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4008U - 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4008U
CN220274008U CN202321662517.8U CN202321662517U CN220274008U CN 220274008 U CN220274008 U CN 220274008U CN 202321662517 U CN202321662517 U CN 202321662517U CN 220274008 U CN220274008 U CN 220274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housing
protrusion
control devi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25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荀尚伟
罗辉
杜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25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4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4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4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至少一个拆卸开关,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围成容纳空间;所述拆卸开关的至少部分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拆卸开关可拆卸连接;所述拆卸开关包括驱动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或分离。上述方案能够解决控制装置的壳体的拆卸难度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对用电器的开关、以及其他控制操作,用电器通常会连接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为有线控制装置,也可以为无线控制装置。有线控制装置通过导线与用电器电连接。有线控制装置通过直接控制强电的通断,从而达到控制灯具或者其它用电器的目的。无线控制装置通过无线传输信号与用电器实现通讯,无线控制装置无需线缆与用电器连接。
为了便于控制装置的拆卸和安装,控制装置的壳体通常设置为可拆卸的两部分。相关技术中,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成安装空间,控制装置的电路板等部件安装在安装空间内。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卡接扣,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卡接扣,第一卡接扣和第二卡接扣卡接配合,从而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安装。
然而,在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拆卸时,需要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例如,需要撬棍或螺丝刀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辅助拆卸。这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拆卸难度较大,同时也容易造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损坏,因此相关技术中控制装置的壳体的拆卸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制装置,以解决控制装置的壳体的拆卸难度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围成容纳空间;
至少一个拆卸开关,所述拆卸开关的至少部分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拆卸开关可拆卸连接;
所述拆卸开关包括驱动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或分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控制装置中,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壳体之间可活动连接,因此通过驱动部驱动第一卡接部运动,可以实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相卡接或相分离,从而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或分离。此方案中,驱动部能够驱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分离,从而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实现连接或分离。本申请公开的方案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方案来说,在拆卸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过程中,无需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仅需要驱动部驱动第一卡接部运动即可实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分离,因此拆卸难度较小。同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无需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因此更不容易损坏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故而本申请公开的控制装置的壳体拆卸难度较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爆炸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处于卡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至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控制装置的拆卸开关的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壳体、111-第一卡扣、120-第二壳体、121-第二卡扣、101-通孔、200-拆卸开关、210-驱动部、211-按键、212-弹性件、220-第一卡接部、221-主体部、221a-容纳槽、222-卡接凸部、2221-第一卡接凸起、2222-第二卡接凸起、223-限位凸部、230-第二卡接部、231-卡接孔、2311-第一卡接孔、2312-第二卡接孔、232-避位豁口、233-基体、234-第一凸部、235-第二凸部、300-导向部、310-限位部、320-导向通道、400-控制键、500-电路板、600-粘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对灯具、热水器、风扇等用电器进行控制操作,这里的控制操作不限于开、关控制操作,还可以包括其他调节控制操作。例如,灯具的亮度控制、热水器的温度控制以及风扇的转速控制。本申请公开的控制装置可以为无线控制装置,例如,无线控制装置可以为无线开关面板、无线鼠标、无线遥控器等控制装置,或者控制装置还可以为有线控制装置,例如,有线开关面板、有线鼠标、有线遥控器等控制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无线控制装置的具体种类。
所公开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和至少一个拆卸开关200。
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组成控制装置的外壳,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为控制装置的安装基础。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围成容纳空间。拆卸开关200的至少部分可位于容纳空间内,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通过至少一个拆卸开关200可拆卸连接。这里的容纳空间可以仅用于容纳拆卸开关200,或者容纳空间不但用于容纳拆卸开关200,还可以用于容纳控制装置的其他组成部件,例如,控制装置的电路板500、电子元器件等组成部件。
