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2794U - 一种建筑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2794U
CN220352794U CN202322224038.4U CN202322224038U CN220352794U CN 220352794 U CN220352794 U CN 220352794U CN 202322224038 U CN202322224038 U CN 202322224038U CN 220352794 U CN220352794 U CN 220352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disc
fixedly arranged
pile body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40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勇
李鲁月
孙谭伟
李志强
王超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gch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ngch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ngch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ngch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40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2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2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2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桩,涉及建筑桩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设于地面的圆盘,所述圆盘底部固定设有桩体,所述桩体底部固定设有锥形桩筒,所述桩体底部内部固定设有主固定组件,用于扎入锥形桩筒内部的泥土,提高桩体的稳定性,所述圆盘底部两侧均设有辅助固定组件,用于保障桩体和锥形桩筒的稳定,所述主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重力压住固定块带动插杆上若干辅助插桩向下转动,实现若干辅助插桩倒插入泥土中,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稳定性,以便承受不同重量的建筑物,同时泥土挤压移动板,若干第二插桩对挤压的泥土进行打桩,从而实现对塌软泥土进行稳定打桩,避免歪倒倾斜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桩。
背景技术
建筑桩是一种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基本建筑用具,主要用在建设初期,打入泥土中用于承受其上部建筑物重量,以实现建筑物基础坚固,因为地面建筑物如果要建在地面上,地面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必须保证地面有足够的抵抗压力的强度,所以就必须对承受建筑物的地面进行加固或者改善地面的承受方式,通过在地基上打桩,让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通过建筑桩传到地面以下很深的位置,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22506681.1的一种建筑桩,该建筑桩主要由:桩柱、桩头以及桩承台组合而成,所述桩头设置在所述桩柱的底端,所述桩承台设置在所述桩柱的顶端,所述桩柱的外部设有契合块,所述桩头呈锥型,所述桩头呈锥型,所述桩柱包括:内柱以及与所述内柱呈一整体结构的外柱。
但在实际使用时,上述装置遇到泥土塌软的情况时,容易发生歪倒倾斜的现象,同时底部通过若干契合块,缺乏稳定性,降低了打桩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桩,通过重力压住固定块带动插杆上若干辅助插桩向下转动,实现若干辅助插桩倒插入泥土中,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稳定性,以便承受不同重量的建筑物,同时泥土挤压移动板,若干第二插桩对挤压的泥土进行打桩,从而实现对塌软泥土进行稳定打桩,避免歪倒倾斜的现象发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桩,包括固定设于地面的圆盘,所述圆盘底部固定设有桩体,所述桩体底部固定设有锥形桩筒;
所述桩体底部内部固定设有主固定组件,用于扎入锥形桩筒内部的泥土,提高桩体的稳定性;
所述圆盘底部两侧均设有辅助固定组件,用于保障桩体和锥形桩筒的稳定;
所述主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于桩体内部,所述移动板顶部固定设有四个伸缩杆,四个所述伸缩杆顶端与圆盘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伸缩杆外部均套设有弹簧,四个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移动板顶部和圆盘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底部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插桩。
优选的,所述桩体内壁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滑槽,所述移动板底部外壁固定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滑块,四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设于四个滑槽内部,便于桩体内部的泥土挤压移动板带动四个滑块分别沿着四个滑槽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辅助固定杆,所述辅助固定杆固定设于圆盘底部并设于桩体一侧,所述辅助固定杆内部开设有开槽。
优选的,所述开槽内部设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转轴,且若干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与开槽前后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固定杆远离桩体的一侧设有插杆,所述插杆顶端贯穿圆盘并延伸至圆盘顶部,所述插杆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固定杆,且若干固定杆前后两端分别与通槽前后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若干所述固定杆和同侧的转轴之间均转动设有同一个辅助插桩,所述插杆底部固定设有插锥,便于对桩体和锥形桩筒进行辅助打桩。
