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0466U - 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0466U
CN220360466U CN202320563587.1U CN202320563587U CN220360466U CN 220360466 U CN220360466 U CN 220360466U CN 202320563587 U CN202320563587 U CN 202320563587U CN 220360466 U CN220360466 U CN 220360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ing belt
belt ring
ring
traction
premol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35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河
裴芳
金樱
王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5635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0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0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0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包括对应于上/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对应于上/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上/下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对应于上/下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且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通过腭托/舌弓连接,所述腭托/舌弓为朝向前牙舌侧弧形,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左侧铸造带环和右侧铸造带环的牵引钩。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支抗装置稳定可靠,且能够提高矫治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科正畸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加强支抗的正畸装置。
背景技术
(1)下颌强支抗多样化的迫切需求:
错颌畸形分为多种,其中牙列拥挤是错颌畸形中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度及重度的牙列拥挤,不仅给患者的口腔清洁带来困难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咬合功能及美观。对于骨性前突(上颌前突,双颌前突)伴拥挤的患者,减数拔牙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侧貌较突的患者,支抗的控制尤为重要。基于解剖,上颌牙槽骨较下颌牙槽骨疏松,因此临床中上颌常需要用到强支抗。目前设计强支抗的临床装置,主要包括微种植钉,上颌Nance托以及口外弓等,以上的强支抗装置中除了微种植钉,其余的很难应用于下颌。然而,真实的临床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下颌需要最大强支抗的患者。此类的患者主要包括III类错合畸形以及下牙列重度拥挤的拔牙代偿患者。种植钉的确可以应用于部分的此类患者,但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1)部分患者拒绝种植钉的有创植入;2)种植钉植入后多次脱落失败,尤其青少年患者。因此,针对下颌需要强支抗但III类牵引和种植钉都无法选择的患者,迫切需要一种可以牢固加强下颌牙列支抗的装置。
(2)后牙锁颌的高效矫治
后牙锁颌是临床中常见的另一种错颌畸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及牙列的三维方向(垂直向,矢状向,横向)的平衡,后牙锁颌甚至会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症(TMD)及偏颌等一系列临床问题。后牙锁颌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其必须进行积极的治疗。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交互牵引,种植钉辅助牵引,固定式/活动颌垫式牵引等。以上的治疗方法各有利弊,交互牵引需要对多颗牙进行垫高(玻璃离子或者蓝胶),垫高物随着时间容易掉落,导致牵引的效果打折或复发。种植钉的植入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锁颌患者,如上颌窦极低,骨质疏松或拒绝有创治疗等情况,与此同时,种植钉虽然高效,但也存在脱落的风险。当种植钉植入失败后,再次植入则需要更换位置或等待三个月,其延长了治疗时间。活动式颌垫的牵引异物感较强,且固位较弱。以上三种治疗方法中,对于下颌舌侧倾斜的磨牙,通常采用在该磨牙舌侧粘接舌侧扣,由于舌头的运动范围有限,磨牙舌侧的舌侧扣产生极强的不适感,甚至可能诱发患者的溃疡等。此外,对部分锁颌纠正的患者,交换牵引需要患者较高的配合性。加力的持久性及连续性高度依赖患者。不配合的患者治疗时间比配合的患者更久。
(3)上颌磨牙远移/下颌磨牙近移的临床需求
错颌畸形根据牙性因素分类主要分为安氏I,安氏II类和安氏III类。三种错颌畸形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II类错颌畸形的矫治,主要包括拔牙,推磨牙向后等,尤其对于侧貌较好的II类患者,会优先选择推上颌磨牙或牵引下颌磨牙近中。此外,部分牙性I类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上颌前牙丢失了转矩及后牙支抗,则会形成过山车效应,无法打开咬合,无法关闭间隙,最终形成II类磨牙关系。因此,临床上II类磨牙关系的纠正至关重要。远移磨牙向远中,是临床上解决II类磨牙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会采用摆式矫治器、种植钉等辅助推磨牙向后。然而摆式矫治器及种植钉等装置不能解决患者的所有情况。如种植钉会出现脱落,发炎等并发症,尤其对于青少年而言。而摆式矫治器适用于上颌,针对上颌牙列及上唇位置关系较好,但患者磨牙依旧是II类的成年患者,无法用前导等功能矫治器,常会采用牵引下颌磨牙向近中。临床上,可以采用前牙的组牙支抗逐步牵引后牙向近中,然而临床上当前牙覆颌覆盖已经基本正常时,更多的是期待下颌后牙能采用种植钉近移而不是前牙组牙支抗,其既不利于前牙的牙周健康(尤其是下前牙唇侧骨皮质较薄的患者),时间也较长。但临床上避免不了存在种植钉不能使用的情况。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上缺乏系列的可靠且高效的用于加强下颌支抗的装置,纠正锁颌,远移上颌磨牙及牵引下颌磨牙近中移动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出一种针对牙列拥挤式错颌畸形的且用于下颌的强支抗牵引装置组件。
