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4308U - 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4308U
CN220344308U CN202320673796.1U CN202320673796U CN220344308U CN 220344308 U CN220344308 U CN 220344308U CN 202320673796 U CN202320673796 U CN 202320673796U CN 220344308 U CN220344308 U CN 220344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leaning device
floor cleaning
housing
clean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737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强
许升
毛嘉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737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4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4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4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清洁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扫地机和基站在对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设备包括基站、地面清洁装置和引导定位构件;地面清洁装置设置成能够自动进出基站;引导定位构件位于基站内,且引导定位构件设置成能够引导地面清洁装置逐步定位。在地面清洁装置进入基站内后,本实用新型的引导定位构件能够引导地面清洁装置移动至与基站进行对接的准确位置,并进行定位,避免地面清洁装置和基站在进行对接时产生误差。

Description

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洗地机、扫地机或洗扫一体机等智能清洁设备的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现有的一些清洁设备包括扫地机器人和扫地机器人基站,扫地机器人能够自动运动至房间各个位置并进行清洁,清洁完成后,自动回归扫地机器人基站内,扫地机器人基站一般固定不动并用于对扫地机器人进行自动充电、集尘、清洁等,彻底解放用户的双手。
扫地机器人在进入基站后,扫地机器人本身需要和基站内充电电路对接,除尘口对接等,但是现有扫地机器人和基站在对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导致对接准确率降低,进而使得基站难以对扫地机器人进行充电或集尘、使得扫地机器人的拖布清洗效果较差,严重时还会产生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现有扫地机和基站在对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清洁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扫地机和基站在对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基站、地面清洁装置和引导定位构件;
所述地面清洁装置设置成能够自动进出所述基站;
所述引导定位构件位于所述基站内,且所述引导定位构件设置成能够引导所述地面清洁装置逐步定位。
在上述清洁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定位构件为设置在所述基站内相对立两侧的倾斜内壁,且两个所述倾斜内壁之间的距离自所述基站内朝向所述基站外的方向逐渐变大。
在上述清洁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倾斜内壁呈相互对称设置。
在上述清洁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定位构件上设置有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用于减小所述地面清洁装置和所述引导定位构件之间的阻力。
在上述清洁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机壳,
所述机壳内形成有基站容纳腔,所述基站设置在所述基站容纳腔内,所述机壳和所述基站以可移动的方式相连,以使所述基站能够自所述基站容纳腔内被推出或拉出。
在上述清洁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容纳室和基站总成,在所述机壳和所述基站连接到位的情况下,所述机壳和所述基站形成有所述容纳室,所述基站总成位于所述容纳室内,且所述基站总成与所述基站相连。
在上述清洁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基站的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
在上述清洁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站包括相连的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在所述基站安装到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坡道位于所述基站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坡道位于所述基站容纳腔外,所述第二坡道与地面抵接相连。
在上述清洁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坡道的两侧设置有防侧偏构件,所述防侧偏构件设置成在所述地面清洁装置进入所述基站内时能够防止所述地面清洁装置发生侧偏。
在上述清洁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站包括开口,所述地面清洁装置通过所述开口进出所述基站,所述开口呈对称设置。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设备包括基站、地面清洁装置和引导定位构件;地面清洁装置设置成能够自动进出基站;引导定位构件位于基站内,且引导定位构件设置成能够引导地面清洁装置逐步定位。在地面清洁装置进入基站内后,本实用新型的引导定位构件能够引导地面清洁装置移动至与基站进行对接的准确位置,并进行定位,避免地面清洁装置和基站在进行对接时产生误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引导定位构件为设置在基站内相对立两侧的倾斜内壁,且两个倾斜内壁之间的距离自基站内朝向基站外的方向逐渐变大,基于此,使得基站内的两个倾斜内壁的相邻的两端距离变小,在逐渐引导地面清洁装置移动至准确位置的同时,还能够卡住地面清洁装置的本身,实现地面清洁装置的固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引导定位构件上设置转动构件,能够减小地面清洁装置和引导定位构件之间的阻力,便于地面清洁装置进入基站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设备还包括机壳,机壳内形成有基站容纳腔,基站设置在基站容纳腔内,机壳和基站以可移动的方式相连,以使基站能够自基站容纳腔内被推出或拉出,在基站移动至基站容纳腔的情况下,方便对基站的零部件进行维修、保养或更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设置,方便机壳和基站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另一视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正视图;
