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9536U - 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9536U
CN220339536U CN202321516034.7U CN202321516034U CN220339536U CN 220339536 U CN220339536 U CN 220339536U CN 202321516034 U CN202321516034 U CN 202321516034U CN 220339536 U CN220339536 U CN 220339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ing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sheath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160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坚明
谢东波
汪雨堃
韩雷
陈华英
梁耀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160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9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9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9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参数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管道温度。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感温组件和护套,感温组件包括感温元件和感温元件套管。感温元件套管包括相连接的缩口段和主体段,通过对感温元件套管设置缩口段,并且缩口段的外径小于主体段的外径,护套的一端套设于感温元件套管缩口段的方案,解决了感温元件套管主体段的外壁无法贴合于管道的外壁的问题。通过采用感温元件套管主体段的外壁贴合于管道的外壁的方法,实现了感温组件测温面积增大的效果,解决了感温组件因接触面积小而测温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参数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
背景技术
温度检测机构主要用于各种空调领域。感温元件置于感温元件套管之中,感温元件通过感温元件套管与管道的接触检测温度,但是因感温元件套管一端在与护套相连时,采用热缩套管直接套在感温元件套管收缩的方式,使得感温元件套管一端翘起,导致了感温元件套管与管道呈点接触,而非线接触或面接触,使感温元件输出的温度参数无法直接作为检测温度使用。为了保证检测温度准确,感温元件检测温度数据需要人为增加一些温度补偿参数,增加了电控控制系统的难度,整体结构更复杂。
因此,亟需一种温度检测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该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测量数据准确,无需通过电控组件进行数据补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管道温度,包括:
感温组件,所述感温组件包括感温元件和感温元件套管,所述感温元件套管包括相连接的缩口段和主体段,所述缩口段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段的外径,所述感温元件穿设于所述主体段;
护套,所述护套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缩口段的外周,所述护套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主体段的外径,所述主体段的外壁能够贴合于所述管道的外壁以形成线接触或面接触,所述感温元件的线路经过所述缩口段进入所述护套。
可选地,所述主体段的外周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的槽壁能够与所述管道的外壁贴合设置以使所述感温元件套管与所述管道为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护套的外壁贴合于所述管道的外壁。
可选地,所述护套的外周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的槽壁能够与所述管道的外壁贴合设置以使所述护套与所述管道为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感温包夹,所述感温包夹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包覆套和第二包覆套,所述第一包覆套和所述第二包覆套通过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包覆套套设于所述感温元件套管,所述第二包覆套套设于所述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包覆套远离所述护套的一端设置有朝中轴线方向凸起的限位部,所述感温组件远离所述护套的一端和所述限位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包覆套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片,所述夹片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第一包覆套连接,两个所述夹片的所述自由端形成第二开口。
可选地,所述夹片的所述自由端连接有弧形翻边。
可选地,所述夹片的所述自由端连接有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该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测量数据准确,无需通过电控组件进行数据补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空调,包括管道,所述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管道的温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检测机构,通过对感温元件套管设置缩口段,并且缩口段的直径小于主体段的外径的方法,实现了护套的一端套设于感温元件套管缩口段的方案,解决了感温元件套管主体段的外壁无法贴合于管道的外壁的问题。