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3840U - 一种树脂输送管及树脂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树脂输送管及树脂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3840U
CN220313840U CN202320310309.5U CN202320310309U CN220313840U CN 220313840 U CN220313840 U CN 220313840U CN 202320310309 U CN202320310309 U CN 202320310309U CN 220313840 U CN220313840 U CN 220313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pipe
conveying
conveying pipeline
resistanc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1030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31030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3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3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3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输送管及树脂输送装置,该树脂输送管道包括输送管道以及加热件,输送管道包括金属编织管与特氟龙涂层,特氟龙涂层涂覆在金属编织管的内表面,加热件设置在输送管道的外表面。上述树脂以解决现有树脂输送管路的管路体系压力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树脂输送管及树脂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输送管及树脂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热固性树脂在灌注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胶料在混合前,需要将这两种胶料分别输送到混合管或混合头。现在通常使用橡胶高压油管输送胶料。使用橡胶高压油管输送树脂,树脂的粘度较高,导致整个管路体系压力大,树脂进入混合器或混合管后也难以混合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树脂输送管及树脂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树脂输送管路的管路体系压力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树脂输送管道,该树脂输送管道包括输送管道以及加热件,所述输送管道包括金属编织管与特氟龙涂层,所述特氟龙涂层涂覆在所述金属编织管的内表面,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件包括电阻丝以及包裹在所述电阻丝外的绝缘外皮,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金属编织管的外表面,或,所述加热件编织在所述金属编织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件包括电阻丝,所述输送管道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在所述金属编织管外,所述电阻丝设置在所述绝望层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石墨烯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阻丝螺旋缠绕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阻丝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电阻丝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相同,多个所述电阻丝沿所述输送管道的轴心周向阵列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树脂输送管道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上,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加热件,用于检测所述输送管道的温度,并根据所述管体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以使所述输送管道的温度保持在预设范围内。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树脂输送装置,该树脂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树脂输送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树脂输送装置通过对树脂输送管路进行加热,以降低树脂的粘度和管路体系压力,使整个管路体系内的压力降低,提升树脂进入混合器后的混合均匀程度。此外,金属编织内衬特氟龙管道比常规橡胶高压油管更容易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输送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输送管道;200-加热件;300-金属编织管;400-特氟龙涂层;500-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树脂粘度较高,在橡胶输送管内输送,容易导致整个管路体系压力过大,树脂进入混合器或混合管后也难以混合均匀,对树脂进行加热可降低树脂的粘度,但橡胶容易受到高温影响变形,不适宜采用加热的方式降低树脂粘度。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输送管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树脂输送管道100,该树脂输送管道100包括输送管道100以及加热件200,输送管道100包括金属编织管300与特氟龙涂层300,特氟龙涂层300涂覆在金属编织管300的内表面,加热件200设置在输送管道100的外表面。
在上述实施过程中,将现有的橡胶油管换成涂覆有特氟龙涂层300的金属编织管300,金属编织管300具有耐热性,在高温环境下不容易变形,同时特氟龙又称聚四氟乙烯,是一种使用了氟取代聚乙烯中所有氢原子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特氟龙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不易粘附树脂,便于树脂的输送。另外,本申请还在输送管道100外表面设置加热件200对输送管道100进行加热,降低树脂的粘度,提高树脂的输送效率以及后续混合的均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热件200包括电阻丝以及包裹在电阻丝外的绝缘外皮,加热件200设置在金属编织管300的外表面。
在上述实施过程中,电阻丝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随金属编织管300一起弯折,不影响金属编织管300的使用。同时在电阻丝外包裹绝缘外皮,在金属编织管300和电阻丝之间进行绝缘隔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热件200包括电阻丝以及包裹在电阻丝外的绝缘外皮,加热件200编织在金属编织管300内。
在上述实施过程中,将外面包裹有绝缘外皮的电阻丝与金属编织管300的金属丝一同进行编织,一方面可实现电阻丝的稳定固定,另一方面还可提高电阻丝对输送管道的加热均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热件200包括电阻丝,输送管道100还包括绝缘层500,绝缘层500包裹在金属编织管300外,电阻丝设置在绝望层的外表面。在金属编织管300外设置绝缘层500,在金属编织管300与电阻丝之间进行绝缘隔离,保护树脂输送管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层500为石墨烯涂层。
在上述实施过程中,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纯的无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高于单壁碳纳米管(3500W/mK)和多壁碳纳米管(3000W/mK)。当它作为载体时,导热系数也可达600W/mK。因此采用石墨烯涂覆在金属编织管300外形成绝缘层500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加热件200对树脂输送管的加热均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阻丝螺旋缠绕在输送管道100的外表面。
