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3806U - 一种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3806U
CN220303806U CN202322000237.7U CN202322000237U CN220303806U CN 220303806 U CN220303806 U CN 220303806U CN 202322000237 U CN202322000237 U CN 202322000237U CN 220303806 U CN220303806 U CN 220303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
communicated
conditioning system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02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利宁
葛志刚
任增平
董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002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3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3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3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空调系统因出现故障而进入的大量气体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该空调系统包括冷媒管、自动排气阀以及泄气阀。冷媒管的内部形成输送通道,开设有与输送通道连通的第一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气口。输送通道内用于流动冷媒液体。自动排气阀的内部形成排气通道,具有与排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自动排气阀设置于冷媒管外部,进气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自动排气阀用于控制第一排气口与冷媒管外部连通。泄气阀与第二排气口连通,用于控制第二排气口与冷媒管外部连通。该空调系统用于调节环境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空调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冷媒管道中会产生少量的气体,为了使得冷媒管道中的气体能够及时排出,冷媒管道上一般会设置自动排气阀。在自动排气阀的作用下,冷媒管道中的少量气体能够及时排出,从而使得空调系统能够长时间正常稳定运行。
当空调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冷媒管路中进入大量气体时,为了对空调系统的故障进行修复,冷媒管路中的气体需要尽快排出。但是,由于现有的空调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空调系统因出现故障而进入的大量气体不能及时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用于解决空调系统因出现故障而进入的大量气体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媒管、自动排气阀以及泄气阀。冷媒管的内部形成输送通道,开设有与输送通道连通的第一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气口。输送通道内用于流动冷媒液体。自动排气阀的内部形成排气通道,具有与排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自动排气阀设置于冷媒管外部,进气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自动排气阀用于控制第一排气口与冷媒管外部连通。泄气阀与第二排气口连通,用于控制第二排气口与冷媒管外部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空调系统,冷媒管内部形成的输送通道内可以用于流动冷媒液体,从而可以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当冷媒管中存在少量气体时,自动排气阀可以使得第一排气口与冷媒管的外部连通,此时,输送通道中的气体从第一排气口排出至冷媒管的外部。当气体排出完毕之后,自动排气阀可以对第一排气口形成封堵,从而可以避免输送通道中的冷媒液体经第一排气口泄露至冷媒管的外部。
当空调系统出现故障而使得冷媒管中吸入大量气体时,用户可以同时打开自动排气阀以及泄气阀。此时,冷媒管中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气口同时排出至冷媒管的外部,排气效率较高。
而且,当空调系统的冷媒管吸入大量气体而需要紧急修复时,维修人员可以利用自动排气阀以及泄气阀快速的将输送通道内的气体排出至冷媒管的外部,然后便可以向冷媒管内补充冷媒,从而有效节约了空调系统的故障维修时间,降低了维修难度。
可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泄气阀连接,用于控制泄气阀打开或者关闭。
可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泄气管,泄气管的内部形成泄气通道,两端开设有与泄气通道连通的泄气口。泄气管位于冷媒管一侧,其中一端的泄气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泄气阀串联设置于泄气管的两端之间,与泄气通道连通。
可选的,冷媒管包括主管道以及储气管道。主管道的内部形成第一输送通道,开设有与第一输送通道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输送通道内用于流动冷媒液体。储气管道的内部形成有储气通道,一端开设有与储气通道连通的第二开口。储气管道位于主管道一侧,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连通。储气管道上还开设有与储气通道连通的第一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气口。
