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2958U - 可折叠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2958U
CN220262958U CN202321432687.7U CN202321432687U CN220262958U CN 220262958 U CN220262958 U CN 220262958U CN 202321432687 U CN202321432687 U CN 202321432687U CN 220262958 U CN220262958 U CN 220262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ooter
foldable scooter
upright
state
fold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26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利弗·查德威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26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2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2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2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可折叠滑板车包括滑板、前轮、后轮、立柱、车把和滚轮,后轮连接于滑板,前轮和车把分别连接于立柱的两端,滚轮与车把转动连接,滑板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承载部和连接部;当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承载部立设于地面,车把位于立柱的底端,后轮和滚轮均与地面接触,后轮的转动轴线和滚轮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滑板车能够减小使用者移动已折叠的滑板车时所需要耗费的力气,而且,该可折叠滑板车折叠后可以立在地面上,折叠状态下的滑板车所占用的空间和占地面积均较小,方便存放。

Description

可折叠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一种常见的代步工具。为了提高滑板车的存放便利性,市面上很多滑板车都采用了可折叠设计。然而,使用者在将滑板车折叠起来之后,需要提起滑板车并将滑板车放置到合适的存放位置上,将折叠后的滑板车移动至存放位置的这一过程比较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其能够减小使用者移动已折叠的滑板车时所需要耗费的力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板车,包括:包括滑板、前轮、后轮、立柱、车把和滚轮,所述后轮连接于所述滑板,所述前轮和所述车把分别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两端,所述滚轮与所述车把转动连接,所述滑板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承载部和衔接部,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使用者,所述衔接部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承载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衔接部转动,以使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承载部连接于所述衔接部的后端,所述衔接部的前端与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所述车把位于所述立柱的顶端;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承载部立设于地面,所述车把位于所述立柱的底端,所述后轮和所述滚轮均与地面接触,所述后轮的转动轴线和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时,使用者用手推动或拉动滑板车,使滑板车在地面上运动,从而将滑板车转移至相应的用于存放滑板车的位置。使用者无需将滑板车从地面上提起来再转移滑板车,这样能够节省力气。而且,由于后轮和设置在车把的两端的滚轮与地面接触,折叠状态下的滑板车在运动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使用者推动或拉动滑板车运动时更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滚轮分别连接在车把的左右两端,所述车把的中心与所述立柱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折叠滑板车还包括挂钩和后挡板,所述挂钩连接于所述立柱并相对于所述立柱的外表面凸出,所述后挡板设置于所述后轮的外围,所述后挡板设置有挂孔;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挂钩插入所述挂孔中,所述挂钩与所述后挡板相互抵接从而阻碍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挂钩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挂钩能够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滑动;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挂钩能够相对于所述立柱滑动,从而进出所述挂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折叠滑板车还包括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与所述挂钩固定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立柱的外表面凸出,所述拨动件凸出在立柱外的部分和所述挂钩凸出在立柱外的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相对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折叠滑板车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所述挂钩连接;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能够阻碍所述挂钩离开所述挂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柱设置有滑槽,所述挂钩的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弹性件亦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槽的壁面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挂钩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折叠滑板车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承载部和所述衔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所述可折叠滑板车保持在所述展开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衔接部设置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舌,与所述承载部滑动连接,所述锁舌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杆,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