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7822U - 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冷媒循环系统和调温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冷媒循环系统和调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7822U
CN220287822U CN202321437434.9U CN202321437434U CN220287822U CN 220287822 U CN220287822 U CN 220287822U CN 202321437434 U CN202321437434 U CN 202321437434U CN 220287822 U CN220287822 U CN 220287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filter
compressor
regenerato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74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丕江
张坤昊
郑晓娟
李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Wanbao Compressor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Wanbao Compressor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Wanbao Compressor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Wanbao Compressor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74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7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7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7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冷媒循环系统和调温设备,包括冷媒过滤器和回热器,所述冷媒过滤器设有中空的过滤器内腔,所述冷媒过滤器设有与所述过滤器内腔接通的冷媒入口,所述冷媒过滤器具有限定出所述过滤器内腔的壁结构,所述壁结构上设有过滤孔,所述回热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内腔,所述回热器内部设有冷媒流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冷媒过滤器和回热器结合起来,将回热器置于过滤器内腔中,从而实现过滤冷媒杂质和回热功能的二合一,使采用压缩机组件的冷媒循环系统具有回热循环的优点,本技术方案具有能够实现过滤冷媒杂质和回热功能的二合一,不仅可以节约制作成本,而且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同时具备回热循环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冷媒循环系统和调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压缩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冷媒循环系统和调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效安全可靠、节能减排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制冷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的主要耗能部件之一,迫切需要不断改进创新,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在现有的制冷循环中,为了使制冷剂液体过冷和制冷剂蒸气有一定程度的过热,通常在制冷系统中增加一个回热器。其作用是使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与制冷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气进行热交换,同时实现制冷剂液体过冷和制冷剂蒸气过热的热交换设备。带有回热器的循环称为回热循环。回热循环的过冷可使节流降压后的闪发气体减少,从而使节流阀工作稳定,蒸发器供液均匀。同时回热循环的过热又可使制冷压缩机避免吸入制冷剂液滴,保护压缩机。
目前回热循环的回热器均是外置于冷凝器与节流装置之间的方式,既占用制冷系统的空间及使结构复杂,又浪费制造回热器的成本及安装回热器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冷媒循环系统和调温设备,实现过滤冷媒杂质和回热功能的二合一,不仅可以节约制作成本,而且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同时具备回热循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冷媒过滤器和回热器,所述冷媒过滤器设有中空的过滤器内腔,所述冷媒过滤器设有与所述过滤器内腔接通的冷媒入口,所述冷媒过滤器具有限定出所述过滤器内腔的壁结构,所述壁结构上设有过滤孔,所述回热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内腔,所述回热器内部设有冷媒流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回热器包括延伸进入所述过滤器内腔中的回热管,所述回热管在所述过滤器内腔中弯曲盘绕。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媒过滤器具有呈筒状的壁结构,所述回热管在所述冷媒过滤器内部沿所述壁结构螺旋盘绕。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媒过滤器在筒状壁结构的一端形成所述冷媒入口,所述冷媒过滤器在筒状壁结构的另一端设置端盖,所述回热管的两端形成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穿过所述端盖向外引出。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孔沿筒状的壁结构的周向分布。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回热管与所述冷媒过滤器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第二方面,一种压缩机,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压缩机组件,所述压缩机具有吸气口,所述压缩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吸气口。
第三方面,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和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分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通过所述回热器内部的冷媒流道后连接第一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第二支路连接第二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冷媒入口。