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包括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且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通过舌弓连接,所述舌弓为朝向近中的弧形;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为环形圈;所述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颊侧及所述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颊侧固定设置有向远中开口的牵引钩;或者,所述铸造带环A与所述铸造带环B之间的颊侧以及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的颊侧设置有向远中开口的牵引钩。
采用上述方式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尤其适用于治疗下颌牙列拥挤式错颌畸形的矫治,尤其适用于中度及重度牙列拥挤患者拔牙后内收前牙的治疗。可应用于牙列拥挤式错颌畸形的矫治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的且可用于上/下颌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
应用于下颌: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包括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且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通过舌弓连接,所述舌弓为朝向近中的弧形。在所述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颊侧以及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颊侧固定设置有向远中磨牙处伸出的牵引钩,或者在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的颊侧以及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的颊侧固定设置有向远中磨牙处伸出的牵引钩;且所述铸造带环A与铸造带环B的颌面处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颌面处设置有第二颌垫。
应用于上颌: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包括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且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通过腭托连接,所述腭托为朝向近中的弧形。所述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舌侧以及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舌侧设置有朝向远中磨牙处伸出的牵引钩,或者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的舌侧以及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的舌侧设置有朝向远中磨牙处伸出的牵引钩,且所述铸造带环A与铸造带环B的颌面处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颌面处设置有第二颌垫,所述腭托近中处设置有第一颌垫。
采用上述方式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尤其适用于治疗后牙锁颌的矫治装置,可避免患者因无法使用种植钉及垫高物频繁脱落、颌垫固位不良等导致的风险;还具有灵活性高、治疗时间短的优势。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所述牵引支抗包括用于下颌的牵引磨牙近中移动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还包括用于上颌的推磨牙远中移动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具体方案如下:
应用于下颌: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包括用于下颌的第一支抗和第二支抗;所述第一支抗包括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的舌弓,所述铸造带环A的舌颊两侧和所述铸造带环a的舌颊两侧分别设置开口朝近中的双轨式牵引钩;所述第二支抗包括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的舌弓,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的舌颊两侧和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的舌颊两侧分别设置开口朝近中的双轨式牵引钩。
应用于下颌: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包括用于上颌的第三支抗和第四支抗;所述第三支抗包括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的腭托;所述铸造带环B和铸造带环b的舌侧或者舌颊两侧分别设置有向远中伸出的且越过第二磨牙远中的牵引钩或者双轨式牵引钩且所述牵引钩或双轨式牵引钩开口向远中;所述第四支抗包括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的腭托;在所述铸造带环B和铸造带环b的舌侧或者舌颊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向远中的牵引钩或双轨式牵引钩。且所述腭托的近中处设置有第一颌垫。
上述所述的双轨式牵引钩是指设置在同一位置处的舌侧和颊侧的单牵引钩,且两个单牵引钩同时朝向近中/远中伸出并用于牵引同一颗牙。
