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6796U - 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6796U
CN220326796U CN202321663648.8U CN202321663648U CN220326796U CN 220326796 U CN220326796 U CN 220326796U CN 202321663648 U CN202321663648 U CN 202321663648U CN 220326796 U CN220326796 U CN 220326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cut tobacco
air separation
secondary ai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36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宇
牛津桥
赵梦达
赵红妍
李京伟
耿庆宇
刘振强
马骁飞
魏凤美
商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36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6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6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6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Tobacco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涉及烟草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二次风选传送带和移动机构,二次风选传送带的一端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另一端位于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的下方且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三传送带的一端平齐,移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传送带移动至第一工位或者第二工位,当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工位时,第二传送带能够将来自于就地风选设备的叶丝输送至第三传送带,当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二工位时,第二传送带能够将来自于就地风选设备的叶丝输送至二次风选传送带。由此,既能够正常输送叶丝,也能够在叶丝不符合生产要求时将其输送至VAS风选设备以进行二次风选,从而降低梗签含量。

Description

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烟丝中含有梗签不仅会影响感官品质,还易造成爆口、掉锥、熄火等问题,对消费者抽吸体验造成不良影响。随着消费者对卷烟吸食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降低烟丝中梗签含量也越来越有必要。
现有的部分卷烟厂的制叶丝生产线一般分为薄板烘丝线和气流烘丝线,并且薄板加工线和气流加工线独立进行生产。该两条生产线中均设置有能够剔除梗签的设备。对于薄板烘丝线而言,为了进一步地降低烟丝中梗签的含量,尽管可以配置更多的用于剔除梗签的就地风选设备,但是这样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会提高后期的维护成本。
因此,当薄板烘丝线中经由就地风选设备处理后的叶丝不符合生产要求时,如何降低薄板烘丝线中烟丝梗签的含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薄板烘丝线中烟丝梗签含量过高的缺陷,通过设置叶丝输送装置,使得薄板烘丝线中经过就地风选设备筛选后的叶丝能够进入气流烘丝线中的VAS风选设备中进行二次筛选,可以实现进一步地降低烟丝梗签的含量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所述叶丝输送装置能够安装于气流烘丝线和薄板烘丝线,所述气流烘丝线设置有VAS风选设备,所述薄板烘丝线设置有就地风选设备,其中,所述叶丝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二次风选传送带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连接至所述VAS风选设备的进料口,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就地风选设备的出料口,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的下方,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的下方且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一端平齐,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移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移动至第一工位或者第二工位,当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二传送带能够将来自于所述就地风选设备的叶丝输送至所述第三传送带,当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二传送带能够将来自于所述就地风选设备的叶丝输送至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座、固定基座和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二传送带连接至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至所述固定基座,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支撑座,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固定基座,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座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