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0913U - 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0913U
CN220250913U CN202321408640.7U CN202321408640U CN220250913U CN 220250913 U CN220250913 U CN 220250913U CN 202321408640 U CN202321408640 U CN 202321408640U CN 220250913 U CN220250913 U CN 220250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arranged
measuring device
automatic measuring
side wall
connec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86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成勇
孔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Hongz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Hongz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Hongz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Hongz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086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0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0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0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属于锥形孔测量术领域,包括连接外壳,连接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一,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指示管,指示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板,指示管的外侧壁上涂设有刻度,连接外壳内设置有测量组件,液压套筒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外壳两侧的内侧壁上,液压套筒与连接外壳相连通,该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可便于本实用新型对锥形孔内的不同区域进行测量,可达到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区域进行改变的目的,可便于本实用新型在水平状态下对锥形孔进行检测,可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属于锥形孔测量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带轮,属于盘毂类零件,一般相对尺寸比较大,制造工艺上一般以铸造、锻造为主,主要用于远距离传送动力的场合,部分锥套皮带轮轴孔的形状为锥形,填充称之为皮带轮锥孔,在对皮带轮进行加工时,需要对锥孔的孔径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皮带轮锥量测方法并不便于对测量的位置进行改变,在操作时较为繁琐,大多是采用以实物适配或破坏性切割后量测的方式来进行,进而大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测量效率,测量时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可便于本实用新型在水平状态下对锥形孔进行检测,可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包括连接外壳,所述连接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指示管,所述指示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指示管的外侧壁上涂设有刻度,所述连接外壳内设置有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液压套筒、移动杆、阀片、支撑弹簧、连接框架、转动轴、滚轮、限位弹簧和密封片,所述液压套筒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外壳两侧的内侧壁上,所述液压套筒与所述连接外壳相连通,所述移动杆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连接外壳内。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阀片进行移动,所述阀片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框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上。
优选的,为了便于将本实用新型穿设在皮带轮内,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的内侧壁上,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指示管、所述连接外壳和所述液压套筒内均填充有液压油。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阀片的位置进行限位,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液压套筒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在所述阀片的另一侧上。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密封片的位置进行限位,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指示管的内侧壁上,所述密封片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上。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撑,所述指示管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限位环、连接套筒、连接环、延伸杆、防滑块和支撑杆。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延伸杆进行安装,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所述指示管的外侧壁上,所述延伸杆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连接套筒内。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支撑杆进行安装,所述防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杆上,所述连接环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杆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当使用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推动时,可便于测量组件在锥形孔内进行移动,进而可便于本实用新型对锥形孔内的不同区域进行测量,可达到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区域进行改变的目的,可便于本实用新型在水平状态下对锥形孔进行检测,可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弹簧与密封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外壳;2、指示管;3、压板;4、刻度;5、测量组件;501、液压套筒;502、移动杆;503、阀片;504、支撑弹簧;505、连接框架;506、转动轴;507、滚轮;508、限位弹簧;509、密封片;6、支撑组件;601、限位环;602、连接套筒;603、连接环;604、延伸杆;605、防滑块;60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包括连接外壳1,连接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一,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指示管2,指示管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板3,指示管2的外侧壁上涂设有刻度4,连接外壳1内设置有测量组件5,测量组件5包括液压套筒501、移动杆502、阀片503、支撑弹簧504、连接框架505、转动轴506、滚轮507、限位弹簧508和密封片509,液压套筒50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外壳1两侧的内侧壁上。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本实用新型直接穿设在皮带轮中的锥形孔内,进而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测量组件5对锥形孔的孔径进行测量,操作简单,同时在使用时还可通过支撑组件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撑,功能多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液压套筒501与连接外壳1相连通,移动杆502的一端穿设在连接外壳1内,阀片503的一侧固定安装在移动杆502的一端,连接框架50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杆502的另一端上,转动轴506转动安装在安装框架的内侧壁上,滚轮507固定安装在转动轴506上,指示管2、连接外壳1和液压套筒501内均填充有液压油,支撑弹簧50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液压套筒501的内侧壁上,支撑弹簧504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在阀片503的另一侧上,限位弹簧50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指示管2的内侧壁上,密封片509的一侧固定安装在限位弹簧508的另一端上。