通过感温元件套管主体段的外壁贴合于管道的外壁的方法,实现了感温组件测温面积增大的需求,解决了感温组件因接触面积小而测温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通过使用上述的温度检测机构的办法,提高温度检测的精度,解决了空调需要额外的增加温度参数的电控控制系统的问题,降低了电控系统的复杂程度,实现了空调控制系统体积较大的问题,使空调整体体积变小,外观更小巧,增加了外观美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检测机构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检测机构的剖视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检测机构的剖视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检测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感温组件;11、感温元件套管;111、缩口段;112、主体段;113、第一弧形槽;2、护套;3、管道;4、感温包夹;41、第一包覆套;411、限位部;42、第二包覆套;421、弧形翻边;422、卡扣;43、第一开口;44、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机构的内部组成示意图。参见图1,温度检测机构能够检测管道3温度,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感温组件1和护套2,感温组件1包括感温元件和感温元件套管11。感温元件套管11包括相连接的缩口段111和主体段112,缩口段111的外径小于主体段112的外径,主体段112的外壁贴合于管道3的外壁以形成线接触或面接触,感温元件穿设于主体段112。护套2的一端套设于感温元件套管11的缩口段111外周,感温元件的线路经过感温元件套管11的缩口段111进入护套2。
上述温度检测机构使得设置护套2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主体段112的外径,避免了因护套2直接套设在感温元件套管11的主体段112,护套2的外径则必然大于主体段112的外径,进而造成的感温元件套管11一头翘起,感温元件套管11另一头只能与管道3呈点接触的状态。缩口段111的设置能够实现护套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主体段112的外径,保证了感温元件套管11主体段112的外壁贴合于所述管道3的外壁以形成线接触或面接触,增大了感温面积,避免了感温组件1输出温度数据误差较大的情况,保障了输出数据的准确性,无需原有繁琐的电控控制系统和人为增加一些温度补偿参数。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地,感温元件套管11与管道3接触部分具有第一弧形槽113,通过感温元件套管11的第一弧形槽113与管道3的外壁贴合,使得感温元件套管11与管道3由线接触变成了面接触,进一步增大了感温元件套管11与管道3接触部分,大大提高了输出温度数据的准确性,无需原有繁琐的电控控制系统和人为增加一些温度补偿参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感温元件套管11也可以为圆管,感温元件套管11和管道3之间形成线接触。
参见图1和图2,护套2的外壁贴合于管道3的外壁。使得设置护套2与缩口段111的结合体的直径与主体段112大小一致,从而护套2与管道3相贴。进一步地,护套2与管道3接触部分具有第二弧形槽(图中未示出),管道3的外壁贴合第二弧形槽设置以使护套2与管道3为面接触。护套2与管道3有较大面积的接触,因此,护套2工作状态下自身更加稳定,置于护套2中的感温元件线路同样可以保持稳定,从而可以使得感温元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提高。
可选地,护套2的材质为热缩材料。通过把护套2设置成热缩材料,在进行护套2和感温元件套管11的装配时,可以将护套2套至缩口段111并加热,直至护套2完全紧密贴合缩口段111。
继续参照图2,温度检测机构还包括感温包夹4,感温包夹4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包覆套41和第二包覆套42,第一包覆套41和第二包覆套42通过第一开口43连通,第一包覆套41套设于感温元件套管11,第二包覆套42套设于管道3。感温包夹4将感温元件套管11和管道3紧密套设在一起,保证两者紧密接触,从而保证感温元件能够精确检测管道3的温度。本实施例中的感温包夹4的截面大致为8字型结构,第一包覆套41,即感温包夹4与感温元件套管11连接部分是半包裹状,第二包覆套42,即感温包夹4与管道3连接部分是包夹状。感温包夹4有一定回弹力,有保持形状的趋势。第一开口43位于感温元件套管11和管道3的贴合处,感温包夹4在第一开口43处向内凹陷,从而感温包夹4的内壁能够和感温元件套管11以及管道3的形状更加吻合。
进一步地,第二包覆套4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片,夹片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连接端和第一包覆套41连接,两个夹片的自由端形成第二开口44。管道3部分在与感温元件套管11的第一弧形槽113贴合的情况下,由两个夹片的连接端在同一水平面进行包夹,使得管道3的上方和感温元件套管11贴合固定,两侧和包夹的内侧贴合固定。第二开口44的设置方便感温包夹4套设在管道3上,可以理解地,在一定拉力下,第二开口44的宽度能够增加,将感温包夹4套设在管道3上之后,夹片回弹,即卡扣422宽度缩小,包夹包覆在套管上。
进一步地,参见图3,第一包覆套41远离护套2的一端设置有朝中轴线方向凸起的限位部411,感温组件1远离护套2的一端和限位部411抵接。限位部411的作用为限定感温元件套管11的位置,防止感温元件套管11从第一包覆套41远离护套2的一端伸出。另外,在保证了感温包夹4的第一包覆套41能固定感温元件套管11位置的情况下,限制了感温组件1被第一包覆套41包裹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11通过将感温元件套管11的管壁内凹形成,管壁内凹形成朝中轴线方向延伸的倒人字形凸起。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11也可以为设置的感温元件套管41内壁的块状凸起。
参见图4,优选地,夹片的自由端连接有弧形翻边421。进一步提高了两个夹片的自由端对管道3的包裹面积,使得第二包覆套42对管道3的固定效果更好。并且感温包夹4套安装时,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通过弧形翻边421拉开整体结构,提高了安装效率。
优选地,夹片的自由端连接有卡扣422。突出的卡扣422置于自由端,卡扣422形状为向上弯折的片状结构,降低了管道3脱开感温包夹4的风险,提高了第二包覆套42与管道3的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管道3和上述的温度检测机构,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管道3的温度。由于使用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机构,检测精度高,去除了原用于增加温度参数的电控控制系统,降低了电控控制系统的难度,使空调内部必要空间较少,让空调系统更加简洁,不仅降低了空调整体成本,也使得空调外观变得更小巧,增加了外观美感。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管道(3)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温组件(1),所述感温组件(1)包括感温元件和感温元件套管(11),所述感温元件套管(11)包括相连接的缩口段(111)和主体段(112),所述缩口段(111)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段(112)的外径,所述感温元件穿设于所述主体段(112);