拆卸开关200包括驱动部210、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第一卡接部220与第一壳体110可活动连接,第二卡接部230与第二壳体120固定连接。可选地,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可以分别位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边框上,当然还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其他位置,本文不作限制。第一卡接部220与第二卡接部230之间可相对运动。驱动部210与第一卡接部220相连接,驱动部210用于驱动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卡接或分离。
具体地,第一卡接部2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驱动部210可驱动第一卡接部2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第一卡接部22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可相卡接,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连接。当第一卡接部22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可相分离,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能够相分离。
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拆卸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过程中,无需对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仅需要驱动部210驱动第一卡接部220运动即可实现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的分离,因此拆卸难度较小。同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无需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因此更不容易损坏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故而本申请公开的控制装置的壳体拆卸难度较小。
上述实施例中,驱动部210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第一卡接部220相连接,从而可以实现第一卡接部2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或第二壳体120可以开设有通孔101,驱动部210可以包括按键211和弹性件212,按键211可以与第一卡接部220相连接,且按键211与通孔101相对设置,通孔101用于外露按键211。第一卡接部220可以通过弹性件212与第一壳体110弹性连接。
在具体的壳体拆卸过程中,用户通过按压按键211以克服弹性件212的弹力,使得第一卡接部220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以使第一卡接部220与第二卡接部230之间相分离,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的连接断开,因此能够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分离。将第一壳体110从第二壳体120上拆卸后,撤去对按键211的作用力,弹性件212恢复形变,以驱动第一卡接部220运动一段距离。此时第一卡接部220可以运动至第一位置,或者其运动位置可以超出第一位置所在的位置。
当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相连接时,用户按压按键211以克服弹性件212的弹力,从而使得第一卡接部220运动,此时第一卡接部220所运动的位置需要避让开第一位置,例如,用户可以将第一卡接部220按压至第二位置,然后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对接,撤去对按键211的按压作用力,弹性件212可以恢复形变,使得第一卡接部220运动至第一位置,从而使得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相卡接,进而实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连接。
此方案中,通过按键211和弹性件212实现第一卡接部220的位置切换,因此实现了第一卡接部220的手动切换。相比于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卡接部220运动的方式来说,按键211和弹性件212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也使得控制装置的能耗更低。
上述实施例中,按键211可以位于容纳空间内,用户可以将顶针伸入通孔101内,进行按键211的按压操作。这里的顶针可以为控制装置自带的结构,也可以为手机的取卡针。再或者,控制装置的电路板500通常设置有复位键,控制装置配备有用于推动复位键的顶针,本申请中的按键211可以使用推动复位键的顶针500进行驱动。当然,顶针还可以为其他细长结构,本文不作限制。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可以开设有通孔101,按键211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卡接部220相连接,按键211的另一端可以通过通孔101伸出至第一壳体110之外。此方案中,按键211的部分通过通孔101伸出至第一壳体110之外,也就是说按键211的部分凸出第一壳体110的外表面,因此便于用户按压操作。同时按键211也能够对通孔101进行封堵,从而能够提高控制装置的壳体的防水防尘性能。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230开设有卡接孔231,第一卡接部220可以包括主体部221和卡接凸部222,主体部221可以与驱动部210相连接,卡接凸部222可以设置于主体部221。在第一卡接部220与第二卡接部230处于卡接状态的情况下,卡接凸部222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卡接孔231内。在第一卡接部220与第二卡接部230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卡接凸部222可以位于卡接孔231之外。
此方案中,卡接凸部222与卡接孔231插接配合,因此卡接孔231的轴线方向即为第一卡接部220的运动方向,因此能够简化第一卡接部220的运动方式,同时也使得第一卡接部220结构更加简单。另外,卡接凸部222与卡接孔231插接配合,也能够提高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的卡接稳定性,使得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不容易意外分离。
当然,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不限于凸起与孔的插接配合方式,还可以为凸起与槽,凸起与凸起之间的卡接,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的具体卡接方式本文不作限制。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230还可以开设有与卡接孔231间隔设置的避位豁口232,主体部221的至少部分可位于避位豁口232内。此方案中,避位豁口232能够对主体部221进行避位,从而使得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的堆叠厚度较小,进而能够降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堆叠厚度,进而实现控制装置的轻薄化。
进一步地,第二卡接部230可以包括基体233、第一凸部234和第二凸部235,基体233与第二壳体120固定连接,此时,基体233用于实现第二卡接部230与第二壳体120的相对固定连接。第一凸部234和第二凸部235可以设置于基体233背离第二壳体120的一侧,第一凸部234和第二凸部235之间可以形成避位豁口232,第一凸部234和第二凸部235的至少一者上可以设置有卡接孔231。
此方案中,第一凸部234和第二凸部235分布在主体部221相背的两侧,相应的主体部221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卡接凸部222,此时,卡接凸部222避开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装配方向,也就是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厚度方向,因此卡接凸部222不容易与第二壳体120发生干涉,从而提高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装配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卡接孔231可以包括第一卡接孔2311和第二卡接孔2312,第一凸部234可以设置有第一卡接孔2311,第二凸部235可以设置有第二卡接孔2312。卡接凸部222可以包括第一卡接凸起2221和第二卡接凸起2222,第一卡接凸起2221和第二卡接凸起2222可以分别位于主体部221的相背的两侧,第一卡接凸起2221可与第一卡接孔2311卡接配合,第二卡接凸起2222可与第二卡接孔2312卡接配合。此方案中,主体部221的相背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凸起,因此能够提高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的卡接强度,从而提高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连接强度。
