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2431U - 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2431U
CN220312431U CN202321740073.5U CN202321740073U CN220312431U CN 220312431 U CN220312431 U CN 220312431U CN 202321740073 U CN202321740073 U CN 202321740073U CN 220312431 U CN220312431 U CN 220312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turntable
lifting
full
automatic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00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唐尧
冯唐敏
吴海坤
涂起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Zhis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Zhis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Zhis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Zhis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00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2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2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2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的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转盘,转动设于工作台;若干个治具,均设于转盘上;依次位于转盘的转动轨迹上的第一上料机构、刻码机构、扫描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焊接机构、检测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本申请通过第一上料机构上料引脚,并通过刻码机构与扫描机构进行数据上传。然后,通过第二上料机构上料折弯片,再通过焊接机构将折弯片焊接于引脚上从而制成连接片。紧接着,通过检测机构对连接片进行检测,再通过下料机构对连接片进行下料。如此,制作连接片的各个工序一环接一环,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与加工效率,并且节约了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地,主要涉及全自动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力电池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其中,动力电池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提供所使用的电能的蓄电池。
相关技术中,动力电池主要包括壳体、电池芯和电池盖板,在电池盖板上的正极柱、负极柱均通过连接片与电池芯内部电连接。具体来说,连接片包括折弯片与引脚,通过激光焊接将折弯片焊接于引脚上。目前,在制作连接片时,大多采用人工辅以焊接设备对引脚和折弯片进行焊接,先将引脚与折弯片上料至治具上,再通过焊接设备将折弯片焊接于引脚上。
然而,现有的对连接片进行制作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所需的人力成本较高,且加工效率较低,从而影响连接片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
转盘,转动设于工作台;
若干个治具,均设于转盘上;
依次位于转盘的转动轨迹上的第一上料机构、刻码机构、扫描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焊接机构、检测机构以及下料机构。
优选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上料器与第一输送组件,第一上料器与工作台呈相邻设置,第一输送组件的其中一端靠近第一上料器,第一输送组件的另一端靠近转盘。
优选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架、第一驱动件、活动板、第一推动气缸、连接板、旋转气缸以及第一吸附件,第一驱动件设于输送架,活动板的其中一侧连接于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活动板能够朝靠近或远离转盘的方向做往复线性移动,第一推动气缸设于活动板,连接板连接于第一推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板能够朝靠近或远离转盘的方向做往复升降移动,旋转气缸设于连接板背离第一推动气缸的一侧,第一吸附件连接于旋转气缸的输出端。
优选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第二上料器、精定位组件以及第二输送组件,第二上料器与工作台呈相邻设置,精定位组件位于第二上料器与转盘之间,第二输送组件的其中一端靠近第二上料器,第二输送组件的另一端靠近转盘。
优选地,精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座、承载台、若干个抵接部、第一顶升气缸、顶升杆以及引导部,承载台设于安装座,若干个抵接部分别活动设于承载台的四侧,第一顶升气缸设于安装座内,顶升杆的其中一端连接于第一顶升气缸的输出端,顶升杆能够相对安装座做往复升降移动,引导部连接于顶升杆的另一端,引导部的直径自靠近顶升杆的一端向靠近抵接部的一端逐渐减小,当顶升杆相对安装座向上移动时,引导部与抵接部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
优选地,下料机构包括不良品出料组件与良品出料组件,不良品出料组件与良品出料组件依次位于转盘的转动轨迹,良品出料组件位于不良品出料组件远离检测机构的一侧。