优选的,所述插杆顶部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圆盘顶部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固定块卡接设于卡接槽内部并与圆盘顶部之间通过两个螺栓固定,便于压动插杆带动固定块卡接进入卡接槽内部,并对固定块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锥形桩筒底部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插桩,若干所述第一插桩表面固定设有若干倒插柱,便于第一插桩带动若干倒插柱一起插入泥土中,提高对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推动桩体和锥形桩筒扎入泥土,若干第一插桩和若干倒插柱带动两个辅助固定杆扎入泥土中,重力压住固定块带动插杆在泥土中下压,并带动插锥深扎入泥土中,插杆下压带动若干辅助插桩一端绕着若干转轴转动,另一端绕着固定杆向下转动,从而实现若干辅助插桩向下转动倒插进入泥土中,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稳定性,以便承受不同重量的建筑物。
2、通过若干第二插桩插入桩体内部的泥土,移动板底部会压缩桩体内部的泥土,同时根据泥土压缩的情况,两个滑块会分别沿着滑槽上下滑动,并带动移动板上下移动,移动板上下移动挤压其顶部的若干弹簧,若干弹簧在若干伸缩杆的作用下拉伸或收缩并限制弹簧的运动,从而实现可以对塌软泥土进行稳定打桩,避免歪倒倾斜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去掉辅助固定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固定组件拆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插桩和倒插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盘、2桩体、3锥形桩筒、4辅助固定组件、5第一插桩、6倒插柱、7主固定组件、8卡接槽;
41辅助固定杆、42开槽、43转轴、44辅助插桩、45插杆、46通槽、47固定杆、48插锥、49固定块、71移动板、72滑槽、73伸缩杆、74弹簧、75滑块、76第二插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桩,包括固定设于地面的圆盘1,所述圆盘1底部固定设有桩体2,所述桩体2底部固定设有锥形桩筒3,所述锥形桩筒3底部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插桩5,若干所述第一插桩5表面固定设有若干倒插柱6,便于第一插桩5带动若干倒插柱6一起插入泥土中,提高对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如图1-5所示,所述圆盘1底部两侧均设有辅助固定组件4,用于保障桩体2和锥形桩筒3的稳定,所述辅助固定组件4包括辅助固定杆41,所述辅助固定杆41固定设于圆盘1底部并设于桩体2一侧,所述辅助固定杆41内部开设有开槽42,所述开槽42内部设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转轴43,且若干转轴43前后两端分别与开槽42前后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辅助固定杆41远离桩体2的一侧设有插杆45,所述插杆45顶端贯穿圆盘1并延伸至圆盘1顶部,所述插杆45内部开设有通槽46,所述通槽46内部设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固定杆47,且若干固定杆47前后两端分别与通槽46前后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若干所述固定杆47和同侧的转轴43之间均转动设有同一个辅助插桩44,所述插杆45底部固定设有插锥48,便于对桩体2和锥形桩筒3进行辅助打桩,所述插杆45顶部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块49,所述圆盘1顶部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块49相匹配的卡接槽8,所述固定块49卡接设于卡接槽8内部并与圆盘1顶部之间通过两个螺栓固定,便于压动插杆45带动固定块49卡接进入卡接槽8内部,并对固定块49进行固定。
通过设置辅助固定组件4,需要扎入泥土中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于合适的地面,同时推动桩体2和锥形桩筒3扎入泥土,使得若干第一插桩5和若干倒插柱6带动两个辅助固定杆41扎入泥土中,同时重力压住固定块49带动插杆45在泥土中下压,并带动插锥48深扎入泥土中,同时插杆45下压带动通槽46内部若干辅助插桩44一端绕着若干转轴43转动,另一端绕着固定杆47向下转动,如图2所示,从而实现若干辅助插桩44向下转动倒插进入泥土中,最后拧紧固定块49与圆盘1之间的两个螺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稳定性,以便承受不同重量的建筑物。
如图3、4所示,所述桩体2底部内部固定设有主固定组件7,用于扎入锥形桩筒3内部的泥土,提高桩体2的稳定性,所述主固定组件7包括移动板71,所述移动板71设于桩体2内部,所述移动板71顶部固定设有四个伸缩杆73,四个所述伸缩杆73顶端与圆盘1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伸缩杆73外部均套设有弹簧74,四个所述弹簧74两端分别与移动板71顶部和圆盘1底部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板71底部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插桩76,所述桩体2内壁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滑槽72,所述移动板71底部外壁固定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滑块75,四个所述滑块75分别滑动设于四个滑槽72内部,便于桩体2内部的泥土挤压移动板71带动四个滑块75分别沿着四个滑槽72上下滑动。
通过设置主固定组件7,将本实用新型推动桩体2和锥形桩筒3扎入泥土中时,锥形桩筒3内部的泥土抵住锥形桩筒3内壁到达桩体2中,然后若干第二插桩76会插入桩体2内部的泥土,移动板71底部会压缩桩体2内部的泥土,同时根据泥土压缩的情况,两个滑块75会分别沿着滑槽72上下滑动,并带动移动板71上下移动,移动板71上下移动挤压其顶部的若干弹簧74,若干弹簧74在若干伸缩杆73的作用下拉伸或收缩并限制弹簧74的运动,从而实现可以对塌软泥土进行稳定打桩,避免歪倒倾斜的现象发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桩,包括固定设于地面的圆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底部固定设有桩体(2),所述桩体(2)底部固定设有锥形桩筒(3);
