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7474U - 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7474U
CN220267474U CN202321420468.7U CN202321420468U CN220267474U CN 220267474 U CN220267474 U CN 220267474U CN 202321420468 U CN202321420468 U CN 202321420468U CN 220267474 U CN220267474 U CN 220267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wall surface
plate
fixed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04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津
涂洪祥
龙玲萍
邱国文
黄智兵
罗祖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ongq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ongq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ongq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ongq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204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7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7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7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ing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包括尾门板、第一翻转轴、第二翻转轴、连接杆、U型板、套管、限位杆、锁止手柄、锁止部、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三个转轴(包括两个翻转轴)、四个铰接部和第一翻转轴的锁止结构可实现上下左右翻转和关闭的切换;第一翻转轴的锁止结构操作简便,既可通过近距离手动操作也可以非近距离非手动式操作,能够适应更多应用场景,也无需像现有技术通过人员攀爬梯子等工具登上车厢顶部来解锁厢门,能够提高开门速度,进而提高卸货速度,以及在操作简便的情况下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
背景技术
最初的自卸车,仅设置有一个单一向上开合的车门,在自卸车的车厢向上举升的过程中,车厢中的物料基于重力的影响向下滑动,从而将物料从车厢内倾倒出来,完成卸载工作。因此,当其在室内工作的情况下,由于自卸车的车厢举升高度受限于室内的高度,车门将无法完全打开,导致部分物料阻挡在车门内而无法被完全卸载下来;或者当自卸车行驶工作在路况差或工地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随着车厢的举升和车厢内物料的倾倒,导致自卸车的重心会发生改变,存在侧翻的风险。
对此,现有的自卸车中,例如现有专利CN202122223467.0公开的一种自卸车的车门开合机构,通过其铰链结构,使自卸车的车门既能上下开合,也能朝左或朝右开合,能够减少出现自卸车翻侧的情况,也可避免物料被车门阻挡而无法卸载下来。但其序号51和52零件的锁止机构,需要人员借助外部梯子等工具登顶才能去锁止或解锁厢门,操作较繁琐且不安全,影响工作效率和人员安全。
可见,如何提出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能够操作便捷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显得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能够提高开门速度,以及在操作简便的情况下提高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包括尾门板、第一翻转轴、第二翻转轴、连接杆、U型板、套管、在所述套管内滑动的限位杆、锁止手柄、可拆卸的用于锁止所述锁止手柄的锁止部;
所述尾门板的前侧外壁面的顶部上固定有第一铰接部,所述尾门板的后侧外壁面的下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二铰接部;所述尾门板的后侧外壁面的上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三铰接部,所述尾门板的后侧外壁面的下部边缘处固定有第四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第四铰接部通过可拆卸的转轴铰接;
所述第一翻转轴在自卸车车厢位于末尾处的顶部,所述第一翻转轴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二翻转轴与所述第三铰接部铰接;所述连接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翻转轴和所述第二翻转轴;
所述U型板的凹面板的内壁面围绕所述第一翻转轴,所述U型板的一侧板的外壁面固定在自卸车车厢的第一侧壁面末尾处的顶部上,且该侧板壁面上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杆穿过的通孔,所述U型板的另一侧板的内壁面位于所述限位杆的运动轨迹上;
所述套管位于所述U型板下方且固定于自卸车车厢的第一侧壁面上,所述限位杆的底部与所述锁止手柄的端部铰接,所述锁止手柄的中部设有位于所述U型板下方固定于自卸车车厢的第一侧壁面上的旋转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面的中部的套筒、锁止件、限位件;
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套筒内壁可转动插接,所述锁止件靠近所述套筒的端部与所述限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锁止件脱离所述套筒;
