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0829U - 一种组合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0829U
CN219410829U CN202320834369.7U CN202320834369U CN219410829U CN 219410829 U CN219410829 U CN 219410829U CN 202320834369 U CN202320834369 U CN 202320834369U CN 219410829 U CN219410829 U CN 219410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pile body
rod
sleeve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343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8343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0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0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0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桩,每个推动板底部中端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每个连接柱底部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推动杆,桩体内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每个安装板侧边中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每个导向杆外侧表面均滑动套接有推动套筒,且推动杆底部通过转轴铰接于推动套筒外侧表面。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推动杆的传动作用下,使得只需对推动螺栓进行持续拧动后,即可提供给推动套筒相应的抵动力而使其在导向杆外侧表面水平移动,而使得加固尖锥杆可以对桩体外侧的泥土进行插入加固处理,提高桩体承载的稳定性,避免桩体在插入后受到振动而从泥土内部移出而影响土木施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桩。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桩,就是在工程中使用的,最终在建、构筑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桩。
但是,现如今在对桩体进行使用时,需要将桩体下压至施工场地泥土内部,而在此过程中,受限于桩体自身的结构作用,导致桩体在插入泥土内部后,其外侧并无相应的支撑结构,使得桩体在后续使用的稳定性不足,受到震动时极易从插入槽内部移出而影响后续的承载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桩,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合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内侧滑动安装有推动板,且推动板的数量为若干组,每两组所述推动板底部侧边两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传动杆;
每个所述推动板底部中端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每个所述连接柱底部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推动杆,所述桩体内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侧边中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每个所述导向杆外侧表面均滑动套接有推动套筒,且推动杆底部通过转轴铰接于推动套筒外侧表面;
每个所述推动套筒外侧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抵动杆,且抵动杆侧边顶端贯穿滑动安装于安装板内部,每两组所述抵动杆侧边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尖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动杆的传动作用下,使得只需对推动螺栓进行持续拧动后,即可提供给推动套筒相应的抵动力而使其在导向杆外侧表面水平移动,而使得加固尖锥杆可以对桩体外侧的泥土进行插入加固处理,提高桩体承载的稳定性,避免桩体在插入后受到振动而从泥土内部移出而影响土木施工的安全性。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桩体侧边两端内部均开设有收纳槽,且加固尖锥杆滑动安装于收纳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纳槽对加固尖锥杆的收纳存放而保证桩体在放置时,加固尖锥杆不会造成阻碍。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桩体顶部外侧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外侧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侧边顶端通过螺纹拧接有调节螺栓,每个所述调节螺栓底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插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插入杆的位置进行调节而进一步提高对桩体插入使用的稳定性。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桩体顶部中端通过螺纹拧接有推动螺栓,且推动螺栓底部活动贴合于推动板顶部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动螺栓的拧动而方便对推动板进行传动调节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组合桩,通过转轴而将推动杆侧边两端分别与连接柱以及推动套筒外侧相连接,使得在推动板受到抵动而在桩体内部竖向下降时,即可提供给推动套筒相应的抵动力而使其在导向杆外侧表面水平移动,随之结合抵动杆对加固尖锥杆的推动力而使其从收纳槽内部移出,对桩体外侧的泥土进行插入加固处理,提高桩体承载的稳定性,避免桩体在插入后受到振动而从泥土内部移出而影响土木施工的安全性。
2.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组合桩,通过传动杆而将多组推动板相连接,进而使得位于桩体顶部的推动板受到抵动而下降时,可以同步带动多组推动板同步在桩体内部竖向下降而保证对多组加固尖锥杆的推动同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桩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桩的桩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桩的推动板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桩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桩体;11、固定套筒;12、连接板;13、调节螺栓;14、插入杆;2、推动板;21、传动杆;22、连接柱;23、推动杆;24、安装板;25、导向杆;26、推动套筒;27、抵动杆;28、加固尖锥杆;29、推动螺栓;3、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桩,桩体1顶部外侧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筒11,固定套筒11外侧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2,每个连接板12侧边顶端通过螺纹拧接有调节螺栓13,每个调节螺栓13底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插入杆14。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桩体1顶部中端通过螺纹拧接有推动螺栓29,且推动螺栓29底部活动贴合于推动板2顶部表面。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每个推动板2底部中端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22,每个连接柱22底部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推动杆23,桩体1内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4,每个安装板24侧边中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5,每个导向杆25外侧表面均滑动套接有推动套筒26,且推动杆23底部通过转轴铰接于推动套筒26外侧表面,每个推动套筒26外侧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抵动杆27,且抵动杆27侧边顶端贯穿滑动安装于安装板24内部,每两组抵动杆27侧边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尖锥杆28。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桩体1侧边两端内部均开设有收纳槽3,且加固尖锥杆28滑动安装于收纳槽3内部。