图6是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轴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
1、机壳;11、基站容纳腔;111、容纳室;12、第一连接部;13、加强构件;14、把手结构;2、基站;21、壳体;211、开口;22、第二连接部;23、前面板;231、容纳槽;24、门体;25、基站总成;26、第一坡道;27、第二坡道;271、防侧偏构件;272、凸起结构;28、清洁槽;281、清洁筋;29、引导定位构件;291、转动构件;3、地面清洁装置;4、第一紧固件;5、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阅图1和2,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设备包括基站2、地面清洁装置3和引导定位构件29;地面清洁装置3设置成能够自动进出基站2;引导定位构件29位于基站2内,且引导定位构件29设置成能够引导地面清洁装置3逐步定位。
具体而言,参阅图1、图5和图6,在第一种优选实施例和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中,引导定位构件29为设置在壳体21内相对立两侧的倾斜内壁,且两个倾斜内壁之间的距离自基站2内朝向基站2外的方向逐渐变大。以图6所示方向为基准方向,位于上方的引导定位构件29左端与位于下方的引导定位构件29左端的距离为h,位于上方的引导定位构件29右端与位于下方的引导定位构件29右端的距离为H,h<H,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在逐渐引导地面清洁装置3移动至准确位置的同时,位于上方的引导定位构件29的左端和位于下方的引导定位构件29的左端,还能够卡住地面清洁装置3的本身,实现地面清洁装置3的固定。
进一步地,两个倾斜内壁呈相互对称设置,以图6所示方向为基准方向,两个引导定位构件29以基站2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呈上下对称设置,以图1所示方向为基准方向,两个引导定位构件29以基站2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基于此,在地面清洁装置3进入基站2内后,能够逐渐被引导至基站2内的准确位置,以确保地面清洁装置3能够准确地与基站2内的电路或集尘部件进行对接,避免在对接的过程中产生误差。
在两个引导定位构件29卡住地面清洁装置3时,地面清洁装置3的拖布或清洁布或毛刷,位于清洁槽28内,且与清洁筋281接触,方便对其拖布或清洁布或毛刷进行清洗。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引导定位构件29的数量为两个,且呈相互对立设置,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引导定位构件29的数量为一个,以图5所示方向为基准方向,引导定位构件29为设置在基站2的左侧或右侧的倾斜内壁,依然能够逐步将地面清洁装置3引导至基站2内的准确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引导定位构件29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引导定位构件29可以是设置在基站2的左右两个内壁上的倾斜引导条状结构,或者是能够转动传送带,且传送带的传送面朝向基站2的内部,和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倾斜内壁的倾斜方式相同,还可以是其他引导结构,只要能够起到引导定位的作用即可。
进一步地,以图6所示方向为基准方向,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引导定位构件29的左端分别设置第一平行部(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平行部,第一平行部和第二平行部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的距离设置成能够容纳地面清洁装置3,即,两者之间的距离为h,在地面清洁装置3进入第一平行部和第二平行部之间时,地面清洁装置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平行部和第二平行部抵接接触,以校正地面清洁装置3,使得地面清洁装置3能够更好地与基站2内的零部件进行对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第一平行部和第二平行部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第一平行部和第二平行部可以分别是基站2内两个相互平行的内壁,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杆状结构或板状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进一步地,接下来参阅图9,引导定位构件29上设置有转动构件291,转动构件291用于减小地面清洁装置3和引导定位构件29之间的阻力。转动构件291为转轮结构,在地面清洁装置进入基站2内后,更有助于地面清洁装置3的移动,且能够防止地面清洁装置3和基站2内部结构发生碰撞,起到保护地面清洁装置3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转动构件291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转动构件291可以为转轴结构,还可以是万向轮结构,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够起到防止地面清洁装置3发生侧偏的作用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如图2和图8所示,清洁设备还包括机壳1,机壳1内形成有基站容纳腔11,基站2设置在基站容纳腔11内,机壳1和基站2以可移动的方式相连,以使基站2能够自基站容纳腔11内被推出或拉出。
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在基站2上的零部件出故障后需要进行维修后,可将基站2自基站容纳腔11内推出或拉出,方便进行维修,在维修结束后,直接将基站2移动至基站容纳腔11内即可,方便用户使用,在基站2移动时,基站2的零部件均能够随着基站2一起移动。
