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1881U - 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1881U
CN220281881U CN202321722545.4U CN202321722545U CN220281881U CN 220281881 U CN220281881 U CN 220281881U CN 202321722545 U CN202321722545 U CN 202321722545U CN 220281881 U CN220281881 U CN 220281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block
suction nozzle
bag
bag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25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珲
葛春超
张明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cepac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cepac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cepac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cepac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225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1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1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1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包括:机架、给袋机构、限位机构、分袋机构和导流机构,给袋机构和限位机构设于机架内部,限位机构设于给袋机构下方,分袋机构与机架外部连接,分袋机构设于给袋机构上方,导流机构与机架内部连接。其中,分袋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压板、压杆、U型支架、对射式光电组件、偏转轴、限位块、偏转块和第一气缸。本实用新型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不同高度第一传动轮组与第二传动轮组,当方形气缸驱动移动板带动活动杆运动,活动杆通过固定块压板和压杆同时下移,压板先将斜吸嘴袋压紧,压杆将斜吸嘴袋压平,可以有效避免斜吸嘴包装袋袋角翘起。

Description

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
背景技术
包装机是一种对产品进行包装的机械设备,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目前对斜吸嘴袋进行输送时,难以保证斜吸嘴袋的平整度,以及斜吸嘴袋进入下个工位的最终位置是否倾斜,从而产生不容易控制的问题,导致进入灌装及封口工位后,影响封口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包括:机架、给袋机构、限位机构、分袋机构和导流机构,所述给袋机构和限位机构设于机架内部,所述限位机构设于给袋机构下方,所述分袋机构与机架外部连接,所述分袋机构设于给袋机构上方,所述导流机构与机架内部连接;
其中,所述分袋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压板、压杆、U型支架、对射式光电组件、偏转轴、限位块、偏转块和第一气缸,所述压板和压杆与驱动组件上部连接,所述U型支架设于驱动组件一侧,所述对射式光电组件设于U型支架一侧,所述偏转轴与U型支架内部连接,所述限位块与偏转轴连接,所述偏转块与偏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机架内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偏转块配合连接,所述偏转轴与驱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方形气缸、移动板、活动杆、活动块和固定块,所述方形气缸与机架内部连接,所述方形气缸的输出轴与移动板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与活动杆连接,所述活动块与活动杆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活动块与机架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活动杆顶部连接,所述固定块与压板和压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给袋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组、第二传动轮组、双排链轮、从动链轮、伺服电机、主动链轮和链条,所述第一传动轮组设于第二传动轮组一侧,所述双排链轮设于第一传动轮组一侧,所述从动链轮设于第二传动轮组一侧,所述伺服电机与机架连接,所述主动链轮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双排链轮连接。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阻挡组件、微调组件和光电传感器,所述阻挡组件、微调组件和光电传感器与机架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设于阻挡组件和微调组件中间。
