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2725U - 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2725U
CN220262725U CN202321406232.8U CN202321406232U CN220262725U CN 220262725 U CN220262725 U CN 220262725U CN 202321406232 U CN202321406232 U CN 202321406232U CN 220262725 U CN220262725 U CN 220262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drail
wheelchair
horizontal section
section
hand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62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霞
范天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062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2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2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2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包括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以及用于安装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的车体,所述轮椅护栏与扶手护栏互相对称设置,轮椅护栏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第一主体和横栏,第一主体和横栏均与车体侧面相连,所述第一主体下方设有用于支撑第一主体的第一斜撑;所述扶手护栏包括第二主体和用于支撑第二主体的第二斜撑;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称设置在车体侧壁上的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并在轮椅护栏的第一主体和扶手护栏的第二主体下方安装有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在满足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与车体侧壁连接的同时,通过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满足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的支撑强度,从而释放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底部与地板之间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客车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
背景技术
城市客车是为专门解决城市和城郊运输而设计及装备的商用车,从设计和技术特性的角度看,与其它大、中型客车的车型不同,这种车辆设有乘客座椅及供乘客站立与走动的通道,要求站立面积大,车厢内通道与出入口宽、两个以上车门,踏板低,在座椅旁还安装了防护栏,用来保护乘客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
申请号为202121976035.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公交车及其轮椅区护栏结构,上述公开的区护栏结构,包括立柱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护栏支架,护栏支架上安装有护栏;所述立柱上还固定有用于支撑护栏支架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围绕立柱部位设有多个定位工位,以使该护栏支架与支撑座上的相应定位工位相互对接锁定。该护栏结构合理的利用了轮椅区空间,且其结构简单,展开和收纳操作方便,方便轮椅使用者出入,且保证了扶手杆整车状态的一致性,提升了内饰效果,提高了整车档次和用户满意度。申请号为202211353809.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旋转护栏,上述公开的护栏包括立柱扶手杆、U型扶手杆,所述立柱扶手杆上套置有上尼龙减震套和下尼龙减震套,所述上尼龙减震套外套置有上旋转三通,所述下尼龙减震套外套置有下旋转三通,所述U型扶手杆的两端分别和上旋转三通的一端口、下旋转三通的一端口相套接,所述U型扶手杆与上旋转三通一端口之套间设置有橡胶,所述U型扶手杆与下旋转三通一端口之间设置有橡胶套;所述下旋转三通下方设置有下限位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外观美观,展开和收纳操作方便,提升车内空间利用率,提升了内饰效果,提高了整车档次和用户满意度。
上述公开的现有技术中护栏的立柱竖直固定安装在客车的地板上,客车的地板上形成安装立柱的固定点,当乘客在城市客车内自由走动时,地板上的固定点存在绊倒乘客的风险,同时为了安装护栏的立柱地板上的固定点需要安装螺栓,因此地板上需要固定孔,后期地板将会存在漏水和密封的问题;另外安装在客车地板上的立柱占用车内的空间,不利于对城市客车空间的安排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在地板上打孔、底部架空设置的城市客车防护栏。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包括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以及用于安装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的车体,所述轮椅护栏与扶手护栏互相对称设置,轮椅护栏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第一主体和横栏,第一主体和横栏均与车体侧面相连,所述第一主体下方设有用于支撑第一主体的第一斜撑;所述扶手护栏包括第二主体和用于支撑第二主体的第二斜撑,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连接于车体底部边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第一扶手段和第一水平段,第一弧形段连接于车体顶部,第一水平段与车体侧面相连,第一扶手段竖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斜撑设置于第一水平段下方,第一斜撑与第一水平段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一斜撑与第一水平段强度的第一加强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段端部套接有用于安装第一弧形段的第一安装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栏上安装有靠板,靠板与横栏之间设有若干用于紧固靠板的紧固件,靠板倾斜设置于横栏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弧形段、第二扶手段和第二水平段,第二弧形段连接于车体顶部,第二水平段与车体侧面相连,第二扶手段竖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斜撑设置于第二水平段下方,第二斜撑和第二水平段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二斜撑和第二水平段强度的第二加强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