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1343U - 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1343U
CN220291343U CN202321862963.3U CN202321862963U CN220291343U CN 220291343 U CN220291343 U CN 220291343U CN 202321862963 U CN202321862963 U CN 202321862963U CN 220291343 U CN220291343 U CN 220291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tting
wire harness
pipe
shaped plate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629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nan Precision Motor Taic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nan Precision Motor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nan Precision Motor Taic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nan Precision Motor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629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1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1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1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包括:主体模块以及打点模块,主体模块包括U型板、两端转动安装在U型板上的第一滚轮、安装在U型板一侧且轴与第一滚轮连接的第一电机、安装在U型板另一侧且与第一滚轮连接的角度传感器、对称且活动设置在U型板内腔的活动块、连接活动板与U型板内底壁的弹簧以及两端转动安装在相对活动块上的第二滚轮,U型板用于安装其他组件,保持各组件的稳定性,第一滚轮的两侧转动安装在U型板的相对内侧面上,方便进行转动,第一电机轴与第一滚轮固定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滚轮进行转动,该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具有线束打点效率高以及可进行任意角度打点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线束常用于汽车内电子元器件的信号传输,目的是为了便于安装和维修电子元器件,确保电气设备能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线束在生产完成后一般是成捆存放的,但是实际使用中,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线束需要剪切成一定长度,且在切割之前需要根据需要尺寸在线束上打点。
现有的线束打点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弊端:打点效率较低,同时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精度较差,另外,打点的角度固定,不能满足360度的打点角度需求,因此,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包括:主体模块以及打点模块,所述主体模块包括U型板、两端转动安装在U型板上的第一滚轮、安装在U型板一侧且轴与第一滚轮连接的第一电机、安装在U型板另一侧且与第一滚轮连接的角度传感器、对称且活动设置在U型板内腔的活动块、连接活动板与U型板内底壁的弹簧以及两端转动安装在相对活动块上的第二滚轮。
所述打点模块包括端部固定在U型板上的导料管、安装在导料管外侧面上的第二电机、固定套接在电机轴上的齿轮、端部转动套接在导料管端部上的打点管、固定在打点管外侧面上的齿环、固定在打点管外侧面上且与打点管内腔连通的底座、安装在底座顶端且伸入底座内腔的电动伸缩杆以及固定在电动伸缩杆底端的记号笔。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U型板的相对内壁上开有凹槽,所述活动块嵌合在凹槽内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槽的相对内壁上开有滑槽,所述活动块的两端对称固定有滑条,所述滑条嵌合在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齿轮与齿环相互啮合。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料管的端部外侧面上开有环形槽,所述打点管的端部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且环形凸起转动嵌合在环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顶端开有圆孔与打点管内腔连通,所述记号笔设置在该圆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U型板上转动安装第一滚轮,并在U型板的两侧安装第一电机以及角度传感器,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滚轮进行转动,角度传感器则对第一滚轮转动的圈数进行监测,将第一滚轮转动的圈数乘以第一滚轮的周长即可计算出通过的线束长度,并在达到指定长度后启动打点模块对线束进行打点,线束无需停顿,且打点时不受线束长度的约束,能够连续、快速,精准的对线束表面进行打点,增加了线束打点的效率,另外,在U型本内侧活动设置活动块,活动块底端通过弹簧与U型板的内底壁连接,在相对活动块上安装第二滚轮,当线束穿过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二滚轮带动线束贴紧第一滚轮的表面,从而能够适用与不同尺寸的线束进行打点,同时能够保证第一滚轮测量的精准度,避免第一滚轮与线束之间打滑影响到角度传感器的测量,提升了线束打点时的精确性。
2.本实用新型中,在导料管的端部上转动安装打点管,并在导料管外侧面上安装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轴上套接齿轮,在打点管的外侧面上安装齿环,通过第二电机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转动带动打点管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记号笔进行转动,使记号笔能够360度的对线束进行打点,进一步的增加了实用性能,满足了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点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点模块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点管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主体模块;110、U型板;111、凹槽;112、滑槽;120、第一滚轮;130、第一电机;140、角度传感器;150、活动块;151、滑条;160、弹簧;170、第二滚轮;
200、打点模块;210、导料管;211、环形槽;220、第二电机;230、齿轮;240、打点管;241、环形凸起;250、齿环;260、底座;270、电动伸缩杆;280、记号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结合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包括:主体模块100以及打点模块200。
其中,主体模块100包括U型板110、两端转动安装在U型板110上的第一滚轮120、安装在U型板110一侧且轴与第一滚轮120连接的第一电机130、安装在U型板110另一侧且与第一滚轮120连接的角度传感器140、对称且活动设置在U型板110内腔的活动块150、连接活动板与U型板110内底壁的弹簧160以及两端转动安装在相对活动块150上的第二滚轮170。