进一步,所述阻挡组件包括:转动轴、转动块、第二气缸和挡块,所述转动轴与机架连接,所述转动块与转动轴一端连接,所述挡块与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转动块转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微调组件包括:安装板、滑轨、滑块、安装架、圆轴、调节块、方形块、第三气缸、旋钮和卡块,所述滑轨与安装板上部连接,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安装架与滑块顶部连接,所述圆轴与安装架连接,所述调节块和方形块与圆轴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与方形块连接,所述旋钮与安装架连接,所述旋钮底部与卡块连接,所述卡块与安装板接触。
进一步,所述导流机构包括:滑杆、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第三L型板、第四L型板和丝杠,所述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第三L型板和第四L型板与滑杆上部连接,所述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延伸端设于第一传动轮组下方,所述第三L型板和第四L型板设于第二传动轮组下方,所述丝杠与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第三L型板和第四L型板连接,所述第二L型板和第四L型板设于压板和压杆下方。
进一步,所述第三L型板和第四L型板上设有第一避让口和第二避让口,所述第一避让口下方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避让口设于对射式光电组件中间。
进一步,所述对射式光电组件包括: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所述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中间设有第二避让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不同高度第一传动轮组与第二传动轮组,当方形气缸驱动移动板带动活动杆运动,活动杆通过固定块压板和压杆同时下移,压板先将斜吸嘴袋压紧,压杆将斜吸嘴袋压平,可以有效避免斜吸嘴包装袋袋角翘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的底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0、给袋机构200、第一传动轮组210、第二传动轮组220、双排链轮230、从动链轮240、伺服电机250、主动链轮260和链条270。
限位机构300、阻挡组件310、微调组件320和光电传感器330。
转动轴311、转动块312、第二气缸313和挡块314。
安装板321、滑轨322、滑块323、安装架324、圆轴325、调节块326、方形块327、第三气缸328、旋钮329和卡块3211。
分袋机构400、驱动组件410、压板420、压杆430、U型支架440、对射式光电组件450、偏转轴460、限位块470、偏转块480和第一气缸490。
方形气缸411、移动板412、活动杆413、活动块414、固定块415、上传感器451和下传感器452。
导流机构500、滑杆510、第一L型板520、第二L型板530、第三L型板540、第四L型板550、丝杠560、第一避让口541和第二避让口5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的底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1~8所示,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包括:机架100、给袋机构200、限位机构300、分袋机构400和导流机构500,给袋机构200和限位机构300设于机架100内部,限位机构300设于给袋机构200下方,分袋机构400与机架100外部连接,分袋机构400设于给袋机构200上方,导流机构500与机架100内部连接;
其中,分袋机构400包括:驱动组件410、压板420、压杆430、U型支架440、对射式光电组件450、偏转轴460、限位块470、偏转块480和第一气缸490,压板420和压杆430与驱动组件410上部连接,U型支架440设于驱动组件410一侧,对射式光电组件450设于U型支架440一侧,偏转轴460与U型支架440内部连接,限位块470与偏转轴460连接,偏转块480与偏转轴460连接,第一气缸490与机架100内部连接,第一气缸490的输出轴与偏转块480配合连接,偏转轴460与驱动组件410连接。
驱动组件410包括:方形气缸411、移动板412、活动杆413、活动块414和固定块415,方形气缸411与机架100内部连接,方形气缸411的输出轴与移动板412连接,移动板412顶部与活动杆413连接,活动块414与活动杆413滑动配合连接,活动块414与机架100连接,固定块415与活动杆413顶部连接,固定块415与压板420和压杆430连接。
给袋机构200包括:第一传动轮组210、第二传动轮组220、双排链轮230、从动链轮240、伺服电机250、主动链轮260和链条270,第一传动轮组210设于第二传动轮组220一侧,双排链轮230设于第一传动轮组210一侧,从动链轮240设于第二传动轮组220一侧,伺服电机250与机架100连接,主动链轮260与伺服电机250连接,主动链轮260和从动链轮240通过链条270与双排链轮230连接。
限位机构300包括:阻挡组件310、微调组件320和光电传感器330,阻挡组件310、微调组件320和光电传感器330与机架100连接,光电传感器330设于阻挡组件310和微调组件320中间。
阻挡组件310包括:转动轴311、转动块312、第二气缸313和挡块314,转动轴311与机架100连接,转动块312与转动轴311一端连接,挡块314与转动轴311连接,第二气缸313与转动块312转动配合连接。
微调组件320包括:安装板321、滑轨322、滑块323、安装架324、圆轴325、调节块326、方形块327、第三气缸328、旋钮329和卡块3211,滑轨322与安装板321上部连接,滑块323与滑轨322滑动配合连接,安装架324与滑块323顶部连接,圆轴325与安装架324连接,调节块326和方形块327与圆轴325连接,第三气缸328与方形块327连接,旋钮329与安装架324连接,旋钮329底部与卡块3211连接,卡块3211与安装板321接触。