中,并且所述滑块能够沿着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所述滑槽构造为长条V型槽,所述滑块构造为V型块,所述滑块的造型与所述滑槽的槽型相适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所述移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带包括: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传送皮带和机架,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两端,所述传送皮带连接至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经由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所述第三传送带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延伸设置,所述第三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至8°;
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延伸设置,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1°至14°。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所述叶丝输送装置还包括:第四传送带和第五传送带,所述第四传送带的一端连接至所述VAS风选设备的出料口,另一端从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的上方延伸并穿过,所述第五传送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四传送带靠近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的一端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所述第五传送带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延伸设置,所述第五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至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二次风选传送带和移动机构,该叶丝输送装置能够安装于气流烘丝线和薄板烘丝线之间,其中,移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传送带移动至第一工位或者第二工位。
由此,该叶丝输送装置既能够保证薄板烘丝线中经由就地风选设备处理后的叶丝可以正常输送,也能够在薄板烘丝线中经由就地风选设备处理后的叶丝不符合生产要求时,使得该叶丝能够被输送至气流烘丝线中的VAS风选设备中,以进行二次风选处理,从而能够进一步地降低叶丝中的梗签含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中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中的二次风选传送带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中的第一传送带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中的第四传送带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VAS风选设备;2、就地风选设备;3、气流烘丝设备;11、第一传送带;12、第二传送带;121、第一辊轮;122、第二辊轮;123、传送皮带;124、机架;13、第三传送带;14、第四传送带;15、第五传送带;16、输料传送带;17、辅助传送带;20、二次风选传送带;21、出料通道;30、移动机构;31、支撑座;32、固定基座;33、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叶丝中的梗签含量,部分叶丝生产线配置两个分选设备进行了二级风选,在该生产线中,烘后叶丝经振动输送机后均匀进入一级风选设备中初选,风选后合格叶丝进入下道加工工序,初选出含有大量梗签的小流量叶丝进入二级风选设备进行精选,精选后合格叶丝与一级风选出合格烟丝汇总进入下道加工工序,选出梗签进行统一收集。另有部分叶丝生产线中的叶丝风选装置可以先对烘后叶丝进行筛分,将丝团、长丝与中短丝、碎丝分离开,然后对丝团和长丝进行断打,断打后的叶丝再和中短丝、碎丝汇总进入风选箱体进行风选,这样先筛分再断丝减少造碎同时还减少了丝团和长丝,更加有利于风选设备提高剔除率,提高叶丝纯净度。
然而,以上两种叶丝生产线,或需要需增设其他风选设备,或需要增设断丝装置或者更换车间现有设备,生产成本较高。
此外,除了借助就地风选设备在制丝过程中剔除梗签外,也可以在卷纸烟支过程中剔除梗签,但是卷烟机对梗签的剔除量也较为有限,且若要提高卷烟机的梗签剔除量,需要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其改造成本花费较大。因此,在制丝过程剔除梗签可以更为经济,而且实施起来也更为便捷。
现有的部分卷烟厂的制叶丝生产线一般分为薄板烘丝线和气流烘丝线,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并进一步地降低薄板烘丝线中叶丝的梗签含量,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该叶丝输送装置能够安装于气流烘丝线和薄板烘丝线,其既能够保证薄板烘丝线中经由就地风选设备处理后的叶丝可以正常输送,也能够在薄板烘丝线中经由就地风选设备处理后的叶丝不符合生产要求时,让该叶丝能够被输送至气流烘丝线中的VAS风选设备中,以进行二次风选处理。下面结合图1至图5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叶丝输送装置。
可以理解,气流烘丝线中设置有VAS风选设备,薄板烘丝线中设置有就地风选设备。
示例性地,在薄板烘丝线中,来自储叶柜的叶丝在经过处理之后能够在薄板烘丝机中进行薄板烘丝,然后再进入就地风选设备中进行筛选,以剔除叶丝中的梗签,再之后能够进行缓存和掺配等处理。
相关技术中,就地风选设备能够根据梗签和叶丝的密度差异,利用风力对该两者进行分离,其中,密度较大的梗签下落后被剔除,密度较小的叶丝则跟随生产线进入下一道工序。然而,由于梗签和叶丝的密度差距较小,且容易缠绕在一起,导致就地风选设备难以有效的对梗签进行分离和剔除。实际生产中,就地风选设备剔除的梗签量非常小,而且会裹带很多叶丝。
