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1935U -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1935U
CN220251935U CN202322109875.2U CN202322109875U CN220251935U CN 220251935 U CN220251935 U CN 220251935U CN 202322109875 U CN202322109875 U CN 202322109875U CN 220251935 U CN220251935 U CN 220251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all
rotor plate
rolle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098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
郑诗博
裘立钢
余俊健
安志刚
贺新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ji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ji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ji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ji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098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1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1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1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柜,所述支撑柜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柜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辊,所述固定辊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下表面,所述固定辊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滑动板和夹持块之间的配合,从而达到了在检测管道时夹持管道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无损检测装置可能无法进行夹持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无损检测装置是一种利用物理、化学、声学等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对管道内部或表面进行检测的设备;它可以通过探测器等设备对管道内部或外部的材料、结构、缺陷等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然而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腐蚀、裂纹、变形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对管道的安全和稳定性造成威胁,甚至导致事故发生;而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对管道进行切割、拆卸等破坏性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增加管道的维护成本和风险;因此,会使用一种无损检测装置。
传统的无损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结构功能比较单一,从而可能在检测时无法对管道进行夹持固定,可能会使得检测数据不准确,可能会造成降低检测工作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损检测装置,旨在改善可能会因为结构功能比较单一,从而可能在检测时无法对管道进行夹持固定,可能会使得检测数据不准确,可能会造成降低检测工作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柜,所述支撑柜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柜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辊,所述固定辊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限位杆的外壁,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固定块的外壁一侧相连接,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辅助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带动固定块在限位杆外壁滑动,从而达到了带动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转动,通过第二转动板转动带动支撑柱运动,再通过支撑柱带动夹持块运动,从而达到了夹持固定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尼器和弹簧的配合,从而达到了减缓被检测管道施加压力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块设置,从而达到了固定电机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辊,所述第一皮带辊的外壁设置有履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辊,从而达到了带动履带运动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履带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皮带辊,所述第二皮带辊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块的外壁另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履带带动第二皮带辊带动转动杆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主动滚轮,所述主动滚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块的设置,从而达到了增大管道与主动滚轮之间摩擦力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柜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支撑柜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向轮的设置,从而达到了便于移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滑动板和夹持块之间的配合,从而达到了在检测管道时夹持管道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无损检测装置可能无法进行夹持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皮带辊、第二皮带辊、履带、滚轮之间的配合,从而达到了多角度转动进行检测管道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无损检测装置需要工人翻转管道进行检测的问题,提高了检测工作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的夹持块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支撑柜;2、工作台;3、滑槽;4、限位杆;5、固定块;6、固定辊;7、第一转动板;8、第一转动辊;9、第二转动板;10、第二转动辊;11、滑动板;12、气缸;13、支撑柱;14、夹持块;15、辅助滚轮;16、阻尼器;17、弹簧;18、稳定块;19、支撑块;20、电机;21、第一皮带辊;22、履带;23、第二皮带辊;24、转动杆;25、主动滚轮;26、凸块;27、柜门;2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柜1,支撑柜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内部贯穿开设有滑槽3,支撑柜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限位杆4的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辊6,固定辊6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7,第一转动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辊8,第一转动辊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9,第二转动板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10,第二转动辊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1,滑动板11滑动连接在限位杆4的外壁,滑动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12,气缸12的输出端与固定块5的外壁一侧相连接,滑动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块14,夹持块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辅助滚轮15。
工作台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6,阻尼器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稳定块17,稳定块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的上表面,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辅助支撑块29放置管道并且减缓管道输出压力的效果。
工作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9,支撑块19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0,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固定电机20的效果。
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辊21,第一皮带辊21的外壁设置有履带22,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带动履带22转动的效果。
履带22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皮带辊23,第二皮带辊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4,转动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块19的外壁另一侧,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带动转动杆24转动的效果。
转动杆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主动滚轮25,主动滚轮2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26,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增大管道与主动滚轮25之摩擦力的效果。
支撑柜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柜门27,支撑柜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万向轮28,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便于移动装置的效果。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一种无损检测装置时,首先将需要检测管道放置在支撑块19上表面,此时再通过启动气缸12,此时再通过气缸12的运动带动滑动板11在限位杆4的外壁滑动,此时再通过滑动板11的运动,从而达到了带动第二转动板9转动的效果,再通过第二转动板9带动第一转动板7在固定辊6外壁的转动,从而达到了带动支撑柱13在滑槽3内壁滑动的效果,再通过支撑柱13的运动,从而达到了带动夹持块14运动的效果,此时通过夹持块14的运动,从而达到了检测管道时夹持固定管道的效果,此时再通过启动电机20,通过电机20的输出端带动第一皮带辊21外壁的履带22运动,再通过履带22的运动带动第二皮带辊23带动转动杆24运动。此时再通过转动杆24的转动,从而达到了带动主动滚轮25外壁凸块26转的效果,此时由于凸块26与管道贴合,从而达到了增大管道与主动辊轮25之间摩擦力的效果,再通过弹簧17和夹持块14内部的辅助滚轮15,从而达到了便于转动管道进行检测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柜(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内部贯穿开设有滑槽(3),所述支撑柜(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所述限位杆(4)的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辊(6),所述固定辊(6)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7),所述第一转动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辊(8),所述第一转动辊(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9),所述第二转动板(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10),所述第二转动辊(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1),所述滑动板(11)滑动连接在限位杆(4)的外壁,所述滑动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12),所述气缸(12)的输出端与固定块(5)的外壁一侧相连接,所述滑动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块(14),所述夹持块(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辅助滚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6),所述阻尼器(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稳定块(17),所述稳定块(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9),所述支撑块(19)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辊(21),所述第一皮带辊(21)的外壁设置有履带(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22)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皮带辊(23),所述第二皮带辊(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4),所述转动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块(19)的外壁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主动滚轮(25),所述主动滚轮(2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柜(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柜门(27),所述支撑柜(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万向轮(28)。
CN202322109875.2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251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9875.2U CN220251935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9875.2U CN220251935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1935U true CN220251935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35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09875.2U Active CN220251935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1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68571U (zh) 一种轴类零件圆跳动的检测设备
CN101762636A (zh) 一种超声波探伤方法
CN211825128U (zh) 一种土壤沉积物检测取样设备
CN220251935U (zh)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
CN111380959A (zh) 高精度超声波探伤设备及其探伤方法
CN210803372U (zh) 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CN220251933U (zh) 探伤快速找中心装置
CN110426452B (zh) 一种具有压力传感器超声波探头操作装置
CN219474497U (zh) 一种地下管道测量设备
CN217981354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探伤装置
CN206330938U (zh) 一种高效探测的超声波探伤装置
CN221056318U (zh) 一种铸件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07487569U (zh) 一种马达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21223694U (zh) 一种房屋楼板厚度检测工具
CN221198384U (zh) 一种涂层厚度的检测设备
CN216955857U (zh) 一种用于管件的超声波检测装置
CN220188194U (zh) 一种建筑工程回弹仪辅助设备
CN213302151U (zh) 一种颗粒物在线分析设备
CN211292637U (zh) 一种管材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19685289U (zh) 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CN220154572U (zh) 一种用于电缆故障检测设备的定位装置
CN215574347U (zh) 一种钢管负压测试装置
CN220568715U (zh) 一种探头定位装置
CN221056396U (zh) 一种焊缝检测器
CN219328762U (zh) 一种超声波无损探伤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