导流机构500包括:滑杆510、第一L型板520、第二L型板530、第三L型板540、第四L型板550和丝杠560,第一L型板520、第二L型板530、第三L型板540和第四L型板550与滑杆510上部连接,第一L型板520和第二L型板530延伸端设于第一传动轮组210下方,第三L型板540和第四L型板550设于第二传动轮组220下方,丝杠560与第一L型板520、第二L型板530、第三L型板540和第四L型板550连接,第二L型板530和第四L型板550设于压板420和压杆430下方。
第三L型板540和第四L型板550上设有第一避让口541和第二避让口551,第一避让口541下方设有光电传感器330,第二避让口551设于对射式光电组件450中间。
对射式光电组件450包括:上传感器451和下传感器452,上传感器451和下传感器452中间设有第二避让口551。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使用时,启动伺服电机250驱动主动链轮260,通过链条270带动双排链轮230与从动链轮240同步转动,继而带动第一传动轮组210与第二传动轮组220同步转动,并将斜吸嘴袋放置在第一传动轮组210与第二传动轮组220上进行输送,当对射式光电组件450检测到斜吸嘴袋使,可将检测到的信号下达至第一气缸490,第一气缸490驱使偏转块480带动偏转轴460转动,偏转轴460驱动限位块470以偏转轴460为轴心转动对斜吸嘴带进行阻挡;
与此同时,对射式光电组件450下达信号控制伺服电机250将其关闭,斜吸嘴袋在惯性的作用下会与限位块470接触,停下后,对射式光电组件450控制方形气缸411驱动移动板412带动活动杆413运动,活动杆413通过固定块415、压板420和压杆430对包装袋进行压平,压平后对射式光电组件450再次下达信号控制第一气缸490与伺服电机250,第一气缸490反方向运动带动限位块470恢复,伺服电机250则通过第一传动轮组210与第二传动轮组220继续带动斜吸嘴袋进行输送;
当光电传感器330检测到斜吸嘴袋时,光电传感器330将信号下达至第三气缸328,第三气缸328带动方形块327驱动圆轴325转动,圆轴325带动调节块326偏转挤压吸嘴袋底部,使得斜吸嘴袋顶部与挡块314抵触,当需要输送不同长度的斜吸嘴袋时,可转动旋钮329带动卡块3211,卡块3211与安装板321脱离,滑动滑块323沿滑轨322运动即可带动安装架324、圆轴325、调节块326与第三气缸328同步运动,调整调节块326的位置。
当斜吸嘴袋与挡块314接触,光电传感器330检测到斜吸嘴袋被取走时,第二气缸313驱动转动块312带动转动轴311转动,转动轴311带动挡块314偏转避免干涉斜吸嘴袋,斜吸嘴袋取走后,第二气缸313反向驱动带动挡块314恢复进行等待,该运动过程,斜吸嘴袋与挡块314接触时,后续斜吸嘴袋刚好完成上述压平工作,给袋机构200处于停止状态。
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第一传动轮组210与第二传动轮组220,当方形气缸411驱动移动板412带动活动杆413运动,活动杆413通过固定块415使压板420和压杆430同时下移,压板420先将斜吸嘴袋压紧,压杆430再将斜吸嘴袋压平,可以有效避免斜吸嘴包装袋袋角翘起。通过第三气缸328,第三气缸328带动方形块327驱动圆轴325转动,圆轴325带动调节块326偏转挤压吸嘴袋底部,使得斜吸嘴袋顶部与挡块314抵触,可使得斜吸嘴袋进入下个工位的位置得到保证,进而提高了包装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不同高度第一传动轮组与第二传动轮组,当方形气缸驱动移动板带动活动杆运动,活动杆通过固定块压板和压杆同时下移,压板先将斜吸嘴袋压紧,压杆将斜吸嘴袋压平,可以有效避免斜吸嘴包装袋袋角翘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给袋机构(200)、限位机构(300)、分袋机构(400)和导流机构(500),所述给袋机构(200)和限位机构(300)设于机架(100)内部,所述限位机构(300)设于给袋机构(200)下方,所述分袋机构(400)与机架(100)外部连接,所述分袋机构(400)设于给袋机构(200)上方,所述导流机构(500)与机架(100)内部连接;
其中,所述分袋机构(400)包括:驱动组件(410)、压板(420)、压杆(430)、U型支架(440)、对射式光电组件(450)、偏转轴(460)、限位块(470)、偏转块(480)和第一气缸(490),所述压板(420)和压杆(430)与驱动组件(410)上部连接,所述U型支架(440)设于驱动组件(410)一侧,所述对射式光电组件(450)设于U型支架(440)一侧,所述偏转轴(460)与U型支架(440)内部连接,所述限位块(470)与偏转轴(460)连接,所述偏转块(480)与偏转轴(460)连接,所述第一气缸(490)与机架(100)内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490)的输出轴与偏转块(480)配合连接,所述偏转轴(460)与驱动组件(4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10)包括:方形气缸(411)、移动板(412)、活动杆(413)、活动块(414)和固定块(415),所述方形气缸(411)与机架(100)内部连接,所述方形气缸(411)的输出轴与移动板(412)连接,所述移动板(412)顶部与活动杆(413)连接,所述活动块(414)与活动杆(413)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活动块(414)与机架(100)连接,所述固定块(415)与活动杆(413)顶部连接,所述固定块(415)与压板(420)和压杆(43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袋机构(200)包括:第一传动轮组(210)、第二传动轮组(220)、双排链轮(230)、从动链轮(240)、伺服电机(250)、主动链轮(260)和链条(270),所述第一传动轮组(210)设于第二传动轮组(220)一侧,所述双排链轮(230)设于第一传动轮组(210)一侧,所述从动链轮(240)设于第二传动轮组(220)一侧,所述伺服电机(250)与机架(100)连接,所述主动链轮(260)与伺服电机(250)连接,所述主动链轮(260)和从动链轮(240)通