上述用于上颌/下颌牵引支抗装置适用于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矫治装置,尤其是临床上前牙覆颌已经基本正常。可通过上述的应用于下颌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实现牵引下颌磨牙向近中的治疗,或者通过上述的应用于上颌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牵引上磨牙至理想位置,使患者从安氏II类错颌畸形达到标准I类磨牙的关系。避免了种植钉的使用,也避免了种植钉所带来的发炎、脱落等风险。并且,上述牵引支抗装置采用的双轨式牵引能够大大提高矫治效率和矫治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原则,所述牵引钩的开口方向与需要被牵引的牙齿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此以至于被牵引牙齿上的粘接扣可挂在所述牵引钩上,并往预期的方向移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可用于解决牙列拥挤式错颌畸形,对于III类错颌畸形以及下牙列重度拥挤的拔牙代偿患者,本实用新型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可以为下颌拔牙后的前牙内收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抗,不但支抗稳定牢固,并且可便捷取戴、过程无创、且提高了矫治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可用于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对于下颌舌侧倾斜特别严重的磨牙,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组件,能够纠正下颌的舌侧倾斜,推磨牙向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颌牵引支抗装置组件,能够纠正上颌的唇侧倾斜,推磨牙向内。且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用于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时,固位强、加力灵活且垫高稳定,复诊中的加力由医生完成,加力持久治疗时间短,有利于锁颌的纠正。对于无法使用种植钉的患者而言是一种更好的替代方式,并且能够避免因种植钉的有创植入所带来的发炎、脱落等风险,也避免了垫高物固位不稳频繁脱落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可用于安氏II类错颌畸形,针对此类畸形,优先选择牵引下颌磨牙近中或者选择牵引上颌磨牙远中,使其达到标准I类磨牙的关系,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支抗装置,能够为牵引下颌磨牙近中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抗,不但有利于前牙的牙周健康,还能大大缩短矫治时间。并且设置的双轨式牵引能够使得磨牙按照预定的方向前移,且提高了牵引效率。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组件,能够提供一种无创的加强式下颌支抗装置,无需种植钉的置入,无创伤,患者普遍乐于接受。同时,牵引钩设置灵活、加力灵活、普遍提高了矫治效率和矫治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实施例1中针对牙列拥挤式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的应用简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针对牙列拥挤式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的结构简图;
图3为实施例2中针对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的应用简图(下颌);
图4为实施例2中针对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的结构简图(下颌);
图5为实施例2中针对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的应用简图(上颌);
图6为实施例2中针对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的结构简图(上颌);
图7为实施例3中针对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第一支抗的应用简图(下颌);
图8为实施例3中针对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第一支抗的结构简图(下颌);
图9为实施例3中针对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第二支抗的应用简图(下颌);
图10为实施例3中针对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第二支抗的结构简图(下颌);
图11为实施例3中针对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第三支抗的应用简图(上颌);
图12为实施例3中针对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第三支抗的结构简图(上颌);
图13为实施例3中针对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第四支抗的应用简图(上颌);
图14为实施例3中针对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第四支抗的结构简图(上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相反,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对牙列拥挤式错颌畸形的且用于下颌的强支抗牵引装置组件。
如图1-2所示,所述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包括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1和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2,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3和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4,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且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通过舌弓5连接,所述舌弓为朝向近中的弧形。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将所述铸造带环A1、铸造带环B2、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设置为环形圈。且,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铸造带环A1、B2、a3、b4均设置为只包裹部分牙冠,这样既保证了固位效果,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同侧的铸造带环A1铸造带环B2(以及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颗磨牙上(或者表述为可以对应于相邻的两颗磨牙上),也可设置在不相邻的两颗磨牙上(或者表述为可以对应于不相邻的两颗磨牙上)。