在上述实施过程中,设置电阻丝螺旋缠绕在输送管道100上,可将电阻丝发出的热量均匀地传递给输送管道100,对输送管道100内的树脂进行均匀加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阻丝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电阻丝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输送管道100的长度方向相同,多个电阻丝沿输送管道100的轴心周向阵列设置。
在上述实施过程中,将多个电阻丝沿输送管道100的长度方向周向阵列设置在输送管道100上,可提高加热的均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输送管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输送管道100上,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于加热件200,用于检测输送管道100的温度,并根据管体的温度控制加热件200,以使输送管道100的温度保持在预设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过程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输送管道100的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温度传感器控制加热件200降低发热效率或者停止发热,直至温度降至预设范围内。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输送管道100的温度低于预设范围时,温度传感器将控制加热件200提高发热效率或者启动发热,直至温度升至预设范围内。
可见,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控制加热件200的发热,可保证输送管道100的温度在预设范围内,进而保证树脂的性能与混合效果。
可选地,温度传感器可以选择热电偶。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树脂输送装置,该树脂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树脂输送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树脂输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道以及加热件,所述输送管道包括金属编织管与特氟龙涂层,所述特氟龙涂层涂覆在所述金属编织管的内表面,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上;
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金属编织管的外表面,或,所述加热件编织在所述金属编织管内;所述加热件包括电阻丝,所述输送管道还包括石墨烯涂层,所述石墨烯涂层包裹在所述金属编织管外,所述电阻丝设置在所述石墨烯涂层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电阻丝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相同,多个所述电阻丝沿所述输送管道的轴心周向阵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螺旋缠绕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输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上,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加热件,用于检测所述输送管道的温度,并根据所述输送管道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以使所述输送管道的温度保持在预设范围内。
5.一种树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输送管。
CN202320310309.5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树脂输送管及树脂输送装置 Active CN220313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0309.5U CN220313840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树脂输送管及树脂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0309.5U CN220313840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树脂输送管及树脂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3840U true CN220313840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2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10309.5U Active CN220313840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树脂输送管及树脂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3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39084A (en) Expanded fluoropolymer tubular structure, hos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7588057B2 (en) Insulated hos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4570678A (en) Conduit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low temperature fluids
US20080298788A1 (en) Heated hose apparatus and method
BR102012010187B1 (pt) tubo flexível com estrutura multicamadas, seu uso e seu processo de aquecimento
CN101300412B (zh) 包括加热管道、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净化车辆尾气的装置
CN220313840U (zh) 一种树脂输送管及树脂输送装置
US20150158234A1 (en) Method of making convoluted coated braided hose assembly
KR20190022666A (ko) 플로우식 리액터
US20020144742A1 (en) Hos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7567563B (zh) 复合软管组件
CN101644363A (zh) 柔性复合聚四氟乙烯弹性管及其制造方法
US20200332926A1 (en) Coated braided hos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02171087U (zh) 一种电热输液管道
EP3782436B1 (en) In-line high purity chemical heater
CN206904421U (zh) 一种空调软管接头
JPH02221791A (ja) 被覆編組ホース組立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965923A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钢丝复合管加工工艺
EP0323734A1 (en) Hosepipe
CN213016207U (zh) 一种油田钻井用捞油器管道
JPH03222730A (ja) 下塗導管の製造方法
CN213433907U (zh) 一种石墨烯改进搅拌装置
CN109595419B (zh) 一种低温环境下机械设备外部供油管线防冻软管
CN207334006U (zh) 一种尿素管
CN209370632U (zh) 一种新型导电胶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