优选地,不良品出料组件包括承载架、第二推动气缸、滑移座、第二顶升气缸、升降座、第二吸附件以及收集箱,第二推动气缸设于承载架,滑移座的其中一侧连接于第二推动气缸的输出端,滑移座能够相对工作台做往复线性移动;升降座连接于第二顶升气缸的输出端,升降座与滑移座活动相连,升降座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治具的方向做往复升降移动,第二吸附件连接于升降座朝向治具的一端,收集箱设于工作台。
优选地,良品出料组件包括支撑架、第二驱动件、第三顶升气缸、连接块、吸附部以及下料输送带,第二驱动件设于支撑架,第三顶升气缸连接于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第三顶升气缸能够朝靠近或远离转盘的方向做往复线性移动,连接块连接于第二顶升气缸的输出端,吸附部连接于连接块,吸附部能够相对支撑架做往复升降移动,下料输送带设于工作台上。
优选地,焊接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升降板、限位槽以及激光器,升降板连接于升降气缸的输出端,限位槽开设于升降板,激光器的输出端正对治具。
优选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架与检测相机,检测相机设于检测架,检测相机的检测角度正对治具。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加工时,通过第一上料机构将引脚上料至治具,驱动转盘转动,使得刻码机构刻二维码至引脚上,再通过扫描机构对其进行数据上传。然后,通过第二上料机构将折弯片上料至治具中的引脚上,再通过焊接机构将折弯片焊接于引脚上从而制成连接片。紧接着,通过检测机构对连接片进行检测,再通过下料机构对连接片进行下料。如此,制作连接片的各个工序一环接一环,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与加工效率,并且节约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工作台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第一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刻码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第二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第二上料机构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焊接机构的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检测机构与不良品出料组件的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不良品出料组件的立体图;
图12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良品出料组件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C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中,1、工作台;101、台体;102、底板;103、固定板;2、转盘;3、治具;4、第一上料机构;401、第一上料器;402、第一输送组件;4021、输送架;4022、第一驱动件;4023、活动板;4024、第一推动气缸;4025、连接板;4026、旋转气缸;4027、第一吸附件;5、刻码机构;501、支撑板;502、压板;503、打码机;6、扫描机构;7、第二上料机构;701、第二上料器;702、精定位组件;7021、安装座;7022、承载台;7023、抵接部;7024、第一顶升气缸;7025、顶升杆;7026、引导部;703、第二输送组件;8、焊接机构;801、升降气缸;802、升降板;803、限位槽;804、激光器;9、检测机构;901、检测架;902、检测相机;903、打光源;10、下料机构;1001、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1、承载架;10012、第二推动气缸;10013、滑移座;10014、第二顶升气缸;10015、升降座;10016、第二吸附件;10017、收集箱;1002、良品出料组件;10021、支撑架;10022、第二驱动件;10023、安装板;10024、第三顶升气缸;10025、连接块;10026、吸附部;10027、下料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到图3,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工作台1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第一上料机构4的立体图。本实施例中的全自动焊接设备用于实现引脚与折弯片的焊接。全自动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1、转盘2、若干个治具3、第一上料机构4、刻码机构5、扫描机构6、第二上料机构7、焊接机构8、检测机构9以及下料机构10,转盘2转动安装于工作台1。若干个治具3均安装于转盘2上,且若干个治具3沿转盘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第一上料机构4、刻码机构5、扫描机构6、第二上料机构7、焊接机构8、检测机构9以及下料机构10依次位于转盘2的转动轨迹。本实施例中,治具3的数量为八个,即转盘2上具有八个工位,八个治具3分别对应于转盘2的第一上料位、刻码位、扫描位、第二上料位、焊接位、检测位以及两个下料位,并且一个治具3上具有可同时加工两个待加工件的加工位。另外,转盘2的转动可以通过分割器实现,分割器的入力轴外接于驱动设备,分割器的出力转塔与转盘2相连,以上实现转盘2转动的设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多加赘述。
在加工时,通过第一上料机构4将引脚上料至治具3,驱动转盘2转动,使得刻码机构5刻二维码至引脚上,再通过扫描机构6对其进行数据上传。然后,通过第二上料机构7将折弯片上料至治具3中的引脚上,再通过焊接机构8将折弯片焊接于引脚上从而制成连接片。紧接着,通过检测机构9对连接片进行检测,再通过下料机构10对连接片进行下料。如此,制作连接片的各个工序一环接一环,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与加工效率,并且节约了人力成本。
其中,工作台1包括台体101、底板102以及固定板103,底板102安装于台体101内。转盘2转动安装于底板102上,固定板103位于转盘2的上方,固定板103朝向转盘2的一侧连接于底板102,即固定板103与转盘2并无连接关系,当转盘2转动时,固定板103不会转动。