所述锁止件在所述套筒外的部分弯折出用于限制所述尾门板向外打开的弯折部。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止部为锁紧销。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给限位杆添加润滑油的黄油嘴。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自卸车车厢的底部横梁固定有挂耳,所述尾门启闭结构还包括在尾门板底部固定的卡座,以及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卡座和所述挂耳上的链条。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为无缝钢管。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止手柄在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手持部上固定有凸块,所述自卸车车厢的第一侧壁面上开有用于限制凸块运动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凸块的运动轨迹重合,所述凸块与所述弧形槽滑动连接。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尾门板在两侧靠近所述锁止件的表面上固定有耐磨抗压垫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三个转轴(包括两个翻转轴)、四个铰接部和第一翻转轴的锁止结构可实现上下左右翻转和关闭的切换;第一翻转轴的锁止结构操作简便,既可通过近距离手动操作也可以非近距离非手动式操作,能够适应更多应用场景,也无需像现有技术通过人员攀爬梯子等工具登上车厢顶部来解锁厢门,能够提高开门速度,进而提高卸货速度,以及在操作简便的情况下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图3中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卸车车厢32的尾门启闭结构,包括尾门板2、第一翻转轴1、第二翻转轴8、连接杆31、U型板15、套管27、在所述套管27内滑动的限位杆16、锁止手柄30、可拆卸的用于锁止所述锁止手柄30的锁止部21;
所述尾门板2的前侧外壁面的顶部上固定有第一铰接部25,所述尾门板2的后侧外壁面的下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二铰接部7;所述尾门板2的后侧外壁面的上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三铰接部9,所述尾门板2的后侧外壁面的下部边缘处固定有第四铰接部6;所述第二铰接部7与所述第四铰接部6通过可拆卸的转轴铰接;
所述第一翻转轴1在自卸车车厢32位于末尾处的顶部,所述第一翻转轴1与所述第一铰接部25铰接;所述第二翻转轴8与所述第三铰接部9铰接;所述连接杆3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翻转轴1和所述第二翻转轴8;
所述U型板15的凹面板的内壁面围绕所述第一翻转轴1,所述U型板15的一侧板的外壁面固定在自卸车车厢32的第一侧壁面末尾处的顶部上,且该侧板壁面上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杆16穿过的通孔,所述U型板15的另一侧板的内壁面位于所述限位杆16的运动轨迹上;
所述套管27位于所述U型板15下方且固定于自卸车车厢32的第一侧壁面上,所述限位杆16的底部与所述锁止手柄30的端部铰接,所述锁止手柄30的中部设有位于所述U型板15下方固定于自卸车车厢32的第一侧壁面上的旋转轴19。
本实施例中,第一铰接部25可为设有通孔的铰链座,第一翻转轴1与该通孔插接。第三铰接部9可为设有通孔的铰链座,第二翻转轴8与该通孔插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部7位于高位、为通筒,第四铰接部6位于低位、为底部封死的圆筒,两者的铰接轴自上而下穿过通筒并抵住圆筒的底部即可实现安装,当需要解除铰接时也易于通过取出该铰接轴来解除。
需要说明的是,当尾门关闭时,第一翻转轴1的第一端通过与连接杆31、第二翻转轴8连接而固定(第二翻转轴8与固定在车厢上的第三铰接部9铰接),其第二端被穿过U型板15通孔的限位杆16和U型板15的凹面部分的内壁面锁止移动;当尾门在左右方向上开启时(如附图1中向左翻转),限位杆16回退到U型板15通孔之下,使得第一翻转轴1的第二端解除锁止限制,随尾门板2的第一铰接部25一起以第二翻转轴8为转轴进行翻转(此时固定在尾门板2的第二铰接部7基于与第四铰接部6的铰接相对第四铰接部6做旋转运动),实现尾门在左右方向上开启;当尾门在上下方向上开启时(如附图1中向上翻转),限位杆16对第一翻转轴1的限制无需解除,尾门板2基于第一铰接部25与第一翻转轴1的铰接以第一翻转轴1为转轴进行翻转,此时需先解除第二铰接部7与第四铰接部6的铰接(可将转轴取出,例如第二铰接部7和第四铰接部6若为(也可为)合页铰接,取出其中的合页芯即可解除铰接)才能翻转。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三个转轴(包括两个翻转轴)、四个铰接部和第一翻转轴1的锁止结构可实现上下左右翻转和关闭的切换;第一翻转轴1的锁止结构操作简便,既可通过近距离手动操作也可以非近距离非手动式操作,例如拿长杆推手柄的手持操作部也能实现操作,能够适应更多应用场景,也无需像现有技术通过人员攀爬梯子等工具登上车厢顶部来解锁厢门,能够提高开门速度,进而提高卸货速度,以及在操作简便的情况下提高安全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面的中部的套筒26、锁止件4、限位件(附图中未示出);
所述锁止件4与所述套筒26内壁可转动插接,所述锁止件4靠近所述套筒26的端部与所述限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锁止件4脱离所述套筒26;