进一步地,在第一种和第二种优选实施例中,机壳1上设置有与基站容纳腔11连通的连通口,用户通过此连通口将基站2整体拉出。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机壳1上设置有两个呈相对立设置的连通口(图中未示出),两个连通口均与基站容纳腔11相连通,基站2能够通过两个连通口中的任意一个进出基站容纳腔11,基于此,用户既可以选择在一个连通口将基站2整体推向另一个连通口,以使基站2被整体推出,也可以选择在两个连通口中的一个将基站2整体拉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机壳1的设置能够在保护基站2零部件的前提下还能提升美观性,避免室内灰尘积落在基站2或基站2的零部件上,进而避免基站2故障的产生,减小故障发生率。
继续参阅图2,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基站2包括壳体21,壳体21上设置有开口211,地面清洁装置3设置成能够通过开口211进入壳体21内,壳体21设置成以可移动的方式和基站容纳腔11相连,以使基站2能够自基站容纳腔11内被推出或拉出。基站2的零部件均直接或间接的与壳体21相连,在壳体21移动时,基站2的零部件均能够随着壳体21一起移动。
通过壳体21的设置,能够容纳和承载地面清洁装置3,随着时间的推移,避免地面清洁装置3上落积灰尘,同时壳体21方便用户移动基站2整体,用户可将通过开口211伸入壳体21内,以壳体21的顶壁为着力点,将壳体21移动。
接下来参阅图2至4,如图2至4所示,机壳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基站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12为设置在机壳1上的翻边结构,翻边结构自机壳1的右侧向左侧凹陷,以使翻边结构呈L形板状结构,第二连接部22为设置在壳体21上方的固定柱,翻边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图中未示出),固定柱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紧固件4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实现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的固定,基于此,机壳1和壳体21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方便用户安装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翻边结构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翻边结构可以是呈L形板状结构,也可以是呈S形板状结构,还可以是弓形板状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中,第一连接部12位于第二连接部22的右侧,在壳体21向右移动时,第二连接部22会随着壳体21一起向右移动,此时,第一连接部12会阻碍第二连接部22的移动,进而使得壳体21难以移动至基站容纳腔11外,所以将第二连接部22设置成可上下移动,即,在壳体21的上方设置有通孔,第二连接部22穿设于通孔内,在用户需要移动壳体21时,将第一紧固件4拆卸下,断开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连接部22会通过通孔掉落,以不妨碍壳体21的向右移动。
此外,第二连接部22的下方设置有限位环(图中未示出),限位环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在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一连接部12连接到位的情况下,限位环和壳体21内的上方内壁抵接相连,当然这并不是限制性的,第二连接部22的上方也可以设置限位环,在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断开连接后,上方的限位环与壳体21的上表面抵接相连,以防止第二连接部22掉落后丢失,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部12与壳体21的上表面相距预设距离形成间隙,在壳体21向右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避让第二连接部22上方的限位环,不妨碍壳体21的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可以在第二连接部2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限位环,也可以是仅仅在第二连接部22的下方设置限位环,限位环还可以被限位柱或限位块所替代,只要是限位构件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中,第一连接部12位于第二连接部22的左侧,基于此,在壳体21向右移动时,第一连接部12不会阻碍第二连接部22的移动,进而不会妨碍基站2整体的向右移动。
在机壳1相对立的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口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的位置关系和设置方式,可以是第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也可以是第二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在机壳1仅仅设置有一个连通口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的位置关系和设置方式,如第二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
接下来参阅图1,如图1所示,机壳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孔,两侧的第三连接孔均呈上下均匀排列,壳体21上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与第三连接孔相匹配的第四连接孔,在连接壳体21和机壳1时,将机壳1左侧的第三连接孔与壳体21左侧的第四连接孔对准,机壳1右侧的第三连接孔与壳体21右侧的第四连接孔对准,之后分别在左右两侧穿设第二紧固件5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5的具体结构和具体设置数量以及具体分布方式作任何限制,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5可以是螺栓、螺钉,还可以是固定销,还可以是其他紧固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例如,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中的一个为卡孔结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中的另一个为和卡孔结构相匹配的卡柱结构,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相匹配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例中,清洁设备还包括容纳室111和基站总成25,在机壳1和基站2连接到位的情况下,机壳1和基站2形成有容纳室111,基站总成25位于容纳室111内,且基站总成25与基站2相连。
