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6059U - 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6059U
CN220336059U CN202320752249.2U CN202320752249U CN220336059U CN 220336059 U CN220336059 U CN 220336059U CN 202320752249 U CN202320752249 U CN 202320752249U CN 220336059 U CN220336059 U CN 220336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rainage ditch
slope
vegetation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22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澄昊
梁勇
汪伟
陈豪
孙攸莉
徐孟孟
姜广萌
徐光启
叶嘉洲
宋永泉
章塬媛
章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rovinc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rovinc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rovinc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rovinc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23207522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6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6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6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所属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河道,所述的河道边设有护堤植被坡,所述的护堤植被坡内侧边设有景观河石坡,所述的景观河石坡两侧设有草坪植被,所述的景观河石坡与护堤植被坡间设有排水沟,所述的排水沟与景观河石坡间设有雨水花园。具有结构紧凑、有效滞留径流雨水和推迟河流洪峰出现时间的特点。减轻河道或市政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愈发凸显,传统排水系统已无法适应城市发展需求,亟需探索新的雨洪管理模式,统筹解决城市的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等问题。
海绵城市是我国提出的新一代雨洪管理概念,其主要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消纳场地雨水,并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构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生物滞留设施具有良好的径流污染控制效果、径流总量削减效果以及雨水截留效果,同时因其设计规模、布置和构造的灵活性及美观性而成为海绵城市中广泛分布且数量众多的一种设施类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其具有结构紧凑、有效滞留径流雨水和推迟河流洪峰出现时间的特点。减轻河道或市政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河道,所述的河道边设有护堤植被坡,所述的护堤植被坡内侧边设有景观河石坡,所述的景观河石坡两侧设有草坪植被,所述的景观河石坡与护堤植被坡间设有排水沟,所述的排水沟与景观河石坡间设有雨水花园。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水沟与护堤植被坡间设有滨水道路,所述的滨水道路与草坪植被间设有与排水沟相连通的植草浅沟,所述的排水沟低于植草浅沟,所述的滨水道路高于植草浅沟。
作为优选,所述的滨水道路包括地基夯土层,所述的地基夯土层上端设有从护堤植被坡往排水沟倾斜的柏油路面,所述的柏油路面与地基夯土层间设有混凝土层,所述的混凝土层与地基夯土层间设有砂石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水沟与地基夯土层间设有C20素砼垫层,所述的排水沟与砂石层间、排水沟与雨水花园间设有与C20素砼垫层相水泥砂浆砌筑成型的砌砖隔断。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水沟包括与砌砖隔断相插嵌连接固定的排水沟槽,所述的排水沟槽上端设有溢流堰,所述的溢流堰内铺设砾石层,所述的排水沟槽与溢流堰间设有与排水沟槽相卡嵌式套接的排水盖板,所述的排水沟槽前端设有与河道相连通的雨水溢流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景观河石坡包括原土夯实层,所述的原土夯实层上端铺设景观河石。
作为优选,所述的雨水花园包括本土耐旱耐湿植被,所述的本土耐旱耐湿植被与原土夯实层间设有种植土层,所述的种植土层与原土夯实层间设有碎石排水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本土耐旱耐湿植被与种植土层间设有有机物覆盖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种植土层与碎石排水层间设有砂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紧凑、有效滞留径流雨水和推迟河流洪峰出现时间的特点。减轻河道或市政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河道1,护堤植被坡2,滨水道路3,植草浅沟4,排水沟5,草坪植被6,雨水花园7,景观河石坡8,雨水溢流管9,柏油路面10,混凝土层11,砂石层12,溢流堰13,砾石层14,排水盖板15,本土耐旱耐湿植被16,有机物覆盖层17,种植土层18,景观河石19,砂过滤层20,原土夯实层21,碎石排水层22,排水沟槽23,C20素砼垫层24,砌砖隔断25,地基夯土层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河道1,河道1边设有护堤植被坡2,护堤植被坡2内侧边设有景观河石坡8,景观河石坡8包括原土夯实层21,原土夯实层21上端铺设景观河石19。景观河石坡8两侧设有草坪植被6,景观河石坡8与护堤植被坡2间设有排水沟5,排水沟5与景观河石坡8间设有雨水花园7。排水沟5与护堤植被坡2间设有滨水道路3,滨水道路3与草坪植被6间设有与排水沟5相连通的植草浅沟4,排水沟5低于植草浅沟4,滨水道路3高于植草浅沟4。
滨水道路3包括地基夯土层26,地基夯土层26上端设有从护堤植被坡2往排水沟5倾斜的柏油路面10,柏油路面10与地基夯土层26间设有混凝土层11,混凝土层11与地基夯土层26间设有砂石层12。排水沟5与地基夯土层26间设有C20素砼垫层24,排水沟5与砂石层12间、排水沟5与雨水花园7间设有与C20素砼垫层24相水泥砂浆砌筑成型的砌砖隔断25。
