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5044U - 一种储泥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泥池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35044U CN220335044U CN202321909101.1U CN202321909101U CN220335044U CN 220335044 U CN220335044 U CN 220335044U CN 202321909101 U CN202321909101 U CN 202321909101U CN 220335044 U CN220335044 U CN 2203350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d
- pipe
- perforated
- distribution
- pond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5156 Dehydr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9 flocc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6615 floc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8 superna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储泥池系统,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它与污水处理厂的排泥端相连,包括储泥池,储泥池的一侧上方设有进泥管,进泥管上设有加药管道混合器,加药管道混合器上连接有加药管;储泥池内部由上至下依次由清水区、沉淀区、浓缩区和泥斗区组成,清水区内设有将清水排出的排水管,沉淀区内设有穿孔配泥管,穿孔配泥管将污泥均匀的排放至储泥池内,穿孔配泥管的入泥端与进泥管出泥端相连通,泥斗区内设有排泥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让污泥快速浓缩的功能、运行能耗小且不发生厌氧释磷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泥池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生化及物化剩余污泥,剩余污泥含水率高,一般生化剩余污泥含水率99.2%以上,物化剩余污泥含水率约99%,各类剩余污泥均需进行脱水至含水率达到外运标准后进行外运处置。
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脱泥前一般设计采用储泥池存储、重力浓缩池浓缩或者采用机械浓缩设备浓缩。
1、储泥池一般设计为矩形水池,停留时间短,不具备浓缩功能,导致储泥池中的污泥含水率过高,不易直接采用脱水机脱水处理,且脱泥效率较低。
2、重力浓缩池一般设计为圆形,虽然具有浓缩污泥的功能,但由于其停留时间长,会发生污泥厌氧释磷现象,导致污水处理厂总磷去除率降低,且浪费除磷药剂。
3、机械浓缩设备无污泥厌氧释磷现象,但运行能耗较大,且设备易出现故障影响脱泥效率。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有大量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剩余污泥经储泥池存储后泵入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高效率低能耗的具有污泥快速浓缩功能且不发生厌氧释磷现象的储泥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泥池系统,以满足具有让污泥快速浓缩功能、运行能耗小且不发生厌氧释磷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一种储泥池系统,它与污水处理厂的排泥端相连,包括储泥池,所述储泥池的一侧上方设有进泥管,所述进泥管上设有加药管道混合器,所述加药管道混合器上连接有加药管;所述储泥池内部由上至下依次由清水区、沉淀区、浓缩区和泥斗区组成,所述清水区内设有将清水排出的排水管,所述沉淀区内设有穿孔配泥管,所述穿孔配泥管将污泥均匀的排放至储泥池内,所述穿孔配泥管的入泥端与进泥管出泥端相连通,所述泥斗区内设有排泥管。
优选的,所述穿孔配泥管设置于沉淀区内,所述穿孔配泥管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泥孔。所述穿孔配泥管管径大于150mm,各出泥孔水平方向的横向与竖向间距为300~500mm。
优选的,所述穿孔配泥管包括穿孔配泥主管,所述穿孔配泥主管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若干穿孔配泥支管,所述若干穿孔配泥支管呈支壮布置。
优选的,所述穿孔配泥管包括穿孔配泥主管和若干圆环状的穿孔配泥支管,所述若干穿孔配泥支管大小不一且同心设置,所述穿孔配泥主管穿过若干穿孔配泥支管的圆心。
优选的,所述清水区和沉淀区之间设有泥水分离板,所述泥水分离板四周距储泥池池壁的间距大于1m。
优选的,所述泥水分离板沿中轴线两边像下弯折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135°~150°。
优选的,所述加药管的入口端设有溶配药装置,所述加药管上设有加药泵。
优选的,所述储泥池的清水区内壁上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设有将清水排出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出水端连接至污水处理厂内的污水检查井。
优选的,所述浓缩区的内壁由上至下向池内倾斜,所述斜角大于等于45°小于等于90°。
优选的,所述排泥管的出口端设有抽泥泵,所述抽泥泵的出口端设置有出泥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药管道混合器设置在进泥管上可快速的进行污泥沉淀浓缩,从而提高储泥池内的污泥浓度,加速了储泥池沉淀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药管道混合器可进一步节约脱泥药剂的用量。