具体而言,参阅图9,基站2还包括基站总成25,壳体21的外侧面和机壳1的内侧面形成有容纳室111,基站总成25和壳体21相连,且位于容纳室111内。壳体21的上表面和机壳1内部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预设距离以形成容纳室111,基站总成25与壳体21相连,在壳体21向右移动时,基站总成25能够随着壳体21一起向右移动,且在基站2整体移动至基站容纳腔11外的情况下,基站总成25裸露在外,方便对基站总成25进行维修、更换或保养。
基站总成25包括但不限于洗涤剂投放组件、烘干组件、集尘组件、供电组件等,具体而言,在基站2对地面清洁装置3的拖布或清洁布进行清洗时,洗涤剂投放组件能够自动提供洗涤剂,以提升拖布或清洁布的洗涤效果,洗涤剂投放组件包括相连的洗涤剂存储盒、投放泵、投放管路,投放管路能够将洗涤剂存储盒内的洗涤剂投放至清洁槽28内,投放泵提供动力;烘干组件包括进风管和风机,进风管和进风口相连通,进风管内设置有风机,进风管和壳体21内部相连通,风机启动将风吹至壳体21内,以加快拖布或清洁布的风干或烘干速度,集尘组件包括集尘管,集尘管内设置有吸尘风机,集尘管的一端和集尘袋相连,用于收集地面清洁装置收集的灰尘,并将灰尘收集至集尘袋内,集尘管和壳体21内相连通,集尘管伸入壳体21内,在地面清洁装置进入壳体21内后,集尘管与地面清洁装置的收集灰尘的部位相连通,或者集尘管对准地面清洁装置的拖布或清洁布,供电组件设置成能够为地面清洁装置3进行充电补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容纳室111的具体位置作任何限制,以图1中所示方向为基准方向,容纳室111还可以是位于壳体21的左侧或右侧,容纳室111内还可以不设置零部件,用作储物空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接下来参阅图9,壳体21内设置有清洁槽28,清洁槽28内设置有清洁筋281,清洁筋281能够对地面清洁装置3的拖布和清洁布进行清洗,在地面清洁装置3的拖布或清洁布进行旋转时,清洁筋281能够实现揉搓拖布或清洁布的作用,提升清洁效果。
进一步地,基站2还包括第一坡道26和第二坡道27,第一坡道26位于壳体21内,第二坡道27位于壳体21外,第二坡道27与地面相连,在壳体21和基站容纳腔11连接到位的情况下,第一坡道26和第二坡道27相连。具体而言,如图9中所示,第一坡道26位于清洁槽28的右侧,第二坡道27位于第一坡道26的右侧,第一坡道26能够避免地面清洁装置由于的冲击力突然悬空导致其进入基站2内造成的碰撞,避免地面清洁装置3被损坏,第二坡道27便于地面清洁装置3进入基站2内。
此外,第二坡道27的两侧设置有防侧偏构件271,防侧偏构件271为板状结构,防止地面清洁装置3进入基站2内时发生侧偏,方便其进出基站2,当然,防侧偏构件271还可以是长方体形凸起,还可以是多个并排的柱状凸起,防侧偏构件271与第二坡道27可以是一体成型式设置,也可以是分体式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进一步地,如图7中所示,第二坡道27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272,凸起结构272呈两列并排设置,能够增加地面清洁装置3与第二坡道27接触时的摩擦力,便于进出,第一坡道26上也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且呈两列并排设置,便于地面清洁装置3进出。
进一步地,如图7和8所示,基站2还包括前面板23,前面板23与壳体21相连,前面板23上设置有容纳槽231,容纳槽231上设置有门体24,门体24设置成能够闭合容纳室111,能够进一步保护基站总成25,且能够提升美观性,前面板23上形成有开口211,以使地面清洁装置3能够通过开口移动至壳体21内。
此外,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开口211呈对称设置,具体而言,参阅图5,以图5所示方向为基准方向,开口211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为H,与两个引导定位构件29之间的最大间距相等,基于此,实现开口211的最大化,H大于地面清洁装置3的宽度,使得地面清洁装置3进出基站更加轻松准确,成功率高,且开口211呈对称设置,再配合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引导定位构件29,使得地面清洁装置3进入基站2内的第一时间进行引导过渡,方便地面清洁装置3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开口211设置在前面板23仅仅是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在不包括前面板23的优选实施例中,开口211还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壳体21上,或者开口211直接由基站2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此外,开口211的相对立的两侧内壁,设置成平滑过渡的圆角或倒角结构,方便地面清洁装置3进入基站2内。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机壳1上还设置有多个加强构件13,加强构件13能够提升机壳1的结构强度,多个加强构件13均匀分布在机壳1的左右两侧,加强构件13可以凹槽结构,也可以凸起结构,还可以是筋状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形设定。
更近一步地,机壳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把手结构14,把手结构14方便用户移动清洁设备。
在清洁设备的第三种优选实施例中不设置壳体21,基站2包括底座,基站2的所有零部件均直接或间接的与底座相连,底座以可移动的方式与基站容纳腔11的内壁(即机壳1的内壁)相连,在底座被推出或被拉出基站容纳腔11外的情况下,基站2的所有零部件均裸露在外,方便进行维修。
在第三种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相对立的两侧和基站容纳腔11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底座上设置有清洁槽28,清洁槽28内设置有清洁筋281。
此外,在第三种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坡道26位于底座的上方且呈倾斜设置,第二坡道27位于底座的一侧与第一坡道26相连。在基站2安装到位的情况下,第一坡道26位于基站容纳腔11内,第二坡道27位于基站容纳腔11外,第二坡道27与地面抵接相连。
在第三种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相对立的两侧设置有挡板结构,两个挡板结构呈相互倾斜设置,挡板结构上设置有转动构件291,挡板结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2,还可以是,底座上设置前面板23,前面板2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挡板结构相连,基站2的所有零部件均直接或间接与底座或前面板23或挡板结构相连,以使基站2的整体能够被拉出或推出。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壳体21为U型板状结构,此时,基站容纳腔11的底壁为地面清洁装置3提供承载平台,壳体21罩在基站容纳腔11的底壁上,基站2的管路结构、集尘组件、补水组件等其他零部件均与壳体21相连。