第一上料机构4包括第一上料器401与第一输送组件402,第一上料器401与台体101呈相邻设置,第一输送组件402的一端靠近第一上料器401,第一输送组件402远离第一上料器401的一端靠近转盘2,以用于将第一上料器401中的引脚输送至转盘2中处于第一上料位的治具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上料器401为堆叠式上料器,其内放置有许多用于放置引脚的料盘,第一上料器401中引用电机、螺杆与顶板的配合支撑料盘,并引用电机与输送带将空料盘移出,另外引用电机、螺杆与顶板的配合将空料盘堆叠,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参照图3和图4,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其中,第一输送组件402包括输送架4021、第一驱动件4022、活动板4023、第一推动气缸4024、连接板4025、旋转气缸4026以及第一吸附件4027,输送架4021竖直安装于底板102上。第一驱动件4022设于输送架4021,活动板4023的一侧连接于第一驱动件4022的驱动端,使得活动板4023能够朝靠近或远离转盘2的方向做往复线性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022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活动板4023之间需设有齿轮传动组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的一端,而活动板4023与齿轮传动组件相连,从而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使得活动板4023能够做往复线性移动,齿轮传动组件为现有技术,不多加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022也可为其他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使得活动板4023做往复线性移动的驱动件。此外,第一推动气缸4024安装于活动板4023背离输送架4021的一侧,连接板4025连接于第一推动气缸4024的活塞杆,使得连接板4025能够朝靠近或远离转盘2的方向做往复升降移动。旋转气缸4026安装于连接板4025背离第一推动气缸4024的一侧,第一吸附件4027连接于旋转气缸4026的输出端,其中,第一吸附件4027为四个气动吸嘴,四个气动吸嘴均匀连接于旋转气缸4026的输出端,以用于真空吸附引脚。当第一吸附件4027从第一上料器401中吸附住引脚后,通过第一驱动件4022驱动活动板4023朝靠近转盘2的方向移动至转盘2上处于第一上料位的治具3的上方,再通过第一推动气缸4024推动连接板4025向下移动,并通过旋转气缸4026对第一吸附件4027进行旋转至治具3的正上方,从而将引脚上料至治具3中。需要说明的是,处于第一上料位的治具3具有能够对引脚进行定位的结构,当引脚下料至治具3后,该结构对引脚的两侧进行夹持定位,此处不对该结构进行过多赘述。
参照图5和图6,图5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刻码机构5的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第二上料机构7的立体图。刻码机构5包括支撑板501、压板502以及打码机503,支撑板501安装于固定板103上,压板502与支撑板501活动相连。本实施例中,通过气缸连接压板502与支撑板501,使得压板502能够相对支撑板501做往复升降移动。打码机503安装于底板102上,当引脚上料至治具3后,随着转盘2的转动,通过驱动压板502向下移动至压板502朝向转盘2的一侧抵接于引脚,从而使得引脚相对治具3按压到位,最后通过打码机503对处于刻码位的治具3中的引脚刻印二维码。
需要说明的是,扫描机构6中引用扫码枪对引脚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此为现有技术,不多加赘述。
参照图7和图8,图7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第二上料机构7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第二上料机构7包括第二上料器701、精定位组件702以及第二输送组件703,第二上料器701与台体101呈相邻设置。精定位组件702位于第二上料器701与转盘2之间,第二输送组件703的一端靠近第二上料器701,第二输送组件703远离第二上料器701的一端靠近转盘2。通过第二上料器701上料折弯片,再通过第二输送组件703将折弯片输送至精定位组件702进行定位,然后通过第二输送组件703将精定位后的折弯片输送至转盘2上处于第二上料位的治具3。本实施例中,第二上料器701与第一上料器401的结构相同,第二输送组件703与第一输送组件402的结构大致相同,有所不同的是,第二输送组件703中用普通气缸代替旋转气缸4026,此处不多加赘述。
其中,精定位组件702包括安装座7021、承载台7022、若干个抵接部7023、第一顶升气缸7024、顶升杆7025以及引导部7026,安装座7021竖直安装于底板102上。承载台7022安装于安装座7021的顶端,以用于容置折弯片。若干个抵接部7023分别滑移设于承载台7022的四侧,本实施例中,抵接部702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抵接部7023分别滑移设于承载台7022的四侧,两组相对的两个抵接部7023的滑移方向相反。当折弯片被下料至承载台7022后,两组相对的两个抵接部702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抵接部7023相互朝向的一侧抵接于折弯片的两个相对侧,从而对被下料至承载台7022的折弯片进行精定位。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抵接部7023与安装座7021之间需设有弹簧等弹性件,以使得抵接部7023能够始终保持抵紧折弯片的侧壁。第一顶升气缸7024安装于安装座7021内,顶升杆702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顶升气缸7024的活塞杆,使得顶升杆7025能够相对安装座7021做往复升降移动。引导部7026连接于顶升杆7025远离第二顶升气缸10014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引导部7026的直径自靠近顶升杆7025的一端向靠近抵接部7023的一端逐渐减小,使得引导部7026大致呈圆锥状设置。当顶升杆7025相对安装座7021向上移动时,引导部7026与抵接部7023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当需要对折弯片进行精定位时,通过第一顶升气缸7024驱动顶升杆7025相对安装座7021向上移动,使得引导部7026与抵接部7023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使得相对的两个抵接部7023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输送组件703将折弯片输送至承载台7022上。紧接着,第一顶升气缸7024驱动顶升杆7025向下移动,引导部7026随之向下移动至不再抵接于抵接部7023,此时相对的两个抵接部7023分别抵紧于折弯片的两侧,从而对折弯片进行精定位。
