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7814U - 室外机及空气能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室外机及空气能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7814U
CN220287814U CN202321728970.4U CN202321728970U CN220287814U CN 220287814 U CN220287814 U CN 220287814U CN 202321728970 U CN202321728970 U CN 202321728970U CN 220287814 U CN220287814 U CN 220287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installation area
outdoor unit
por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89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雄辉
赵恒君
王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7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7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室外机及空气能热泵系统,室外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包括第一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和第三安装区域,第一安装区域位于第三安装区域的一侧,且第二安装区域位于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三安装区域的同一侧;室外侧换热器,室外侧换热器安装于第一安装区域;生活用水箱,生活用水箱安装于第二安装区域;压缩机、热回收换热器、换向阀和节流装置,压缩机、热回收换热器、换向阀和节流装置安装于第三安装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生活用水箱集成在室外机内,且紧凑各部件在室外机内的布局,从而高度利用室外机的空间,令室外机集成度高、体积小、维护成本低、安装方便以及受空间局限性较小。

Description

室外机及空气能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外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外机及空气能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能热泵两联供或三联供系统的室外机和生活用水箱是分开设置的,集成度较低,安装繁琐,且对安装空间有较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室外机及空气能热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室外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第一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和第三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安装区域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安装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和所述第三安装区域的同一侧;
室外侧换热器,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
生活用水箱,所述生活用水箱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
压缩机、热回收换热器、换向阀和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所述热回收换热器、所述换向阀和所述节流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外机中,所述生活用水箱卧式或立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外机中,所述壳体内部还包括第四安装区域,所述第四安装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区域;
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电控板组件,所述电控板组件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区域,用于控制所述壳体内的各电控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外机中,所述热回收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其包括:冷水入口、热水出口、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
所述冷水入口和所述热水出口与所述生活用水箱相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媒入口相连接,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阀口相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阀口相连接;
所述换向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的第一冷媒端口相连接;所述室外侧换热器的第二冷媒端口一路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相连接,另一路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相连接;
所述换向阀的第四阀口通过冷媒管路与外部的空调地暖侧换热器的第三冷媒端口相连接,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和出口通过冷媒管路与外部的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的第四冷媒端口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外机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且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第一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外机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且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媒入口的冷媒管路上和/或所述旁通管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外机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用于存储液态冷媒的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的所述节流装置入口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外机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的所述节流装置入口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外机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
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连通所述第二冷媒端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第二冷媒端口流向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
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连通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四冷媒端口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流向所述第四冷媒端口;
所述第三单向阀设于连通所述第四冷媒端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第四冷媒端口流向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
所述第四单向阀设于连通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媒端口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流向所述第二冷媒端口。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了一种空气能热泵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生活用水箱集成在所述室外机内,且紧凑各部件在所述室外机内的布局,从而高度利用所述室外机的空间,令所述室外机集成度高、体积小、维护成本低、安装方便以及受空间局限性较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所述空调和地所述暖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于”、“位于”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化学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室外机10,包括:
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内部包括第一安装区域1011、第二安装区域1012和第三安装区域1013,所述第一安装区域1011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1013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安装区域101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1011和所述第三安装区域1013的同一侧;
室外侧换热器102,所述室外侧换热器10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1011;
生活用水箱103,所述生活用水箱103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1012;