上述实施例中,在驱动部210包括按键211和弹性件212的情况下,按键211和弹性件212可以分别位于主体部221的两端,按键211与主体部221的第一端相连接,主体部221的第二端与弹性件212的一端相连接,弹性件212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10相连接。
当用户按压按键211驱动主体部221移动的过程中,主体部221容易发生偏斜的情况,因此容易造成卡接凸部222和卡接孔231卡涩,甚至卡接凸部222卡死在卡接孔231的情况。
基于此,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可以设置有导向部300,第一卡接部220可以与导向部300沿第一卡接部220的运动方向相配合。这里的第一卡接部220的运动方向也可以理解为弹性件212的弹性伸缩方向。此方案中,导向部300能够对第一卡接部220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从而避免主体部221容易发生偏斜的风险,进而避免卡接凸部222和卡接孔231卡涩,甚至卡接凸部222卡死在卡接孔231风险,以提高控制装置的壳体的拆卸可靠性。
可选地,导向部300可以为导向槽,也可以为导向柱,导向部300的具体结构本文不作限制。
上述实施例中,用户按压按键211的时,容易使得按键211发生扭转,因此容易造成卡接凸部222与卡接孔231发生错位的风险。
基于此,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部300可以上设置有限位部310,限位部310可以与第一卡接部220沿第一卡接部220的周向限位配合。第一卡接部220的周向可以理解为通孔101的周向。此方案中,限位部310可以对第一卡接部220的周向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第一卡接部220发生扭转,进而避免卡接凸部222与卡接孔231发生错位的风险。
进一步地,导向部300可以开设有导向通道320以及与导向通道320相连通的限位豁口,限位豁口即为限位部310。第一卡接部220可以设置有限位凸部223。弹性件212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卡接部220相连接,弹性件212的另一端可以与导向部300相连接。弹性件212的至少部分和第一卡接部220的部分均可以位于导向通道320内,且第一卡接部220与导向通道320导向配合,限位凸部223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限位豁口内,且沿第一卡接部220的运动方向相对于限位豁口滑动。
此方案中,导向部300开设有导向通道320,导向通道320既能够实现对第一卡接部220的导向,又能够对第一卡接部220起到防护作用,从而避免第一卡接部220损坏。另外,在沿第一卡接部220的运动方向上,限位豁口的封闭端能够对限位凸部223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用户对第一卡接部220过渡按压,进而避免第一卡接部220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的风险。因此此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控制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限位部310不限于限位豁口,还可以为凸起或凹槽等结构,本文对限位部31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
为了提高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连接强度,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拆卸开关20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拆卸开关200可以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装配缝隙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为了避免驱动部210驱动第一卡接部220与第二卡接部230分离后,第二壳体120从第一壳体110上意外掉落。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设置有第一卡扣111,第二壳体120设置有第二卡扣121,第一卡扣111和第二卡扣121可卡接配合。这里的第一卡扣111和第二卡扣121能够对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进行辅助支撑,从而避免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意外掉落的风险。
这里的第一卡扣111可以为弹性片,第二卡扣121可以为凹陷,在驱动部210驱动第一卡接部220与第二卡接部230分离后,用户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实现第一卡扣111与第二卡扣121的分离,从而进而实现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的拆卸。当然,第一卡扣111和第二卡扣12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本文不作限制。
为了减少拆卸开关200的数量,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20与第一卡扣111分别位于第一壳体110的相对的两侧,第二卡接部230和第二卡扣121分别位于第二壳体120的相对的两侧,此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其中一侧通过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进行卡接,另一侧通过第一卡扣111和第二卡扣121相卡接。此时,在拆卸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时,仅需要拆卸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卡接的一侧。因此此方案既能够降低控制装置的壳体拆卸难度,又能够减少拆卸开关200的数量。
为了便于弹性件212与主体部221的安装与固定,主体部221背离按键211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221a,弹性件212的部分可以位于容纳槽221a内,此方案中,容纳槽221a能够便于弹性件212与主体部221的安装与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0与第二卡接部23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件,或者第二壳体120与第二卡接部230可以通过螺栓、铆钉等部件连接,当然第二壳体120与第二卡接部230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本文不作限制。
本申请公开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键400和电路板500,控制键400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10或第二壳体120上,电路板500可以位于容纳空间内。控制键400用于对用电器进行控制操作。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控制装置的固定安装,控制装置还包括粘接部600,控制键400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10上,粘接部600可以位于第二壳体120上。粘接部600可以为胶水层或者双面胶,当然粘接部600还可以为其他粘接结构,本文不作限制。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可围成容纳空间;
至少一个拆卸开关(200),所述拆卸开关(200)的至少部分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拆卸开关(200)可拆卸连接;