所述锁止件4在所述套筒26外的部分弯折出用于限制所述尾门板2向外打开的弯折部。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部21为锁紧销。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给限位杆16添加润滑油的黄油嘴17。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卸车车厢32的底部横梁固定有挂耳13,所述尾门启闭结构还包括在尾门板2底部固定的卡座12,以及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卡座和所述挂耳上的链条24。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管27为无缝钢管。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锁止手柄30在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手持部上固定有凸块20,所述自卸车车厢32的第一侧壁面上开有用于限制凸块20运动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凸块20的运动轨迹重合,所述凸块20与所述弧形槽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凸块20可为定位销。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尾门板2在两侧靠近所述锁止件的表面上固定有耐磨抗压垫板3。
实施例二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卸车车厢32的尾门启闭结构,包括:1.右翻转轴、2.尾门、3.箱门锁紧手柄垫板、4.箱门锁紧手柄、5.锁钩、6.立柱下铰链座、7.厢门下铰链座、8.左翻转轴、9.立柱上铰链座、10.后立柱、11.下转轴、12.卡座、13.挂耳、14.锁钩垫板、15.上卡座、16.锁柱、17.黄油嘴、18.上卡座锁柄、19.下转轴、20.定位销、21.锁紧销、22.底板、23.固定板、24.链条、25.厢门上铰链座、26.锁紧手柄套管、27.套管、28.轴头、29.下销轴、30.操作手柄中的至少一种。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右翻转轴1和左翻转轴8安装到尾门2上部的厢门上铰链座25中,尾门2可以绕右翻转轴1和左翻转轴8旋转。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立柱上铰链座9和立柱下铰链座6与自卸车车厢32的后立柱10焊接,厢门上铰链座25与尾门2焊接,厢门下铰链座7与尾门2焊接;下转轴11从上往下穿过立柱下铰链座6和厢门下铰链座7后安放,也可以轻松从立柱下铰链座6和厢门下铰链座7取出。
如附图1所示,为了减少对尾门2的摩擦和撞击挤压变形,在尾门2的两侧用沉头螺栓安装有两件不锈钢板材质的箱门锁紧手柄垫板3,在尾门2的最下方用沉头螺栓安装有四件不锈钢板材质的锁钩垫板14。
如附图1所示,在尾门2的最下方焊接两件卡座12,在厢体的下横梁焊接两件挂耳13,在卡座12和挂耳13两者之间安装链条24,目的是卸料时可以限位尾门打开的角度,防止物料突然撞击尾门导致尾门甩出伤人。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在后立柱10的下方焊接有锁紧手柄套管26,箱门锁紧手柄4穿过锁紧手柄套管26后带上防松六角螺母,旋转箱门锁紧手柄4就可以实现对尾门2侧面的锁止和解锁。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上卡座15与上卡座锁柄18焊接在一起,然后插入立柱10中,用六角头螺栓穿过立柱10上面的三个安装孔拧入上卡座锁柄18的螺孔中完成紧固。
如附图4所示,在立柱10的上方安装有黄油嘴17,目的是给锁柱16润滑,减少其运动阻力。
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套管27的上方与锁柱16焊接在一起,套管采用无缝钢管而不是圆钢,是为了减轻重量和操作手柄18的操作阻力。
如附图5所示,套管27的下方与轴头28焊接在一起,下销轴29穿过操作手柄30与轴头28连接,在末端插上开口销防止脱出。
如附图5所示,底板22与后立柱10焊接在一起,固定板23与底板22垂直焊接,下转轴19穿过操作手柄18和固定板23安装,在末端插上开口销防止脱出。
如附图5所示,在固定板23上面开有弧形槽,在操作手柄30上焊接有定位销20,定位销20卡在固定板23上面的弧形槽中,使得操作手柄30上下扳动时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
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在固定板23的右下方钻有定位孔,当操作手柄30运动到最下方且锁柱16刚好顶住上卡座15的内壁上方时,用锁紧销21穿过操作手柄30和固定板23,在末端插上开口销防止脱出,使得右翻转轴不能脱出,尾门得到可靠锁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门板、第一翻转轴、第二翻转轴、连接杆、U型板、套管、在所述套管内滑动的限位杆、锁止手柄、可拆卸的用于锁止所述锁止手柄的锁止部;
所述尾门板的前侧外壁面的顶部上固定有第一铰接部,所述尾门板的后侧外壁面的下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二铰接部;所述尾门板的后侧外壁面的上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三铰接部,所述尾门板的后侧外壁面的下部边缘处固定有第四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第四铰接部通过可拆卸的转轴铰接;
所述第一翻转轴在自卸车车厢位于末尾处的顶部,所述第一翻转轴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二翻转轴与所述第三铰接部铰接;所述连接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翻转轴和所述第二翻转轴;
所述U型板的凹面板的内壁面围绕所述第一翻转轴,所述U型板的一侧板的外壁面固定在自卸车车厢的第一侧壁面末尾处的顶部上,且该侧板壁面上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杆穿过的通孔,所述U型板的另一侧板的内壁面位于所述限位杆的运动轨迹上;