当设置在相邻的两颗磨牙上时,可以选择将所述铸造带环A1和铸造带环B2(以及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分别设置在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上,或者设置在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上、或者设置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上。当选择将同侧的铸造带环A1铸造带环B2(以及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设置在不相邻的两颗磨牙上,所述铸造带环A1铸造带环B2(以及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可分别设置在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上,或者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上、或者第一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上。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将所述铸造带环A1和铸造带环B2(以及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上。并且,所述铸造带环A1和铸造带环B2为金属一体铸造成型,所述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也为金属一体铸造成型。所述舌弓两端部分别与铸造带环A1和铸造带环B2的衔接位置(舌侧)以及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的衔接位置(舌侧)焊接成型或一体铸造成型。
且在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所述铸造带环a和/或铸造带环b上可固定设置有开口朝向远中的伸出的牵引钩6。当然,也可选择将所述牵引钩向远中伸出。所述牵引钩6为金属问号钩,且所述牵引钩与铸造带环焊接成型或一体铸造成型。
当所述牵引钩与前牙上的粘接扣连接时,可用于前牙内收,所述牵引钩中部可选择性的设置链条或者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将所述牵引钩6焊接在铸造带环A1铸造带环B2之间的颊侧,以及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之间的颊侧。如此一来,可更便捷地调整加力,还能避免影响患者正常饮食。
本实施例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尤其适用于解决牙列拥挤式错颌畸形,可应用于牙列拥挤错颌畸形的矫治装置。对于III类错颌畸形以及下牙列重度拥挤的拔牙代偿患者,本实施例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可以为下颌拔牙后的前牙内收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抗,不但支抗稳定牢固,并且可便捷取戴、过程无创、且提高了矫治效率。
制造时:通过3D扫描或者口内硅橡胶/藻酸盐取下颌牙列的模型,通过模型在下颌第一磨牙以及第二前磨牙的位置设计所述的铸造带环A1、B2、a3、和b4。其中,所述铸造带环可设置为环形。然后根据取的模型设计舌弓,最后将铸造带环与舌弓焊接连接成为一体。
使用时:将铸造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戴在患者下颌牙列,通过牵引钩牵引下颌前牙内收。
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对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的且可用于上下颌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
应用于下颌时如图3-4所示,所述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包括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1和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2,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3和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4,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且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通过舌弓5连接,所述舌弓为朝向近中的弧形。还包括牵引钩使6,所述牵引钩位于所述铸造带环的颊侧且其钩部伸到需要矫正的磨牙的颊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钩的钩部向远中伸到所述下颌的第二磨牙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磨牙为舌倾,牵引钩的钩部与第二磨牙舌侧的粘接扣连接。通过此种方式,可稳定地使得舌倾的下磨牙向外推,纠正锁颌。
本实施例中,所述铸造带环A1和铸造带环B2为金属一体铸造成型,所述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也为金属一体铸造成型。所述舌弓两端部分别与铸造带环A1和铸造带环B2的衔接位置(舌侧)以及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的衔接位置(舌侧)焊接成型或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牵引钩也与铸造带环焊接为一体或一体铸造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所述铸造带环的颌面处设置有第二颌垫7。所述颌垫为硅胶/橡胶材质并粘接在患者牙齿颌面,颌垫的使用使得牵引支抗装置得以垫高,而垫高的高度可通过颌垫的厚度进行调整修改,颌垫的使用对于深覆颌的患者,可以打开咬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铸造带环A1、铸造带环B2、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设置为环形且只包裹部分牙冠的宽度,这样既保证了固位效果,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尤其适用于下颌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对于下颌舌侧倾斜特别严重的磨牙,通过本实施例的下颌牵引支抗以及牵引钩,能够纠正下颌的舌侧倾斜,推磨牙向外。且本实施例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用于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时,固位强、加力灵活且垫高稳定,复诊中的加力由医生完成,加力持久、有灵活性高、治疗时间短,有利于锁颌的纠正。对于无法使用种植钉的患者而言是一种更好的替代方式,并且能够避免因种植钉的有创植入所带来的发炎、脱落等风险,并且将颌垫与舌弓固定配合,也避免了垫高物固位不稳频繁脱落的风险。
