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4693U - 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和叉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和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4693U
CN220334693U CN202321086109.2U CN202321086109U CN220334693U CN 220334693 U CN220334693 U CN 220334693U CN 202321086109 U CN202321086109 U CN 202321086109U CN 220334693 U CN220334693 U CN 220334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forklift
stage planetary
reduction mechanism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61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书棚
李炜超
谢木琛
姜佳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de China Forklift Truck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de China Forklift Truck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de China Forklift Truck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Linde China Forklift Truck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61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4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4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4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和叉车,包括主轴、驱动电机和减速装置,主轴外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外套设有轮毂,驱动电机和减速装置为沿所述主轴轴向分布;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轴套内且连接驱动所述主轴相对所述轴套转动;所述减速装置位于所述轴套外且包括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以进行第一级减速,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以进行第二级减速;所述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轮毂相固定。本实用新型可减少驱动装置在纵向上的尺寸,并且高度集成化,给叉车本体内其他部件的布置留下更大空间,减小叉车尺寸、实现小型化。

Description

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和叉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领域,特别是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和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是一种工业搬运车辆。传统的叉车中,参见图1,其车轮驱动装置通常是采用立式布置的方式装配,即驱动电机1、减速机构2和车轮3为沿与主轴垂直的方向分布,驱动电机1位于上方,车轮3位于下方,减速机构2位于驱动电机1和车轮3之间。采用这种方式,在纵向尺寸上,整个驱动装置占空间较大,因受车架或其他零部件空间约束,装配及拆卸十分不便。
另外,由于驱动电机1在车轮上方,其通常位于车体内部,与空气接触面小,温升较高,需要安装风扇等来提供风冷散热。再者,现有的减速机构,其减速机构2的齿轮箱中需要一对螺旋锥齿轮来传输扭矩,体积大、成本高。对于转向部件,由于转向电机4和驱动电机1并列,转向结构的转轴也需要使用大尺寸的轴承,提高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采用立式布置的缺陷,提出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和叉车,将驱动装置和减速机构沿主轴轴向分布,减小尺寸,达到小型化,并且采用两级行星减速机构具有较大的传动比。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包括主轴、驱动电机和减速装置,所述主轴外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外套设有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装置为沿所述主轴轴向分布;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轴套内且连接驱动所述主轴相对所述轴套转动;所述减速装置位于所述轴套外且包括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以进行第一级减速,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以进行第二级减速;所述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轮毂相固定以带动所述轮毂相对所述轴套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若干第一行星轮和行星架;所述第一太阳轮作为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以与所述主轴相对固定;若干所述第一行星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啮合传动;所述行星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主轴外并设有内齿圈作为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内齿圈设置于所述行星架的中部,若干所述第一行星轮为绕所述内齿圈均匀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若干第二行星轮和传动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作为所述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以与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行星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套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传动;所述传动齿圈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轴套外且与若干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传动;所述轮毂与所述传动齿圈相对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太阳轮为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主轴外;若干所述第二行星轮绕所述第二太阳轮均匀间隔分布且位于所述轴套的轴向方向一侧。
优选的,所述减速装置位于所述主轴的轴向方向一侧;还包括有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主轴的轴向方向另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板、转向架和转向电机,所述转向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且设有传动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传动部的转轴与所述主轴垂直;所述转向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且其输出端连接驱动所述传动部转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设有装配孔;所述传动部相对所述固定板一侧还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壁和所述转轴外周之间还套设有至少一轴承,至少一轴承为沿所述转轴轴向分布。
优选的,还包括有盖体,所述盖体罩设于所述装配孔远离所述传动部一侧且与所述固定板相对固定。