相应地,在气流烘丝线中,来自储叶柜的叶丝在经过处理之后能够在气流烘丝机中进行气流烘丝,然后再进入VAS风选设备中进行筛选,以剔除叶丝中的梗签,再之后能够进行缓存和掺配等处理。
相关技术中,VAS风选设备中的叶丝会以较薄状态流到带有孔的V形通道的振动筛分机上,在振动的过程中,叶丝被振动并变得更加松解,过重的异物、梗签会从松散的叶丝中分离出来,合格的叶丝则被传送至下游的输送带上。而且分离出来的物料在振动输送槽的端头通过螺旋输送装置再次被送入二次分离器,以进行二次分离。VAS风选设备可以通过两次分离实现高效率的叶丝处理。
本实施方式中的叶丝输送装置能够在就地风选设备处理后的叶丝不符合生产要求时,将相应的叶丝输送至VAS风选设备,以实现对叶丝梗签的二次风选。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1、第二传送带12、第三传送带13、二次风选传送带20和移动机构30,第一传送带11的一端连接至VAS风选设备1的进料口,第二传送带12的一端连接至就地风选设备2的出料口,第三传送带13的一端位于第二传送带12的另一端的下方,二次风选传送带20的一端位于第一传送带11的上方,二次风选传送带20的另一端位于第二传送带12的另一端的下方且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三传送带13的一端平齐。
进一步地,移动机构30连接至第二传送带12,移动机构30能够驱动第二传送带12移动至第一工位或者第二工位,当第二传送带12位于第一工位时,第二传送带12能够将来自于就地风选设备2的叶丝输送至第三传送带13,当第二传送带12位于第二工位时,第二传送带12能够将来自于就地风选设备2的叶丝输送至二次风选传送带20。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第一传送带11的一端连接至VAS风选设备1的进料口,第一传送带11能够将叶丝输送至VAS风选设备1。第二传送带12的一端连接至就地风选设备2的出料口,第二传送带12能够接收来自于就地风选设备2处理后的叶丝。第三传送带13的一端位于第二传送带12的另一端的下方,第三传送带13能够接收来自于第二传送带12的叶丝。二次风选传送带20的一端位于第一传送带11的上方,二次风选传送带20的另一端位于第二传送带12的另一端的下方,二次风选传送带20能够接收来自于第二传送带12的叶丝,并能够将叶丝输送至第一传送带11。
而且,二次风选传送带20的另一端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三传送带13的一端平齐,且同时位于第二传送带12的另一端的下方。同时,移动机构30能够驱动第二传送带12移动至第一工位或者第二工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气流烘丝线中,叶丝在第一传送带11的输送下能够正常进入VAS风选设备1。在薄板烘丝线中,当移动机构30驱动第二传送带12移动至第一工位时,经由就地风选设备2处理后的叶丝能够输送至第二传送带12,之后第二传送带12可以将相应的叶丝输送至第三传送带13。
当检测到经由就地风选设备2处理后的叶丝中的梗签含量过高,不符合质量生产要求时,可以控制移动机构30驱动第二传送带12移动至第二工位时,此时,经由就地风选设备2处理后的叶丝输送至第二传送带12之后,第二传送带12可以将相应的叶丝输送至二次风选传送带20,二次风选传送带20随即将对应的叶丝输送至第一传送带11,从而使得该对应的叶丝能够进入VAS风选设备1中,以在VAS风选设备1中被再次筛选,从而进一步地降低叶丝中的梗签含量。
为了有效地驱动第二传送带12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移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机构30包括:支撑座31、固定基座32和驱动件33,其中,第二传送带12连接至支撑座31,支撑座31滑动连接至固定基座32,驱动件33的一端连接至支撑座31,另一端连接至固定基座32,驱动件33能够驱动支撑座31在固定基座32上移动。
示例性地,驱动件33可以为液压缸,其包括缸筒和活塞杆,缸筒可以连接至固定基座32,活塞杆连接至支撑座31。
在实际场景中,支撑座31可以采取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至第二传送带12,固定基座32则可以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当驱动件33中的活塞杆推动支撑座31在固定基座32上移动时,第二传送带12便可以相对于固定基座32移动。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当就地风选设备2处理后的叶丝符合质量要求时,驱动件33可以驱动第二传送带12向左移动,以使得第二传送带12的左端越过二次风选传送带20,并到达第三传送带13的上方,最终让第二传送带12到达第一工位,此时,来自于就地风选设备2的叶丝能够在第二传送带12的输送下到达第三传送带13。
当就地风选设备2处理后的叶丝中的梗签含量过高,不符合质量要求时,驱动件33可以驱动第二传送带12向右移动,以使得第二传送带12的左端离开第三传送带13,并到达二次风选传送带20的上方,最终让第二传送带12到达第二工位,此时,来自于就地风选设备2的叶丝能够在第二传送带12的输送下到达二次风选传送带20。
为了使得支撑座31能够在固定基座32上沿预定方向滑动,示例性地,支撑座3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滑块,固定基座32的顶部可以设置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滑块置于滑槽中,并且滑块能够沿着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滑槽可以构造为长条V型槽,滑块则可以构造为V型块,滑块的造型与滑槽的槽型相适配。
为了保证移动机构30能够对第二传送带12施加相对平衡的驱动力,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机构30可以对称设置在第二传送带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第二传送带12包括:第一辊轮121、第二辊轮122、传送皮带123和机架124,第一辊轮121和第二辊轮122分别位于第二传送带12的两端,传送皮带123连接至第一辊轮121和第二辊轮122,第一辊轮121和第二辊轮122经由机架124固定连接,支撑座31在第二传送带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至机架124。
可以理解,机架124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机架124分别设置在传送皮带12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同时,该两个机架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辊轮121和第二辊轮122连接,从而实现对第一辊轮121和第二辊轮122的固定。