制造时:通过3D扫描或者口内硅橡胶/藻酸盐取下颌牙列的模型,通过模型在下颌第一磨牙以及第二前磨牙的位置设计所述的铸造带环A1、B2、a3、和b4。其中,所述铸造带环仅设置舌侧部分。然后根据取的模型设计舌弓,最后将铸造带环与舌弓焊接连接成为一体。
使用时:将铸造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戴在患者下颌牙列,通过牵引钩牵引下颌磨牙外推。
应用于上颌时如图5-6所示,所述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包括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1和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2,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3和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4,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且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通过腭托连接。还包括牵引钩6,上颌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所述牵引钩,所述牵引钩由所述铸造带环处向远中伸出且其钩部位于上颌第二磨牙的舌侧。位于舌侧且牵引钩的钩部与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设置的粘接扣或种植钉连接。通过此种方式,可稳定地使得颊倾的上磨牙向内推,纠正锁颌。
其中,所述铸造带环A1、铸造带环B2、铸造带环a3、铸造带环b4、腭托及牵引钩均为金属材质且焊接成型或一体铸造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将所述铸造带环A1、铸造带环B2、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设置为半环形或环形。当选择为半环形时,所述铸造带环A1、铸造带环B2、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只对应于磨牙的舌侧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也仅包裹磨牙的舌侧部分。且,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铸造带环A1、B2、a3、b4均设置为只包裹部分牙冠的宽度,这样既保证了固位效果,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所述铸造带环A1和铸造带环B2的颌面、铸造带环a3和铸造带环b4的颌面设置有第二颌垫7,所述腭托近中处设置有第一颌垫8。所述颌垫为硅胶/橡胶材质,颌垫的使用对于深覆颌的患者,可以打开咬合。
本实施例的上颌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尤其适用于上颌的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对于上颌颊侧倾斜特别严重的磨牙,通过本实施例的上颌牵引支抗以及牵引钩,能够纠正上颌磨牙的颊侧倾斜,推磨牙向内。且本实施例的上颌牵引支抗装置,用于后牙锁颌式错颌畸形时,固位强、加力灵活且垫高稳定,复诊中的加力由医生完成,加力持久、有灵活性高、治疗时间短,有利于锁颌的纠正。对于无法使用种植钉的患者而言是一种更好的替代方式,并且能够避免因种植钉的有创植入所带来的发炎、脱落等风险,并且将颌垫与舌弓固定配合,也避免了垫高物固位不稳频繁脱落的风险。
制造时:通过3D扫描或者口内硅橡胶/藻酸盐取上颌牙列的模型,通过模型在上颌第一磨牙以及第二前磨牙的位置设计所述的铸造带环A1、B2、a3、b4。并根据取的模型设计腭托和牵引钩。其中,所述铸造带环可为环状或者仅设置舌侧部分。
使用时:将铸造的上颌牵引支抗装置戴在患者上颌牙列,通过牵引钩牵引上颌第二磨牙内推。
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对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牵引支抗装置,所述牵引支抗包括用于下颌的牵引磨牙近中移动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还包括用于上颌的推磨牙远中移动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
应用于下颌时如图7-10所示,一种用于下颌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包括第一支抗和第二支抗。见图7和8所述第一支抗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11、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21,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31、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41,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舌侧的舌弓51;并且,在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a处的舌侧和颊侧分别设置有开口向近中的牵引钩61,本实施例中将设置在同一铸造带环的舌颊侧两侧的牵引钩称作双轨牵引钩,所述双轨牵引钩与所述铸造带环为焊接连接或一体铸造成型。
见图9和10所述第二支抗包括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12、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22,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32、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42,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舌侧的舌弓52。并且,在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的舌颊两侧和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的舌颊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向近中的牵引钩62,本实施例中将设置在同一铸造带环的舌颊侧两侧的牵引钩称作双轨牵引钩,所述双轨牵引钩与所述铸造带环为焊接连接或一体铸造成型。
