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7671U - 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7671U
CN220287671U CN202322215707.1U CN202322215707U CN220287671U CN 220287671 U CN220287671 U CN 220287671U CN 202322215707 U CN202322215707 U CN 202322215707U CN 220287671 U CN220287671 U CN 220287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
explosion
underground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157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朝烽
蒲静
潘海涛
罗斌
张大鹏
何成均
尹磊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hengd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hengd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hengd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hengd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157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7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7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7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包括主风管、排风支管、吸风口、风干管、立风管、风井,所述排风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风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吸风口,所述吸风口设置于蓄电池室的顶部,所述风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风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立风管,所述立风管的末端连通风井,所述风井固定于蓄电池室顶部的回填土内,在所述风井的末端设有防爆屋顶通风机,以将排风在所述风井内通过防爆屋顶通风机排至室外。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原有的通风系统节省通风管路、不占用走廊及机房空间、施工方便、易于实施、可靠防爆,能完全满足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的通风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内布置有多组阀控密闭式铅酸性蓄电池,阀控密闭式蓄电池在正常充电电压下,电解液会产生少量的气体及酸雾,在过重的情况下,将水电解成氢气、氧气,电池内部气压升高,蓄电池打开安全阀,排除氢气、氧气至蓄电池室内。为防止危险性高的氢气在蓄电池室内积聚,需设置蓄电池通风系统排除蓄电池室内有害气体。
地下变电站采用全地下布置,目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采用的通风系统,设置机械排风,排风设备采用防爆轴流风机,布置在地下排风机房内,排风管自蓄电池室通过走廊上方进入排风机房,然后通过排风设备接至集中排风竖井。现有的通风系统的排风管路在负一层除蓄电池室外的地下走廊、机房等区域穿越,需地下蓄电池室排风管路不能泄露,但实际上各接口处难以满足完全不漏风,导致地下一层走廊、机房等上方易形成氢气积聚,氢气浓度日积月累达到爆炸极限会发生爆炸危险,从而影响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鉴于此,提出本专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节省通风管路、不占用走廊及机房空间、可靠防爆,能满足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的通风需要。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包括主风管、排风支管、吸风口、风干管、立风管、风井,所述排风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风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吸风口,所述吸风口设置于蓄电池室的顶部,所述风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风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立风管,所述立风管的末端连通风井,所述风井固定于蓄电池室顶部的回填土内,在所述风井的末端设有防爆屋顶通风机,以将排风在所述风井内通过防爆屋顶通风机排至室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风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排风支管的管径,所述主风管与所述排风支管之间通过转接头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头为二通弯头或三通头或四通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排风支管包括排风竖管和水平排风管,所述排风竖管连接所述吸风口,所述水平排风管连接所述主风管,所述排风竖管与水平排风管之间通过二通弯头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风管设置两个,所述风干管包括第一风干管和第二风干管,所述第一风干管连接第一主风管,所述第二风干管连接第二主风管,所述第一风干管与第二风干管相接连通,所述第二风干管远离所述第一主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立风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干管的两段在水平方向相垂直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干管上设置有防火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风管与水平排风管通过变径管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井为排风竖井,所述排风竖井的顶部设有风机基础,所述防爆屋顶通风机固定设于所述风机基础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爆屋顶通风机为低噪声防爆屋顶通风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通过在蓄电池室顶部设置数个顶部吸风口,蓄电池室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各吸风口、排风支管、风干管排至蓄电池室顶部的立风管、排风竖井,排风最终在排风竖井内通过低噪声防爆屋顶通风机排至室外。相对于原有的通风系统节省通风管路、不占用走廊及机房空间、施工方便、易于实施、可靠防爆,能完全满足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的通风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中排风竖井及屋顶通风机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主风管,101-第一主风管,102-第二主风管,2-排风支管,201-排风竖管,202-水平排风管,3-吸风口,4-风干管,401-第一风干管,402-第二风干管,5-立风管,6-风井,7-回填土,8-防爆屋顶通风机,9-转接头,11-风机基础,12-变径管,13-防火阀,14-防火百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3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包括:
主风管1,作为通风系统的主要排风通道,水平向布置在蓄电池室内;
排风支管2,布置在主风管1的两侧,排风支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风管1、另一端固定连接吸风口3,排风支管2上对应的所述吸风口3设置在蓄电池室的顶部,蓄电池内的有害气体从各个吸风口3进入到排风管道内;主风管1的管径大于所述排风支管2的管径,排风支管2与主风管1均可通过转接头9连接,如可以采用二通的弯头,或采用三通头,或采用四通头,根据排风支管2的个数及位置而定;