其中,输送通道包括第一输送通道以及储气通道。
可选的,储气管道为直管。第一排气口开设于储气管道远离主管道的一端。
可选的,第二排气口开设于储气管道的两端之间。
可选的,主管道上还开设有与第一输送通道连通的第三开口。空调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组件,压力检测组件与第三开口连通,用于检测第一输送通道内的压力。控制器还与压力检测组件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输送通道内的压力值控制泄气阀打开或者关闭。
可选的,第三开口与第一输送通道靠近储气管道的一部分连通。
可选的,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压力传感器。连接管的内部形成连接通道,两端开设有与连接通道连通的连接口。连接管位于主管道一侧,其中一端的连接口与第三开口连通。压力传感器与连接管远离主管道一端的连接口连通。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可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水浸传感器,水浸传感器设置于冷媒管的外部,用于检测第二排气口处流出的冷媒液体。控制器还与水浸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水浸传感器检测到信息控制泄气阀打开或者关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系统;1-冷媒管;2-自动排气阀;3-泄气阀;4-压力检测组件;5-控制器;6-泄气管;7-水浸传感器;11-输送通道;12-第一排气口;13-第二排气口;14-主管道;15-储气管道;111-第一输送管道;112-储气通道;113-第一开口;114-第二开口;115-第三开口;21-排气通道;41-压力传感器;42-连接管;61-泄气通道;62-泄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对管线进行描述时,本申请中所用“相连”、“连接”则具有进行导通的意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近年来,在数据中心行业,空调系统因出现故障而导致系统大量进气的事件多次发生。空调系统大量进气会导致冷媒管中形成气阻,进而会导致机房冷却系统或冷冻系统缺冷媒,最终会导致管路内无可循环流体进行热量交换。对数据中心而言,该类事件的产生影响重大。当前空调系统采取的排气措施一般是在冷媒管上设置自动排气阀,在自动排气阀的作用下,冷媒管中的气体能够得以排出。
但是,自动排气阀只能针对系统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少量气体进行微量排气,当空调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冷媒管中大量进气时,自动排气阀并不能及时的将气体排出。
相关技术中均只针对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对自动排气系统作优化,并没有针对空调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冷媒管大量进气的情况对空调系统的排气系统作改进。
示例性的,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中央空调自动排气结构,在该中央空调自动排气结构中,自动排气阀安装于管道上,管道上在自动排气阀前还安装有电动阀,电动阀与自动排气阀之间还设置有存水槽,存水槽固定于管道上,存水槽开口位于自动排气阀正下方,存水槽底面具有排水孔,存水槽侧面固定有液位传感器。
上述相关技术中,电动阀安装于自动排气阀下方,替代原来自动排气阀下方的手动开关阀。液位传感器可以探测漏水情况,并以此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关,解决自动排气阀漏水需人为进行处理的问题。从整体上看,该空调系统仍依赖自动排气阀进行微量排气,并不能实现短时间内的大量排气。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100的局部示意图,空调系统100可以包括冷媒管1以及自动排气阀2。
冷媒管1的内部形成输送通道11,输送通道11内可以用于流动冷媒液体,从而可以保证空调系统100的正常稳定运行。
由于空调系统100正常运行过程中,输送通道11的内部会产生少量气体,为了将输送通道11内的气体及时排出,冷媒管1的一侧开设有与输送通道11连通的第一排气口12。自动排气阀2的内部形成排气通道21,具有与排气通道21连通的进气口(图中未示出)以及出气口(图中未示出)。自动排气阀2设置于冷媒管1外部,进气口与第一排气口12连通。自动排气阀2用于控制第一排气口12与冷媒管1外部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自动排气阀2的出气口可以自动打开或者关闭。示例性的,当排气通道21内的气压值大于某一阈值时,出气口打开,此时,第一排气口12与冷媒管1的外部连通。当排气通道21内的气压值小于某一阈值时,出气口关闭,此时,第一排气口12不与冷媒管1的外部连通。
这样一来,当冷媒管1中存在少量气体时,自动排气阀2可以打开出气口,从而可以使得输送通道11中的气体从第一排气口12排出至冷媒管1的外部。当气体排出完毕之后,自动排气阀2可以关闭出气口,从而可以避免输送通道11中的冷媒液体经第一排气口12泄露至冷媒管1的外部。
由于自动排气阀2只能针对空调系统100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少量气体进行微量排气,当空调系统100出现故障而导致冷媒管1中大量进气时,自动排气阀2并不能及时的将气体排出。因此,继续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100中的冷媒管1上还开设有与输送通道11连通的第二排气口13。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泄气阀3,泄气阀3与第二排气口13连通,用于控制第二排气口13与冷媒管1外部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泄气阀3可以处于两种状态,即打开状态以及关闭状态,当泄气阀3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排气口13可以通过泄气阀3与冷媒管1外部连通。当泄气阀3处于关闭状态时,泄气阀3可以对第二排气口13形成阻挡,避免冷媒管1中的冷媒液体从第二排气口13排出至冷媒管1外部。