参照图9和图10,图9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焊接机构8的剖视图,图10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检测机构9与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的剖视图。焊接机构8包括升降气缸801、升降板802、限位槽803以及激光器804,升降气缸801安装于固定板103上,升降板802的一侧连接于升降气缸801的输出端,升降板802能够朝靠近或远离转盘2的方向做往复升降移动。限位槽803开设于升降板802,本实施例中,限位槽803贯穿升降板802的上下表面,限位槽8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槽803分别对应治具3上的两个加工位。激光器804安装于顶板上,激光器804的输出端正对限位槽803与治具3,以将折弯片焊接固定于引脚上。当引脚与折弯片位于转盘2的焊接位时,通过升降气缸801驱动升降板802向下移动,再通过激光器804沿限位槽803的内壁将折弯片焊接于引脚上。
检测机构9包括检测架901、检测相机902以及打光源903,检测架901竖直安装于底板102上,检测相机902安装于检测架901的顶端,且检测相机902的检测角度正对治具3。打光源903安装于检测架901,打光源903位于检测相机902与治具3之间,以对检测相机902进行打光。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相机902与外部显示设备例如电脑电连接,以分析检测相机902所拍摄的图像。
参照图3和图10,下料机构10包括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与良品出料组件1002,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与良品出料组件1002依次位于转盘2的转动轨迹,且良品出料组件1002位于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远离检测机构9的一侧。本实施例中,转盘2上的两个下料位分别与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良品出料组件1002对应,其中一个下料位为不良品下料位,另一个下料位为良品下料位。
参照图10和图11,图11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的立体图。其中,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包括承载架10011、第二推动气缸10012、滑移座10013、第二顶升气缸10014、升降座10015、第二吸附件10016以及收集箱10017,承载架10011竖直安装于固定板103上,第二推动气缸10012安装于承载架10011,滑移座10013的一侧连接于第二推动气缸10012的活塞杆,使得滑移座10013能够相对固定板103座往复线性移动。第二顶升气缸10014安装于承载架10011,升降座10015连接于第二顶升气缸10014的活塞杆,且升降座10015与滑移座10013活动相连。第二吸附件10016连接于升降座10015朝向治具3的一端,使得第二吸附件10016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治具3的方向做往复升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吸附件10016的结构与第一吸附件4027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多加赘述。收集箱10017放置于底板102上,且收集箱10017位于转盘2下方。在对连接片进行检测后,如若检测不合格,则通过第二顶升气缸10014驱动升降座10015向下移动,使得第二吸附件10016对不良的连接片进行吸附,再通过第二推动气缸10012驱动滑移座10013朝靠近收集箱10017的方向移动至收集箱10017的上方,然后第二顶升气缸10014驱动升降座10015向下移动,从而将不良的连接片下料至收集箱10017内。
参照图12和图13,图12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示良品出料组件1002的剖视图,图13为图12中C部分的放大图。良品出料组件1002包括支撑架10021、第二驱动件10022、安装板10023、第三顶升气缸10024、连接块10025、吸附部10026以及下料输送带10027,支撑架10021竖直安装于底板102上。第二驱动件10022设于支撑架10021,安装板10023的一侧连接于第二驱动件10022的驱动端,使得安装板10023能够相对支撑架10021朝靠近或远离转盘2的方向做往复线性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0022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安装板10023之间需设有齿轮传动组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的一端,而安装板10023与齿轮传动组件相连,从而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使得活动板4023能够做往复线性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022也可为其他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使得安装板10023做往复线性移动的驱动件。第三顶升气缸10024安装于安装板10023背离支撑架10021的一侧,连接块10025连接于第三顶升气缸10024的活塞杆,吸附部10026安装于连接块10025上,使得吸附部10026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治具3的方向做往复升降移动。本实施例中,吸附部10026的结构与第一吸附件4027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多加赘述。下料输送带10027安装于底板102上,下料输送带10027的一端靠近支撑架10021远离转盘2的一端。当连接片检测合格后,通过转盘2将其转动至良品下料位,通过第三顶升气缸10024驱动吸附部10026向下移动,使得吸附部10026对连接片进行吸附,再驱动安装板10023朝远离转盘2的方向移动,使得吸附部10026位于下料输送带10027的上方,然后驱动第三顶升气缸10024驱动吸附部10026向下移动,从而将连接片下料至下料输送带10027上。