端转动连接;解锁把手,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提拉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承载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端转动连接;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锁定槽中以阻碍所述承载部相对于所述衔接部转动,而且,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所述锁定机构处于所述锁定状态;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锁定槽外;所述解锁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部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端进出所述锁定槽,从而使所述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折叠滑板车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滑板,所述电机与所述后轮连接;电源,安装于所述承载部,所述电源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源能够为所述电机供电,以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后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滑板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滑板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滑板车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挂钩与后挡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为挂钩与后挡板的挂孔相互脱离后的示意图;
图6为挂钩、拨动件、立柱和第一弹性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可折叠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的锁定机构的示意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
图8为可折叠滑板车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为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的锁定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滑板车,102-滑板,103-立柱,104-车把,105-前轮,106-后轮,107-衔接部,108-承载部,109-滚轮,110-挂钩,111-后挡板,112-电机,113-左把手,114-右把手,115-锁定机构,116-前叉,117-地面,118-拨动件;
201-挂孔,202-弹性件,203-滑槽;
301-锁定槽,302-提拉部,303-第二卡接件,304-第一卡接件,305-解锁把手,306-第一转轴,307-第一连接部,308-第二转轴,309-第二连接部,310-第三转轴,311-连杆,312-第四转轴,313-锁舌,314-套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可折叠滑板车(下文简称滑板车,对应附图标记“101”)。图1中的滑板车101处于展开状态,图2和图3中的滑板车101处于折叠状态。滑板车101包括滑板102、前轮105、后轮106、立柱103、车把104和滚轮109。参照图1,滑板102用于承载使用者,使用者可以站在滑板102上;车把104可以被使用者握持,以便使用者操控滑板车101。后轮106连接于滑板102,后轮106能够相对于滑板102转动。前轮105和车把104分别连接于立柱103的两端,立柱103连接在车把104的中心位置,车把104包括分别位于立柱103两侧的左把手113和右把手114。更具体地,滑板车101还包括前叉116,立柱103的与前叉116固定连接,前叉116与前轮105连接,从而实现立柱103与前轮105之间的连接。如图1所示,滑板102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承载部108和衔接部107,承载部108用于承载使用者,衔接部107与立柱103连接。衔接部107可转动地套在立柱103的外部,当使用者转动车把104时,立柱103、前叉116和前轮105会同步转动。如此,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车把104改变前轮105的方向,从而实现滑板车101的转向。
承载部108和衔接部107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将在后文介绍。承载部108能够相对于衔接部107转动(例如,使用者推动承载部108转动),从而使滑板车101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如图1所示,当滑板车101处于展开状态时,承载部108连接于衔接部107的后端,衔接部107的前端与立柱103的底端连接,车把104位于立柱103的顶端,此时使用者可以站在承载部108上并手握车把104,然后驱动滑板车101前进。如图2和图3所示,当可折叠滑板车101处于折叠状态,承载部108立设于地面117,车把104位于立柱103的底端,前轮105位于立柱103的顶端,后轮106和滚轮109均与地面117接触,而且后轮106的转动轴线和滚轮109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其中,承载部108立设于地面117是指,承载部108的前端(展开状态下的前端)位于承载部108的后端(展开状态下的后端)的上方。
当滑板车101处于折叠状态时,使用者用手推动或拉动滑板车101,使滑板车101在地面117上运动,从而将滑板车101转移至相应的用于存放滑板车101的位置。使用者无需将滑板车101从地面117上提起来再转移滑板车101,这样能够节省力气。而且,由于后轮106和设置在车把104的两端的滚轮109与地面117接触,折叠状态下的滑板车101在运动时与地面117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使用者推动或拉动滑板车101运动时更省力。
滑板车101可以设置为电动滑板车101,这样一来,滑板车101可以无需依靠人力来驱动。如图1所示,滑板车101还包括电机112,电机112安装于滑板102,且电机112与后轮106连接。滑板车101还包括电源(图中未示出),电源安装在承载部108的内部,电源与电机112连接。电源为电机112供电,从而驱动后轮106转动,进而使处于展开状态的滑板车101前进。
如图1所示,滚轮109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滚轮109分别连接在车把104的左右两端,两个滚轮109基于立柱103对称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保证滑板车101的对称性,提高滑板车101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滑板车101处于折叠状态下,两个滚轮109和后轮106均作为滑板车101的支撑点,且三个支撑点呈三角形分布,滑板车101能够更稳定地立在地面117上。
如图1所示,滑板车101还包括挂钩110和后挡板111,挂钩110连接于立柱103并相对于立柱103的外表面凸出,后挡板111设置于后轮106的外围。如图4所示,后挡板111设置有挂孔201。在滑板车101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挡板111可以作为挡泥板,防止被后轮106带起的污水溅到使用者的身上,而挂钩110可以用来挂使用者的袋子、背包等物品。当滑板车101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4所示,挂钩110插入挂孔201中,挂钩110与后挡板111相互抵接从而滑板车101切换至展开状态。由于挂钩110和挂孔201之间的配合,滑板车101可以稳定地保持在折叠状态,处于折叠状态的滑板车101在被沿地面117运动时不易展开,使用者推动折叠状态的滑板车101运动时更方便。