所述桩体(2)底部内部固定设有主固定组件(7),用于扎入锥形桩筒(3)内部的泥土,提高桩体(2)的稳定性;
所述圆盘(1)底部两侧均设有辅助固定组件(4),用于保障桩体(2)和锥形桩筒(3)的稳定;
所述主固定组件(7)包括移动板(71),所述移动板(71)设于桩体(2)内部,所述移动板(71)顶部固定设有四个伸缩杆(73),四个所述伸缩杆(73)顶端与圆盘(1)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伸缩杆(73)外部均套设有弹簧(74),四个所述弹簧(74)两端分别与移动板(71)顶部和圆盘(1)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71)底部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插桩(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2)内壁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滑槽(72),所述移动板(71)底部外壁固定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滑块(75),四个所述滑块(75)分别滑动设于四个滑槽(7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组件(4)包括辅助固定杆(41),所述辅助固定杆(41)固定设于圆盘(1)底部并设于桩体(2)一侧,所述辅助固定杆(41)内部开设有开槽(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42)内部设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转轴(43),且若干转轴(43)前后两端分别与开槽(42)前后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杆(41)远离桩体(2)的一侧设有插杆(45),所述插杆(45)顶端贯穿圆盘(1)并延伸至圆盘(1)顶部,所述插杆(45)内部开设有通槽(46),所述通槽(46)内部设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固定杆(47),且若干固定杆(47)前后两端分别与通槽(46)前后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固定杆(47)和同侧的转轴(43)之间均转动设有同一个辅助插桩(44),所述插杆(45)底部固定设有插锥(4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5)顶部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块(49),所述圆盘(1)顶部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块(49)相匹配的卡接槽(8),所述固定块(49)卡接设于卡接槽(8)内部并与圆盘(1)顶部之间通过两个螺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桩筒(3)底部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插桩(5),若干所述第一插桩(5)表面固定设有若干倒插柱(6)。
CN202322224038.4U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建筑桩 Active CN220352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4038.4U CN220352794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建筑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4038.4U CN220352794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建筑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2794U true CN220352794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78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4038.4U Active CN220352794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建筑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2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27128A (zh) 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
CN220352794U (zh) 一种建筑桩
CN1032499C (zh) 灌注桩扩孔压头及扩孔方法
CN105839617B (zh) 一种高稳固建筑桩
CN111999141B (zh) 一种地基基础加固土工用压样装置
CN219410829U (zh) 一种组合桩
CN110905420B (zh) 一种大孔径卸压钻机
CN105862857B (zh) 一种宽度可调的建筑桩
CN116516953A (zh) 一种管桩非挤土施工装置
CN113982260B (zh) 一种地下室柱帽区工具式支模架
CN113738283A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筒形挤扩器
CN213709508U (zh) 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
CN219527616U (zh) 一种水利工程基桩
CN216007065U (zh) 一种基桩抗压静载试验装置
CN105862726B (zh) 一种带有侧桩的建筑桩
CN220117185U (zh) 土木工程组合桩
CN220789705U (zh) 用于地面夯实的夯实设备
CN215910145U (zh) 一种生态环境监测用手动式土壤采集器
CN218804240U (zh) 一种纸箱芯纸裁切固定机构
CN216973045U (zh) 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用的混凝土压实装置
CN219509606U (zh) 一种岩体钻孔取芯装置
CN219326002U (zh) 一种压实设备
CN217438928U (zh) 一种公路建设用便捷式立柱扶正装置
CN117451408B (zh) 一种用于土壤环境监测的取样设备
CN214096969U (zh) 一种单桩竖向抗压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