一种叉车,包括叉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本体设有所述的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将驱动电机和减速装置设置成沿主轴轴向分布,减速装置包括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采用这结构可减少驱动系统在纵向上的尺寸,并且高度集成化,给叉车本体内其他部件的布置留下更大空间,从而能够减小叉车尺寸,达到小型化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中,将驱动系统设置于轮胎内,与空气接触面较大,温升得到优化,且只需通过自然风冷来散热,无需增加额外的散热装置,节约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若干第一行星轮和行星架,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若干第二行星轮和传动齿圈等,采用这种行星齿轮减速结构,具有较大的传动比,能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目标值,并且相比螺旋伞齿轮传动,减小体积且节约了成本。
4、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机构包括固定板、转向架和转向电机,转向架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转向架的连接部与轴套相对固定,传动部的转轴与主轴垂直且设置有转轴,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固定板的装配孔,装配孔内壁和转轴外周之间还套设有至少一轴承,可选择较小尺寸的轴承,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4为轮毂内的减速机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分解图;
图6为转向架与固定板剖视图;
图7为转向机构的传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叉车本体示意图;
其中:
10、主轴,11、轴套,12、轮毂,13、轮胎,14、端盖,20、驱动电机,30、减速装置,40、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1、第一太阳轮,42、第一行星轮,43、行星架,44、内齿圈,50、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51、第二太阳轮,52、第二行星轮,53、传动齿圈,60、制动机构,70、转向机构,71、固定板,71a、装配孔,72、转向架,72a、转轴,73、转向电机,74、主动齿轮,75、传动齿部,76、锥轴承,77、盖体,78、传动部,79、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见图2-图7,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包括主轴10、驱动电机20和减速装置30等。主轴10外套设有轴套11,轴套11外套设有轮毂12,轮毂12外周可安装有轮胎13,则轮毂12转动时可带动轮胎13同轴转动。驱动电机20和减速装置30为沿主轴10轴向分布,即沿主轴10长度方向布设。驱动电机20固定于轴套11内且连接驱动主轴10相对轴套11转动,主轴10与轴套11之间可设置有轴承确保二者之间的转动连接。减速装置30位于轴套11外且可设置于主轴10一端,减速装置30用于降低转速并传递扭矩。
该减速装置30包括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和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50,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用于进行第一级减速,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的输入端与主轴10传动连接,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的输出端与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50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包括第一太阳轮41、若干第一行星轮42和行星架43等。第一太阳轮41作为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的输入端以与主轴10相对固定;若干第一行星轮42可转动地设置于行星架43上且分别与第一太阳轮41啮合传动。行星架43可转动地套设于主轴10外并设有内齿圈44作为输出端。该内齿圈44可设置于行星架43的中部,若干第一行星轮42为绕内齿圈44均匀间隔分布。第一行星轮4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可根据减速比需求设定。图中,以三个第一行星轮42为例,三个第一行星轮42距离相等即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工作时,主轴10可驱动第一太阳轮41转动,第一太阳轮41带动与之啮合的多个第一行星轮42绕各自的转轴转动即自转,并且多个第一行星轮42还绕第一太阳轮41转动即公转,则行星架43也绕主轴10旋转。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的减速比可根据需求设定。
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50用于进行第二级减速,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50的输出端与轮毂12相固定以带动轮毂12相对轴套11转动。具体的,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50可包括第二太阳轮51、若干第二行星轮52和传动齿圈53等。该第二太阳轮51作为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50的输入端以与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该第二太阳轮51为可转动地套设于主轴10外可与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的内齿圈44啮合。若干第二行星轮52可转动地设置于轴套11上且分别与第二太阳轮51啮合传动,该若干第二行星轮52可绕第二太阳轮51均匀间隔分布且位于轴套11的轴向方向一侧。第二行星轮5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可根据减速比需求设定。图中,以三个第二行星轮52为例,三个第二行星轮52距离相等即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传动齿圈53可转动地套设于轴套11外且与若干第二太阳轮51啮合传动,该传动齿圈53为圆环结构,其内壁设有齿部。传动齿圈53一侧可与轮毂12相对固定且为同轴转动,传动齿圈53另一侧可固定有端盖14,该端盖14可将减速装置30封闭于传动齿圈53和轴套11之间,传动齿圈53与轮毂12之间,传动齿圈53与端盖14之间均可采用若干螺栓进行锁固。另外,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的若干第一行星轮42还可与传动齿圈53啮合。
工作时,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的内齿圈44带动第二太阳轮51转动,第二太阳轮51驱动与之啮合的若干第二行星轮52绕各自的转轴转动即自转,并且多个第二行星轮52还绕第二太阳轮51转动即公转,则多个第二行星驱动传动齿圈53转动,进而带动轮毂12转动。
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50的减速比可根据需求设定。
实际应用中,相比采用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减速比为3、4、5、7、8或10。本申请采用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40和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50配合即两级的减速机构,其减速比可达到9、12、15、16、20、25、32、40、64或100等,具有较大的传动比,能更好地达到对于产品的需求目标值。
本实用新型中,将减速装置30设置成位于主轴10的轴向方向一侧,还包括有制动机构60,制动机构60设置于主轴10的轴向方向另一侧,该制动机构60可采用车轮常用的制动器,例如液压传动鼓式车轮制动器或者气压传动鼓式车轮制动器等。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转向机构70,转向机构70用于驱使轮胎13转向。转向机构70包括固定板71、转向架72和转向电机73等,该固定板71可用于与叉车本体的相关结构相固定,该转向架72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71且设有传动部78和连接部79。传动部78可位于轮胎13上方,其转轴72a可与主轴10垂直。该连接部79为沿传动部78一侧向下延伸至轮胎13一侧且与轴套11相对固定,连接部79与轴套11之间可采用若干螺栓进行锁固。转向电机73固定于固定板71上,其可位于固定板71背对轮胎13一侧,转向电机73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所述传动部78转动。该转向电机73的输出端可设置主动齿轮74,传动部78外周可设置传动齿部75,通过主动齿轮74与传动齿部75啮合实现传动。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71设有装配孔71a,传动部78相对固定板71一侧还设置有转轴72a,转轴72a可转动地穿设于装配孔71a,该转轴72a可设置成中空结构,该转轴72a和传动部78可为一体结构。