工作时,将桩体下压插入施工场地内部的泥土中,使得连接板12底部贴合于地面,再对调节螺13进行拧动而使其带动插入杆14转动而插入泥土内部,随之将推动螺栓29拧动而插入桩体1顶端内部,使得推动螺栓29底部接触推动板2顶部表面,持续对推动螺栓29进行拧动,使其带动多组推动板2同步在桩体1内部竖向下降,结合推动杆23的传动作用下而提供给推动套筒26相应的外向推动力,使得推动套筒26可以在导向杆25外侧表面水平相对移动,进而通过抵动杆27而提供给加固尖锥杆28相应的外向推动力,使得多组加固尖锥杆28可以从桩体1内部的收纳槽3内部移出,插入桩体1外部的泥土内部,对桩体进行加固处理,随之外向拧动推动螺栓29而使其从推动板2以及桩体1顶部移出,方便桩体1进行承载使用。

Claims (5)

1.一种组合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内侧滑动安装有推动板(2),且推动板(2)的数量为若干组,每两组所述推动板(2)底部侧边两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传动杆(21);
每个所述推动板(2)底部中端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22),每个所述连接柱(22)底部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推动杆(23),所述桩体(1)内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4),每个所述安装板(24)侧边中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5),每个所述导向杆(25)外侧表面均滑动套接有推动套筒(26),且推动杆(23)底部通过转轴铰接于推动套筒(26)外侧表面;
每个所述推动套筒(26)外侧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抵动杆(27),且抵动杆(27)侧边顶端贯穿滑动安装于安装板(24)内部,每两组所述抵动杆(27)侧边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尖锥杆(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侧边两端内部均开设有收纳槽(3),且加固尖锥杆(28)滑动安装于收纳槽(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顶部外侧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筒(11),所述固定套筒(11)外侧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板(12)侧边顶端通过螺纹拧接有调节螺栓(13),每个所述调节螺栓(13)底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插入杆(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顶部中端通过螺纹拧接有推动螺栓(29),且推动螺栓(29)底部活动贴合于推动板(2)顶部表面。
CN202320834369.7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组合桩 Active CN219410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4369.7U CN219410829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组合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4369.7U CN219410829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组合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0829U true CN21941082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4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34369.7U Active CN219410829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组合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08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05327A (zh) * 2024-01-24 2024-02-27 南通远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建筑用外墙加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05327A (zh) * 2024-01-24 2024-02-27 南通远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建筑用外墙加固装置
CN117605327B (zh) * 2024-01-24 2024-04-16 南通远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建筑用外墙加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10829U (zh) 一种组合桩
CN215367312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CN215444089U (zh) 一种基于安全科学工程的煤矿安全生产用支撑架
CN203625885U (zh) 加固式基桩
CN213625600U (zh) 一种岩土工程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
CN114033454A (zh) 一种高稳定性气动锚杆钻机
CN208844542U (zh) 一种软基加固装置
CN219862762U (zh) 一种防桩体偏移的混凝土管桩
CN113463933A (zh) 一种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8758789U (zh)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用防倾斜装置
CN217354418U (zh) 一种高强度矿用支架
CN220953386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打桩机构
CN207111092U (zh) 一种盾构机平移施工结构
CN221030225U (zh) 一种可提高地连墙在复杂圆砾地层下成槽质量的辅助装置
CN220868191U (zh) 一种深基坑用锚拉桩支护机构
CN216615857U (zh) 一种支护桩桩头连接装置
CN220150323U (zh) 一种桩基灌注装置
CN113152977B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辅助施工装置
CN212896324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建筑桩
CN219793938U (zh) 复杂地层中重叠墙底部加固结构
CN214741401U (zh) 一种采矿锚杆安装装置
CN220599709U (zh) 一种大坝边坡支护移动式装置
CN215407682U (zh) 一种拼装式泳池及防涨平衡结构
CN213267974U (zh) 一种加固型桩基
CN220815559U (zh) 一种山地小型钻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