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7554U -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97554U
CN216897554U CN202220356278.2U CN202220356278U CN216897554U CN 216897554 U CN216897554 U CN 216897554U CN 202220356278 U CN202220356278 U CN 202220356278U CN 216897554 U CN216897554 U CN 216897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preservation
fixing device
temperature senso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62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62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97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97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97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和空调器。该保温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用于连接空调器的换热器管道,且其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容纳空间;保温部,包覆在所述固定装置的外侧;其中,所述保温部用于对所述温度传感器进行保温。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空调器的换热器管道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换热器机管路内的制冷剂和空气的温度进行测量,通常采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相关技术中,温度传感器通过扎带固定和焊接固定的方式将温度传感器固定于管路上。
但是,当室内机风量偏大时,吹过内盘传感器的风量边多,致使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影响空调器的正常运行,给客户造成不好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空调器的换热器管道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用于连接空调器的换热器管道,且其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容纳空间;保温部,包覆在所述固定装置的外侧;其中,所述保温部用于对所述温度传感器进行保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外侧包覆保温装置,能够对温度传感器进行保温,避免室内风机吹过的风量对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进行干扰,从而能够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进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部套接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将保温部套接在固定装置上,能够将保温部的内表面与固定装置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提高保温部对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效果,保证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部包括:保温部本体,内部设有保温空间;第一开口,开设于所述保温部本体,用于套接所述固定装置;其中,所述保温部可发生弹性形变,以将所述保温部套接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可利用保温部的弹性形变,将固定设置在空调换热器管道上的固定装置,从第一开口处装入保温部本体内的保温空间,结构设计简单且使用时装配步骤也比较简便,只需将保温部套接在固定装置上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保温部本体的长度方向开设;当所述保温部本体套设在所述固定装置上时,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固定装置靠近所述换热器管道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将第一开口沿保温部本体的长度方向开设,相较于将第一开口开设在保温部本体端部,套接起来更加方便,安装难度更低。当保温部本体套设在固定装置上时,由于第一开口位于固定装置靠近换热管道的一侧,因此保温部并不会影响固定装置与换热管道之间的接触及热量传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小于所述固定装置的长度,所述第一开口在自然状态下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装置的最大宽度,以防止所述保温装置沿着与其套接方向相反的方向与所述固定装置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由于第一开口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小于固定装置的长度,且第一开口在自然状态下的宽度小于固定装置的最大宽度,当保温部套接在固定装置上恢复至其初始状态时,保温装置不会沿着与其套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第一开口中脱出,与固定装置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部还包括:安装开口,设置在所述保温部本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保温空间;阻挡部,设置在所述保温部本体的第二端,以防止所述温度传感器伸出所述保温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保温部本体的第一端开设安装开口,使得温度传感器能够从保温部本体的第一端装入所述保温空间;通过在保温部本体的第二端设置阻挡部,能够对温度传感器进行限位,避免温度传感器从保温部本体的第二端伸出保温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部还包括:限位部,设置在所述保温部本体的第一端,以防止所述温度传感器从所述保温空间内脱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设有安装开口的第一端设置限位部,能够对温度传感器形成一定的阻挡作用,避免温度传感器从容纳空间内脱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连接段和限位段,所述限位段圆弧连接在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保温部的一侧;其中,当所述保温部包覆在所述固定装置的外侧时,所述限位段伸入所述容纳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当保温部包覆在固定装置的外侧时,限位段能够伸入容纳空间,夹设在温度传感器与固定装置的内壁之间,对温度传感器进行限位,避免温度传感器与固定装置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致使温度传感器从容纳空间内脱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部为圆筒结构,所述第一开口为设置在所述圆筒结构的圆弧面上的长方形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圆筒形状的保温部能够更好地与圆筒形状的固定装置相互贴合,并且圆筒形状与长方形开口便于加工,能够降低保温装置的生产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如前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保温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能够实现如上述任意一种实例中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或有益效果:
(1)通过在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外侧包覆保温装置,能够对温度传感器进行保温,避免室内风机吹过的风量对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进行干扰,从而能够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进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可利用保温部的弹性形变,将固定设置在空调换热器管道上的固定装置,从第一开口处装入保温部本体内的保温空间,结构设计简单且使用时装配步骤也比较简便,只需将保温部套接在固定装置上即可。
(3)通过将第一开口沿保温部本体的长度方向开设,相较于将第一开口开设在保温部本体端部,套接起来更加方便,安装难度更低。当保温部本体套设在固定装置上时,由于第一开口位于固定装置靠近换热管道的一侧,因此保温部并不会影响固定装置与换热管道之间的接触及热量传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保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保温部与固定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保温装置;10、固定装置;20、保温部;21、保温部本体;22、第一开口;23、保温空间;24、安装开口;25、阻挡部;26、限位部;261、连接段;262、限位段;200、换热器管道;30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该保温装置100例如包括:固定装置10和保温部20。其中,固定装置10用于连接空调器的换热器管道200,且固定装置10内部设有用安装温度传感器300的容纳空间;保温部20包覆在固定装置10的外侧,用于对温度传感器300进行保温。举例来说,固定装置10与换热器管道200通过焊接连为一体;保温部20可使用棉等保温材质制作。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在温度传感器300的固定装置10外侧包覆保温装置20,能够对设置在固定装置10内的温度传感器300进行保温,避免室内风机吹过的风量对温度传感器300的温度检测进行干扰,从而能够提高温度传感器300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进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保温部20套接在固定装置10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将保温部20套接在固定装置10上,能够将保温部20的内表面与固定装置10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提高保温部20对于温度传感器300的保温效果,保证温度传感器300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结合图3,保温部20例如包括:保温部本体21和第一开口22。其中,保温部本体21内部设有保温空间23;第一开口22开设在保温部本体21上,用于套接固定装置10;保温部20由弹性材质制成,保温部20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将保温部20套接在固定装置10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利用保温部20的弹性形变,将固定设置在空调换热器管道上的固定装置10,从第一开口22处装入保温部本体21内的保温空间23,结构设计简单且使用时装配步骤也比较简便,只需将保温部20套接在固定装置10上即可。
举例来说,在安装保温装置100时,首先将第一开口22对准固定装置10,然后通过在保温部本体21上施加外力的方式使保温部本体21产生弹性形变,进而使得第一开口22的开口面积增大,将固定装置10从第一开口22处装入保温部20内开设的保温空间23,完成固定装置10与保温部20之间的套接,保温部20恢复其初始的自然状态。
进一步的,第一开口22沿保温部本体21的长度方向开设。其中,当保温部20套设在固定装置10上时,第一开口22位于固定装置10靠近换热器管道200的一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开口22沿保温部本体21的长度方向开设,相较于将第一开口22开设在保温部本体21的端部等其他位置,套接起来更加方便,安装难度更低。当保温部本体21套设在固定装置10上时,由于第一开口22位于固定装置10靠近换热管道200的一侧,因此保温部20并不会影响固定装置10与换热管道200之间的接触及热量传递。
进一步的,第一开口22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小于固定装置10的长度;第一开口22在自然状态下的宽度小于过低装置10的最大宽度,以防止保温部20沿着与其套接方向相反的方向与固定装置10分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开口22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小于固定装置10的长度,且第一开口22在自然状态下的宽度小于固定装置10的最大宽度,当保温部20套接在固定装置10上恢复至其初始状态时,保温部20不会沿着与其套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第一开口22中脱出,与固定装置10分离。
进一步的,保温装置100例如还包括:安装开口24和阻挡部25。其中,安装开口24设置在保温部本体21的第一端,且安装开口24与保温空间23相连通;阻挡部25设置在保温部本体21的第二端,用于防止温度传感器300伸出保温空间23。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在保温部本体21的第一端开设安装开口24,使得温度传感器300能够从保温部本体21的第一端装入所述保温空间23;通过在保温部本体21的第二端设置阻挡部25,一方面,能够对温度传感器300进行限位,避免温度传感器300从保温部本体21的第二端伸出保温空间23。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保温部20对于温度传感器300的保温效果,进一步提高温度传感器300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保温装置100例如还包括:限位部26。其中,限位部26设置在保温部本体21的第一端,用于防止温度传感器300沿着第一开口22的长度方向从容纳空间内脱出,与固定装置10分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在设有安装开口24的第一端设置限位部26,能够对温度传感器300形成一定的阻挡作用,避免温度传感器300沿着第一开口22的长度方向从安装开口24脱出,与固定装置10分离。
进一步的,限位部26包括连接段261和限位段262。其中,限位段262圆弧连接在连接段261远离保温部本体21的一侧;其中,当保温部20包覆在固定装置10的外侧时,限位段262伸入所述容纳空间。举例来说,限位部26为设置在保温部本体21的第一端的弯钩状结构,并且该弯钩状结构与保温部本体21一体成型。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保温部20包覆在固定装置10的外侧时,限位段262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夹设在温度传感器300与固定装置10的内壁之间,对温度传感器300进行限位,避免温度传感器300与固定装置10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致使温度传感器300从所述容纳空间内脱出。