装配孔71a内壁和转轴72a外周之间还套设有至少一轴承,至少一轴承为沿转轴72a轴向分布,例如,可以是采用两个锥轴承76。还包括有盖体77,盖体77罩设于装配孔71a远离传动部78一侧且与固定板71相对固定。另外,相比传动的转向机构70,其转动件和固定件之间需采用较大尺寸的轴承实现转动配合,而本申请的转向机构70,由于将驱动电机20集成于轮胎13内,则转向架72的转轴72a的直径可设置成较小,可选择较小尺寸的轴承,降低成本。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叉车,包括叉车本体,叉车本体设有上述的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参见图8,叉车的主动轮可采用上述的轮毂12驱动装置,采用这种高度集成化的驱动机构,减少纵向尺寸大小,给车体内其他部件的布置留下了更大空间,进一步减小叉车本体尺寸,达到小型化。并且将驱动装置设置于轮胎13内,且位于叉车本体外,使其与空气接触面较大,温升得到优化,且只需通过自然风冷来散热,节省了风扇的使用,节约了成本。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包括主轴、驱动电机和减速装置,所述主轴外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外套设有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装置为沿所述主轴轴向分布;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轴套内且连接驱动所述主轴相对所述轴套转动;所述减速装置位于所述轴套外且包括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以进行第一级减速,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以进行第二级减速;所述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轮毂相固定以带动所述轮毂相对所述轴套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若干第一行星轮和行星架;所述第一太阳轮作为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以与所述主轴相对固定;若干所述第一行星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啮合传动;所述行星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主轴外并设有内齿圈作为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设置于所述行星架的中部,若干所述第一行星轮为绕所述内齿圈均匀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若干第二行星轮和传动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作为所述第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以与所述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行星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套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传动;所述传动齿圈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轴套外且与若干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传动;所述轮毂与所述传动齿圈相对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太阳轮为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主轴外;若干所述第二行星轮绕所述第二太阳轮均匀间隔分布且位于所述轴套的轴向方向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位于所述主轴的轴向方向一侧;还包括有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主轴的轴向方向另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板、转向架和转向电机,所述转向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且设有传动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传动部的转轴与所述主轴垂直;所述转向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且其输出端连接驱动所述传动部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设有装配孔;所述传动部相对所述固定板一侧还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壁和所述转轴外周之间还套设有至少一轴承,至少一轴承为沿所述转轴轴向分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盖体,所述盖体罩设于所述装配孔远离所述传动部一侧且与所述固定板相对固定。
10.一种叉车,包括叉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本体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
CN202321086109.2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和叉车 Active CN220334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6109.2U CN220334693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和叉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6109.2U CN220334693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和叉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4693U true CN220334693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6109.2U Active CN220334693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和叉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4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30045A (en) Vehicle wheel mechanism
US5919109A (en) Drive axle with planetary gear
US6863634B2 (en) Tandem axle power divider assembly with inboard slip driveshaft connection
US7316627B2 (en) Integrated two-speed motor
JP5066924B2 (ja) 車輪駆動装置
KR101538080B1 (ko) 인휠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차량
US7841435B2 (en) Transmission
US20030111280A1 (en) Drive system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US4437530A (en) Vehicle axle assembly
US6886655B2 (en) Vehicle wheel end assembly with double reduction gear set
MX2007001178A (es) Cubierta con nervaduras para alojamiento del eje de traccion.
KR20030064291A (ko) 중장비용 전자구동유닛 조립체
EP1288054B1 (en) A wheel end apparatus
WO2004092617A1 (ja) 支持構造及び支持構造を備えたギア機構
US6254193B1 (en) Dual wheel assembly differential
CN220334693U (zh) 一种叉车的轮毂驱动装置和叉车
JP5276572B2 (ja) 作業用車両の終減速装置
JPH10119596A (ja) 駆動車軸
CA2527710A1 (en) Tamdem axle carrier structural rib
US10675965B2 (en) In-wheel motor driving device
US8617024B2 (en) Axle final drive assembly
CN113580848A (zh) 一种桥箱一体式驱动桥
CN215970951U (zh) 一种桥箱一体式驱动桥
US20230142241A1 (en) Integrated Drive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14112284U (zh) 超大速比电动重载湿式制动驱动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