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1984U - 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1984U
CN220281984U CN202321188747.5U CN202321188747U CN220281984U CN 220281984 U CN220281984 U CN 220281984U CN 202321188747 U CN202321188747 U CN 202321188747U CN 220281984 U CN220281984 U CN 220281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plate
plate
side plate
opening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887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孝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xi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x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xi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x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887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1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1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1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和承托件,盒体设有内腔;承托件设于内腔,承托件为纸质材质,用于放置电子产品。本实用新型旨在将降低承托件的边缘锋利程度,不易发生割伤等安全事故,并使承托件利于回收。

Description

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产品包装盒一般包括盒体和位于盒体内部的承托件,承托件由吸塑工艺制成,承托件设有放置电子产品的放置槽。
但现在的吸塑形成的承托件为了降低成本,通常将产品设置的非常薄,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使得承托件的边缘非常锋利,极易造成割伤等安全事故,并且吸塑采用塑料材质,不够环保,不易回收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盒,旨在将降低承托件的边缘锋利程度,不易发生割伤等安全事故,并使承托件利于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包装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设有内腔;
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设于所述内腔,所述承托件为纸质材质,用于放置电子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设有安装位,电子产品放置于所述安装位;
多个侧板,每一个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一个侧边,并在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形成有折痕,多个所述侧板均可沿折痕翻折,以支起所述顶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为放置口,电子产品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放置口,使电子产品底部凹陷于所述放置口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
盒主体,所述盒主体的顶部开口;
盒盖体,所述盒盖体包括盖主体和内折固定部,所述盖主体盖设于所述开口,以与所述盒主体围合形成所述内腔,所述内折固定部凸设于所述盖主体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所述内折固定部用于抵持电子产品的顶部,所述内折固定部与所述放置口相配合,以固定电子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盒主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及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
所述盖主体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分别盖设所述开口的一部分;
所述内折固定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凸设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相互靠近的一边均设有内凹部,两所述内凹部对应设置,两所述内凹部结合形成打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主体还包括第三顶板,所述第三顶板包括主体部和内插部,所述主体部的一边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内插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边连接,所述主体部盖设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的顶部,所述内插部插设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的缝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插部开设有开盒口,所述开盒口用于辅助开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主体还包括内折板,所述内折板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所述内折板内折至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壁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设有粘合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通过所述粘合部粘胶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的包装盒包括盒体和承托件,盒体设有内腔;承托件设于内腔,承托件为纸质材质,用于放置电子产品。将承托件设置为纸质材质,相比于传统吸塑的塑料属性,更加环保,有利于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并且纸质边缘相对于塑料边缘较为柔和,不易发生割伤等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盒体展开示意图;
