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1856U - 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 - Google Patents

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1856U
CN220271856U CN202321769667.9U CN202321769667U CN220271856U CN 220271856 U CN220271856 U CN 220271856U CN 202321769667 U CN202321769667 U CN 202321769667U CN 220271856 U CN220271856 U CN 220271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ube
cavity
meta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696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杰安
何艳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undian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undian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undian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undian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696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1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1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1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温板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包括基板和多个金属管,基板的侧部形成基侧面,各个金属管与基侧面呈连接且一体布置,各个金属管呈间隔对应布置;基板具有多个板腔,各个板腔呈间隔对应布置,板腔贯通基侧面,金属管的内部形成管腔,管腔与板腔呈连通布置,工质填充至板腔和管腔。散热作业时,基板中的工质受热气化通过板腔流向金属管,再通过金属管进行散热,实现降温和散热,降温后的工质转为液态,回流至基板,如此循环实现对热源的热量吸收和散发;由于各个金属管与基板呈一体布置,便于工质的气化散热和液化回流,有效降低工质的泄漏,并且,热量传导时,极大降低基板与金属管的热阻,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均温板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
背景技术
电脑主机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轻则导致死机,重则导致主机的零件烧毁;因此,需要设置散热器,实现对主机内部元件进行散热。
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均温板,通过均温板传导热量,再通过各个散热鳍片和均温板的配合实现散热。
为了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效率,以及降低均温板的热阻,采用立体一体散热器,例如,公开号为CN112254559A的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立体散热器,包括:均温板,均温板内限定有容纳腔,均温板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口;散热管,散热管一端封闭且另一端敞开,散热管的敞开端插接在安装口内且与容纳腔连通;第一毛细结构,第一毛细结构设于容纳腔且内部限定有毛细腔,第一毛细结构上与安装口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毛细腔连通的连通口;第二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设于散热管,第二毛细结构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敞开,第二毛细结构的敞开端与连通口相连且与毛细腔连通,第二毛细结构与毛细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一体成型;除气管,除气管与毛细腔连通。
现有技术中,散热管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组装,工质相变时气密性不佳,易导致工质的泄漏,同时,散热管插接扔存在较大的热阻,散热效果也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包括基板和多个金属管,所述基板的侧部形成基侧面,各个所述金属管与所述基侧面呈连接且一体布置,各个所述金属管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基板具有多个板腔,各个所述板腔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板腔贯通所述基侧面,所述金属管的内部形成管腔,所述管腔与所述板腔呈连通布置,工质填充至所述板腔和所述管腔。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基侧面,两个所述基侧面均与多个所述金属管呈连接且一体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板腔的两端分别贯通两个所述基侧面,所述板腔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金属管呈连通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板腔包括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处于所述下腔的上方布置,所述上腔贯通其一所述基侧面,所述下腔贯通另一所述基侧面,所述金属管与所述上腔呈连通布置,所述金属管与所述下腔呈连通布置。
进一步的,沿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呈错位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的内部设有管毛细层,所述板腔设有板毛细层,所述管毛细层与所述板毛细层呈一体成型布置。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金属管与所述基板基于扩散焊呈一体连接布置。
进一步的,沿所述金属管的径向方向,各个所述板腔呈依序排列布置,相邻所述金属管呈抵触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具有管侧面,相邻所述金属管的管侧面呈平铺抵触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为VC基板,所述金属管为铜管,或者,所述金属管为铝管,或者,所述金属管为铜合金,或者,所述金属管为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散热作业时,基板中的工质受热气化通过板腔流向金属管,再通过金属管进行散热,实现降温和散热,降温后的工质转为液态,回流至基板,如此循环实现对热源的热量吸收和散发;由于各个金属管与基板呈一体布置,便于工质的气化散热和液化回流,有效降低工质的泄漏,并且,热量传导时,极大降低基板与金属管的热阻,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包括基板1和多个金属管2,基板1的侧部形成基侧面,各个金属管2与基侧面呈连接且一体布置,各个金属管2呈间隔对应布置;基板1具有多个板腔11,各个板腔11呈间隔对应布置,板腔11贯通基侧面,金属管2的内部形成管腔21,管腔21与板腔11呈连通布置,工质填充至板腔11和管腔21。
上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散热作业时,基板1中的工质受热气化通过板腔11流向金属管2,再通过金属管2进行散热,实现降温和散热,降温后的工质转为液态,回流至基板1,如此循环实现对热源的热量吸收和散发;由于各个金属管2与基板1呈一体布置,便于工质的气化散热和液化回流,有效降低工质的泄漏,并且,热量传导时,极大降低基板1与金属管2的热阻,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基板1的两侧分别形成基侧面,两个基侧面均与多个金属管2呈连接且一体布置;提高金属管2的设置数量,提高散热效果。