当空调系统100出现故障而使得冷媒管1中吸入大量气体时,用户可以同时打开自动排气阀2以及泄气阀3。此时,冷媒管1中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排气口12以及第二排气口13同时排出至冷媒管1的外部,排气效率较高。
而且,当空调系统100的冷媒管1吸入大量气体而需要紧急修复时,维修人员可以利用自动排气阀2以及泄气阀3快速的将输送通道11内的气体排出至冷媒管1的外部,然后便可以向冷媒管1内补充冷媒,从而有效节约了空调系统100的故障维修时间,降低了维修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当空调系统100中的冷媒管1在安装时,安装人员需要使得第一排气口12和第二排气口13位于输送通道11的上方。这样,由于冷媒液体比气体的重量重,输送通道11内的气体可以漂浮至输送通道11的上方,从而可以很方便的从第一排气口12以及第二排气口13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冷媒管1可以包括主管道14以及储气管道15。主管道14的内部形成第一输送通道111,开设有与第一输送通道111连通的第一开口113。第一输送通道111内用于流动冷媒液体。储气管道15的内部形成有储气通道112,一端开设有与储气通道112连通的第二开口114。储气管道15位于主管道14一侧,第二开口114与第一开口113连通。储气管道15上还开设有与储气通道112连通的第一排气口12以及第二排气口13。其中,输送通道11包括第一输送通道111以及储气通道112。
可以理解的是,当冷媒管1在放置时,安装人员需要使得第一开口113位于第一输送通道111的上方,此时,储气管道15位于主管道14的上方。
这样一来,冷媒液体在第一输送通道111内流动时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13以及第二开口114进行至储气通道112内,进而可以从第一排气口12以及第二排气口13处排出。
通过在主管道14上方设置储气管道15,主管道14内部产生的气体可以进入至储气管道15内的储气通道112内进行存储,从而有效避免了气体跟随冷媒液体在第一输送通道111内流动,防止了气体在第一输送通道111内形成气阻,有效保证了空调系统100的正常稳定运行。
当然,为了简化冷媒管1的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冷媒管1还可以仅包括主管道14,此时,主管道14内部形成输送通道11,开设有第一排气口12以及第二排气口13。
在空调系统100正常稳定运行,冷媒管1内产生少量气体的情况下,为了使得冷媒管1内的气体能够尽快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储气管道15为直管。第一排气口12开设于储气管道15远离主管道14的一端。
当储气管道15位于主管道14的上方时,由于储气管道15为直管,主管道14内产生的气体首先会集中在储气通道112的上方。通过将第一排气口12开设在储气管道15的上方,主管道14内的气体可以尽快的与第一排气口12连通,从而有效保证了冷媒管1内的气体能够及时排出。
当第一排气口12开设于储气管道15远离主管道14的一端时,自动排气阀2则安装在储气管道15远离主管道14的一端,为了方便在储气管道15上安装泄气阀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排气口13开设于储气管道15的两端之间。
这样一来,泄气阀3通过第二排气口13与储气管道15的中间位置连通。由于泄气阀3与自动排气阀2分别安装在储气管道15的不同位置,泄气阀3和自动排气阀2在安装时不容易发生位置上的干涉,从而使得泄气阀3以及自动排气阀2的安装比较方便。
由于冷媒液体比气体的重量重,输送通道11内的气体会漂浮到冷媒管1的顶部。因此,第一排气口12以及第二排气口13一般开设在冷媒管1的顶部,自动排气阀2以及泄气阀3一般安装在冷媒管1的顶部。为了方便泄气阀3的打开,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5,控制器5与泄气阀3连接,可以用于控制泄气阀3打开或者关闭。
这样,用户通过控制器5可以很便捷的将泄气阀3打开,进而可以很便捷的实现空调系统100的快速排气,大大提升了空调系统100的使用便捷性。
泄气阀3与控制器5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情况具体设置,示例性的,泄气阀3可以选用电动两通阀,此时,泄气阀3与控制器5电连接。
泄气阀3可以设置于第二排气口13处,与第二排气口13直接连通,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与第二排气口13间接连通。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泄气管6,泄气管6的内部形成泄气通道61,两端开设有与泄气通道61连通的泄气口62。泄气管6位于冷媒管1一侧,其中一端的泄气口62与第二排气口13连通。泄气阀3串联设置于泄气管6的两端之间,与泄气通道61连通。
此时,泄气阀3通过泄气管6与第二排气口13连通。当泄气阀3打开时,泄气管6两端的泄气口62相互连通,此时,输送通道11内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排气口13以及泄气管6排出至冷媒管1外部。当泄气阀3关闭时,泄气管6两端之间的泄气口62不相通,此时,输送通道11内的冷媒液体可以被泄气阀3阻挡,冷媒液体不会排出至冷媒管1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主管道14上还开设有与第一输送通道111连通的第三开口115。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压力检测组件4,压力检测组件4与第三开口115连通,用于检测第一输送通道111内的压力。控制器5还与压力检测组件4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输送通道111内的压力值控制泄气阀3打开或者关闭。
当压力检测组件4检测到的压力值较小时,说明第一输送通道111内存在大量的气体,此时,控制器5可以控制泄气阀3打开,第一输送通道111内的气体可以经泄气阀3排出至外部。
示例性的,当压力检测组件4检测到的压力值为0时,此时则说明第一输送通道111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相等,进而则说明第一输送通道111内存在大量的气体。
当压力检测组件4检测到的压力值较大时,说明第一输送通道111内正常流动有冷媒液体,此时,控制器5可以控制泄气阀3关闭,泄气阀3可以避免第一输送通道111内的冷媒液体从泄气阀3排出。
