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2005U - 一种收纳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纳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2005U
CN220282005U CN202321443724.4U CN202321443724U CN220282005U CN 220282005 U CN220282005 U CN 220282005U CN 202321443724 U CN202321443724 U CN 202321443724U CN 220282005 U CN220282005 U CN 220282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bottom plate
container accord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37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yan Tongli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yan Tongli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yan Tongli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yan Tongli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437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2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2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2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纳容器。包括:底板,具有一对互相平行的第一边与一对互相平行的第二边;第一侧板,设置在第一边上,且相对于底板可进行弯曲;以及第二侧板,设置在第二边上,且相对于底板可进行弯曲;其中,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一体成型的片状结构,通过弯折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使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用于收纳的收纳空间,第一侧板具有卡合部,第二侧板具有卡合配合部,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弯折后,卡合部可与卡合配合部相互扣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方便且迅速地弯折形成收纳容器来存放物品,不使用时又可以迅速展开成片状结构,便于运输与存放。

Description

一种收纳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纳容器。
背景技术
收纳容器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存放物品的日用品,比如收纳筐、收纳箱、收纳柜、收纳篮等。市面上的收纳容器通常呈矩形盒体状构造,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四周的四组侧板,虽然收纳容器具备储物、收纳等归集功能,但是在闲置时,也容易存在不便于存放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市面上也陆续出现了很多可折叠的收纳容器,正如实用新型专利CN 209192489 U中,公开了一种折叠收纳箱,其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底板与侧板,通过翻转侧板来实现收纳箱的折叠与成型。虽然上述收纳箱能够进行折叠,以减小收纳箱的占用空间,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各个部分均为单独的板体,还需要通过转动结构将两两进行连接,部件较多,结构复杂,故安装繁琐,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收纳容器,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纳容器,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包括:底板,具有一对互相平行的第一边与一对互相平行的第二边;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边上,且相对于所述底板可进行弯曲;以及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边上,且相对于所述底板可进行弯曲;其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一体成型的片状结构,通过弯折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用于收纳的收纳空间,所述第一侧板具有卡合部,所述第二侧板具有卡合配合部,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弯折后,所述卡合部可与所述卡合配合部相互扣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容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侧板本体,连接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侧板本体的两端,且相对所述侧板本体可进行弯曲,所述连接部上具有所述卡合配合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容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卡合部为成型于所述第一侧板上的凸台部,所述卡合配合部为开设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卡孔,通过所述凸台部穿过所述卡孔的方式来实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容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凸台部包括内凹部分和外沿部分,所述外沿部分位于所述内凹部分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并具有凸出所述内凹部分的凸缘,当所述卡孔卡设在所述凸台部上时,所述卡孔的边缘卡在所述内部部分上,并被所述凸缘所阻挡在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容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凸台部具有供用户手持的手持孔,所述内凹部分的深度与两个所述卡孔的边缘厚度相等或略大于两个所述卡孔的边缘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容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处具有朝向所述底板一侧内凹的避让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容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底板包括:面板本体,外侧表层部,一体成型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外侧面,所述外侧表层部上具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加强凸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容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上具有若干加强纹路,且靠近所述外侧表层部的一端以及远离所述外侧表层部的一端均设有条形加强凸条,所述加强纹路位于两个所述条形加强凸条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容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还包括加强板,该加强板具有与所述底板相适配的形状,用于在形成所述收纳空间后,放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容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为由柔性材料一体注塑而成的结构;所述连接部具有类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并具有一朝向所述侧板本体凹陷的弧形边缘,所述第一侧板朝向所述连接部的两侧设置有避让区域。
