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9754U - 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9754U
CN220349754U CN202321894763.6U CN202321894763U CN220349754U CN 220349754 U CN220349754 U CN 220349754U CN 202321894763 U CN202321894763 U CN 202321894763U CN 220349754 U CN220349754 U CN 220349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attery
fixed mounting
connecting plate
battery shel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47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单康胜
刘文奎
刘宏
洪秀英
刘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Diber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Diber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Diber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Diber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47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9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9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9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包括基箱和动力电池壳本体,所述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安装盒,可对动力电池壳本体进行放置,通过打开第一电动推杆,可推动第二安装盒对动力电池壳本体进行夹持,第一阻尼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二阻尼杆可起到抗震的作用,避免动力电池壳本体受颠簸损坏,打开第二电动推杆可将万向轮顶出,方便装置移动,解决了传统的输送小车抗震效果有限,且不便于对电池壳进行固定,电池壳易受颠簸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壳输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与高尔夫球车等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动力电池壳在加工后需要进行输送运输,方便后续的组装,传统的输送方式为小车输送,但传统的输送小车抗震效果有限,且不便于对电池壳进行固定,电池壳易受颠簸损坏,为此,我们提出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实现了便于对电池壳进行固定,且抗震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传统的输送小车抗震效果有限,且不便于对电池壳进行固定,电池壳易受颠簸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包括基箱和动力电池壳本体,所述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杆,且第一阻尼杆的另一端与基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盒,所述基箱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护板,所述护板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阻尼杆,且第二阻尼杆的另一端与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盒,所述第一安装盒的顶部与第二安装盒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基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的四周均设置有万向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块,所述固定箱的内腔开设有第一导向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第二导向块,所述护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所述基箱的内腔开设有滑动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护板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表面设置有防护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箱的右侧设置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安装盒,可对动力电池壳本体进行放置,通过打开第一电动推杆,可推动第二安装盒对动力电池壳本体进行夹持,第一阻尼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二阻尼杆可起到抗震的作用,避免动力电池壳本体受颠簸损坏,打开第二电动推杆可将万向轮顶出,方便装置移动,解决了传统的输送小车抗震效果有限,且不便于对电池壳进行固定,电池壳易受颠簸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板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箱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基箱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箱;2、固定箱;3、第一阻尼杆;4、第一弹簧;5、第一连接板;6、第一安装盒;7、安装槽;8、第一导向槽;9、第一导向块;10、护板;11、顶板;12、第一电动推杆;13、定位板;14、第二弹簧;15、第二阻尼杆;16、第二连接板;17、第二安装盒;18、第二导向块;19、第二导向槽;20、第二电动推杆;21、横板;22、万向轮;23、滑动块;24、滑动槽;25、动力电池壳本体;26、控制器;27、电池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包括基箱1和动力电池壳本体25,基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箱2,固定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5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杆3,且第一阻尼杆3的另一端与基箱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盒6,基箱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护板10,护板10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11,顶板1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电动推杆1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3,定位板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16,第二连接板16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阻尼杆15,且第二阻尼杆15的另一端与定位板1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盒17,第一安装盒6的顶部与第二安装盒17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7,基箱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20,第二电动推杆2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横板21,横板21底部的四周均设置有万向轮22。
第一连接板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块9,固定箱2的内腔开设有第一导向槽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槽8和第一导向块9对第一连接板5导向,使第一连接板5移动时稳定。
第二连接板16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第二导向块18,护板10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向块18和第二导向槽19对第二连接板16导向,使第二连接板16移动时稳定。
横板2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23,基箱1的内腔开设有滑动槽2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23与滑动槽24对横板21导向,使横板21移动时稳定。
护板10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器26,且控制器26的表面设置有防护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26用来控制各个电器的开关。
基箱1的右侧设置有电池箱27,且电池箱27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池箱27内的蓄电池为装置提供备用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动力电池壳本体25放入第一安装盒6顶部的安装槽7内,打开第一电动推杆12推动定位板1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弹簧14和第二阻尼杆15向下移动,第二连接板16和第二安装盒17向下移动,第二安装盒17卡在动力电池壳本体25的顶部,可对动力电池壳本体25限位,直至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14被轻微压缩,可防止动力电池壳本体25脱槽,第一阻尼杆3、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14和第二阻尼杆15可起到抗震的作用,避免动力电池壳本体25受颠簸损坏,打开第二电动推杆20推动横板21向下移动,横板21带动万向轮22与地面接触,从而方便装置移动,到达目的地后,回缩第二电动推杆20将万向轮22收回,使装置稳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包括基箱(1)和动力电池壳本体(2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5)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杆(3),且第一阻尼杆(3)的另一端与基箱(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盒(6),所述基箱(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护板(10),所述护板(10)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11),所述顶板(1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3),所述定位板(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16),所述第二连接板(16)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阻尼杆(15),且第二阻尼杆(15)的另一端与定位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盒(17),所述第一安装盒(6)的顶部与第二安装盒(17)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基箱(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20),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横板(21),所述横板(21)底部的四周均设置有万向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块(9),所述固定箱(2)的内腔开设有第一导向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6)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第二导向块(18),所述护板(10)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23),所述基箱(1)的内腔开设有滑动槽(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0)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器(26),且控制器(26)的表面设置有防护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箱(1)的右侧设置有电池箱(27),且电池箱(27)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
CN202321894763.6U 2023-07-19 2023-07-19 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 Active CN220349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4763.6U CN220349754U (zh) 2023-07-19 2023-07-19 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4763.6U CN220349754U (zh) 2023-07-19 2023-07-19 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9754U true CN220349754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504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4763.6U Active CN220349754U (zh) 2023-07-19 2023-07-19 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9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3103B (zh) 轨道式引导车自动充电装置
CN210129757U (zh) 一种车载手机夹持充电器
CN220349754U (zh) 动力电池壳输送装置
CN113419544B (zh) 一种港口自动导引车用巡航无线充电移动车
CN211555965U (zh) 一种锂电池存放装置
CN214797517U (zh) 一种带过充保护结构的锂电池
CN212062512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新能源电池
CN210742320U (zh) 一种电力检测辅助调节装置
CN219779072U (zh) 一种电池侧向放置柜
CN218982635U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105437997A (zh) 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
CN216566490U (zh) 智能换电柜内舱电池充电口连接装置
CN108974926B (zh) 一种双轴自动抓取机械手装置
CN219066590U (zh) 一种电感胶壳固定装置
CN20733845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
CN207190831U (zh) 顶充式agv充电机及顶充式agv叉车
CN220628633U (zh) 大功率移动电站
CN220754392U (zh) 一种适应多规格的锂电池充电装置
CN220965077U (zh) 一种具有移动结构的充电式音响
CN217879382U (zh) 一种直流电源检测用电压表
CN111245064B (zh) 一种本安型巡检机器人自动充电装置
CN217334285U (zh) Rgv小车高度调节装置
CN215897352U (zh) 一种快速充电锂电池专用充电器
CN216290217U (zh) 具有精确驱动机构的电连接装置及包含其的充电仓
CN216233630U (zh) 一种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储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