第四方面,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和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回热器内部的冷媒流道后连接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冷媒入口。
第五方面,一种调温设备,包括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冷媒过滤器和回热器结合起来,将回热器置于过滤器内腔中,从而实现过滤冷媒杂质和回热功能的二合一,使采用压缩机组件的冷媒循环系统具有回热循环的优点,本技术方案具有能够实现过滤冷媒杂质和回热功能的二合一,不仅可以节约制作成本,而且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同时具备回热循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冷媒循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冷媒循环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其使用时装配在压缩机的吸气口处,主要用于冷媒吸入压缩机前的过滤,以及实现回热循环。
参见图1,压缩机组件包括冷媒过滤器100和回热器200,冷媒过滤器100设有中空的过滤器内腔101,冷媒过滤器100设有与过滤器内腔101接通的冷媒入口102,冷媒过滤器100具有限定出过滤器内腔101的壁结构103,壁结构103上设有过滤孔104,回热器200设置于过滤器内腔101,回热器200内部设有冷媒流道。
结合图2,使用时,回热器200随冷媒过滤器100一起安装于压缩机的吸气口处,冷媒经过冷媒过滤器100的过滤孔104后再进行压缩,以过滤冷媒中杂带的铁锈等杂质,避免进入压缩腔室影响压缩机性能及寿命。冷媒在经过冷媒过滤器100的内腔时,能够与回热器200的冷媒流道中的冷媒进行换热,进一步实现回热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冷媒过滤器100和回热器200结合起来,将回热器200置于过滤器内腔101中,从而实现过滤冷媒杂质和回热功能的二合一,使采用压缩机组件的冷媒循环系统具有回热循环的优点,本技术方案摒弃现有技术中在冷凝器与节流装置之间单独设置回热器200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过滤冷媒杂质和回热功能的二合一,不仅可以节约制作成本,而且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同时具备回热循环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回热器200包括延伸进入过滤器内腔101中的回热管,回热管内部形成冷媒流道,执行回热循环时,冷媒由回热管的一端流入,并从另一端流出,实现回热功能。回热管在过滤器内腔101中弯曲盘绕,以能够与压缩机吸入过滤器内腔101的冷媒充分换热。
进一步的,参见图1,冷媒过滤器100具有呈筒状的壁结构103,壁结构103限定出圆柱形的过滤器内腔101,冷媒过滤器100沿轴线延伸一定长度,回热管在冷媒过滤器100内部沿壁结构103螺旋盘绕,冷媒过滤器100与回热管的形状匹配、统一,整体性更好,而且能够大大增加回热管在过滤器内腔101中的长度,有效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参见图1、图2,冷媒过滤器100在筒状壁结构103的一端敞口形成冷媒入口102,冷媒过滤器100在筒状壁结构103的另一端设置端盖105,形成封闭端,回热管的两端形成第一管口201和第二管口202,第一管口201和第二管口202穿过端盖向外引出,即回热管的第一管口201和第二管口202均通过冷媒过滤器100的一端引出,并进一步通过第一管口201和第二管口202接入工作回路,实现回热循环。
参加图1、图2,冷媒过滤器100具有呈筒状,而且过滤孔104沿筒状的壁结构103的周向分布,大量的过滤孔104紧密的分布在呈圆筒状的壁结构103上,形成网孔状,冷媒能够从过滤器内腔101的任意方向穿过过滤孔104,从而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压缩机的过滤吸气阻力,提升冷媒过滤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热管与冷媒过滤器100通过焊接、卡接、过盈配合等方式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方便在压缩机吸气口处一体拆装。
可以理解的是,回热器200还可以采用板式换热器等换热器。
为了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还可以在换热器表面设置换热翅片。
可以理解的是,冷媒过滤器100不限于圆筒状,其可以设置成任何具有过滤内腔的外形。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300,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压缩机组件,压缩机300具有吸气口301,压缩机组件设置于吸气口301,冷媒过滤器100的冷媒入口102位于吸气口301内侧,压缩机吸入的冷媒直接通过冷媒入口102进入过滤器内腔101。本技术方案摒弃现有技术中在冷凝器与节流装置之间单独设置回热器200的技术方案,直接将冷媒过滤器100和回热器200设置于压缩机的吸气口301中,能够实现过滤冷媒杂质和回热功能的二合一,不仅可以节约制作成本,而且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同时具备回热循环的优点。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400、节流装置500、蒸发器600和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压缩机300,压缩机通过管路与冷凝器400连接,冷凝器400分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通过回热器200内部的冷媒流道后连接第一节流装置500和蒸发器600,第二支路连接第二节流装置500和蒸发器600,蒸发器600通过管路接入冷媒入口102。
经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经过冷凝器400冷凝后分一支流通到过滤器的回热管和来自蒸发器600的制冷剂蒸气进行换热,经过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600换热;另一支流则经过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600,在蒸发器600蒸发换热后,制冷剂蒸气回到压缩机过滤器与回热管进行换热,制冷剂经过滤器过滤后再次压缩,如此完成循环过程。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400、节流装置500、蒸发器600和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压缩机300,压缩机300通过管路与冷凝器400连接,冷凝器400通过管路连接于回热器200内部的冷媒流道后连接节流装置500和蒸发器600,蒸发器600通过管路接入冷媒入口102。