弧形段端部套接有用于固定第二弧形段的第二安装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主体上安装有挡板,挡板边缘同时与第二扶手段、第二水平段和车体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体顶部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对设置,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称设置在车体侧壁上的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并在轮椅护栏的第一主体和扶手护栏的第二主体下方安装有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在满足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与车体侧壁连接的同时,通过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满足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的支撑强度,从而释放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底部与地板之间的空间,使得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无需直接安装在车体的地板上,避免了乘客被护栏绊倒的情况发生;
2、由于轮椅护栏和扶手护栏下方在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的作用下架空设置,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可连接于车体侧壁且与地板抵接,使得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无需在车体地板上进行打孔,从而使得车体地板的密封性更好,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同时也增加了车体地板上的空间,方便城市客车的空间安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主体的侧视图;
图3是第二主体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车体1,第一连接件101,第二连接件102,轮椅护栏2,第一主体201,第一弧形段2011,第一水平段2012,第一扶手段2013,横栏202,第一斜撑203,第一加强杆204,靠板205,紧固件206,第一安装座207,锚钉208,扶手护栏3,第二主体301,第二弧形段3011,第二水平段3012,第二扶手段3013,第二斜撑302,第二加强杆303,挡板304,第二安装座3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包括轮椅护栏2和扶手护栏3以及用于安装轮椅护栏2和扶手护栏3的车体1,轮椅护栏2与扶手护栏3互相对称设置,轮椅护栏2包括固定在车体1上的第一主体201和横栏202,第一主体201和横栏202均与车体1侧面相连,第一主体201下方设有用于支撑第一主体201的第一斜撑203;扶手护栏3包括第二主体301和用于支撑第二主体301的第二斜撑302,第一斜撑203和第二斜撑302连接于车体1底部边角处。
轮椅护栏2和扶手护栏3分别固定安装在车体1内的相对两侧,第一主体201竖直设置,横栏202为L型结构,横栏202的弯折处为弧形结构,横栏202固定设置在第一主体201上,且横栏202一侧通过锚钉208固定设置在车体1的侧面,第二主体301与第一主体201相对设置,第一斜撑203和第二斜撑302倾斜式设置在第一主体201和第二主体301的下方,从而使得第一主体201和第二主体301架空式设置在车体1内。
第一主体20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2011、第一扶手段2013和第一水平段2012,第一弧形段2011连接于车体1顶部,第一水平段2012与车体1侧面相连,第一扶手段2013竖直设置。
第一弧形段2011、第一扶手段2013和第一水平段2012一体成型设置,第一扶手段2013与第一水平段2012连接处为弧形结构,且第一扶手段2013与第一水平段2012相互垂直,通过将第一扶手段2013与第一水平段2012的连接处设置为弧形结构,能够避免由于第一扶手段2013与第一水平段2012连接处过于尖锐而对乘客造成伤害。
第一斜撑203设置于第一水平段2012下方,第一斜撑203与第一水平段2012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一斜撑203与第一水平段2012强度的第一加强杆204。
第一斜撑203一端固定在第一水平段2012下方,另一端固定在车体1底部的边角处,第一斜撑203与第一水平段2012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从而使得第一主体201与第一斜撑203之间的强度更高,第一加强杆204一端焊接在第一水平段2012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一斜撑203上,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第一斜撑203与第一水平段2012之间的结构强度。
第一弧形段2011端部套接有用于安装第一弧形段2011的第一安装座207,通过第一安装座207将第一弧形段2011安装在车体1的顶部,从而使得第一主体201安装的更加稳定。
横栏202上安装有靠板205,靠板205与横栏202之间设有若干用于紧固靠板205的紧固件206,靠板205倾斜设置于横栏202上,通过紧固件206将靠板205固定安装在横栏202上,同时靠板205的下端通过紧固件206安装在第一水平段2012上,靠板205的下端向第一水平段2012的垂直方向倾斜,靠板205与第一主体201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通过倾斜设置的靠板205使得乘客在倚靠在靠板205上更加的舒适。
第二主体30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弧形段3011、第二扶手段3013和第二水平段3012,第二弧形段3011连接于车体1顶部,第二水平段3012与车体1侧面相连,第二扶手段3013竖直设置。
第二弧形段3011、第二扶手段3013和第二水平段3012一体成型设置,第二扶手段3013与第二水平段3012连接处为弧形结构,且第二扶手段3013与第二水平段3012相互垂直,通过将第二扶手段3013与第二水平段3012的连接处设置为弧形结构,能够避免由于第二扶手段3013与第二水平段3012连接处过于尖锐而对乘客造成伤害;第二水平段3012距离地板的高度小于第一水平段2012距离地板的高度。
第二斜撑302设置于第二水平段3012下方,第二斜撑302和第二水平段3012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二斜撑302和第二水平段3012强度的第二加强杆303。
第二斜撑302一端固定在第二水平段3012下方,另一端固定在车体1底部的边角处,第二斜撑302与第二水平段3012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从而使得第二主体301与第二斜撑302之间的强度更高,第二加强杆303一端焊接在第二水平段3012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二斜撑302上,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第二斜撑302与第二水平段3012之间的结构强度。
第二弧形段3011端部套接有用于固定第二弧形段3011的第二安装座305,通过第二安装座305将第二弧形段3011安装在车体1的顶部,从而使得第二主体301安装的更加稳定。
第二主体301上安装有挡板304,挡板304边缘同时与第二扶手段3013、第二水平段3012和车体1侧壁固定连接。