图5为承托件展开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0 包装盒 273 打开孔
20 盒体 28 第三顶板
21 第一侧板 281 主体部
211 粘合部 282 内插部
22 第二侧板 283 开盒口
23 第三侧板 29 内折板
24 第四侧板 30 承托件
25 底板 31 顶板
26 第一顶板 311 安装位
27 第二顶板 32 侧板
271 内折固定部 40 游戏手柄
272 内凹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装盒1000。
参照图1和图5,本实用新型中的包装盒1000包括盒体20和承托件30,盒体20设有内腔;承托件30设于内腔,承托件30为纸质材质,用于放置电子产品。将承托件30设置为纸质材质,相比于传统吸塑的塑料属性,更加环保,有利于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并且纸质边缘相对于塑料边缘较为柔和,不易发生割伤等安全事故。其中,电子产品包括但并不限定于游戏手柄40和相关配件、掌机、游戏主机等产品。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承托件30包括:
顶板31,顶板31设有安装位311,电子产品放置于安装位311;
多个侧板32,每一个侧板32连接于顶板31的一个侧边,并在与顶板31的连接处形成有折痕,多个侧板32均可沿折痕翻折,以支起顶板31。
其中,顶板31为方形纸板,侧板3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侧板32分别连接于顶板31的四侧侧边,侧板32沿折痕翻转一定角度后,侧板32远离顶板31的一边与侧板32之间形成一定距离,且侧板32远离顶板31的一边与盒体20内腔的底面抵接,以支起顶板31,使顶板31与盒体20内腔的底面之间形成一定空间。
参照图1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安装位311为放置口,电子产品的最大外径大于放置口,使电子产品底部凹陷于放置口的下方。如此设置,只需将承托件30上开设放置口,即可使电子产品相对固定,便于生产,且在放置电子产品时,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吸塑成型那样,将电子产品的各个部位对应放置位放置并卡持,只需要放置至放置口上即可,方便操作。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盒体20包括:
盒主体,盒主体的顶部开口;
盒盖体,盒盖体包括盖主体和内折固定部271,盖主体盖设于开口,以与盒主体围合形成内腔,内折固定部271凸设于盖主体朝向内腔的一侧,内折固定部271用于抵持电子产品的顶部,内折固定部271与放置口相配合,以固定电子产品。
其中,内折固定部271的下部形状与电子产品的形状相适配,内折固定部271的下部与电子产品的顶部相抵持,放置口将电子产品的底面或侧面限位,使电子产品保持固定,即使翻转或侧放包装盒1000,电子产品也会保持相对静止,不会掉落或脱离放置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电子产品为游戏手柄40时,游戏手柄40一般包括八字形状的两柄部和连接两个柄部的连接部,并且柄部靠近使用者的一端向下方倾斜设置,承托件30上的放置口形状与游戏手柄40的形状相适配,即包括两柄部放置口,游戏手柄40的两个柄部分别放置于两柄部放置口,连接部贴合于承托件30的顶面,以支起游戏手柄40。
并且,放置口还包括多个配件放置位,两配件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下方,且位于两柄部之间,用于放置游戏手柄40的配件。
同时,内折固定部271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的底部高度高于第二固定部的底部高度,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位于盖主体的中部位置,第一固定部的底面与游戏手柄40的顶面相抵持,第二固定部的底部与放置于配件放置位的游戏手柄配件相抵持,以分别固定游戏手柄40和游戏手柄配件。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盒主体包括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第四侧板24及底板25,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第四侧板24依次连接,第一侧板21和第三侧板23相对设置,第二侧板22和第四侧板24相对设置;
盖主体包括第一顶板26和第二顶板27,第一顶板26与第二侧板22连接,第二顶板27与第四侧板24连接,第一顶板26和第二顶板27分别盖设开口的一部分;
内折固定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凸设于第一顶板26和第二顶板27朝向内腔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顶板26和第二顶板27分别盖设开口的半边,内折固定部271由第一顶板26或第二顶板27相互靠近的一边翻折形成,两个内折固定部271相互抵持,确保两内折固定部271不会因纸质材质的应力而打开。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顶板26和第二顶板27的盖设面积小于开口的大小,即两内折固定部271之间形成缝隙,第一顶板26和第二顶板27的盖设面积由所包装的电子产品的形状确定,只要两内折固定部271可抵持固定电子产品和相关配件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的连接处、第二侧板22和第三侧板23的连接处、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的连接处均为折弯形成,第一侧板21的一侧边设有粘合部211,第一侧板21和第四侧板24通过粘合部211粘胶连接。
另外,底板25由四个底部折叠板插合形成,四个底部折叠板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第四侧板24的底边,由于现有技术中以公开四个底部折叠板的形状及折叠样式,只要满足将包装盒1000的底面封装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顶板26和第二顶板27相互靠近的一边均设有内凹部272,两内凹部272对应设置,两内凹部272结合形成打开孔273。在将游戏手柄40装入包装盒1000或打开包装盒1000时,将手指插入打开孔273,以打开第一顶板26和第二顶板27,方便打开,便于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内凹部272位于第一顶板26或第二顶板27相互靠近的一边的中部位置,内凹部272将内折固定部271分割,以形成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盖主体还包括第三顶板28,第三顶板28包括主体部281和内插部282,主体部281的一边与第一侧板21连接,内插部282与主体部281的另一边连接,主体部281盖设于第一顶板26和第二顶板27的顶部,内插部282插设于第一顶板26和第二顶板27与第三侧板23之间的缝隙。其中,盖主体将第一顶板26和第二顶板27盖住,增加了包装盒1000的包装稳固性,内插部282由主体部281远离第一侧板21的一边折弯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内插部282开设有开盒口283,开盒口283用于辅助开盖。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盖主体还包括内折板29,内折板29与第三侧板23连接,内折板29内折至与第三侧板23的内侧壁贴合。设置内折板29可以加固盒体20支撑,内折的折边相对较为美观,并且方便内插部282的插入。