护套(2),所述护套(2)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缩口段(111)的外周,所述护套(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主体段(112)的外径,所述主体段(112)的外壁能够贴合于所述管道(3)的外壁以形成线接触或面接触,所述感温元件的线路经过所述缩口段(111)进入所述护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112)的外周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弧形槽(113),所述第一弧形槽(113)的槽壁能够与所述管道(3)的外壁贴合设置以使所述感温元件套管(11)与所述管道(3)为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2)的外壁贴合于所述管道(3)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2)的外周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的槽壁能够与所述管道(3)的外壁贴合设置以使所述护套(2)与所述管道(3)为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感温包夹(4),所述感温包夹(4)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包覆套(41)和第二包覆套(42),所述第一包覆套(41)和所述第二包覆套(42)通过第一开口(43)连通,所述第一包覆套(41)套设于所述感温元件套管(11),所述第二包覆套(42)套设于所述管道(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套(41)远离所述护套(2)的一端设置有朝中轴线方向凸起的限位部(411),所述感温组件(1)远离所述护套(2)的一端和所述限位部(411)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套(4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片,所述夹片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第一包覆套(41)连接,两个所述夹片的所述自由端形成第二开口(4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的所述自由端连接有弧形翻边(4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的所述自由端连接有卡扣(422)。
10.空调,包括管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所述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管道(3)的温度。
CN202321516034.7U 2023-06-14 2023-06-14 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 Active CN220339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6034.7U CN220339536U (zh) 2023-06-14 2023-06-14 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6034.7U CN220339536U (zh) 2023-06-14 2023-06-14 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9536U true CN220339536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60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16034.7U Active CN220339536U (zh) 2023-06-14 2023-06-14 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9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20807B1 (en) Temperature sensor
US9068871B2 (en) Flow rate measuring device
US8256956B2 (en) Temperature sensor
JP2007333735A (ja) 熱型流量センサ装置
CN220339536U (zh) 温度检测机构及空调
CN103792014B (zh) 温度传感器
CN103376165A (zh) 感温包固定装置、除湿机及空调器
CN105004418A (zh) 多用途高精度直接辐射表
CN105467075A (zh) 一种氧传感器的电极连接结构
CN105203230A (zh) 用于感测流动的流体介质的温度的温度测量装置
CN208736893U (zh) 一种微风速传感器
CN210463458U (zh) 固定组件和具有其的感温包组件、空调器
JP2006258724A (ja) 耐振型温度センサ
CN112050955A (zh) 温度传感器和测温组件
CN202511907U (zh) 感温包固定装置、除湿机及空调器
CN206073377U (zh) 一种感温包固定架及采用其的空调
CN216897554U (zh)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和空调器
CN210664798U (zh) 一种感温包组件及测温式空调冷媒管路件
CN21746588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球阀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
CN215810976U (zh) 一种复合皮托管
CN214900018U (zh) 固线装置、水箱、热水器和电器设备
CN219223977U (zh) 一种振弦式温度检测装置
JP3907645B2 (ja) 熱式質量流量計
CN112362186A (zh) 一种基于双通道铂丝骨架的温度传感器
CN203535069U (zh) 组合式皮托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