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7152U - 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7152U
CN220317152U CN202322187296.XU CN202322187296U CN220317152U CN 220317152 U CN220317152 U CN 220317152U CN 202322187296 U CN202322187296 U CN 202322187296U CN 220317152 U CN220317152 U CN 220317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air
rings
bearing frame
lif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872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占奕
江礼锋
王哲
潘裕忠
蒋轲
熊豪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Shenzhe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Shenzhe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Shenzhe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872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7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7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7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属于起吊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承载框以及一对支撑框,各支撑框包括设置于承载框底部的第一横杆、一端分别安装于第一横杆两端部的一对竖杆、以及设置于一对竖杆另一端部的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顶面上竖立设有一对呈间隔分布的一对第一吊环,该第二横杆顶面的相邻侧面上设有呈间隔分布的一对第二吊环。通过设置承载框,可保证砌块平稳吊装;通过在第二横杆上设有一对第一吊环和一对第二吊环,吊具起吊第一吊环,可用于承受竖向荷载,吊具起吊第二吊环,可用于抵抗水平荷载,保证砌块在起吊过程中的受力均匀性,增强了运输的平稳性。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吊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吊装一般需要吊具(后者吊索具配合进行),吊具由专业生产厂家制造。建筑工程施工中,常涉及到加砌块施工,如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二次结构和围护墙等。由于一次整版吊装,构件易坠落,常规的物料吊装运输问题尤为突出。
现有的起吊装置通常采用吊绳将吊具绑定,然后起吊,在吊装过程中由于风力等横向力的影响,使得受力不均匀,影响混凝土构件持久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起吊装置在起吊过程中受力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砌块的承载框、以及呈间隔分布于所述承载框两端的一对支撑框,各所述支撑框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框底部的第一横杆、一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杆两端部的一对竖杆、以及设置于一对所述竖杆另一端部并与所述第一横杆呈平行分布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顶面上竖立设有一对呈间隔分布的一对第一吊环,所述第二横杆顶面的相邻侧面上设有呈间隔分布的一对第二吊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环包括第一钩环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杆顶面上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二吊环包括第二钩环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杆顶面的相邻侧面上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一钩环与所述第二钩环在空间上呈垂直分布。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二吊环沿起吊方向呈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上。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二吊环与所述第二横杆之间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横杆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柱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横杆上分别设有水平校准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上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柱。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框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砌块的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框上还设有重力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通过设置承载框,可保证平稳地承载砌块;通过在第二横杆上设有一对第一吊环和一对第二吊环,吊具起吊第一吊环,可用于承受竖向荷载,吊具起吊第二吊环,可用于抵抗水平荷载,保证砌块在起吊过程中的受力均匀性,增强了运输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承载框;
2-支撑框;21-第一横杆;22-竖杆;23-第二横杆;24-第一吊环;241-第一钩环;242-第一立柱;25-第二吊环;251-第二钩环;252-第二立柱;
3-第一加强柱;
4-水平校准器;
5-第二加强柱;
6-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包括承载框1和一对支撑框2,该承载框2可用于承载砌块,该对支撑框2呈间隔分布于该承载框1的两端,具体地,各支撑框2包括第一横杆21,该第一横杆21设置于该承载框1的底部,该第一横杆21的两端部设有一对竖杆2,该对竖杆2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横杆23,第二横杆23与第一横杆21呈平行分布,此外,该第二横杆23的顶面上竖立设有一对呈间隔分布的一对第一吊环24,该第二横杆23顶面的相邻侧面上设有呈间隔分布的一对第二吊环25。通过设置承载框2,可保证平稳地承载砌块;通过在第二横杆23上设有一对第一吊环24和一对第二吊环25,吊具起吊第一吊环24,可用于承受竖向荷载,吊具起吊第二吊环25,可用于抵抗水平荷载,保证砌块在起吊过程中的受力均匀性,增强了运输的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该砌块可以为单个体积较大的砌块,也可以是码放整齐的若干加砌块的组合,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实际起吊过程中,通过选用一组吊具将一对第一吊环24吊起,选用另一组吊具将一对第二吊环25同时吊起,则一对第一吊环24可用于承受砌块的竖向荷载,一对第二吊环25可用于抵抗水平风荷载,避免砌块在起吊过程中受到风荷载等环境的影响,保证了起吊过程中的受力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所需吊运的加砌块的量,若加砌块需求量大,则适当调整承载框的大小,提高加砌块吊运速率,保证施工有序进行,此处不对承载框1的大小作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对支撑框1通过螺栓固定于该承载框1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对第一吊环24和第二吊环25焊接在第二横杆23上,焊缝等级为一级。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该对第一吊环24和第二吊环25也可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安装于第二横杆23上,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承载框1为正方体,这样在吊装时更利于结构的平衡,而且一般加砌块整体堆放成正方体,通过将承载框1也设置为正方体,从而可较好地承载砌块。