所述拆卸开关(200)包括驱动部(210)、第一卡接部(220)和第二卡接部(230),所述第一卡接部(220)与所述第一壳体(110)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230)与所述第二壳体(12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210)与所述第一卡接部(220)相连接,所述驱动部(21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220)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220)和所述第二卡接部(230)卡接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或所述第二壳体(120)开设有通孔(101),所述驱动部(210)包括按键(211)和弹性件(212),所述按键(211)与所述第一卡接部(220)相连接,且所述按键(211)与所述通孔(10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卡接部(220)通过所述弹性件(212)与所述第一壳体(110)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30)开设有卡接孔(231),所述第一卡接部(220)包括主体部(221)和卡接凸部(222),所述主体部(221)与所述驱动部(210)相连接,所述卡接凸部(222)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21);在所述第一卡接部(220)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30)处于卡接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卡接凸部(22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卡接孔(231)内;在所述第一卡接部(220)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30)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卡接凸部(222)位于所述卡接孔(231)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30)还开设有与所述卡接孔(231)间隔设置的避位豁口(232),所述主体部(221)的至少部分可位于所述避位豁口(23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30)包括基体(233)、第一凸部(234)和第二凸部(235),所述基体(233)与所述第二壳体(1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部(234)和所述第二凸部(235)设置于所述基体(233)背离所述第二壳体(120)的一侧,所述第一凸部(234)和所述第二凸部(235)之间形成所述避位豁口(232),所述第一凸部(234)和所述第二凸部(235)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所述卡接孔(2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孔(231)包括第一卡接孔(2311)和第二卡接孔(2312),所述第一凸部(234)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接孔(2311),所述第二凸部(235)设置有所述第二卡接孔(2312);
所述卡接凸部(222)包括第一卡接凸起(2221)和第二卡接凸起(2222),所述第一卡接凸起(2221)和所述第二卡接凸起(2222)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221)的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一卡接凸起(2221)可与所述第一卡接孔(2311)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卡接凸起(2222)可与所述第二卡接孔(2312)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设置有导向部(300),所述第一卡接部(220)与所述导向部(300)沿所述第一卡接部(220)的运动方向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300)上设置有限位部(310),所述限位部(310)与所述第一卡接部(220)沿所述第一卡接部(220)的周向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300)开设有导向通道(320)以及与所述导向通道(320)相连通的限位豁口,所述限位豁口为所述限位部(310),所述第一卡接部(220)设置有限位凸部(223),所述弹性件(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部(220)相连接,所述弹性件(212)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部(300)相连接,所述弹性件(212)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一卡接部(220)的部分均位于所述导向通道(320)内,且所述第一卡接部(220)与所述导向通道(320)导向配合,所述限位凸部(22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豁口内,且沿所述第一卡接部(220)的运动方向相对于所述限位豁口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开设有所述通孔(101),所述按键(2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部(220)相连接,所述按键(21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通孔(101)伸出至所述第一壳体(110)之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设置有第一卡扣(111),所述第二壳体(120)设置有第二卡扣(121),所述第一卡扣(111)和所述第二卡扣(121)可卡接配合。
CN202321662517.8U 2023-06-27 2023-06-27 控制装置 Active CN220274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2517.8U CN220274008U (zh) 2023-06-27 2023-06-27 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2517.8U CN220274008U (zh) 2023-06-27 2023-06-27 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4008U true CN220274008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2517.8U Active CN220274008U (zh) 2023-06-27 2023-06-27 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4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5218B2 (en) Installation assembly of ceiling lighting fixture, ceiling lighting fixture and ceiling lamp
CN220274008U (zh) 控制装置
CN210069605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可拼接式线条灯
CN216850508U (zh) 一种轨道的密封结构及电源分配装置
CN216850655U (zh) 一种适配器的行程结构、适配器及电源分配装置
CN212229465U (zh) 无线开关接收器与设备控制组件
CN212365882U (zh) 二次端子连接组件和万能式断路器
CN113937581A (zh) 一种轨道的密封结构
CN209374378U (zh) 触头结构以及断路器
CN219163300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7009786U (zh) 变压插座
CN218896838U (zh) 灯带连接件及灯带组件
CN205986814U (zh) 触摸墙壁开关
KR0173502B1 (ko) 조작용스위치장치
CN214378135U (zh) 一种带启闭开关的电子装置
CN220796506U (zh) 面板开关
CN215869205U (zh) 断路器转接结构
CN216928344U (zh) 一种子母式面板开关
CN220233639U (zh) 电源连接器
CN109386823B (zh) 一种灯管的防触电机构
CN215870121U (zh) 转接装置
CN219535004U (zh) 一种新型连接件和一种办公灯
CN214477965U (zh) 二次回路接线端子
CN216210956U (zh) 一种便于与电子设备安装连接的触摸屏
EP3764484A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