过链条(270)与双排链轮(23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00)包括:阻挡组件(310)、微调组件(320)和光电传感器(330),所述阻挡组件(310)、微调组件(320)和光电传感器(330)与机架(100)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330)设于阻挡组件(310)和微调组件(320)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310)包括:转动轴(311)、转动块(312)、第二气缸(313)和挡块(314),所述转动轴(311)与机架(100)连接,所述转动块(312)与转动轴(311)一端连接,所述挡块(314)与转动轴(311)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13)与转动块(312)转动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组件(320)包括:安装板(321)、滑轨(322)、滑块(323)、安装架(324)、圆轴(325)、调节块(326)、方形块(327)、第三气缸(328)、旋钮(329)和卡块(3211),所述滑轨(322)与安装板(321)上部连接,所述滑块(323)与滑轨(322)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安装架(324)与滑块(323)顶部连接,所述圆轴(325)与安装架(324)连接,所述调节块(326)和方形块(327)与圆轴(325)连接,所述第三气缸(328)与方形块(327)连接,所述旋钮(329)与安装架(324)连接,所述旋钮(329)底部与卡块(3211)连接,所述卡块(3211)与安装板(321)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500)包括:滑杆(510)、第一L型板(520)、第二L型板(530)、第三L型板(540)、第四L型板(550)和丝杠(560),所述第一L型板(520)、第二L型板(530)、第三L型板(540)和第四L型板(550)与滑杆(510)上部连接,所述第一L型板(520)和第二L型板(530)延伸端设于第一传动轮组(210)下方,所述第三L型板(540)和第四L型板(550)设于第二传动轮组(220)下方,所述丝杠(560)与第一L型板(520)、第二L型板(530)、第三L型板(540)和第四L型板(550)连接,所述第二L型板(530)和第四L型板(550)设于压板(420)和压杆(430)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L型板(540)和第四L型板(550)上设有第一避让口(541)和第二避让口(551),所述第一避让口(541)下方设有光电传感器(330),所述第二避让口(551)设于对射式光电组件(450)中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射式光电组件(450)包括:上传感器(451)和下传感器(452),所述上传感器(451)和下传感器(452)中间设有第二避让口(551)。
CN202321722545.4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 Active CN220281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2545.4U CN220281881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2545.4U CN220281881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1881U true CN220281881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26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2545.4U Active CN220281881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1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1910B (zh) 一种纸尿裤自动包装机的纸尿裤输送机构
CN109018540B (zh) 一种自动装盒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44027B (zh) 对折膜中包机
CN220281881U (zh) 一种斜吸嘴给袋装置
CN215098623U (zh) 一种糕点包装机的开盒装置
CN215044338U (zh) 一种可兼容不同规格尺寸包装袋的对中导向装置
CN111216970B (zh) 一种大米装袋打包设备
CN216834420U (zh) 一种振动盘上料载带包装机
CN201455730U (zh) 数控伺服多工位送料装置
CN110723330B (zh) 一种物流箱用封装装置
CN216685179U (zh) 一种拆包机
CN211916032U (zh) 一种顶片自动组装装置
CN211139858U (zh) 一种侧封封箱机的进料机构
CA1266793A (en) Bottom seal bag making machine
GB1315154A (en) Production and stacking of bags
CN210733256U (zh) 一种吸塑折边机
CN207724950U (zh) 一种安装拉头的机械装置
CN207077480U (zh) 一种自动切割机
CN217260877U (zh) 一种卧式包装机的上袋机构
CN220180293U (zh) 一种制袋机用稳定集袋机构
CN219988607U (zh) 一种风琴袋定位防偏装置
CN220298854U (zh) 一种纸巾三维包装机的裹包折边成型机构
CN216804657U (zh) 一种制袋机收卷装置
CN220032414U (zh) 一种泡罩机冲裁落托机构
CN218578149U (zh) 一种薄膜包装机用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