经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经过冷凝器400冷凝后流通到过滤器的回热管和来自蒸发器600的制冷剂蒸气进行换热,经过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600换热,在蒸发器600蒸发换热后,制冷剂蒸气回到压缩机过滤器与回热管进行换热,制冷剂经过滤器过滤后再次压缩,如此完成循环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温设备,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冷媒循环系统。调温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空调、冰箱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过滤器和回热器,所述冷媒过滤器设有中空的过滤器内腔,所述冷媒过滤器设有与所述过滤器内腔接通的冷媒入口,所述冷媒过滤器具有限定出所述过滤器内腔的壁结构,所述壁结构上设有过滤孔,所述回热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内腔,所述回热器内部设有冷媒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包括延伸进入所述过滤器内腔中的回热管,所述回热管在所述过滤器内腔中弯曲盘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过滤器具有呈筒状的壁结构,所述回热管在所述冷媒过滤器内部沿所述壁结构螺旋盘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过滤器在筒状壁结构的一端形成所述冷媒入口,所述冷媒过滤器在筒状壁结构的另一端设置端盖,所述回热管的两端形成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穿过所述端盖向外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沿筒状的壁结构的周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管与所述冷媒过滤器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7.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所述压缩机具有吸气口,所述压缩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吸气口。
8.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分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通过所述回热器内部的冷媒流道后连接第一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第二支路连接第二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冷媒入口。
9.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回热器内部的冷媒流道后连接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冷媒入口。
10.一种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
CN202321437434.9U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冷媒循环系统和调温设备 Active CN220287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7434.9U CN220287822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冷媒循环系统和调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7434.9U CN220287822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冷媒循环系统和调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7822U true CN220287822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3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7434.9U Active CN220287822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冷媒循环系统和调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7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57660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1498518B (zh) 多功能蓄冰空调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0568849U (zh) 空调系统
CN218645772U (zh) 热泵热水器
CN100580340C (zh) 热泵式空调器
CN105571198A (zh) 一种基于蓄冷过冷的高效制冷系统
CN107763877A (zh) 一种静音风冷热泵空调机组
CN220287822U (zh) 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冷媒循环系统和调温设备
CN203203288U (zh) 空调器
CN210267598U (zh) 一种蒸发冷却冷风冷水双利用的节能空调
WO2019000868A1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8108567U (zh) 分液器及空调器
CN211903076U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865752U (zh) 分体式热泵机组
CN211903075U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903078U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953325U (zh) 带有并联冷凝器的空气源热泵
CN109539631B (zh) 一种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1903077U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012172U (zh) 一种空调制冷剂平衡机构
CN109724286B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CN219415322U (zh) 闪蒸器和空调器
CN220489439U (zh) 一种变频风冷螺杆热泵机组组件
CN219415324U (zh) 气液分离器和空调器
CN214223447U (zh) 提高制冷量的装置和热泵热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