风干管4,水平布置在蓄电池室内,风干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风管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立风管5,立风管5竖直方向布置;风干管4与主风管1的连接也采用转接头9,风干管4与立风管5采用二通弯头固定连接;
风井6,采用排风竖井,在立风管5的末端固定连接风井6,所述排风竖井固定在位于蓄电池室顶部的回填土7内;
防爆屋顶通风机8,设置在所述排风竖井的末端,通过防爆屋顶通风机8的工作,将由吸风口3进入到主风管1内的气体从风干管4、立风管5进入到排风竖井内,再排出到室外。
本实施例中的通风系统相对于原有的通风系统节省通风管路、不占用走廊及机房空间、施工方便、易于实施、可靠防爆,能完全满足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的通风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支管2包括排风竖管201和水平排风管202,排风竖管201竖向布置,水平排风管202水平布置,排风竖管201与水平排风管202的管径相同,采用二通弯头固定连接在一起,吸风头固定安装在排风竖管201的一端,通过水平排风管202固定连接所述主风管1。排风竖管201与水平排风管202的设置可以节省通风管路,布局合理,施工方便。
进一步地,在所述排风竖井的顶部设有风机基础11,所述防爆屋顶通风机8固定设于所述风机基础11上。所述防爆屋顶通风机8为低噪声防爆屋顶通风机8。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设置两个主风管1,分别为第一主风管101、第二主风管102,风干管4也包括第一风干管401和第二风干管402,所述第一风干管401通过三通头固定连接第一主风管101,所述第二风干管402通过四通头固定连接第二主风管102,第一主风管101平行于第二主风管102,且所述第一风干管401也通过四通头与第二风干管402相接连通,所述第二风干管402远离所述第一主风管101的一端连接所述立风管5。设置两个主风管1,以及相应地增设排风支管2,提高排风量和排风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干管402的两段在水平方向相垂直设置,两段之间通过二通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风管101的管径大于水平排风管202的管径,所述第一主风管101与水平排风管202通过变径管12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位于第一主风管101的各排风支管内排风量更均匀,对蓄电池室内的有害气体的抽吸效果更强。第二主风管102采用三通或者四通与其上的各排风支管连接,主风管102上各支管对称布置,各支管的排风量更平衡。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风干管401上还设置有防火阀13,用来阻断来自火灾区的烟气和火焰通过。在蓄电池室外墙上安装防火百叶14,起到防火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爆通风系统,可靠防爆防火,节省通风系统管路,不占用走廊及机房空间,施工方便、易于实施,完全满足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的通风需要。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管(1)、排风支管(2)、吸风口(3)、风干管(4)、立风管(5)、风井(6),所述排风支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主风管(1)、另一端连接所述吸风口(3),所述吸风口(3)设置于蓄电池室的顶部,所述风干管(4)的一端连接所述主风管(1)、另一端连接所述立风管(5),所述立风管(5)的末端连通风井(6),所述风井(6)固定于蓄电池室顶部的回填土(7)内,在所述风井(6)的末端设有防爆屋顶通风机(8),以将排风在所述风井(6)内通过防爆屋顶通风机(8)排至室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管(1)的管径大于所述排风支管(2)的管径,所述主风管(1)与所述排风支管(2)之间通过转接头(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为二通弯头或三通头或四通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支管(2)包括排风竖管(201)和水平排风管(202),所述排风竖管(201)连接所述吸风口(3),所述水平排风管(202)连接所述主风管(1),所述排风竖管(201)与水平排风管(202)之间通过二通弯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管(1)设置两个,所述风干管(4)包括第一风干管(401)和第二风干管(402),所述第一风干管(401)连接第一主风管(101),所述第二风干管(402)连接第二主风管(102),所述第一风干管(401)与第二风干管(402)相接连通,所述第二风干管(402)远离第一主风管(101)的一端连接所述立风管(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干管(402)的两段在水平方向相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干管(401)上设置有防火阀(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风管(101)与水平排风管(202)通过变径管(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井(6)为排风竖井,所述排风竖井的顶部设有风机基础(11),所述防爆屋顶通风机(8)固定设于所述风机基础(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屋顶通风机(8)为低噪声防爆屋顶通风机(8)。
CN202322215707.1U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 Active CN220287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5707.1U CN220287671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5707.1U CN220287671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7671U true CN220287671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29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15707.1U Active CN220287671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76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19972B (zh) 地下车站站厅通风排烟系统和方法
CN220287671U (zh) 一种地下变电站地下蓄电池室防爆通风系统
CN111878954B (zh) 非燃气管线舱室的管廊通风系统的使用方法
CN201793776U (zh) 铝电解槽双烟管集气管路系统
CN212179135U (zh) 一种用于小型钢瓶间的通风系统
CN203879588U (zh) 一种大功率双燃料机车发动机排气防爆系统
CN102437295B (zh) 电池柜排气装置
CN202289726U (zh) 褐煤干燥防燃防爆防腐袋式除尘装置
CN115307248A (zh) 用于燃料电池小型测试的尾排背压排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931180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新风空调结构
CN220849833U (zh) 一种氢发动机防爆中冷器
CN220572542U (zh) 一种灭储能火灾的风系统装置
CN207438732U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换气机
CN207963040U (zh) 一种高压配电室电缆沟防腐除臭通风系统
CN216644472U (zh) 一种空气流通的通道
CN218739965U (zh) 密封防潮的消防箱
CN201809949U (zh) 一种住宅防火型排气道
CN212258195U (zh) 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
CN219889742U (zh) 一种分配型换热器
CN218812147U (zh) 一种大型预焙铝电解槽集气装置
CN217636018U (zh) 一种密闭空间气体高效置换装置
CN204614894U (zh) 一种具有排气系统的铅酸蓄电池组
CN205282610U (zh) 电池包风道结构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14467011U (zh) 一种封闭管道的自动进气装置
CN218716936U (zh) 一种地下厂房洞室群永久通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