的周向投影长度;所述近端段的远端在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第一边界,所述远端段的近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具有第二边界,所述凹陷区域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边界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中间段的侧面径向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网盖与所述凹槽连接,所述凹槽近端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最小径向宽度,在所述最小径向宽度处,所述凹槽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边界内,或者,所述凹槽的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大体一致,且所述凹槽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边界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近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边界,所述凹槽远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二边界;所述凹槽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增大,或者,所述凹槽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保持不变,或者,所述凹槽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近端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网盖的最小径向宽度,或者,所述网盖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大体一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增大,或者,所述网盖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减小后保持不变,或者,所述网盖的径向宽度自近端向远端方向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整体呈曲面形,且所述网盖包括具有可变网孔的网状结构,且所述网盖朝向远离所述凹槽底部的方向隆起,以与所述凹槽形成所述径向间隔;或者,所述网盖包括多个套设在所述中间段外的闭环波圈,多个所述闭环波圈沿轴向间隔排列,所述中间段设有管状的覆膜,所述中间段的覆膜在周向上覆盖所述网盖的一部分,所述网盖未覆膜的部分形成裸露部,所述裸露部与所述中间段的覆膜的外表面间形成所述径向间隔。
7.一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覆膜支架及用于输送所述覆膜支架的输送器,所述覆膜支架包括管状主体及连接所述管状主体且呈管状的网盖,所述管状主体包括近端段、远端段、位于所述近端段和所述远端段之间的中间段,及贯穿所述近端段、远端段及中间段的内腔;所述中间段穿设于所述网盖的内腔中;所述网盖至少一部分和所述中间段的外表面间形成径向间隔,所述径向间隔与所述内腔连通,且所述网盖用于将所述径向间隔与外界连通;所述近端段的远端在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第一边界,所述远端段的近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具有第二边界,所述中间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边界,且不超出所述第二边界。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内和/或不超出所述第二边界。
9.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至少部分轴向分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和/或所述第二边界。
10.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部分轴向分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内和/或不超出所述第二边界,且所述网盖部分轴向分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和/或所述第二边界。
11.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边界内;所述网盖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边界内且位于第二边界内。
12.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在轴向上包括隆起单元,所述隆起单元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及所述第二边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朝向远离所述中间段的方向隆起后,再朝向靠近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隆起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包括凹陷单元,所述凹陷单元朝向靠近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凹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自近端向远端方向,先朝向靠近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凹陷后,再朝向远离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凹陷单元,所述凹陷单元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内,且不超出第二边界。
16.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在轴向上包括两个间隔排列的隆起单元及设置在两个所述隆起单元之间的凹陷单元,两个所述隆起单元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超出所述第一边界及所述第二边界,所述凹陷单元相对所述隆起单元朝向靠近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凹陷。
1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近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中间段远端的径向尺寸。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的径向尺寸自近端向远端方向逐渐减小。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与所述网盖不同轴设置,且所述中间段近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边界存在切点和/或所述中间段远端在所述径向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边界存在切点。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设有呈管状的覆膜,所述凹陷单元与所述中间段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所述近端段最大径向尺寸的10%。
CN202320400276.3U 2023-02-24 2023-02-24 支架系统 Active CN220360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0276.3U CN220360478U (zh) 2023-02-24 2023-02-24 支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0276.3U CN220360478U (zh) 2023-02-24 2023-02-24 支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0478U true CN220360478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00276.3U Active CN220360478U (zh) 2023-02-24 2023-02-24 支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0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81203B2 (ja) 向きを変えられる分岐部を備えた管腔内人工器官
US9486341B2 (en) Reduced-strain extra-vascular ring for treating aortic aneurysm
EP2965722B1 (en) Branched covered stent, conveying system comprising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3187148B1 (en) Endograft
CN106923931B (zh) 覆膜支架
WO2023221712A1 (zh) 一种覆膜支架
CN114569300A (zh) 覆膜支架
US20220218460A1 (en) Vascular reconstruction device
CN109717986B (zh) 一种分支型覆膜支架和分支型覆膜支架系统
US12070403B2 (en) Covered stent
WO2024125226A1 (zh) 一种覆膜支架
CN113893062B (zh) 覆膜支架
CN114569302A (zh) 覆膜支架
CN220360478U (zh) 支架系统
EP4257093A1 (en) Covered stent
CN108261254A (zh) 分叉型覆膜支架
CN206934211U (zh) 分叉型覆膜支架
EP4205701A1 (en) Covered stent
WO2022116727A1 (zh) 覆膜支架
CN215606578U (zh) 主动脉弓部覆膜支架
CN114504413A (zh) 植入式医疗器械及植入式医疗器械套件
CN114569301A (zh) 覆膜支架
CN114569299A (zh) 覆膜支架
EP4257079A1 (en) Covered stent
CN216854951U (zh) 管腔支架及管腔支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