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4905U -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4905U
CN220274905U CN202321655604.0U CN202321655604U CN220274905U CN 220274905 U CN220274905 U CN 220274905U CN 202321655604 U CN202321655604 U CN 202321655604U CN 220274905 U CN220274905 U CN 220274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ceptor
aerosol
wall
coil
hea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56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洋
王艺博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56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4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4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4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加热组件包括:感受体,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内壁限定有腔室,所述腔室用于收容气溶胶制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感受体被配置为能够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线圈,被配置成产生所述变化的磁场;其中,所述外壁及所述内壁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线圈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通道贯穿所述感受体。通过上述方法,可无需使用额外的支架来支撑线圈,从而可减小加热组件的体积,进而可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体积。

Description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烟草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现有技术已存在通过加热而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传统烟草制品。此类产品的示例为气溶胶生成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包含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制品,气溶胶制品可以是固态的烟草或非烟草填充物,也可是液态的可包含尼古丁和/或芳香剂和/或气溶胶生成物质(例如,甘油)等。加热组件对气溶胶制品进行加热,使气溶胶制品的至少一部分活性物质受热挥发或受热雾化而产生气溶胶。
此类装置的加热组件通常采用电磁感应的加热方式,加热组件包括铁磁材料的发热管、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并环绕发热管的线圈,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部分可收容在该发热管中,线圈中通有交变电流,交变电流产生穿透发热管的交变磁场,从而使发热管上感应出涡流而发热,进而对发热管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
上述的加热组件因为需要设置支架来支撑线圈,从而导致整个加热组件的体积过大,进而导致整个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以解决目前需要使用支架来支撑线圈,导致加热组件体积过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加热组件,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产生气溶胶,包括:
感受体,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内壁限定有腔室,所述腔室用于收容气溶胶制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感受体被配置为能够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
线圈,设置于所述感受体上,所述线圈用于产生所述变化的磁场;
其中,所述外壁及所述内壁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线圈通过所述通道贯穿所述感受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受体由3D打印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受体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线圈从所述第一表面进入所述感受体,并从所述第二表面穿出所述感受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环绕所述腔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均匀的分布于所述通道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位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之间的中心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壁及所述外壁之间具有0.7mm~1.2mm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具有0.3mm~0.6mm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的表面附着有隔热层。
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包括:感受体,限定有腔室,所述腔室用于收容气溶胶制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感受体被配置为能够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
线圈,被配置成产生所述变化的磁场;
其中,所述感受体由3D打印形成,所述线圈绕制于所述感受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加热组件,及用于给所述加热组件提供电能的电源单元。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通过将线圈设置在感受体中,线圈产生的变化的磁场能够穿透感受体,从而使感受体感应出涡流而产生热量,进而给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由于线圈设置在感受体中,因此无需使用额外的支架来支撑线圈,从而可减小加热组件的体积,进而可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加热组件在一个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在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如图1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电源单元10、主板20、加热组件30及收容腔室40,主板20上设置有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控制器,电源单元10及加热组件30分别和控制器电连接,从而控制器可控制电源单元10向加热组件30提供电能,收容腔室40用于收容和气溶胶生成装置100配套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加热组件30位于收容腔室40中,并且加热组件30形成有腔室31,当气溶胶生成制品200收容在收容腔室40中时,气溶胶生成制品200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腔室31中,从而加热组件30可给气溶胶生成制品200进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内部填充的部分活性物质受热挥发即可产生气溶胶,用户在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上抽吸即可吸食到该气溶胶。其中,电源单元10可以是可充电或者是不可充电的电芯。
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优选采用加热时从制品中释放的挥发化合物的含烟草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能够加热之后适合于电加热发烟的非烟草材料。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优选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香草叶、烟叶、均质烟草、膨胀烟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烟草或非烟草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
如图2所示,加热组件30包括感受体32和线圈33,感受体32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21和第二端322,及延伸于第一端321和第二端322之间的侧壁,侧壁包括外壁323和内壁324,内壁324限定形成腔室31。外壁323和内壁324之间形成有通道325,线圈33穿过通道325贯穿感受体32,为便于在感受体32中设置通道325,以及为便于加热组件30保持一致性,可通过3D打印的方式制作感受体32,通过3D打印感受体32时可使通道325在感受体32中的位置是基本一致的,从而线圈33穿过通道325时,线圈33在感受体32中的位置也基本是一致的,进而可有效提高加热组件30的一致性。
线圈33包括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及位于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之间的第三部分333,第三部分333位于通道325中从而隐藏于感受体32中,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暴露于感受体32以和主板20进行电连接。主板20的控制器控制电源单元10向线圈33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33的第三部分333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变化的磁场,该变化的磁场穿透感受体32进而使感受体32感应出涡流,感受体32在涡流效应以及磁滞效应的作用下产生热量,进而可对腔室31中气溶胶生成制品200进行加热。
感受体32合适的材料可以是石墨、钼、碳化硅、不锈钢、铌、铝、镍、铁、铜、含镍化合物、钛以及金属材料复合物其中任何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更好的感应出涡流以提高加热效率,感受体32的材料优选采用铁磁材料或由铁磁材料组成,铁磁材料例如铁素体铁、铁磁合金(例如铁磁钢或不锈钢)、铁磁颗粒和铁氧体。