本实施例中的牵引支抗装置尤其适用于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矫治装置,尤其是临床上前牙覆颌已经基本正常,可通过上述的下颌牵引支抗装置实现牵引下颌磨牙向近中的治疗。
本实施例的牵引支抗装置避免了种植钉的使用,也避免了种植钉所带来的发炎、脱落等风险。并且,上述牵引支抗装置采用的双轨式牵引能够大大提高矫治效率和矫治效果。尤其适用于安氏II类错颌畸形,而采用本实施例的牵引支抗装置,能够为牵引下颌磨牙近中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抗,不但有利于前牙的牙周健康,还能大大缩短矫治时间。并且设置的双轨式牵引能够使得磨牙按照预定的方向前移,且提高了牵引效率。
制造时:首先通过3D扫描或者口内硅橡胶/藻酸盐取下颌牙列的模型;通过模型在下颌第一前磨牙以及第二磨牙的位置设计所述的铸造带环A11、B21、a31、和b41,其中,所述铸造带环可设置为环形;然后根据取的模型设计舌弓51,将铸造带环与舌弓焊接连接成为一体成为第一支抗;另外,需在所述铸造带环A11及铸造带环a31的舌侧和颊侧焊接牵引钩。
接着,通过模型在下颌第二前磨牙以及第一磨牙的位置设计所述的铸造带环A12、B22、a32、和b42,其中,所述铸造带环可设置为环形;然后根据取的模型设计舌弓52,最后将铸造带环与舌弓焊接连接成为一体成为第二支抗;另外,需要在所述铸造带环B22和铸造带环b42的舌侧和颊侧焊接牵引钩。
使用时:先让患者佩戴第一支抗,并利用第一支抗上的双轨牵引钩牵引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当第一磨牙移动到理想位置后,让患者更换佩戴第二支抗,并利用第二支抗上的双轨牵引钩牵引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直至将磨牙全部移动到理想位置,使患者从安氏II类错颌畸形达到标准I类磨牙的关系。
应用于下颌时如图11-14所示,一种用于上颌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所述第三支抗和第四支抗。见图11和12,所述第三支抗包括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13、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23,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33、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43,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的腭托,所述腭托近中处设置有第一颌垫8。并且,在所述铸造带环B和铸造带环b的舌颊两侧均分别设置有向远中伸出的双轨式牵引钩63,所述双轨式牵引钩越过第二磨牙的远中,并且用于与第二磨牙上的粘接扣连接以牵引第二磨牙向远中移动。
见图13和14,所述第四支抗包括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14、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24、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34、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44、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的腭托,所述腭托近中处设置有第一颌垫8。并且,在所述铸造带环B和铸造带环b的舌颊两侧均分别设置有开口向远中的双轨式牵引钩,用于牵引上颌的第一磨牙及第二前磨牙向远中移动。
制造时:首先通过3D扫描或者口内硅橡胶/藻酸盐取上颌牙列的模型;通过模型在上颌第二前磨牙以及第一磨牙的位置设计所述的铸造带环A、B、a、和b;然后根据取的模型设计腭托,将铸造带环与腭托焊接连接成为一体成为第一支抗;另外,需在所述铸造带环B及铸造带环b的舌侧和/或颊侧焊接牵引钩,所述牵引钩越过第二磨牙的远中。
接着,通过模型在上颌第一前磨牙和第二磨牙的位置设计所述的铸造带环A、B、a和b,然后根据取的模型设计腭托,最后将铸造带环与腭托焊接连接成为一体成为第二支抗;另外,需要在所述铸造带环b和铸造带环b的舌侧和颊侧焊接远中牵引钩。
使用时:先让患者佩戴第一支抗,并利用第一支抗上的双轨牵引钩牵引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当第二磨牙移动到理想位置后,让患者更换佩戴第二支抗,并利用第二支抗上的双轨牵引钩依次牵引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远中移动,直至将磨牙全部移动到理想位置,使患者从安氏II类错颌畸形达到标准I类磨牙的关系。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抗可仅设置铸造带环B24和铸造带环b44,并通过铸造带环B24和铸造带环b44上设置的双轨牵引钩依次牵引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和第一前磨牙远中移动,直至将磨牙全部移动到理想位置,使患者从安氏II类错颌畸形达到标准I类磨牙的关系。
本实施例中的牵引支抗装置尤其适用于安氏II类错颌畸形的矫治装置,尤其是临床上前牙覆颌已经基本正常,可通过上述的上颌牵引支抗装置实现牵引上颌磨牙向远中的治疗。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进行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于上/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对应于上/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上/下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对应于上/下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连接为一体,且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通过腭托/舌弓连接,所述腭托/舌弓为朝向前牙舌侧弧形;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左侧铸造带环和右侧铸造带环的牵引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均设置在下颌;所述牵引钩设置在所述铸造带环A与铸造带环B之间的颊侧以及所述铸造带环a与铸造带环b之间的颊侧且所述牵引钩开口朝向远中;或者所述牵引钩分别设置在所述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颊侧以及所述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颊侧且所述牵引钩开口朝向远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均设置在下颌;所述牵引钩设置在所述铸造带环A与铸造带环B之间的颊侧以及所述铸造带环a与铸造带环b之间的颊侧且分别向远中磨牙处伸出;或者所述牵引钩分别设置在所述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颊侧以及所述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颊侧且向远中磨牙处伸出;所述铸造带环A与铸造带环B的颌面处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颌面处设置有第二颌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均设置在上颌;所述牵引钩设置在所述铸造带环A与铸造带环B之间的舌侧以及所述铸造带环a与铸造带环b之间的舌侧且分别向远中磨牙伸出;或者所述牵引钩分别设置在所述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舌侧以及所述铸造带环a或铸造带环b的舌侧且向远中磨牙伸出;所述腭托近中处设置有第一颌垫,所述铸造带环A与铸造带环B的颌面处与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颌面处设置有第二颌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下颌的第一支抗和第二支抗;