进一步地,基站2设置成能够为地面清洁装置提供承载、集尘、清洗、补能、补水功能,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站2可以是仅仅能够为地面清洁装置提供承载、集尘、清洗、补能和补水功能中的任意一种功能,也可以是能够为地面清洁装置提供承载、集尘、清洗、补能和补水功能中的任意多种功能或全部功能,还可以是提供其他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基站容纳腔1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构件,基站2的外侧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滑动构件,第一滑构件和第二滑动构件滑动相连,方便基站2的抽拉。
第一滑动构件和第二滑动构件中的一个为滑槽,第一滑动构件和第二滑动构件中的另一个为滑条,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相匹配的滑动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面清洁装置3可以是扫地机、拖地机、扫拖一体机或洗地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基站、地面清洁装置和引导定位构件;
所述地面清洁装置设置成能够自动进出所述基站;
所述引导定位构件位于所述基站内,且所述引导定位构件设置成能够引导所述地面清洁装置逐步定位;
所述基站包括开口,所述地面清洁装置通过所述开口进出所述基站,所述开口呈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定位构件为设置在所述基站内相对立两侧的倾斜内壁,且两个所述倾斜内壁之间的距离自所述基站内朝向所述基站外的方向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倾斜内壁呈相互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定位构件上设置有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用于减小所述地面清洁装置和所述引导定位构件之间的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机壳,
所述机壳内形成有基站容纳腔,所述基站设置在所述基站容纳腔内,所述机壳和所述基站以可移动的方式相连,以使所述基站能够自所述基站容纳腔内被推出或拉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容纳室和基站总成,在所述机壳和所述基站连接到位的情况下,所述机壳和所述基站形成有所述容纳室,所述基站总成位于所述容纳室内,且所述基站总成与所述基站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基站的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相连的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在所述基站安装到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坡道位于所述基站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坡道位于所述基站容纳腔外,所述第二坡道与地面抵接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坡道的两侧设置有防侧偏构件,所述防侧偏构件设置成在所述地面清洁装置进入所述基站内时能够防止所述地面清洁装置发生侧偏。
CN202320673796.1U 2023-03-30 2023-03-30 清洁设备 Active CN220344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3796.1U CN220344308U (zh) 2023-03-30 2023-03-30 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3796.1U CN220344308U (zh) 2023-03-30 2023-03-30 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4308U true CN220344308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0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73796.1U Active CN220344308U (zh) 2023-03-30 2023-03-30 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4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2994A1 (zh) 一种智能清洁设备
WO2018137406A1 (en) Autonomous cleaning robot
US20070251048A1 (en) Vacuum cleaner
KR20180011432A (ko) 태양전지 패널 청소로봇장치
CN109199225B (zh) 吸尘器
JP6681096B2 (ja) 吸込具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WO2021042984A1 (zh) 一种清洁组件及智能清洁设备
US20240148215A1 (en) Base station and cleaning robot system
CN220344308U (zh) 清洁设备
KR20070094288A (ko) 로봇청소기 시스템
CN105380566A (zh) 吸尘器
CN215584053U (zh) 地刷及具有该地刷的立式清洗机
CN114929080B (zh) 扫地机器人的充电座
CN219422729U (zh) 基站、基站的基座及机器人系统
CN220344310U (zh) 清洁设备
CN113201915B (zh) 洗涤剂盒组件和衣物处理设备
JP2017109159A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の洗浄装置、および太陽電池アレイの洗浄方法
CN213758073U (zh) 一种清洁系统
CN220344311U (zh) 清洁设备
CN220344309U (zh) 清洁设备
CN216121871U (zh) 一种充电底座及清洁设备
CN220089368U (zh) 一种清洁头机壳和清洁头
CN216167250U (zh) 清洁设备
CN21996273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吸尘器电池包结构
CN220344312U (zh) 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