基侧面呈纵向延伸布置,便于金属管2与基板1的连接,且便于工质的流动。
板腔11的两端分别贯通两个基侧面,板腔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金属管2呈连通布置;进行散热作业时,基板1吸收热量使工质气化,气化的工质同步朝向两个侧及面且分别流向金属管2,散热液化后再回流,这样,增大工质的流向,便于气化的工质转移至金属管2,提高散热效果。
金属管2的内部设有管毛细层22,板腔11设有板毛细层12,管毛细层22与板毛细层12呈一体成型布置。
这样,有助于降低管毛细层22与板毛细层12之间的热阻,便于热量的传导,提高散热效果;同时,便于液化工质回流,便于热量的再次吸收。
具体制造时,先将金属管2与基板1进行连接,再填充毛细材料,烧结形成管毛细层22和板毛细层12,且管毛细层22与板毛细层12直接呈一体成型布置,简化生产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各个金属管2与基板1基于扩散焊呈一体连接布置;实现各个金属管2与基板1的连接。
扩散焊的焊接温度范围800-900摄氏度,实现金属管2与基板1之间的焊接。
或者,金属管2与基板1采用钎焊,钎焊采用铜膏实现焊接,或者钎焊通过铜膏结合银膏实现焊接,焊接温度范围在650-800摄氏度。
沿金属管2的径向方向,各个板腔11呈依序排列布置,相邻金属管2呈抵触布置;实现相邻金属管2之间的热量交互,便于热量的传导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金属管2具有管侧面,相邻金属管2的管侧面呈平铺抵触布置;这样,在管侧面的作用下,增大相邻金属管2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的传导,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基板1为VC基板1,便于与热源接触,从而便于吸收热源的热量。
热源可以是CPU,热源也可以是主板。
金属管2为铜管,满足热量的散发,且满足液化工质的回流,铜材质散热效果较佳。
或者,金属管2为铝管,满足热量的散发,且满足液化工质的回流,铝材质散热效果较佳。
或者,金属管2为铜合金,满足热量的散发,且满足液化工质的回流,铜合金材质散热效果较佳,且铜合金的使用寿命更佳。
或者,金属管2为铝合金,满足热量的散发,且满足液化工质的回流,铝合金材质散热效果较佳,且铝合金的使用寿命更佳。
基板1另一实施例:
板腔11包括上腔和下腔,上腔处于下腔的上方布置,上腔贯通其一基侧面,下腔贯通另一基侧面,金属管2与上腔呈连通布置,金属管2与下腔呈连通布置。
通过上腔和下腔分别与金属管2连通,实现不同途径散发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沿自上而下的方向,上腔和下腔呈错位布置,减少热量堆积且扩大散热范围,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多个金属管,所述基板的侧部形成基侧面,各个所述金属管与所述基侧面呈连接且一体布置,各个所述金属管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基板具有多个板腔,各个所述板腔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板腔贯通所述基侧面,所述金属管的内部形成管腔,所述管腔与所述板腔呈连通布置,工质填充至所述板腔和所述管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基侧面,两个所述基侧面均与多个所述金属管呈连接且一体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腔的两端分别贯通两个所述基侧面,所述板腔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金属管呈连通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腔包括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处于所述下腔的上方布置,所述上腔贯通其一所述基侧面,所述下腔贯通另一所述基侧面,所述金属管与所述上腔呈连通布置,所述金属管与所述下腔呈连通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沿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呈错位布置。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的内部设有管毛细层,所述板腔设有板毛细层,所述管毛细层与所述板毛细层呈一体成型布置。
7.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金属管与所述基板基于扩散焊呈一体连接布置。
8.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金属管的径向方向,各个所述板腔呈依序排列布置,相邻所述金属管呈抵触布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具有管侧面,相邻所述金属管的管侧面呈平铺抵触布置。
10.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VC基板,所述金属管为铜管,或者,所述金属管为铝管,或者,所述金属管为铜合金,或者,所述金属管为铝合金。
CN202321769667.9U 2023-07-06 2023-07-06 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 Active CN220271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69667.9U CN220271856U (zh) 2023-07-06 2023-07-06 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69667.9U CN220271856U (zh) 2023-07-06 2023-07-06 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1856U true CN220271856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2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69667.9U Active CN220271856U (zh) 2023-07-06 2023-07-06 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1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30775U (zh) 一种复合式水冷散热器
CN109152294A (zh) 液冷式热超导散热器
CN108811447B (zh) 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
CN220271856U (zh) 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
CN213152666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111212550B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通信产品
WO2024098720A1 (zh) 散热器
CN219592925U (zh) 一种脉动热管式均温散热器
CN210533131U (zh) 一种用于cpu散热的重力环路热管散热器
TWM609021U (zh) 液冷散熱裝置及具有該液冷散熱裝置的液冷散熱系統
CN211210330U (zh) 一种风冷相变散热的电子设备
CN109526183A (zh) 自冷式热超导板翅片散热器
CN211210332U (zh) 一种壳体散热的电子设备
CN211451990U (zh) 一种新型无补偿腔环路热管
CN209594123U (zh) 液冷式热超导散热器
CN209594122U (zh) 风冷式热超导板式散热器
CN2922402Y (zh) 散热芯及散热器
CN217694135U (zh) 相变散热器及空调器
CN220305779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7694134U (zh) 相变散热器及空调器
CN213403916U (zh) 一种电子元件板式热管散热器
CN200976725Y (zh) 微型翅片式热沉
CN110864574A (zh) 一种新型无补偿腔环路热管及其使用方法
CN217694122U (zh) 一种具有超大表比面积传热功能的液冷基板
CN216673643U (zh) 两相流冷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