压缩机104、热回收换热器105、换向阀106和节流装置107,所述压缩机104、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05、所述换向阀106和所述节流装置107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1013。
具体地,所述室外侧换热器102为翅片式换热器,其包括风扇叶、风扇电机和散热栅栏。所述生活用水箱103立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1012,例如该生活用水箱103为不锈钢水箱。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活用水箱103卧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1012。所述换向阀106为四通阀。所述节流装置107为膨胀阀。
且,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05通过热交换对流经的生活用水进行加热,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05为套管式换热器,其包括:冷水入口1051、热水出口1052、冷媒入口1053和冷媒出口1054。
所述冷水入口1051和所述热水出口1052与所述生活用水箱103相连接。所述压缩机104的出口与所述冷媒入口1053相连接,所述冷媒出口1054与所述换向阀106的第一阀口1061相连接,所述压缩机104的入口与所述换向阀106的第二阀口1062相连接。
所述换向阀106的第三阀口1063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102的第一冷媒端口1021相连接。所述室外侧换热器102的第二冷媒端口1022一路与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入口相连接,该路具体通过储液容器110与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入口相连接,即不是直接连接,另一路与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出口相连接。
所述换向阀106的第四阀口1064通过冷媒管路与外部的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的第三冷媒端口203相连接,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入口和出口通过冷媒管路与外部的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的第四冷媒端口204相连接,具体为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的第四冷媒端口204一路与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出口相连接,另一路与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入口相连接,该路具体通过所述储液容器110与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入口相连接,即不是直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10还包括:
旁通管路108,所述旁通管路108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1013且连通所述压缩机104的出口和所述第一阀口1061。所述旁通管路108的设置,可以采用余热(部分热量)来对生活用水进行加热。
且,所述室外机10还包括:
第一开关阀109,所述第一开关阀109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1013且连通所述压缩机104的出口与所述冷媒入口1053的冷媒管路上和/或所述旁通管路108上。例如,所述第一开关阀109为电磁阀。
当需要余热回收即部分热量用于对生活用水进行加热时,两个所述第一开关阀109同时打开。当需要进行全热回收即全部热量用于对生活用水进行加热时,所述旁通管路108上的所述第一开关阀109关闭,只开启连通所述压缩机104的出口与所述冷媒入口1053的冷媒管路上的所述第一开关阀109。当生活热水达到设定温度时,可关闭连通所述压缩机104的出口与所述冷媒入口1053的冷媒管路上的所述第一开关阀109,只开启所述旁通管路108上的所述第一开关阀109。
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10还包括:
用于存储液态冷媒的储液容器110,所述储液容器110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1013的所述节流装置107入口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10还包括:
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器111,所述过滤器111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1013的所述节流装置107入口端。优选地,所述过滤器111设于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入口与所述储液容器110的出口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1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1013的第一单向阀112、第二单向阀113、第三单向阀114和第四单向阀115;
所述第一单向阀112设于连通所述第二冷媒端口1022与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入口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第二冷媒端口1022流向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入口;
所述第二单向阀113设于连通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出口与所述第四冷媒端口204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出口流向所述第四冷媒端口204;
所述第三单向阀114设于连通所述第四冷媒端口204与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入口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第四冷媒端口204流向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入口;
所述第四单向阀115设于连通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媒端口1022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节流装置107的出口流向所述第二冷媒端口1022。
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10还包括:汽液分离器116,所述汽液分离器116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1013,所述汽液分离器116设于所述压缩机104的入口与所述换向阀106的所述第二阀口1062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1内部还包括第四安装区域1014,所述第四安装区域1014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区域1011。且,所述室外机10还包括:电控板组件,所述电控板组件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区域1014,用于控制所述壳体101内的各电控部件,例如控制所述压缩机104、所述换向阀106、所述节流装置107和所述第一开关阀109。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能热泵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10,在此不再赘述。还包括: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以及空调30和/或地暖装置40。例如,所述空气能热泵系统为空气能热泵两联供或三联供系统。优选地,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位于室内,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为板式换热器。
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与所述空调30和/或所述地暖装置40中的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包括:水循环入口201、水循环出口202、第三冷媒端口203和第四冷媒端口204。所述水循环入口201通过管路与所述空和/或所述地暖装置40的出口相连接,所述水循环出口202通过管路与所述空调30和/或所述地暖装置40的入口相连接。
当所述空调30在夏季制冷时,所述空气能热泵系统的运行方式为:所述压缩机104→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05→所述换向阀106→所述室外侧换热器102→所述节流装置107→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和所述空调30→所述换向阀106→所述压缩机104,冷媒先经过所述压缩机104后变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高温高压气体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05中通过热交换对流经的生活用水进行加热,生成高温的生活热水,加热后消耗部分热量,高温高压气体经过所述换向阀106再去到所述室外侧换热器102(冷凝器)中冷凝放热时可以提高冷凝效率,高温高压气体冷凝放热后变成中温高压液体,中温高压液体经过所述节流装置107后变成低压低温液体,最后低压低温液体在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蒸发器)中与所述空调30中的循环水进行热交换,空调30吹出冷风,低压低温液体蒸发吸热后变成低温低压气体,低温低压气体经过换向阀106后再回到压缩机104,往复循环。