在使用时,当需要通过本实用新型对锥形孔进行测量时,使用者可先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测量组件5穿设进锥形孔内,然后支撑弹簧504可将自身的弹力施加在阀片503上,进而可通过阀片503对移动杆502进行推动,从而可将滚轮507顶在锥形孔的内侧壁上,进而当使用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推动时,可便于测量组件5在锥形孔内进行移动,进而可便于本实用新型对锥形孔内的不同区域进行测量,可达到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区域进行改变的目的,同时随着对测量组件5的移动,可使锥形孔的内侧壁对移动杆502进行顶动,进而可使移动杆502对阀片503进行顶动,进而可使阀片503对液压油进行顶动,进而可将液压油顶进指示管2内,可对指示管2内的液位进行改变,进而使用者可通过刻度4对锥形孔内的孔径进行得知,同时,指示管2内设置有限位弹簧508和密封片509,限位弹簧508可通过与密封片509的相互配合顶在指示管2内的液压油上,进而可防止液压油内存在空气的情况,同时也可便于本实用新型在水平状态下对锥形孔进行检测,可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1和图4所示,指示管2上设置有支撑组件6,支撑组件6包括限位环601、连接套筒602、连接环603、延伸杆604、防滑块605和支撑杆606,限位环601套设在指示管2的外侧壁上,延伸杆604的一端穿设在连接套筒602内,防滑块60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延伸杆604上,连接环603固定安装在延伸杆604上,支撑杆60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环603的内侧壁上。
在使用时,使用者可将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组件6放置在皮带轮上,进而可使支撑组件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撑,进而可避免本实用新型出现偏斜的情况,可增大本实用新型测量时的准确性,同时,使用者还可通过延伸杆604对支撑杆606的位置进行调节,可对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位置进行改变,可便于支撑组件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撑。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外壳(1),所述连接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指示管(2),所述指示管(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板(3),所述指示管(2)的外侧壁上涂设有刻度(4),所述连接外壳(1)内设置有测量组件(5),所述测量组件(5)包括液压套筒(501)、移动杆(502)、阀片(503)、支撑弹簧(504)、连接框架(505)、转动轴(506)、滚轮(507)、限位弹簧(508)和密封片(509),所述液压套筒(50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外壳(1)两侧的内侧壁上,所述液压套筒(501)与所述连接外壳(1)相连通,所述移动杆(502)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连接外壳(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503)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杆(502)的一端,所述连接框架(50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杆(502)的另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506)转动安装在安装框架的内侧壁上,所述滚轮(507)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506)上,所述指示管(2)、所述连接外壳(1)和所述液压套筒(501)内均填充有液压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50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液压套筒(501)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弹簧(504)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在所述阀片(503)的另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簧(50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指示管(2)的内侧壁上,所述密封片(509)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弹簧(508)的另一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管(2)上设置有支撑组件(6),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限位环(601)、连接套筒(602)、连接环(603)、延伸杆(604)、防滑块(605)和支撑杆(6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601)套设在所述指示管(2)的外侧壁上,所述延伸杆(604)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连接套筒(6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块(60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杆(604)上,所述连接环(603)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杆(604)上,所述支撑杆(60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环(603)的内侧壁上。
CN202321408640.7U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 Active CN220250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8640.7U CN220250913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8640.7U CN220250913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0913U true CN220250913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8640.7U Active CN220250913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09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7633B (zh) 配对滚动轴承智能调试装置
CN220250913U (zh) 一种驱动皮带轮组锥形孔的自动量测装置
CN208313232U (zh) 一种管道变形检测设备
CN202692908U (zh) 一种液力变矩器内部间隙检测量具的力矩保护机构
CN107036800B (zh) 一种矿井天轮绳槽径向特性检测系统
CN210486714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泵水封综合检测装置
CN217358381U (zh) 一种半轴套管同心度检测工装
CN109211453B (zh) 轴承摩擦力矩测试工装
CN209820760U (zh) 一种基于三重校验的高精度气液联动执行器扭矩测试台
CN210664290U (zh) 接触角测量仪
CN105043709A (zh) 一种气流回旋集沙仪
CN208424122U (zh) 内置助力传感器的电动自行车轮毂电机
CN103292996B (zh) 利用锥度轴承试验工装的锥度轴承的安装方法
CN203324014U (zh) 锥度轴承试验工装
CN207629564U (zh) 一种轴系连接定位装置
CN218329730U (zh) 一种桥梁支座变形角度测量装置
CN210788604U (zh) 三辊无缝钢管定径机轧辊安装定位测量装置
CN204286269U (zh) 一种齿轮双啮检测仪上的平行式片簧机构
CN217403331U (zh) 差速器全壳体内球面类直径检测装置
CN205156833U (zh) 汽车变速箱换档摆杆对称度检测机构
CN213985480U (zh) 一种机动车底盘测功机
CN219142098U (zh) 一种气压随动式气压表检定装置
CN216081260U (zh) 差速器壳体用孔道直径测量检查装置
CN215766851U (zh) 一种曲轴曲颈平行度检测装置
CN211662685U (zh) 一种气阻管压制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