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该承载框1也可设置为长方体或者其他类型,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3,该第一吊环24包括第一钩环241和第一立柱242,该第一立柱242安装于第二横杆21的顶面上,该第一钩环241设置于第一立柱242的顶端,该第二吊环25包括第二钩环251和第二立柱252,该第二立柱252设置于第二横杆23顶面的相邻侧面上,该第二钩环251设置于第二立柱252的顶端,该第一钩环241与第二钩环251在空间上呈垂直分布。通过将第一钩环241竖立设置,将第二钩环251水平设置,从而在起吊过程中更好的承载竖向荷载和抵御水平荷载,增强了起吊运输过程中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各第二吊环25沿起吊方向呈倾斜设置于第二横杆23上。通过第二吊环25倾斜设置,从而便于吊具起吊。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吊环25与第二横杆23之间的夹角为30~60°,进一步地,该夹角具体可为30°、40°、50°、55°、60°等。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两个第二横杆23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柱3。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柱3,从而整体上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为平稳地运输砌块提供了保证。优选地,该第一加强柱3与两个第二横杆23一体成型,简化了后续的机加工,降低了成本。
优选地,该第一加强柱3设置于两个第二横杆23的中部位置,这样,保证两个第二横杆23受力均匀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3,两个第二横杆23上分别设有水平校准器4,通过设置水平校准器4,从而保证承载框1在起吊时各吊点的受力均匀,保证各吊钩受力均匀,进而增强了起吊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两个第一横杆21上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柱5,通过设置第二加强柱5,从而进一步整体上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该承载框1上还设有挡块6,具体地,该挡块6设置于承载块的底板上,通过设置挡块6,从而可通过挡块6抵顶砌块,实现对砌块的固定,使得砌块在吊装过程中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该承载框1上设有重力感应装置(附图未作出),通过设置重力感应该装置,从而可感知承载砌块的重量,当超过吊篮本身的安全承载力,则会进行预警,保证砌块吊装安全性。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该承载框1包括矩形底板,该矩形底板的四周分别竖立设有第一侧栏、第二侧栏、第三侧栏、以及第四侧栏,第一侧栏、第二侧栏、第三侧栏、第四侧栏与矩形底板围合成用于承载该砌块的容纳腔,该第一侧栏可转动地安装于矩形底板上,且该第一侧栏与相邻的第二侧栏通过锁扣连接,当需要将砌块送入承载框1中,此时,打开锁扣,转动第一侧栏即可将砌块送入,简单便捷,此外,在该矩形底板上还设有叉车板,这样,可便于将砌块移进移出。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该底板也可为正方形底板,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锁扣为本领域常用的锁扣装置,此处不作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砌块的承载框、以及呈间隔分布于所述承载框两端的一对支撑框,各所述支撑框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框底部的第一横杆、一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杆两端部的一对竖杆、以及设置于一对所述竖杆另一端部并与所述第一横杆呈平行分布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顶面上竖立设有一对呈间隔分布的一对第一吊环,所述第二横杆顶面的相邻侧面上设有呈间隔分布的一对第二吊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环包括第一钩环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杆顶面上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二吊环包括第二钩环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杆顶面的相邻侧面上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一钩环与所述第二钩环在空间上呈垂直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吊环沿起吊方向呈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吊环与所述第二横杆之间的夹角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横杆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柱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横杆上分别设有水平校准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上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柱。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砌块的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上还设有重力感应装置。
CN202322187296.XU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 Active CN220317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7296.XU CN220317152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7296.XU CN220317152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7152U true CN220317152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1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87296.XU Active CN220317152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7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17152U (zh) 一种适用于砌块的吊装装置
CN203667798U (zh) 轻型高强度横梁吊具
CN114180446A (zh) 一种适用于异形件吊装的组合式吊具
CN205222430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配重的大型试车吊架
CN111731985A (zh) 一种核电站屏蔽墙sc结构模块吊装方法
CN206857955U (zh) 制动式吊具上架以及起重机
CN207090776U (zh) 一种预制构件吊装工具
CN212403153U (zh) 一种用于高空吊装物品的承载装置
CN219971589U (zh) 一种模块化变电站吊装装置
CN216638628U (zh) 一种钢构预埋件吊装装置
CN211310542U (zh) 一种转运有机肥用行车辅助吊具
CN220485088U (zh) 一种大型轧机机架吊装直立u型夹具
CN205170152U (zh) 十字承重梁
CN214143347U (zh) 一种连续梁挂篮施工预压加载装置
CN216974356U (zh) 一种承载桩连接结构
CN220976259U (zh) 一种合金用吊运架
CN21504797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用提升架
CN220485176U (zh) 一种无配重的吊装装置
CN214575257U (zh) 发泡陶瓷造型线条整体吊装装置
CN211569851U (zh) 牌坊吊装工具
CN217921096U (zh) 高压断路器起吊转运装置
CN220926015U (zh) 一种重物吊装专用平衡组件
CN216349075U (zh) 一种用于港口大型机械设备称重的校准标定组合式砝码
CN220364308U (zh) 一种用于粮仓的钢桁架提升装置
CN218662988U (zh) 物料存放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