综上,本申请的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在加工时,通过第一吸附件4027从第一上料器401中吸附引脚,并通过第一驱动件4022驱动活动板4023朝靠近转盘2的方向移动至转盘2上处于第一上料位的治具3的上方,再通过第一推动气缸4024推动连接板4025向下移动,并通过旋转气缸4026对第一吸附件4027进行旋转至治具3的正上方,从而将引脚上料至治具3中。随着转盘2的转动,使得刻码机构5对引脚刻印二维码,并通过扫描机构6进行扫码。随后,通过第二输送组件703将折弯片输送至承载台7022的上方,再通过第一顶升气缸7024驱动顶升杆7025相对安装座7021向上移动,使得引导部7026与抵接部7023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使得相对的两个抵接部7023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输送组件703将折弯片输送至承载台7022上。紧接着,第一顶升气缸7024驱动顶升杆7025向下移动,引导部7026随之向下移动至不再抵接于抵接部7023,此时相对的两个抵接部7023分别抵紧于折弯片的两侧,从而对折弯片进行精定位,再通过激光器804将折弯片激光焊接于引脚上,从而制成连接片。然后,通过检测相机902对连接片进行检测并分析,如若发现检测不合格,则通过第二吸附件10016对不良的连接片进行吸附,再通过第二推动气缸10012驱动滑移座10013朝靠近收集箱10017的方向移动至收集箱10017的上方,从而将不良的连接片下料至收集箱10017内;如若检测合格,通过转盘2将其转动至良品下料位,并通过吸附部10026对连接片进行吸附,再驱动安装板10023朝远离转盘2的方向移动,从而将连接片下料至下料输送带10027上。如此,制作连接片的各个工序一环接一环,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与加工效率,并且节约了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
转盘(2),转动设于所述工作台(1);
若干个治具(3),均设于转盘(2)上;
依次位于所述转盘(2)的转动轨迹上的第一上料机构(4)、刻码机构(5)、扫描机构(6)、第二上料机构(7)、焊接机构(8)、检测机构(9)以及下料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4)包括第一上料器(401)与第一输送组件(402),所述第一上料器(401)与所述工作台(1)呈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02)的其中一端靠近所述第一上料器(401),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02)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转盘(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02)包括输送架(4021)、第一驱动件(4022)、活动板(4023)、第一推动气缸(4024)、连接板(4025)、旋转气缸(4026)以及第一吸附件(4027),所述第一驱动件(4022)设于所述输送架(4021),所述活动板(4023)的其中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022)的驱动端,所述活动板(4023)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所述转盘(2)的方向做往复线性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气缸(4024)设于所述活动板(4023),所述连接板(4025)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动气缸(4024)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板(4025)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所述转盘(2)的方向做往复升降移动,所述旋转气缸(4026)设于所述连接板(4025)背离所述第一推动气缸(4024)的一侧,所述第一吸附件(4027)连接于所述旋转气缸(4026)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7)包括第二上料器(701)、精定位组件(702)以及第二输送组件(703),所述第二上料器(701)与所述工作台(1)呈相邻设置,所述精定位组件(702)位于所述第二上料器(701)与所述转盘(2)之间,所述第二输送组件(703)的其中一端靠近所述第二上料器(701),所述第二输送组件(703)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转盘(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定位组件(702)包括安装座(7021)、承载台(7022)、若干个抵接部(7023)、第一顶升气缸(7024)、顶升杆(7025)以及引导部(7026),所述承载台(7022)设于所述安装座(7021),若干个抵接部(7023)分别活动设于所述承载台(7022)的四侧,所述第一顶升气缸(7024)设于所述安装座(7021)内,所述顶升杆(7025)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顶升气缸(7024)的输出端,所述顶升杆(7025)能够相对所述安装座(7021)做往复升降移动,所述引导部(7026)连接于所述顶升杆(7025)的另一端,所述引导部(7026)的直径自靠近所述顶升