3、本实用新型通过加速了污泥的沉淀浓缩效率,可避免污泥长时间在厌氧环境中停留,导致厌氧释磷现象,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除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穿孔配泥管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穿孔配泥管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储泥池、11清水区、111集水槽、12沉淀区、13浓缩区、14泥斗区、2进泥管、21加药管道混合器、3加药管、4排水管、5穿孔配泥管、51出泥孔、52穿孔配泥主管、53穿孔配泥支管、6排泥管、61抽泥泵、62出泥管、7泥水分离板、8溶配药装置、81加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储泥池系统,它与污水处理厂的排泥端相连,包括储泥池1,储泥池1的一侧上方设有进泥管2,进泥管2上设有加药管道混合器21,加药管道混合器21上连接有加药管3;加药管3的入口端设有溶配药装置8,加药管3上设有加药泵81。储泥池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由清水区11、沉淀区12、浓缩区13和泥斗区14组成,储泥池1的清水区11内壁上设有集水槽111,集水槽111内设有将清水排出的排水管4。沉淀区12内设有穿孔配泥管5,穿孔配泥管5将污泥均匀的排放至储泥池1内,穿孔配泥管5的入泥端与进泥管2出泥端相连通,浓缩区13的内壁由上至下向池内倾斜,斜角为60°。泥斗区14内设有排泥管6。排泥管6的出口端设有抽泥泵61,抽泥泵61的出口端设置有出泥管62。
清水区11和沉淀区12之间设有泥水分离板7,泥水分离板7四周距储泥池1池壁的间距大于1m。泥水分离板7沿中轴线两边像下弯折形成夹角,夹角的角度为140°。
穿孔配泥管5设置于沉淀区12内,穿孔配泥管5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泥孔51。穿孔配泥管5包括穿孔配泥主管52,穿孔配泥主管52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若干穿孔配泥支管53,若干穿孔配泥支管53呈支壮布置。
下面介绍该储泥池系统工作时的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将产生的高含水率的污泥排放至进泥管2,污泥在通过进泥管2的加药管道混合器21与污泥絮凝药剂充分反应混合后进入穿孔配泥管5,穿孔配泥管5将污泥排放至储泥池1的沉淀区12,沉淀区12通过设计泥水分离板7使污泥快速沉淀分离,分离后的上清液通过清水区11的集水槽111收集后,由排水管4外排至污水处理厂内部的污水检查井内,流入粗格栅泵站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内。分离后的污泥下沉沉至浓缩区13进一步浓缩,浓缩后的污泥通过排泥管6排出。
实施例2
实施例2和实施例1相比穿孔配泥管5结构不同,其他结构大体相同,具体如下:
如图1和图3所示的储泥池系统,它与污水处理厂的排泥端相连,包括储泥池1,储泥池1的一侧上方设有进泥管2,进泥管2上设有加药管道混合器21,加药管道混合器21上连接有加药管3;加药管3的入口端设有溶配药装置8,加药管3上设有加药泵81。储泥池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由清水区11、沉淀区12、浓缩区13和泥斗区14组成,储泥池1的清水区11内壁上设有集水槽111,集水槽111内设有将清水排出的排水管4。沉淀区12内设有穿孔配泥管5,穿孔配泥管5将污泥均匀的排放至储泥池1内,穿孔配泥管5的入泥端与进泥管2出泥端相连通,浓缩区13的内壁由上至下向池内倾斜,斜角为60°。泥斗区14内设有排泥管6。排泥管6的出口端设有抽泥泵61,抽泥泵61的出口端设置有出泥管62。
清水区11和沉淀区12之间设有泥水分离板7,泥水分离板7四周距储泥池1池壁的间距大于1m。泥水分离板7沿中轴线两边像下弯折形成夹角,夹角的角度为140°。
穿孔配泥管5设置于沉淀区12内,穿孔配泥管5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泥孔51。穿孔配泥管5包括穿孔配泥主管52和若干圆环状的穿孔配泥支管53,若干穿孔配泥支管53大小不一且同心设置,穿孔配泥主管52穿过若干穿孔配泥支管53的圆心。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泥池系统,它与污水处理厂的排泥端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泥池(1),所述储泥池(1)的一侧上方设有进泥管(2),所述进泥管(2)上设有加药管道混合器(21),所述加药管道混合器(21)上连接有加药管(3);所述储泥池(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由清水区(11)、沉淀区(12)、浓缩区(13)和泥斗区(14)组成,所述清水区(11)内设有将清水排出的排水管(4),所述沉淀区(12)内设有穿孔配泥管(5),所述穿孔配泥管(5)将污泥均匀的排放至储泥池(1)内,所述穿孔配泥管(5)的入泥端与进泥管(2)出泥端相连通,所述泥斗区(14)内设有排泥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泥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配泥管(5)设置于沉淀区(12)内,所述穿孔配泥管(5)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泥孔(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泥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配泥管(5)包括穿孔配泥主管(52),所述穿孔配泥主管(52)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若干穿孔配泥支管(53),所述若干穿孔配泥支管(53)呈支壮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泥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配泥管(5)包括穿孔配泥主管(52)和若干圆环状的穿孔配泥支管(53),若干所述穿孔配泥支管(53)大小不一且同心设置,所述穿孔配泥主管(52)穿过若干穿孔配泥支管(53)的