示例性的,当压力检测组件4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0.2bar时,此时则说明第一输送通道111内正常流动有冷媒液体。
因此,通过在空调系统100中设置实时监测第一输送通道111内的压力的压力检测组件4,控制器5可以根据第一输送通道111内的压力来相应的控制泄气阀3打开或者关闭,从而使得空调系统100的智能化程度更高,使用更加的便捷。
当冷媒管1在使用时,储气管道15位于主管道14上方的情况下,为了使得第一输送通道111内的气体能够及时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第三开口115与第一输送通道111靠近储气管道15的一部分连通。也就是说,第三开口115与第一输送通道111的上方连通。
这样一来,由于第一输送通道111内的气体会从上往下依次填充,通过将第三开口115开设于主管道14的上方可以使得压力检测组件4及时的检测到第一输送通道111内较小的压力,进而可以使得控制器5及时的控制泄气阀3打开以向外排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压力检测组件4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41,压力传感器41位于主管道14一侧,与第三开口115连通,且压力传感器41与控制器5连接。压力传感器41可以用于检测第三开口115处的压力,并可以将检测到的压力值传输给控制器5。
压力传感器41可以设置在第三开口115处,与第三开口115直接连通,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与第三开口115间接连通。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压力检测组件4还可以包括连接管42,连接管42的内部形成有连接通道(图中未示出),两端开设有与连接通道连通的连接口(图中未示出)。连接管42位于主管道14一侧,其中一端的连接口与第三开口115连通。压力传感器41与连接管42远离主管道14一端的连接口连通。这样一来,压力传感器41可以通过连接管42的连接通道与第三开口115间接连通。
为了进一步提升空调系统100的智能化程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水浸传感器7,水浸传感器7设置于冷媒管1的外部,用于检测第二排气口13处流出的冷媒液体。
需要说明的是,水浸传感器7可以用于检测第二排气口13处是否流出有冷媒液体。
控制器5还与水浸传感器7连接,用于根据水浸传感器7检测到信息控制泄气阀3打开或者关闭。当水浸传感器7检测到第二排气口13处流出有冷媒液体时,控制器5可以控制泄气阀3关闭。当水浸传感器7检测到第二排气口13处没有流出冷媒液体时,控制器5可以控制泄气阀3打开。
因此,通过在空调系统100中设置实时检测冷媒液体的水浸传感器7,控制器5可以根据第二排气口13处是否排出有冷媒液体来相应的打开或者关闭泄气阀3,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空调系统100的智能化程度以及使用便捷性。
水浸传感器7的设置位置可以具有多种,只要其能够检测到第二排气口13处流出的冷媒液体即可,此处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水浸传感器7可以设置在主管道14靠近储气管道15一侧,且位于泄气管6远离储气管道15的一端的下方。这样一来,当第二排气口13流出有冷媒液体时,冷媒液体可以从泄气管6远离储气管道15一端的泄气口62处排出,进而可以滴落在水浸传感器7上。此时,水浸传感器7检测到冷媒液体的信息,进而可以向控制器5发出信号,以使得控制器5及时控制泄气阀3关闭,避免了更多的冷媒液体流出。
当然,水浸传感器7还可以直接设置在泄气管6的泄气通道61内部,且水浸传感器7位于泄气阀3远离储气管道15一侧。当第二排气口13处流出的冷媒液体流入至泄气通道61内时,水浸传感器7也可以检测到冷媒液体的信息,从而向控制器5发出信号,以使得控制器5及时控制泄气阀3关闭,避免了更多的冷媒液体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防止空调系统100中过多的冷媒液体从第二排气口13流出,水浸传感器7检测到的信息的优先级大于压力传感器41检测到的信息的优先级。示例性的,当控制器5同时接到水浸传感器7传输的关闭泄气阀3信息以及压力传感器41传输的开启泄气阀3信息时,控制器5会控制泄气阀3关闭。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媒管,内部形成输送通道,开设有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的第一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气口;所述输送通道内用于流动冷媒液体;
自动排气阀,内部形成排气通道,具有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自动排气阀设置于所述冷媒管外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自动排气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冷媒管外部连通;以及,
泄气阀,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冷媒管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泄气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泄气阀打开或者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泄气管,内部形成泄气通道,两端开设有与所述泄气通道连通的泄气口;所述泄气管位于所述冷媒管一侧,其中一端的泄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所述泄气阀串联设置于所述泄气管的两端之间,与所述泄气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包括:
主管道,内部形成第一输送通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用于流动所述冷媒液体;以及,