挂钩110与立柱103滑动连接,挂钩110能够沿立柱103的长度方向滑动。当滑板车101处于折叠状态时,挂钩110能够相对于立柱103滑动从而进出挂孔201。例如,图4示出了挂钩110已插入挂孔201之后的状态,图5示出了挂钩110离开挂孔201之后的状态,图5中的挂钩110相对于图4中的挂钩110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挂钩110能够相对于立柱103滑动的好处在于,可以方便使用者将挂钩110插入挂钩110以及将挂钩110抽出挂钩110。
参照图4,滑板车101还包括拨动件118,拨动件118与挂钩110固定连接,拨动件118和挂钩110能够相对于立柱103同步滑动。拨动件118与挂钩110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用于固定拨动件118和挂钩110的螺钉未在图中示出。拨动件118相对于立柱103的外表面凸出,而且,拨动件118凸出在立柱103外的部分和挂钩110凸出在立柱103外的部分分别位于立柱103相对的两侧。例如,图4中,拨动件118凸出在立柱103外的部分位于立柱103的后侧,挂钩110凸出在立柱103外的部分位于立柱103的前侧。
拨动件118凸出在立柱103外的部分能够被使用者接触,拨动件118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移动挂钩110的便利性。如图4所示,挂钩110朝向后挡板111,由于立柱103与后挡板111之间的空间较小,使用者的手直接接触挂钩110并移动挂钩110时可能会受到较大的阻碍。而拨动件118凸出在立柱103外的部分位于立柱103背对后挡板111的一侧,在滑板车101处于折叠状态时拨动件118受到的阻挡较小,使用者可以直接推动拨动件118,从而使挂钩110移动,进而使挂钩110进出挂孔201。
参照图4,滑板车101还包括弹性件202,弹性件202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03、挂钩110连接。当滑板车101处于折叠状态时,弹性件202的弹力能够阻碍挂钩110离开挂孔201。弹性件202的弹力可以降低挂钩110因为振动等意外因素脱离挂孔201的风险。此外,弹性件202的弹力还能够驱动挂钩110插入挂孔201,在使用者将滑板车101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先将挂钩110拉到如图5所示的位置,然后,使用者松手,挂钩110在弹性件202的弹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插入挂孔201中。
图4和图5的截面未示出弹性件202的安装方式,弹性件202的安装方式可参照图6。如图6所示,立柱103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203,挂钩110的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203中,而且挂钩110通过滑槽203穿出至立柱103的外部。弹性件202亦设置在滑槽203中,弹性件202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202的一端与滑槽203的壁面抵接,弹性件202的另一端与挂钩110抵接。
上文提及,可以通过挂钩110和挂孔201之间的配合,使滑板车101保持在折叠状态。而为了使滑板车101保持在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滑板车101还可以包括锁定机构115,锁定机构115用于固定承载部108和衔接部107之间的位置,从而使滑板车101保持在展开状态。由于锁定机构115使滑板车101保持在展开状态,在滑板车101行驶的过程中,滑板车101不易因为振动、撞击而折叠,这样有利于保证滑板车101在行驶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滑板车101的使用安全性。
图7示出了滑板车101处于展开状态时的锁定机构115,图7中锁定机构115处于锁定状态。参照图7,衔接部107设置有锁定槽301,锁定机构115包括锁舌313、连杆311和解锁把手305。滑板车101还包括第一转轴306、第二转轴308、第二转轴308和第四转轴312,承载部108和衔接部107通过第一转轴306转动连接。锁舌313与承载部108滑动连接,更具体地,滑板车101还包括套接板314,套接板314套在所述的外部,套接板314通过螺钉与承载部108固定,从而实现锁舌313与承载部108之间的滑动连接。锁舌313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图7中,第一端为锁舌313的后端,第二端为锁舌313的前端。连杆311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图7中,第三端为连杆311的后端,第四端为连杆311的前端。锁舌313的第二端与连杆311的第三端转动连接,例如,第二端与第三端均被第四转轴312穿设,第二端和第三端通过第四转轴312转动连接。解锁把手305包括第一连接部307、第二连接部309和提拉部302,第一连接部307与承载部108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309与第四端转动连接。更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07和承载部108通过第二转轴308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309和连杆311的第四端(连杆311的前端)通过第二转轴308转动连接。
参照图7,当锁定机构115处于锁定状态,锁舌313的第一端插入锁定槽301中以阻碍承载部108相对于衔接部107转动;更具体地,第一端与锁定槽301的壁面抵接,从而阻碍承载部108相对于衔接部107转动。而且,当可折叠滑板车101处于展开状态时,锁定机构115处于锁定状态。参照图8,当锁定机构115处于解锁状态,第一端位于锁定槽301外。
结合图7和图8,在锁定机构115处于锁定状态时,使用者可以拉动提拉部302,使解锁把手305转动,从而将第一端从锁定槽301中抽出,进而将锁定机构115切换至解锁状态。结合图8和图9,当第一端离开锁定槽301之后,使用者可以将承载部108和衔接部107相互转动,从而将滑板车101折叠。
参照图7,锁定机构115还包括第一卡接件304和第二卡接件303,第一卡接件304连接于承载部108,第二卡接件303连接于提拉部302,当锁定机构115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卡接件304和第二卡接件303相互卡接,从而阻碍解锁把手305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0)

1.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板、前轮、后轮、立柱、车把和滚轮,所述后轮连接于所述滑板,所述前轮和所述车把分别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两端,所述滚轮与所述车把转动连接,所述滑板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承载部和衔接部,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使用者,所述衔接部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承载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衔接部转动,以使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承载部连接于所述衔接部的后端,所述衔接部的前端与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所述车把位于所述立柱的顶端;