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收纳容器,由于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为一体成型的片状结构,且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分别可弯曲设置在底板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上,在使用时可方便且迅速地弯折形成收纳容器来存放物品,不使用时又可以迅速展开成片状结构,便于运输与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侧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凸台部与卡孔配合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收纳容器100、底板10、第一边11、第二边12、环形加强凸部13、第一侧板20、凸台部21、内凹部分211、凸缘212、第二侧板30、侧板本体31、连接部32、弧形边缘321、卡孔33、条形加强凸条34、加强纹路35、凹坑351、条形加强筋352、外凸边353、收纳空间40、避让槽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收纳容器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以收纳筐作为收纳容器100来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收纳筐包括底板10、第一侧板20及第二侧板30,底板10具有一对互相平行的第一边11与一对互相平行的第二边12,且第一边11与第二边12垂直,第一侧板20具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一边11上;第二侧板30也具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二边12上。底板10、第一侧板20及第二侧板30三者由TPE/PE等柔性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形成一整块的片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以底板为长方形为例,短边为第一边,长边为第二边,底板的左右两端为短边,上下两端为长边,两个第一侧板20对称设置在两个短边上,两个第二侧板30对称设置在两个长边上。第一侧板20与第二侧板30均相对于所述底板10可进行弯曲,通过弯折所述第一侧板20及所述第二侧板30使所述底板10、所述第一侧板20及第二侧板30之间形成用于收纳的收纳空间40(如图1所示)。此外,第一侧板20具有卡合部,第二侧板30具有卡合配合部,所述第一侧板20及所述第二侧板30弯折后,所述卡合部可与所述卡合配合部相互扣合,使得第一侧板20与第二侧板30之间能够相对固定,与底板10组合形成收纳筐。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为了避免在折叠后第一侧板20与第二侧板30的夹角部出现干涉,在第一侧板20与第二侧板30的相连处设置了朝向底板10一侧内凹的避让槽5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侧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板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第二侧板30包括:侧板本体31和连接部32,连接部32具有两个,一体成型并对称设置在侧板本体31的两端,呈类直角三角形的形状,且相对侧板本体31可进行弯曲,连接部32上具有卡合配合部,该卡合配合部为成型于连接部32上的卡孔33。
如图5所示,第一侧板20整体呈等腰梯形的形状,第一侧板朝向所述连接部32的两侧作为两个腰边形成避让区域,使得第一侧板20与第二侧板30连接时不受干扰;所述卡合部为成型于所述第一侧板20上的凸台部21,通过凸台部21穿过卡孔33的方式来实现连接部32与第一侧板20的连接(如图1所示)。连接部32具有朝向侧板本体凹陷的弧形边缘321,使得在弯折后,不会使两侧的连接部33大面积地重叠以致收纳筐的侧壁过于厚重,并且也增强美感。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凸台部与卡孔配合结构的剖视图。
所述凸台部21包括内凹部分211和外沿部分,所述外沿部分位于所述内凹部分211远离所述第一侧板20的一端,并具有凸出所述内凹部分211的凸缘212。如图6所示,当所述卡孔33卡设在所述凸台部21上时,所述卡孔33的边缘卡在所述内凹部分211上,并被所述凸缘212所阻挡在内部。底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侧板,在进行组装时,两个连接部叠加套设在凸台部上,内凹部分211的深度与两个所述卡孔33的边缘厚度相等或略大于两个所述卡孔33的边缘厚度,使得两片第二侧板能够与第一侧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由于第二侧板由柔性材料制成,因此虽然外沿部分具有凸缘212,但卡孔33可通过形变套入到内凹部分上。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拿取收纳筐,在凸台部21上开设有供用户手持的手持孔213,该手持孔213贯穿整个凸台部21设置。如图1所示,当用户将手穿过手持孔213并握持在手持孔213的上部进行搬运时,进一步将连接部32与第二侧板的上边缘的连接变得更加紧密,使得收纳筐不易分体,整个筐体不易变形,且由于第一侧板直接连接至底板,连接部32通过侧板本体31连接至底板,使底板的四周都能够均匀受力。此外,连接部32呈类三角形的形状,使其能够形成三角支撑,两个连接部32的叠加,使得筐体侧面四个角都能够得以固定,提升筐体整体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所述底板10包括面板本体和外侧表层部,外侧表层部一体成型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外侧面,外侧表层部上具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加强凸部13,所述第二侧板30的外侧面上具有若干加强纹路35,且靠近所述外侧表层部的一端以及远离所述外侧表层部的一端均设有条形加强凸条34,所述加强纹路35位于两个所述条形加强凸条之间。所述加强纹路35包括若干向内凹陷的凹坑351以及两条向外凸出的条形加强筋352,所述凹坑351分布在所述两条条形加强筋352之间,且所述凹坑351的周围具有凸出所述外侧面的外凸边353。在本实施例中,凹坑351为圆形及方形,方形的凹坑位于相邻的圆形凹坑之间。如图1所示,当形成收纳筐时,条形加强凸条34分别位于容器侧面板上的顶部与底部,加强了侧面板顶部及底部的强度,使其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形状(本实施例中为长方体)。加强纹路35的凹凸设计不仅能够加强第二侧板的强度,还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滑效果,亦能增强美感。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筐体由TPE/PE等具有一定软度的材料制成,故为了使折叠后所形成的筐体能够更加稳定,可在收纳空间40的底部放置一块加强板,该加强板覆盖在所述底板上方,具有与底板相适配的形状。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上述实施例中以卡合部设置在第一侧板上为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实际中,卡合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侧板上,该情形下,卡合配合部设置在第一侧板上,同样也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扣合连接。