杆(7025)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抵接部(7023)的一端逐渐减小,当所述顶升杆(7025)相对所述安装座(7021)向上移动时,所述引导部(7026)与所述抵接部(7023)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10)包括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与良品出料组件(1002),所述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与所述良品出料组件(1002)依次位于所述转盘(2)的转动轨迹,所述良品出料组件(1002)位于所述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远离所述检测机构(9)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品出料组件(1001)包括承载架(10011)、第二推动气缸(10012)、滑移座(10013)、第二顶升气缸(10014)、升降座(10015)、第二吸附件(10016)以及收集箱(10017),所述第二推动气缸(10012)设于所述承载架(10011),所述滑移座(10013)的其中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动气缸(10012)的输出端,所述滑移座(10013)能够相对所述工作台(1)做往复线性移动;所述升降座(10015)连接于所述第二顶升气缸(10014)的输出端,所述升降座(10015)与所述滑移座(10013)活动相连,所述升降座(10015)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治具(3)的方向做往复升降移动,所述第二吸附件(10016)连接于所述升降座(10015)朝向所述治具(3)的一端,所述收集箱(10017)设于所述工作台(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良品出料组件(1002)包括支撑架(10021)、第二驱动件(10022)、第三顶升气缸(10024)、连接块(10025)、吸附部(10026)以及下料输送带(10027),所述第二驱动件(10022)设于所述支撑架(10021),所述第三顶升气缸(10024)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10022)的驱动端,所述第三顶升气缸(10024)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所述转盘(2)的方向做往复线性移动,所述连接块(10025)连接于所述第二顶升气缸(10014)的输出端,所述吸附部(10026)连接于所述连接块(10025),所述吸附部(10026)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10021)做往复升降移动,所述下料输送带(10027)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构(8)包括升降气缸(801)、升降板(802)、限位槽(803)以及激光器(804),所述升降板(802)连接于所述升降气缸(801)的输出端,所述限位槽(803)开设于所述升降板(802),所述激光器(804)的输出端正对所述治具(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9)包括检测架(901)与检测相机(902),所述检测相机(902)设于所述检测架(901),所述检测相机(902)的检测角度正对所述治具(3)。
CN202321740073.5U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 Active CN220312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0073.5U CN220312431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0073.5U CN220312431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2431U true CN220312431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5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0073.5U Active CN220312431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2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9611B (zh) 激光焊接设备及激光焊接方法
CN113134651B (zh) 一种加工设备
CN107160038B (zh) 一种电芯焊接设备
CN112397760A (zh) 铝壳电池盖板组装一体机
CN110560582A (zh) 一种多轴模组全自动电芯入壳机
CN110560951B (zh) 一种电池生产线
CN107363402B (zh) 一种齿轮焊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214505564U (zh) 铝壳电池盖板组装一体机
CN108188714B (zh) 自动锁螺丝及激光打码机
CN216990639U (zh) 定位夹具及焊接设备
CN112372302A (zh) 一种勾铁组装焊接铣平焊缝设备装置
CN111874395A (zh) 一种用于板式家具智能数控开料加工的装置及方法
CN115647598A (zh) 一种电池盖板的自动打标工作方法
CN220312431U (zh) 一种全自动焊接设备
CN219837316U (zh) 一种激光焊接设备
CN109176038B (zh) 汽车轮速传感器生产设备
CN208856021U (zh) Smt料盘的自动读码贴标装置
CN114212519B (zh) 电芯端板与侧板自动化铆接生产线
CN116231035A (zh) 一种电池包pack生产线
CN115179039A (zh) 全自动叶轮组装设备
CN112010009B (zh) 电池包装机及电池
CN220299621U (zh) 一种自动ccd检测设备
CN215356526U (zh) 一种加工设备
CN220296362U (zh) 一种切边成型设备
CN214685522U (zh) 一种废料收集模组及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