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承载部立设于地面,所述车把位于所述立柱的底端,所述后轮和所述滚轮均与地面接触,所述后轮的转动轴线和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滚轮分别连接在车把的左右两端,所述车把的中心与所述立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滑板车还包括挂钩和后挡板,所述挂钩连接于所述立柱并相对于所述立柱的外表面凸出,所述后挡板设置于所述后轮的外围,所述后挡板设置有挂孔;
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挂钩插入所述挂孔中,所述挂钩与所述后挡板相互抵接从而阻碍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挂钩能够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滑动;
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挂钩能够相对于所述立柱滑动,从而进出所述挂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滑板车还包括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与所述挂钩固定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立柱的外表面凸出,所述拨动件凸出在立柱外的部分和所述挂钩凸出在立柱外的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相对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滑板车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所述挂钩连接;
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能够阻碍所述挂钩离开所述挂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设置有滑槽,所述挂钩的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弹性件亦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槽的壁面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挂钩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滑板车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承载部和所述衔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所述可折叠滑板车保持在所述展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设置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锁舌,与所述承载部滑动连接,所述锁舌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连杆,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端转动连接;
解锁把手,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提拉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承载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端转动连接;
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锁定槽中以阻碍所述承载部相对于所述衔接部转动,而且,当所述可折叠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所述锁定机构处于所述锁定状态;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锁定槽外;所述解锁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部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端进出所述锁定槽,从而使所述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滑板车还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滑板,所述电机与所述后轮连接;
电源,安装于所述承载部,所述电源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源能够为所述电机供电,以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后轮转动。
CN202321432687.7U 2023-06-06 2023-06-06 可折叠滑板车 Active CN220262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2687.7U CN220262958U (zh) 2023-06-06 2023-06-06 可折叠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2687.7U CN220262958U (zh) 2023-06-06 2023-06-06 可折叠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2958U true CN220262958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2687.7U Active CN220262958U (zh) 2023-06-06 2023-06-06 可折叠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2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26291A1 (en) Folding bicycle and method of use
US7387310B1 (en) Foldable baby trailer
CN106564550B (zh) 可折叠个人交通工具
CN115107922B (zh) 三模式可折叠滑板车
US10501141B2 (en) Folding tricycle
KR102531973B1 (ko) 접힌 바이크를 롤링시키기 위한 시스템
CN220262958U (zh) 可折叠滑板车
CN110053693B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KR100911241B1 (ko) 다변형 접이식 자전거
US9663130B2 (en) Combination motorized wheeled vehicle and portable hand truck
CN212022741U (zh) 一种改进的两用折叠手推车
CN216070325U (zh) 一种电动车车厢后挡板
CN220465525U (zh) 折叠车
CN217065598U (zh) 一种可骑行的行李箱用的翻转坐垫
CN217623928U (zh) 一种可完全折叠的代步车
CN109229256A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三轮车
CN213534977U (zh) 一种多功能拉杆箱
CN220430390U (zh) 一种新型载人折叠电动拖车
CN212313775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老年代步车
CN216070333U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219467787U (zh) 一种折叠拖车
CN219821656U (zh) 一种多用途折叠拖车把手及折叠拖车
CN218141940U (zh) 一种卡扣结构及折叠滑板车
CN210653212U (zh) 一种折叠式行李车
CN113243642B (zh) 可骑行的行李箱及其前轮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