相应地,支撑座31的数量也为两个,该两个支撑座31分别与机架124一一对应地连接。由此,位于传送皮带123宽度方向的两侧的驱动件33能够从两侧对第二传送带12施加驱动作用力。
可选地,为了让叶丝能够更加准确地洒落到第一传送带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二次风选传送带20靠近第一传送带11的一端设置有出料通道21,出料通道21的开口朝向第一传送带11。
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传送带11在竖直方向上倾斜设置,其位置较高的一端连接至VAS风选设备1的进料口,同时二次风选传送带20位置较高的顶端位于第一传送带11位置较低的一端的上方。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叶丝输送装置还包括输料传送带16,输料传送带16在竖直方向上倾斜设置,其位置较低的一端连接至气流烘丝设备3的出料口,用以接收来自于气流烘丝设备3的叶丝,其位置较高的一端位于第一传送带11位置较低的一端的上方,输料传送带16能够将来自于气流烘丝设备3的叶丝输送至第一传送带1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地接收来自于就地风选设备2的叶丝,如图1所示,第二传送带12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一端连接至就地风选设备2的出料口,用以接收来自于就地风选设备2的叶丝,其另一端位于二次风选传送带20位置较低的一端的上方。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就地风选设备2和第二传送带12之间还设置有辅助传送带17,辅助传送带17能够将来自于就地风选设备2的叶丝输送至第二传送带12。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辅助传送带17在竖直方向上倾斜设置,辅助传送带17位置较低的一端直接设置在就地风选设备2的出料口的下方,其位置较高的一端位于第二传送带12远离二次风选传送带20的一端的上方。
示例性地,为了避免烟丝出现洒落,第三传送带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5°至8°。
相应地,为了使得叶丝生产线上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二次风选传送带2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11°至14°。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叶丝输送装置还包括:第四传送带14。其中,第四传送带14的一端连接至VAS风选设备1的出料口,另一端从二次风选传送带20和第三传送带13的上方延伸并穿过。
由此,借助第四传送带14可以将来自于VAS风选设备1的叶丝输送至下一道工序,而且,第四传送带14部分地设置在二次风选传送带20的上方,可以使得整个叶丝输送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5所示,第四传送带14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延伸设置,其位置较低的一端连接至VAS风选设备1的出料口,其位置较高的一端从二次风选传送带20的上方延伸并穿过。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地将VAS风选设备1处理后的叶丝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如图1所示,叶丝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五传送带15。其中,第五传送带15的一端设置在第四传送带14靠近二次风选传送带20的一端的下方。由此,借助第五传送带15可以将来自于第四传送带14的叶丝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示例性地,第五传送带15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延伸设置,其位置较低的一端位于第四传送带14位置较高的一端的下方,其位置较高的一端延伸至下一道工序。
可选地,第五传送带1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13°至16°。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五传送带15还可以与第三传送带13并列设置,并能够一起延伸至下一道工序。
由此可见,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二次风选传送带和移动机构,该叶丝输送装置能够安装于气流烘丝线和薄板烘丝线之间,其中,移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传送带移动至第一工位或者第二工位。
由此,该叶丝输送装置既能够保证薄板烘丝线中经由就地风选设备处理后的叶丝可以正常输送,也能够在薄板烘丝线中经由就地风选设备处理后的叶丝不符合生产要求时,使得该叶丝能够被输送至气流烘丝线中的VAS风选设备中,以进行二次风选处理,从而能够进一步地降低叶丝中的梗签含量。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丝输送装置能够安装于气流烘丝线和薄板烘丝线,所述气流烘丝线设置有VAS风选设备,所述薄板烘丝线设置有就地风选设备,其中,所述叶丝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二次风选传送带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连接至所述VAS风选设备的进料口,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就地风选设备的出料口,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的下方,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的下方且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一端平齐,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移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移动至第一工位或者第二工位,当