当所述空调30和所述地暖装置40在冬季制热时,所述空气能热泵系统的运行方式为:所述压缩机104→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05→所述换向阀106→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所述空调30和所述地暖装置40→所述节流装置107→所述室外侧换热器102→所述换向阀106→所述压缩机104,冷媒先经过所述压缩机104后变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高温高压气体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05中通过热交换对流经的生活用水进行加热,生成高温的生活热水,高温高压气体经过所述换向阀106后再去到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20(冷凝器)中与所述空调30和所述地暖装置40的循环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空调30吹出热风以及所述地暖装置40发热,高温高压气体冷凝放热后变成中温高压液体,中温高压液体经过所述节流装置107后变成低温低压液体,最后低温低压液体经过所述室外侧换热器102(蒸发器)蒸发吸热后变成低温低压气体,低温低压气体经过所述换向阀106后再回到所述压缩机104,往复循环。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冷和制热过程中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05并不是必须要经过的,只有在余热回收或全热回收的时候才经过,如果热水达到一定的温度,所述压缩机104出来的热量也可以直接到达所述换向阀106。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生活用水箱集成在所述室外机内,且紧凑各部件在所述室外机内的布局,从而高度利用所述室外机的空间,令所述室外机集成度高、体积小、维护成本低、安装方便以及受空间局限性较小。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或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即“在一些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与上下任一实施例进行自由组合;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第一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和第三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安装区域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安装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和所述第三安装区域的同一侧;
室外侧换热器,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
生活用水箱,所述生活用水箱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
压缩机、热回收换热器、换向阀和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所述热回收换热器、所述换向阀和所述节流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用水箱卧式或立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包括第四安装区域,所述第四安装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区域;
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电控板组件,所述电控板组件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区域,用于控制所述壳体内的各电控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其包括:冷水入口、热水出口、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
所述冷水入口和所述热水出口与所述生活用水箱相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媒入口相连接,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阀口相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阀口相连接;
所述换向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的第一冷媒端口相连接;所述室外侧换热器的第二冷媒端口一路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相连接,另一路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相连接;
所述换向阀的第四阀口通过冷媒管路与外部的空调地暖侧换热器的第三冷媒端口相连接,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和出口通过冷媒管路与外部的所述空调地暖侧换热器的第四冷媒端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且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第一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且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媒入口的冷媒管路上和/或所述旁通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用于存储液态冷媒的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的所述节流装置入口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的所述节流装置入口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域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
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连通所述第二冷媒端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第二冷媒端口流向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
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连通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四冷媒端口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流向所述第四冷媒端口;
所述第三单向阀设于连通所述第四冷媒端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第四冷媒端口流向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
所述第四单向阀设于连通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媒端口的冷媒管路上,冷媒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流向所述第二冷媒端口。
10.一种空气能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
CN202321728970.4U 2023-05-31 2023-06-30 室外机及空气能热泵系统 Active CN2202878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97070 2023-05-31
CN202321369707 2023-05-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7814U true CN220287814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22988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7228.3U Active CN220417725U (zh) 2023-05-31 2023-06-30 空气能热泵系统
CN202321714386.3U Active CN220250148U (zh) 2023-05-31 2023-06-30 室内机及空气能热泵系统
CN202321728970.4U Active CN220287814U (zh) 2023-05-31 2023-06-30 室外机及空气能热泵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7228.3U Active CN220417725U (zh) 2023-05-31 2023-06-30 空气能热泵系统
CN202321714386.3U Active CN220250148U (zh) 2023-05-31 2023-06-30 室内机及空气能热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2041772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7725U (zh) 2024-01-30
CN220250148U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0748A (zh) 空调热水复合机
CN202770049U (zh) 一种热水空调器
WO2022002207A1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式空调
CN213395606U (zh) 一种空调器
JP2012132586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2757346U (zh) 中央空调和热水一体机
CN109564037B (zh) 一种具有节能装置的空调热泵塔机
CN201000245Y (zh) 空调热水复合机
CN110579036A (zh) 一种多联机冷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199089Y (zh) 整体吊顶式空调热水器
CN220287814U (zh) 室外机及空气能热泵系统
KR20100005250A (ko) 히트펌프식 냉난방 및 냉온수 공급 시스템
CN201488141U (zh) 热泵型节能一体空调器
CN211575619U (zh) 空调系统
CN114111104A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
CN113623790A (zh) 空调余热回收及高温热泵制蒸汽设备
CN220871171U (zh) 热泵系统
CN109724286B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CN216384419U (zh) 四管制风冷冷热水机组
CN220541253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9955662U (zh) 一种节能型空气源热泵多联机冷热水系统
CN220269613U (zh) 废热回收系统及直膨式空调机组
CN217442001U (zh) 一种整体式地源热泵机组
CN219713552U (zh) 一种防气蚀复合制冷系统及多联机空调机组
CN214249790U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