U型板110用于安装其他组件,保持各组件的稳定性,第一滚轮120的两侧转动安装在U型板110的相对内侧面上,方便进行转动,第一电机130轴与第一滚轮120固定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滚轮120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滚轮120的转动带动线束进行移动,角度传感器140用于实时监测第一滚轮120转动的圈数,并将圈数乘以乘以第一滚轮120的外围周长即可计算出通过的线束长度,简单快捷。
U型板110的相对内壁上开有凹槽111,活动块150嵌合在凹槽111内活动,用于安装第二滚轮170,同时在凹槽111的相对内壁上开有滑槽112,活动块150的两端对称固定有滑条151,滑条151嵌合在滑槽112内,用以保证活动块150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弹簧160的一端与活动块150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凹槽111的底端固定连接,用于保持活动块150处于向上移动的状态,进而带动第二滚轮170向上移动,使线束在第二滚轮170的带动下贴近在第一滚轮120的表面,从而能够适用与不同尺寸的线束进行打点,同时能够保证第一滚轮120测量的精准度。
打点模块200用于对线束进行打点作业,包括端部固定在U型板110上的导料管210、安装在导料管210外侧面上的第二电机220、固定套接在电机轴上的齿轮230、端部转动套接在导料管210端部上的打点管240、固定在打点管240外侧面上的齿环250、固定在打点管240外侧面上且与打点管240内腔连通的底座260、安装在底座260顶端且伸入底座260内腔的电动伸缩杆270以及固定在电动伸缩杆270底端的记号笔280。
导流管用于安装打点管240,同时将线束送入到打点管240内,第二电机220固定在导料管210外侧面上,用于安装齿轮230,并带动齿轮230进行转动。
在导料管210的端部外侧面上开有环形槽211,同时在打点管240的端部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241,且环形凸起241转动嵌合在环形槽211内,保持打点管240稳定的同时,方便打点管240进行转动。
齿环250固定套接在打点管240上,且齿环250与齿轮230相互啮合,使齿轮230在转动时能够带动齿环250转动,通过齿环250的转动带动打点管240进行转动,进而调节记号笔280的打点角度。
底座260底座260顶端开有圆孔与打点管240内腔连通,记号笔280设置在该圆孔内,同时电动伸缩杆270固定在底座260的顶端,其余记号笔280的端部固定连接,用于带动记号笔280伸出底座260,对打点管240内的线束进行打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线束穿过第一滚轮120与第二滚轮170之间,在弹簧160的作用下,活动块150带动第二滚轮170向上移动,使第二滚轮170带动线束贴紧在第一滚轮120的表面,此时,第一电机130启动,带动第一滚轮120进行转动,第一滚轮120转动带动线束向打点管240方向移动,同时角度传感器140实时监测第一滚轮120转动的圈数,并将该圈数乘以第一滚轮120外圈的周长,即可计算出已通过的线束长度,当达到设定的打点距离时,启动电动伸缩杆270,电动伸缩杆270伸出,带动记号笔280从底座260内伸出,在线束的表面打点,另外,当需要对线束进行特定角度的打点时,启动第二电机220,第二电机220带动齿轮230进行转动,齿轮230转动带动打点管240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记号笔280进行转动,将记号笔280转动到指定角度后停止,即可满足特定角度打点的需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包括:主体模块(100)以及打点模块(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100)包括U型板(110)、两端转动安装在U型板(110)上的第一滚轮(120)、安装在U型板(110)一侧且轴与第一滚轮(120)连接的第一电机(130)、安装在U型板(110)另一侧且与第一滚轮(120)连接的角度传感器(140)、对称且活动设置在U型板(110)内腔的活动块(150)、连接活动板与U型板(110)内底壁的弹簧(160)以及两端转动安装在相对活动块(150)上的第二滚轮(170);
所述打点模块(200)包括端部固定在U型板(110)上的导料管(210)、安装在导料管(210)外侧面上的第二电机(220)、固定套接在电机轴上的齿轮(230)、端部转动套接在导料管(210)端部上的打点管(240)、固定在打点管(240)外侧面上的齿环(250)、固定在打点管(240)外侧面上且与打点管(240)内腔连通的底座(260)、安装在底座(260)顶端且伸入底座(260)内腔的电动伸缩杆(270)以及固定在电动伸缩杆(270)底端的记号笔(2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10)的相对内壁上开有凹槽(111),所述活动块(150)嵌合在凹槽(111)内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的相对内壁上开有滑槽(112),所述活动块(150)的两端对称固定有滑条(151),所述滑条(151)嵌合在滑槽(1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30)与齿环(250)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210)的端部外侧面上开有环形槽(211),所述打点管(240)的端部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241),且环形凸起(241)转动嵌合在环形槽(2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60)顶端开有圆孔与打点管(240)内腔连通,所述记号笔(280)设置在该圆孔内。
CN202321862963.3U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 Active CN220291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2963.3U CN220291343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2963.3U CN220291343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1343U true CN220291343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3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62963.3U Active CN220291343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1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70817U (zh) 一种全自动切管机的工作台
CN220291343U (zh) 一种高效测距控距线束打点装置
CN109047902B (zh) 一种全自动数控铝材加工系统
CN208922791U (zh) 一种电子线剪切装置
CN210617407U (zh) 一种包装盒切割、压边机
CN208132574U (zh) 一种切丝机磨刀往复机构
CN217253219U (zh) 一种自动校直切管机伺服调节机构
CN202321722U (zh) 一种间隙收料装置
CN111238341B (zh) 一种利用无人机进行远程遥控的线间距离测量装置
CN210173105U (zh) 一种机床双自动平衡装置
CN210589684U (zh) 一种大巴仪表台生产加工用打孔装置
CN208946250U (zh) 碳带管芯的精准分切装置
CN208916456U (zh) 一种线缆生产设备及其自动收放线状态控制装置
CN110711818A (zh) 一种冲切平整机
CN215413826U (zh) 一种流水线式齿轮性能检测设备
CN205043049U (zh) 一种钢丝绳定距切割机构
CN221639370U (zh) 一种电缆加工设备
CN219541561U (zh) 一种用于电工维修的导线定长切割机
CN210103062U (zh) 一种同操传动装置
CN209990720U (zh) 一种精确调节气缸行程的装置
CN220922587U (zh) 一种线材加工的高精度控制装置
CN214989251U (zh) 塑料软管用缠绕装置
CN209919966U (zh) 一种重卡仪表板生产用分切机
CN219294106U (zh) 一种pe管材定长切割装置
CN220201015U (zh) 一种3d打印耗材收卷用送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