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泥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11)和沉淀区(12)之间设有泥水分离板(7),所述泥水分离板(7)四周距储泥池(1)池壁的间距大于1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泥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板(7)沿中轴线两边像下弯折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135°~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泥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3)的入口端设有溶配药装置(8),所述加药管(3)上设有加药泵(8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泥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池(1)的清水区(11)内壁上设有集水槽(111),所述集水槽(111)内设有将清水排出的排水管(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泥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区(13)的内壁由上至下向池内倾斜且斜角大于等于45°小于等于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泥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6)的出口端设有抽泥泵(61),所述抽泥泵(61)的出口端设置有出泥管(6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09101.1U CN220335044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储泥池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09101.1U CN220335044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储泥池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35044U true CN220335044U (zh) | 2024-01-12 |
Family
ID=89443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09101.1U Active CN220335044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储泥池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35044U (zh) |
-
2023
- 2023-07-19 CN CN202321909101.1U patent/CN2203350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75284B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 |
CN201971680U (zh) | 一种uasb水力循环布水器 | |
CN102874973A (zh) | 一种高效低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3274548B (zh) | 一种循环闭式无填料高效沼液氨氮脱除养分回收装置 | |
CN201587884U (zh) | 一种用于厌氧水解反应装置的布水分配器 | |
CN103159380A (zh) | 一种零能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2979055A (zh) | 混合液在线发酵umif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化池及其应用方法 | |
CN203112589U (zh) | 光伏微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8821430A (zh) | 一种水解酸化反应塔 | |
CN203187497U (zh) | 一种零能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 |
CN220335044U (zh) | 一种储泥池系统 | |
CN210993125U (zh) |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 |
CN201338968Y (zh) | 厌氧布水器 | |
CN101028955A (zh) | 多元微动力养殖粪水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 |
CN207101950U (zh) | 一种用于鸟粪石结晶反应器 | |
CN201999790U (zh) | 一种厌氧水解酸化池 | |
CN105330105B (zh) | 无机‑有机‑微生物絮凝一体化装置 | |
CN204958633U (zh) |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组合装置 | |
CN209778349U (zh) | 气提加药回流装置 | |
CN208413977U (zh) | 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效反硝化反应器 | |
CN203613080U (zh) | 一种具有颗粒污泥制造及污泥自动收集的ic厌氧反应器 | |
CN201894862U (zh) | 闪蒸器 | |
CN202063768U (zh) | 一种厌氧布水器 | |
CN207330636U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 |
CN205933390U (zh) | 厌氧反应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