其中,内折板29内折后,下方边缘与内腔的底面齐平,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包装盒1000还包括包装套(未图示),包装套包括多个围合板,多个围合板围合形成两端开口的围合空间,围合空间的尺寸与盒体20的尺寸相适配,盒体20由开口插入围合空间内。包装套保护了盒体20,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且包装套相比于盒体20,更容易设计图案,提高产品的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设有内腔;
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设于所述内腔,所述承托件为纸质材质,用于放置电子产品;
所述承托件包括顶板和多个侧板,所述顶板设有安装位,电子产品放置于所述安装位,每一个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一个侧边,并在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形成有折痕,多个所述侧板均可沿折痕翻折,以支起所述顶板;
所述安装位为放置口,电子产品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放置口,使电子产品底部凹陷于所述放置口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
盒主体,所述盒主体的顶部开口;
盒盖体,所述盒盖体包括盖主体和内折固定部,所述盖主体盖设于所述开口,以与所述盒主体围合形成所述内腔,所述内折固定部凸设于所述盖主体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所述内折固定部用于抵持电子产品的顶部,所述内折固定部与所述放置口相配合,以固定电子产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主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及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
所述盖主体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分别盖设所述开口的一部分;
所述内折固定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凸设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相互靠近的一边均设有内凹部,两所述内凹部对应设置,两所述内凹部结合形成打开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还包括第三顶板,所述第三顶板包括主体部和内插部,所述主体部的一边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内插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边连接,所述主体部盖设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的顶部,所述内插部插设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的缝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部开设有开盒口,所述开盒口用于辅助开盖。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还包括内折板,所述内折板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所述内折板内折至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壁贴合。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设有粘合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通过所述粘合部粘胶连接。
CN202321188747.5U 2023-05-16 2023-05-16 包装盒 Active CN220281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8747.5U CN220281984U (zh) 2023-05-16 2023-05-16 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8747.5U CN220281984U (zh) 2023-05-16 2023-05-16 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1984U true CN220281984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2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88747.5U Active CN220281984U (zh) 2023-05-16 2023-05-16 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1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81984U (zh) 包装盒
CN211845663U (zh) 一种便于拎取的防变形纸箱
CN210793959U (zh) 一种插舌组装式包装箱下盖及包装箱
CN211055591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8930087U (zh) 一种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CN216581527U (zh) 一种新型纸折包装盒
JPS58116528U (ja) 折畳み箱
CN220431021U (zh) 包装盒以及包装套装
CN216806183U (zh) 一种便携式鸡蛋包装盒结构
CN213414488U (zh) 产品包装盒
CN212448458U (zh) 带内衬的翻盖快速卡扣的包装盒
CN214453497U (zh) 一种有效保护微波炉的缓冲包装
CN218807583U (zh) 包装盒内衬及包装盒
CN211168156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3706128U (zh) 一种具有附件小盒的内卡及包装盒
CN216834716U (zh) 一种折叠包装盒
CN110641803B (zh) 一种展示型摇盖式手机包装盒
CN220010398U (zh) 一种组合型折叠纸箱
CN211919306U (zh) 一种包装展示盒
CN221024761U (zh) 一种含内卡的一体式纸盒
CN219115958U (zh) 一种纸盒包装结构
CN113682602B (zh) 包装纸板和包装结构
CN221189503U (zh) 相机包装盒
CN209889297U (zh) 一种新型纸盒
CN221164080U (zh) 异形卷烟条盒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