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二传送带能够将来自于所述就地风选设备的叶丝输送至所述第三传送带,当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二传送带能够将来自于所述就地风选设备的叶丝输送至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座、固定基座和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二传送带连接至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至所述固定基座,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支撑座,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固定基座,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座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中,并且所述滑块能够沿着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构造为长条V型槽,所述滑块构造为V型块,所述滑块的造型与所述滑槽的槽型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带包括: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传送皮带和机架,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两端,所述传送皮带连接至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经由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送带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延伸设置,所述第三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至8°;
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延伸设置,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1°至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丝输送装置还包括:第四传送带和第五传送带,所述第四传送带的一端连接至所述VAS风选设备的出料口,另一端从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的上方延伸并穿过,所述第五传送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四传送带靠近所述二次风选传送带的一端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传送带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延伸设置,所述第五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至16°。
CN202321663648.8U 2023-06-28 2023-06-28 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 Active CN220326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3648.8U CN220326796U (zh) 2023-06-28 2023-06-28 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3648.8U CN220326796U (zh) 2023-06-28 2023-06-28 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6796U true CN220326796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56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3648.8U Active CN220326796U (zh) 2023-06-28 2023-06-28 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67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1934B2 (en) Method for threshing and pneumatic separation of tobacco leaves
CN106955845B (zh) 废烟风选装置及烟支分选系统
CN203417852U (zh) 茶叶分选机
CN112638182A (zh) 粒状物的进给系统及其进给方法
CN204742597U (zh) 一种烟丝分类装置
CN104983060A (zh) 一种烟丝分类装置及工艺
CN220326796U (zh) 用于叶丝梗签二次风选的叶丝输送装置
CN106694378B (zh) 一种槟榔籽自动筛选设备
CN112056612B (zh) 一种梗拐剔除系统
CN206939810U (zh) 分选机
CN215603104U (zh) 一种叶丝筛选装置以及烟丝差异化风选系统
CN111824504B (zh) 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装箱密度自控系统
CN209109600U (zh) 一种筛网角度可调的物料分选机
CN209489484U (zh) 叶丝柔性风选机
CN210171947U (zh) 一种茶叶风选系统
CN214440819U (zh) 一种可灵活调节空隙大小的烟梗分离设备
CN112958460B (zh) 一种对烟丝内梗签进行高效剔除的设备
CN2608149Y (zh) 烟叶分选机均匀分料及筛砂装置
CN210944016U (zh) 皮带机均匀给料机构
CN114766704B (zh) 一种烟叶智能分级方法
CN114918132B (zh) 一种叶丝冷却过程在线分选回收工艺
CN218650226U (zh) 一种烟叶智能分级系统
CN216441115U (zh) 一种能实现流场控制的分段式风选装置
CN218591135U (zh) 一种粮食杂质分离设备
CN216189477U (zh) 一种刮板筛分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