储气管道,内部形成有储气通道,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储气通道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储气管道位于所述主管道一侧,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储气管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储气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排气口以及所述第二排气口;
其中,所述输送通道包括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以及所述储气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管道为直管;所述第一排气口开设于所述储气管道远离所述主管道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口开设于所述储气管道的两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压力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的压力;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的压力值控制所述泄气阀打开或者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靠近所述储气管道的一部分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
连接管,内部形成连接通道,两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主管道一侧,其中一端的连接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以及,
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主管道一端的连接口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水浸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媒管的外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排气口处流出的冷媒液体;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水浸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水浸传感器检测到信息控制所述泄气阀打开或者关闭。
CN202322000237.7U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空调系统 Active CN220303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0237.7U CN220303806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0237.7U CN220303806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3806U true CN220303806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0237.7U Active CN220303806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3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0138B (zh) 一种双压缩机空气能热泵供热供暖系统
CN101737856A (zh) 多联空调机及其制冷剂泄漏诊断方法
GB2292803A (en) Automatic draining or level control apparatus
CN220303806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1301658B (zh) 一种船舶及船舶边舱通风方法
JP5188439B2 (ja) スプリンクラ消火設備
KR100556773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어큐뮬레이터의 오일회수장치 및 그오일회수방법
CN113701260A (zh) 空调系统及其分机截止阀开闭检测方法
CN211739554U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油平衡装置
JP2010233894A (ja) スプリンクラ消火設備
CN112556046A (zh) 一种直联空调管路系统和空调
CN115571182A (zh) 一种空簧供风控制装置及高速磁浮车辆
CN113310249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油平衡装置和油平衡控制方法
CN114608071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11780226B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空调器及组装方法
CN113650637B (zh) 一种铁路机车卫生间供水装置
CN105444454A (zh) 一种控压式空气能热水器及控制方法
CN209857220U (zh) 空调加湿器和空调器
WO2020144459A1 (en) Pipe purge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and method of purging pipes using said system
CN209944800U (zh) 用于热泵机组的自动补水系统
CN106322652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主流路阀体组件的故障检测方法
CN216308055U (zh) 全联供系统物联网输配站
CN218001676U (zh) 一种可延长空调管路使用长度的装置
CN109579350A (zh) 一种避免出现回液的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20910820U (zh) 一种集成式自动排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