所述套管位于所述U型板下方且固定于自卸车车厢的第一侧壁面上,所述限位杆的底部与所述锁止手柄的端部铰接,所述锁止手柄的中部设有位于所述U型板下方固定于自卸车车厢的第一侧壁面上的旋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启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面的中部的套筒、锁止件、限位件;
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套筒内壁可转动插接,所述锁止件靠近所述套筒的端部与所述限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锁止件脱离所述套筒;
所述锁止件在所述套筒外的部分弯折出用于限制所述尾门板向外打开的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启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为锁紧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启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给限位杆添加润滑油的黄油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启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卸车车厢的底部横梁固定有挂耳,所述尾门启闭结构还包括在尾门板底部固定的卡座,以及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卡座和所述挂耳上的链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启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无缝钢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启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手柄在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手持部上固定有凸块,所述自卸车车厢的第一侧壁面上开有用于限制凸块运动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凸块的运动轨迹重合,所述凸块与所述弧形槽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启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板在两侧靠近所述锁止件的表面上固定有耐磨抗压垫板。
CN202321420468.7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 Active CN220267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0468.7U CN22026747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0468.7U CN22026747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7474U true CN220267474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3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0468.7U Active CN22026747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7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00123A (en) Power lift and gate apparatus for truck
CN104507803A (zh) 飞行器厨房闩锁与密封系统
US20130195554A1 (en) Moldboard lock
US20200331714A1 (en) Dock Restraint With Dynamic Offset Hook Assembly
CA2683267A1 (en) Hood tilt locking system
US4026596A (en) Container hold down locking means
CN220267474U (zh) 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尾门启闭结构
WO2020177160A1 (zh) 列车站台伸缩踏板装置
CN103241690B (zh) 高空作业车及其工作斗
US7331295B1 (en) Railcar door operating mechanism with piston lock
CN110778230A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高安全门系统
CN113513222B (zh) 一种船舶舱门双向止动装置及双向止动方法
US4944233A (en) Hatch arrangement for covered hopper cars
JP3120996U (ja) 車両搭載用クレーン
CN220267455U (zh) 渣斗车开关门机构
US3065868A (en) Anti-bounce lock
JP7286900B2 (ja) 転車台
CN113696801B (zh) 汽车用福祉座椅及其旋转升降座椅架
CN219672415U (zh) 铰链结构、驾驶室总成及液压挖掘机
JPS5937252B2 (ja) ダンプトラツクの荷台後部扉跳上げ装置
CN216915612U (zh) 一种底座机构及儿童座椅
CN216636237U (zh) 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儿童座椅
CN216761534U (zh) 安全性高的儿童座椅
CN219101009U (zh) 驾驶室车门锁及工程机械
CN217681131U (zh) 一种吊门扭杆手自一体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