本实施例通过将线圈33设置在感受体32中以使感受体32中形成涡流,无需使用额外的支架来支撑线圈33,从而可减小加热组件30的体积,进而减小整个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感受体32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326和第二表面327,线圈33的第一部分331从第一表面326进入至感受体32的通道325中,线圈33的第二部分332从第二表面327穿出通道325,从而通过此方式可使线圈33的第三部分333尽量多的位于感受体32中,进而使感受体32上产生的热量尽量大,提高加热组件30的加热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表面326上开设有与腔室31连通的通气孔328,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供外部空气进入的进气口50,以及与进气口50流体连通的气流通道60,气流通道60与通气孔328连通,进而当用户在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上抽吸时,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50进入至气溶胶生成装置200,然后沿着气流通道60、通气孔328进入至腔室31中,最后进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中,并携带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中产生的气溶胶供用户吸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为提高加热组件20的加热效率,通道325是环绕腔室31设置的,具体的,通道325围绕腔室31呈螺旋形,从而使线圈33的第三部分333呈螺旋形的设置在感受体32中,该方式可使线圈33产生的变化的磁场更多的穿透感受体32,进而使感受体32上感应的涡流更大,产生的热量也会更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使感受体32产生的热量均匀,进而可均匀的给气溶胶生成制品200进行加热,线圈33的第三部分333是均匀的分布在通道325中的。例如,当线圈33的第三部分333围绕腔室31成螺旋形时,任意相邻两圈线圈33之间的距离是基本相同的,如图3中距离d1所示;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道325是位于外壁323和内壁324之间的中心区域的,也就是通道325的边缘到外壁323的距离与到内壁324之间的距离是基本相同的,此方式对感受体32产生均匀的热量也是有利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加热组件30的加热效率,外壁323和内壁324之间具有0.7mm~1.2mm的间距;以及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加热组件30的加热效率,通道325还具有0.3mm~0.6mm的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圈33的表面附着有隔热层(图未示),隔热层用于隔离感受体32传递过来的热量,避免线圈33在感受体32热量的作用下导致温度升高。由于线圈33的第三部分333设置在通道325中,感受体32产生的热量会传递给线圈33的第三部分333,从而使线圈33的温度升高,而线圈33的温度升高会导致线圈33的阻抗、电感值等相关参数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加热组件30的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圈33也可以不设置在感受体32的内部,如图4所示,通过3D打印感受体32时,可以在感受体32的外壁323打印形成凹槽3231,凹槽3231环绕外壁323,线圈33设置于凹槽3231中,从而使线圈33绕制在感受体32上。由于感受体32采用3D打印形成,因此可精确控制凹槽3231的位置及间距,从而使线圈33绕制在感受体32时其位置基本是一致的,线圈33之间的绕制间距d2也是基本一致的,进而可提高加热组件30的一致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加热组件,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产生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受体,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内壁限定有腔室,所述腔室用于收容气溶胶制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感受体被配置为能够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
线圈,被配置成产生所述变化的磁场;
其中,所述外壁及所述内壁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线圈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通道贯穿所述感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体由3D打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体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线圈从所述第一表面进入所述感受体,并从所述第二表面穿出所述感受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环绕所述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均匀的分布于所述通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位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之间的中心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及所述外壁之间具有0.7mm~1.2mm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具有0.3mm~0.6mm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表面附着有隔热层。
10.一种加热组件,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产生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受体,限定有腔室,所述腔室用于收容气溶胶制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感受体被配置为能够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
线圈,被配置成产生所述变化的磁场;
其中,所述感受体由3D打印形成,所述线圈绕制于所述感受体上或者贯穿所述感受体。
1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及用于给所述加热组件提供电能的电源单元。
CN202321655604.0U 2023-06-27 2023-06-27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20274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604.0U CN220274905U (zh) 2023-06-27 2023-06-27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604.0U CN220274905U (zh) 2023-06-27 2023-06-27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4905U true CN220274905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5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5604.0U Active CN220274905U (zh) 2023-06-27 2023-06-27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4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03584B2 (ja) 喫煙材を加熱するための装置とともに使用するための物品
KR102523906B1 (ko) 에어로졸화 가능한 재료에 적합한 관형 가열 요소
US20230232888A1 (en) Aerosol-forming substrate and aerosol-delivery system
EP3664643B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flat inductor coil
JP2021052760A (ja) 喫煙材を加熱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22160432A (ja) 喫煙材を加熱するための装置
KR20210010448A (ko) 개선된 인덕터 코일을 갖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KR102479814B1 (ko) 에어로졸화 가능한 재료에 적합한 가열 요소
CN21670169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应线圈
US11957167B2 (en) Container for electronic vaporizer device
CN220274905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458608U (zh) 感受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831963U (zh)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感应线圈
US20240138480A1 (en) Apparatus for heating aerosolisable material
US20240122250A1 (en) Apparatus for heating aerosolisable material
US20240108072A1 (en) Apparatus for heating aerosolisable material
WO2023088266A1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应线圈
CN117643395A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KR20240069196A (ko) 코일을 포함하는 침입형 히터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WO2023001547A1 (en) An induction heating assembly for a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117617564A (zh)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感应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