所述第一支抗包括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的舌弓,所述铸造带环A的舌颊两侧和所述铸造带环a的舌颊两侧分别设置开口向近中的双轨式牵引钩;
所述第二支抗包括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下颌左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下颌右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的舌弓,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的舌颊两侧和所述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之间的舌颊两侧分别设置开口向近中的双轨式牵引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上颌的第三支抗和第四支抗;
所述第三支抗包括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的铸造带环b,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的腭托;所述铸造带环B和铸造带环b的舌侧或者舌颊两侧分别设置有向远中伸出的且越过第二磨牙远中的牵引钩或者双轨式牵引钩;
所述第四支抗包括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对应于上颌右侧第一前磨牙的铸造带环a和第二磨牙的铸造带环b,以及连接所述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和铸造带环b的腭托;在所述铸造带环B和铸造带环b的舌侧或者舌颊两侧分别设置开口向远中的牵引钩或双轨式牵引钩。
7.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牵引支抗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铸造带环a、铸造带环b、腭托/舌弓及牵引钩一体铸造成型。
CN202320563587.1U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 Active CN220360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3587.1U CN220360466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3587.1U CN220360466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0466U true CN220360466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9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3587.1U Active CN220360466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0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8490B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科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制作方法
CN110584805B (zh) 一种颌位性凹面畸形矫治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US11364097B2 (en) Orthodontic bracket for use on deciduous teeth
US10945814B2 (en) Orthodontic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0144771U (zh) 一种导下颌向前和固定正畸联合矫治装置
US11382722B2 (en) Orthodontic brackets for deciduous teeth
TWM618026U (zh) 牙齒矯治器、牙科器械、牙齒矯治套組和牙齒矯治系統
CN117379200A (zh) 以上颌咬合结构引导下颌生长重建的早期矫治器制作方法
CN211271265U (zh) 一种利于后牙伸长的颌垫及牙齿矫正装置
CN220360466U (zh) 一种牵引支抗装置组件
CN217448047U (zh) 一种口腔正畸用多功能矫正装置
CN211381875U (zh) 一种治疗早期反牙合的定制式lr型矫治器
CN114376747A (zh) 一种适于颌间牵引的矫治器及其设计方法
TWM608387U (zh) 用於錯頜畸形治療的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組及牙科矯治系統
CN207041584U (zh) 改良固定式尖牙远移器
CN217696910U (zh) 一种用于矫正安氏ⅱ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
CN214908433U (zh) 一种带牵引钩的唇弓活动矫治器
Joo A new treatment method to retract anterior teeth with the double J retractor system in Class III malocclusions
CN210903430U (zh) 一种悬臂式矫治器
CN217244883U (zh) 直丝弓与差动力相结合的两用托槽
CN213607024U (zh) 一种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的牙科器械及矫治系统
CN213851154U (zh) 基于带圈式开大曲的牙合垫矫治器
CN219184214U (zh) 一种矫治器
WO2021246495A1 (ja) マウスピース型可撤式矯正装置
CN215503488U (zh) 一种下颌远移磨牙的矫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