车体1顶部设有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相对设置,且第一连接件101与第一安装座207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102与第二安装座305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对称设置,通过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分别将第一安装座207和第二安装座305安装固定,从而将第一主体201与第二主体301与车体1连接固定,从而确保第一主体201与第二主体301与车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车体1,第一连接件101,第二连接件102,轮椅护栏2,第一主体201,第一弧形段2011,第一水平段2012,第一扶手段2013,横栏202,第一斜撑203,第一加强杆204,靠板205,紧固件206,第一安装座207,锚钉208,扶手护栏3,第二主体301,第二弧形段3011,第二水平段3012,第二扶手段3013,第二斜撑302,第二加强杆303,挡板304,第二安装座30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包括轮椅护栏(2)和扶手护栏(3)以及用于安装轮椅护栏(2)和扶手护栏(3)的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护栏(2)与扶手护栏(3)互相对称设置,轮椅护栏(2)包括固定在车体(1)上的第一主体(201)和横栏(202),第一主体(201)和横栏(202)均与车体(1)侧面相连,所述第一主体(201)下方设有用于支撑第一主体(201)的第一斜撑(203);所述扶手护栏(3)包括第二主体(301)和用于支撑第二主体(301)的第二斜撑(302),第一斜撑(203)和第二斜撑(302)连接于车体(1)底部边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20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2011)、第一扶手段(2013)和第一水平段(2012),第一弧形段(2011)连接于车体(1)顶部,第一水平段(2012)与车体(1)侧面相连,第一扶手段(2013)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203)设置于第一水平段(2012)下方,第一斜撑(203)与第一水平段(2012)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一斜撑(203)与第一水平段(2012)强度的第一加强杆(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2011)端部套接有用于安装第一弧形段(2011)的第一安装座(2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栏(202)上安装有靠板(205),靠板(205)与横栏(202)之间设有若干用于紧固靠板(205)的紧固件(206),靠板(205)倾斜设置于横栏(2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30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弧形段(3011)、第二扶手段(3013)和第二水平段(3012),第二弧形段(3011)连接于车体(1)顶部,第二水平段(3012)与车体(1)侧面相连,第二扶手段(3013)竖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撑(302)设置于第二水平段(3012)下方,第二斜撑(302)和第二水平段(3012)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二斜撑(302)和第二水平段(3012)强度的第二加强杆(3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段(3011)端部套接有用于固定第二弧形段(3011)的第二安装座(3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301)上安装有挡板(304),挡板(304)边缘同时与第二扶手段(3013)、第二水平段(3012)和车体(1)侧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部设有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相对设置,且第一连接件(101)与第一安装座(207)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102)与第二安装座(305)固定连接。
CN202321406232.8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 Active CN220262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6232.8U CN220262725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6232.8U CN220262725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2725U true CN220262725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0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6232.8U Active CN220262725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2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15186A (en) Folding bench seat
US8109551B2 (en) Bus cabin structure
CA2652352C (en) Bus cabin structure
CN220262725U (zh) 一种城市客车防护栏
KR20230124382A (ko) 도로 가드레일용 발판구조물
CN212090858U (zh) 一种具有攀爬功能的滑梯结构
CN205527190U (zh) 一种楼道电梯
CN213008120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城市轨道交通用座椅
CN110829277B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的架线辅助设备
CN211037737U (zh) 一种墩身防护平台
JP2754339B2 (ja) 伸縮式階段状移動観覧席のサイドパネル構造
CN214728509U (zh) 一种折叠上车装置
CN215107862U (zh) 一种车顶帐篷
CN218858622U (zh) 一种折叠式两轮电动车
CN218265764U (zh) 一种房车用竖折梯
CN215593673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桥梁护栏
CN218431063U (zh) 双联动全自动登车梯
CN212129844U (zh) 一种高强度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N212098569U (zh) 一种客车悬空式护栏装置
CN112977241A (zh) 一种轻型旅居挂车
CN216496097U (zh) 一种直升机的担架装置
CN113306374B (zh) 一种能够变高或者变低的乘用车车顶及其附件
CN219387781U (zh) 一种稳固且方便移动的车用梯子
EP0812757B1 (en) Low floor suspended vehicule intended to the urban collective transport
CN219896172U (zh) 一种具有站立躺平功能的电动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