进一步的,结合图4,当保温部本体21套设在固定装置10上时,保温部本体21的端部与固定装置10的端部齐平。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判断保温部本体21的端部与固定装置10的端部是否齐平的方式,确定固定装置10与保温部20之间是否安装到位。
进一步的,保温部10为圆筒结构,第一开口22为设置在该圆筒结构的圆弧面上的长方形开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圆筒形状的保温部20能够更好地与圆筒形状的固定装置10相互贴合,并且圆筒形状与长方形开口便于加工,能够降低保温装置100的生产加工成本。举例来说,为了使得保温部20能够与弯头的换热器管道200更加贴合,可以将第一开口22设置为曲边的长方形开口。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如前任意一项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保温装置100。该空调器能够实现如上述任意一种实例中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100)包括:
固定装置(10),用于连接空调器的换热器管道(200),且其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300)的容纳空间;
保温部(20),包覆在所述固定装置(10)的外侧;
其中,所述保温部(20)用于对所述温度传感器(300)进行保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部(20)套接在所述固定装置(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部(20)包括:
保温部本体(21),内部设有保温空间(23);
第一开口(22),开设于所述保温部本体(21),用于套接所述固定装置(10);
其中,所述保温部(20)可发生弹性形变,以将所述保温部(20)套接在所述固定装置(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22)沿所述保温部本体(21)的长度方向开设;
当所述保温部(20)套设在所述固定装置(10)上时,所述第一开口(22)位于所述固定装置(10)靠近所述换热器管道(20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22)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小于所述固定装置(10)的长度,所述第一开口(22)在自然状态下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装置(10)的最大宽度,以防止所述保温部(20)沿着与其套接方向相反的方向与所述固定装置(10)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部(20)还包括:
安装开口(24),设置在所述保温部本体(21)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保温空间(23);
阻挡部(25),设置在所述保温部本体(21)的第二端,以防止所述温度传感器(300)伸出所述保温空间(2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部(20)还包括:
限位部(26),设置在所述保温部本体(21)的第一端,以防止所述温度传感器(300)从所述容纳空间内脱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6)包括连接段(261)和限位段(262),所述限位段(262)圆弧连接在所述连接段(261)远离所述保温部(20)的一侧;其中,当所述保温部(20)包覆在所述固定装置(10)的外侧时,所述限位段(262)伸入所述容纳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部(20)为圆筒结构,所述第一开口(22)为设置在所述圆筒结构的圆弧面上的长方形开口。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保温装置(100)。
CN202220356278.2U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和空调器 Active CN216897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6278.2U CN216897554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6278.2U CN216897554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97554U true CN216897554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5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6278.2U Active CN216897554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97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092744A1 (en) Line & pipe flexible temperature sensor assembly
CN216897554U (zh)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保温装置和空调器
EP3901530B1 (en) Refrigerant leakage detection sensor for a heat pump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06440604A (zh) 化霜组件及冰箱
KR101752167B1 (ko) 에어컨 증발기 핀 설치용 온도 감지센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09841266U (zh) 一种差压变送装置
CN115790958A (zh) 一种高空模拟试验用电加热防冰压力探针
CN204064503U (zh) 感温器和感温装置
JP5240226B2 (ja) 温度センサ取付構造
CN216206729U (zh) 一种室外防冻水表
KR101746173B1 (ko) 난방 분배기 온도 측정 장치
CN112128978B (zh) 电热水器
JPH0431050B2 (zh)
CN105784177A (zh) 感温器和感温装置
CN208254669U (zh) 一种快速表面测温ntc温度传感器
CN210198581U (zh) 感温固定装置、空调器以及除湿机
CN216744650U (zh) 温度传感器的紧固件及空调器
CN211205429U (zh) 传感器和液位计
CN214484265U (zh) 测温元件固定结构和电烹饪器具
CN110631239A (zh) 风管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8328779U (zh) 一种制冰盘及包含其的制冰机
CN210892074U (zh) 风管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3551336U (zh) 加热装置、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20708566U (zh) 固定装置
JPH082583Y2 (ja) 温度セ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9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5100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Oxfam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