排水沟5包括与砌砖隔断25相插嵌连接固定的排水沟槽23,排水沟槽23上端设有溢流堰13,溢流堰13内铺设砾石层14,排水沟槽23与溢流堰13间设有与排水沟槽23相卡嵌式套接的排水盖板15,排水沟槽23前端设有与河道1相连通的雨水溢流管9。
雨水花园7包括本土耐旱耐湿植被16,本土耐旱耐湿植被16与原土夯实层21间设有种植土层18,本土耐旱耐湿植被16与种植土层18间设有有机物覆盖层17。种植土层18与原土夯实层21间设有碎石排水层22,种植土层18与碎石排水层22间设有砂过滤层20。
雨水花园中的雨水主要来源于周边草坪植被6和景观河石坡8地表径流,雨水首先经过有机物覆盖层17、种植土层18和砂过滤层20下渗至碎石排水层22,随后缓慢渗透进原土夯实层21内,用于补充地下水资源,不能及时下渗的雨水蓄集在种植土层18和砂过滤层20组成的蓄水层内,等降雨结束后缓慢下渗至土壤,有效调蓄水深为100mm~300 mm,超出雨水花园有效调蓄深度的雨水通过溢流堰13流入排水沟槽23,由雨水溢流管9排至附近市政雨水管网或者河道内。
综上所述,该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具有结构紧凑、有效滞留径流雨水和推迟河流洪峰出现时间的特点。减轻河道或市政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河道(1),所述的河道(1)边设有护堤植被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堤植被坡(2)内侧边设有景观河石坡(8),所述的景观河石坡(8)两侧设有草坪植被(6),所述的景观河石坡(8)与护堤植被坡(2)间设有排水沟(5),所述的排水沟(5)与景观河石坡(8)间设有雨水花园(7),所述的排水沟(5)与护堤植被坡(2)间设有滨水道路(3),所述的滨水道路(3)与草坪植被(6)间设有与排水沟(5)相连通的植草浅沟(4),所述的排水沟(5)低于植草浅沟(4),所述的滨水道路(3)高于植草浅沟(4);所述的滨水道路(3)包括地基夯土层(26),所述的地基夯土层(26)上端设有从护堤植被坡(2)往排水沟(5)倾斜的柏油路面(10),所述的柏油路面(10)与地基夯土层(26)间设有混凝土层(11),所述的混凝土层(11)与地基夯土层(26)间设有砂石层(12),所述的排水沟(5)与地基夯土层(26)间设有C20素砼垫层(24),所述的排水沟(5)与砂石层(12)间、排水沟(5)与雨水花园(7)间设有与C20素砼垫层(24)相水泥砂浆砌筑成型的砌砖隔断(25);所述的排水沟(5)包括与砌砖隔断(25)相插嵌连接固定的排水沟槽(23),所述的排水沟槽(23)上端设有溢流堰(13),所述的溢流堰(13)内铺设砾石层(14),所述的排水沟槽(23)与溢流堰(13)间设有与排水沟槽(23)相卡嵌式套接的排水盖板(15),所述的排水沟槽(23)前端设有与河道(1)相连通的雨水溢流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景观河石坡(8)包括原土夯实层(21),所述的原土夯实层(21)上端铺设景观河石(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花园(7)包括本土耐旱耐湿植被(16),所述的本土耐旱耐湿植被(16)与原土夯实层(21)间设有种植土层(18),所述的种植土层(18)与原土夯实层(21)间设有碎石排水层(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土耐旱耐湿植被(16)与种植土层(18)间设有有机物覆盖层(1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土层(18)与碎石排水层(22)间设有砂过滤层(20)。
CN202320752249.2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 Active CN220336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2249.2U CN220336059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2249.2U CN220336059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6059U true CN220336059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4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2249.2U Active CN220336059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6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52614U (zh) 一种海绵型道路下沉式绿化分隔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4728165U (zh) 生态透水路面
CN203080678U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209338948U (zh) 一种透水性路面结构
CN109338839B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城市渗蓄系统
CN110616615A (zh)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铺砌路面结构
CN215210279U (zh) 一种组合式透水路面系统
CN207700330U (zh) 一种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草沟
CN213804678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
CN211872469U (zh) 一种透水路基结构
CN106968317A (zh) 一种施工工地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20336059U (zh) 一种适用于滨水绿道的生物滞留设施
CN203546882U (zh) 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
CN214033246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防渗结构
CN214459302U (zh) 利于道路路面铺装和净化路面排水水质的生态结构
CN212077506U (zh) 一种道路改造升级海绵城市的施工结构
CN212389098U (zh) 采用绿色切割技术的生态停车场
CN210856844U (zh) 一种适用于下沉式绿地旁人行道的截污排水系统
CN209742031U (zh) 一种绿地植草沟
CN217105418U (zh) 一种堤后反滤式多用途排水沟
CN214061871U (zh) 调蓄净化沟
CN109653054A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
CN110700034A (zh) 一种新型分布式透水路面及铺装方法
CN221094721U (zh) 一种靠山滨河路面排水结构
CN210766872U (zh) 一种设置防水和排水体系的地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