Claims (10)

1.一种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具有一对互相平行的第一边与一对互相平行的第二边;
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边上,且相对于所述底板可进行弯曲;以及
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边上,且相对于所述底板可进行弯曲;
其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为一体成型的片状结构,通过弯折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用于收纳的收纳空间,
所述第一侧板具有卡合部,所述第二侧板具有卡合配合部,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弯折后,所述卡合部可与所述卡合配合部相互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二侧板包括:
侧板本体,
连接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侧板本体的两端,且相对所述侧板本体可进行弯曲,
所述连接部上具有所述卡合配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卡合部为成型于所述第一侧板上的凸台部,所述卡合配合部为开设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卡孔,通过所述凸台部穿过所述卡孔的方式来实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板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凸台部包括内凹部分和外沿部分,所述外沿部分位于所述内凹部分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并具有凸出所述内凹部分的凸缘,当所述卡孔卡设在所述凸台部上时,所述卡孔的边缘卡在所述内凹部分上,并被所述凸缘所阻挡在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凸台部具有供用户手持的手持孔,所述内凹部分的深度与两个所述卡孔的边缘厚度相等或略大于两个所述卡孔的边缘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处具有朝向所述底板一侧内凹的避让槽。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底板包括:
面板本体,
外侧表层部,一体成型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外侧面,
所述外侧表层部上具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加强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上具有若干加强纹路,且靠近所述外侧表层部的一端以及远离所述外侧表层部的一端均设有条形加强凸条,所述加强纹路位于两个所述条形加强凸条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该加强板具有与所述底板相适配的形状,用于在形成所述收纳空间后,放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为由柔性材料一体注塑而成的结构;所述连接部具有类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并具有一朝向所述侧板本体凹陷的弧形边缘,所述第一侧板朝向所述连接部的两侧设置有避让区域。
CN202321443724.4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收纳容器 Active CN220282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3724.4U CN220282005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收纳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3724.4U CN220282005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收纳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2005U true CN220282005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29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3724.4U Active CN220282005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收纳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2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3574B1 (en) Flat lying foldable integrated lid and container
US20110235950A1 (en) Foldable Bag
USD957182S1 (en) Cover
USD554302S1 (en) Large pet food storage container
CN220282005U (zh) 一种收纳容器
US20130062237A1 (en) Combination waste receptacle and toilet tissue roll storage device
USD516306S1 (en) Tote with integral storage shroud
JPH07507260A (ja) 折り畳み式容器
AU2003100448A4 (en) Paper Made Containers
WO2017065893A1 (en) Case made from dissimilar materials
JP3241894U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バッグ
KR102439927B1 (ko) 생존튜브 기능을 구비한 방수가방
KR100890141B1 (ko) 낚시용 양동이
CN217117706U (zh) 一种纸质餐盒
CN210942968U (zh) 一种可扩大空间的环保塑料购物袋
CN210553767U (zh) 一种pp发泡可拆卸便携式文件档案盒
CN211996515U (zh) 一种双腔密封塑料杯
CN212423772U (zh) 一种耐弯折分隔式餐盒
CN213696004U (zh) 一种配塑料盖的五格不锈钢餐盒
CN214085294U (zh) 收纳盒
KR200380053Y1 (ko) 케이크 포장상자
CN215362317U (zh) 一种包装盒
JPS5837306Y2 (ja) プラスチツクケ−ス
JPH082093Y2 (ja) 容器の手提げ
JPH0712297Y2 (ja) おろし器付容器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