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0396U - 冷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冷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50396U CN220250396U CN202321494781.5U CN202321494781U CN220250396U CN 220250396 U CN220250396 U CN 220250396U CN 202321494781 U CN202321494781 U CN 202321494781U CN 220250396 U CN220250396 U CN 2202503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artment
- air
- communicated
- air inlet
-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设备,属于冷藏设备技术领域。冷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制冷模组、风道组件、至少一个第一间室、至少两个第二间室和至少一个第三间室;第一间室位于设备主体的上部,第三间室位于设备主体的下部,第二间室位于第一间室和第三间室之间;制冷模组位于设备主体内,风道组件包括至少三条循环风道,制冷模组和每个第一间室之间连通有至少一条循环风道,制冷模组和每个第二间室之间连通有至少一条循环风道。本实用新型的冷藏设备,能够实现每个第一间室和每个第二间室的精准控温,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实现冷藏、冷冻等转换,提高冷藏设备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升级,冰箱等家用冷藏设备的功能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用户关注多门、多温区、多功能的冷藏设备产品,此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关注门体丰富、温区可转换的产品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功能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设备,能够满足多温区、多功能的使用需求。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藏设备,所述冷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制冷模组、风道组件、至少一个第一间室、至少两个第二间室和至少一个第三间室;
所述第一间室位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部,所述第三间室位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下部,所述第二间室位于所述第一间室和所述第三间室之间;
所述制冷模组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内,所述风道组件包括至少三条循环风道,所述制冷模组和每个所述第一间室之间连通有至少一条所述循环风道,所述制冷模组和每个所述第二间室之间连通有至少一条所述循环风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室为冷藏间室,所述第二间室为变温间室,所述第三间室为冷冻间室;所述第二间室沿上下方向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室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间室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隔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一回风口;
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面和侧面中的至少之一上,所述第一回风口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面和侧面中的至少之一上;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间室和所述制冷模组之间的第一循环风道,所述第一循环风道包括第一进风道和第一回风道;
所述第一进风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隔板背离所述第一间室的表面,所述第一进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所述第一进风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出风口;
所述第一回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面和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
所述第一回风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回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室包括上部第二间室,所述上部第二间室内设有第二隔板;
所述第二隔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回风口;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连通于所述上部第二间室和所述制冷模组之间的第二循环风道,所述第二循环风道包括第二进风道和第二回风道;
所述第二进风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隔板背离所述上部第二间室的表面,所述第二进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所述第二进风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出风口;
所述第二回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回风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分别间隔的布置在所述第二隔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室包括下部第二间室,所述下部第二间室内设有第三隔板;
所述第三隔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三回风口;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连通于所述下部第二间室和所述制冷模组之间的第三循环风道,所述第三循环风道包括第三进风道和第三回风道;
所述第三进风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隔板背离所述下部第二间室的表面,所述第三进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所述第三进风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出风口;
所述第三回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回风口,所述第三回风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回风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回风口分别间隔的布置在所述第三隔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室包括上部第二间室和下部第二间室,所述制冷模组位于所述下部第二间室下方;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第一进风道、第二进风道和第三进风道;所述第一间室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上部第二间室内设有第二隔板,所述下部第二间室内设有第三隔板;
所述第二进风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隔板背离所述下部第二间室的表面,且所述第二进风道与所述第三进风道相互隔离;
所述第一进风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隔板背离所述下部第二间室的表面和所述第二隔板背离所述上部第二间室的表面,且所述第一进风道、所述第二进风道和所述第三进风道相互隔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间室内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位于所述第三间室朝向所述制冷模组的内壁上;
所述第四隔板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进风口和至少一个第四回风口,所述第四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三间室和所述制冷模组,所述第四回风口连通所述第三间室和所述制冷模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藏设备包括顶部对开门、底部对开门和至少两个中部间室门;
所述顶部对开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间室,所述底部对开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三间室,所述中部间室门分别对应所述第二间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设备,设备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间室、至少两个第二间室和至少一个第三间室,第一间室、第二间室和第三间室自上而下布置,每个第一间室和每个第二间室分别通过循环风道与制冷模组连通,制冷模组能够通过独立的循环风道向每个第一间室和每个第二间室独立送风,能够通过独立的风冷调控,实现每个第一间室和每个第二间室的精准控温,从而使得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实现冷藏、冷冻等不同场景的转换,提高冷藏设备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间室的风冷循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部第二间室的风冷循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部第二间室的风冷循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藏设备的多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设备主体;
2、制冷模组;
21、压缩机;22、换热器;23、主回风口;
3、风道组件;
31、第一进风道;32、第一回风道;33、第二进风道;34、第二回风道;35、第三进风道;36、第三回风道;
4、第一间室;
41、第一隔板;
411、第一出风口;412、第一回风口;
5、第二间室;
51、上部第二间室;511、第二隔板;5111、第二出风口;5112、第二回风口;52、下部第二间室;521、第三隔板;5211、第三出风口;5212、第三回风口;
6、第三间室;
61、第四隔板;611、第四进风口;612、第四回风口;
7、顶部对开门;
8、中部间室门;
9、底部对开门。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藏设备,冷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制冷模组2、风道组件3、至少一个第一间室4、至少两个第二间室5和至少一个第三间室6。
第一间室4位于设备主体1的上部,第三间室6位于设备主体1的下部,第二间室5位于第一间室4和第三间室6之间。
制冷模组2位于设备主体1内,风道组件3包括至少三条循环风道,制冷模组2和每个第一间室4之间连通有至少一条循环风道,制冷模组2和每个第二间室5之间连通有至少一条循环风道。
本实施例的冷藏设备,设备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间室4、至少两个第二间室5和至少一个第三间室6,第一间室4、第二间室5和第三间室6自上而下布置,每个第一间室4和每个第二间室5分别通过循环风道与制冷模组2连通,制冷模组2能够通过独立的循环风道向每个第一间室4和每个第二间室5独立送风,能够通过独立的风冷调控,实现每个第一间室4和每个第二间室5的精准控温,从而使得第一间室4和第二间室5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实现冷藏、冷冻等不同场景的转换,提高冷藏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间室4的数量,例如为一个、两个、三个等等,当第一间室4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第一间室4可以沿上下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布置。此外,每个间室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三间室6的数量,例如为一个、两个、三个等等,当第三间室6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第三间室6可以沿上下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布置。此外,每个间室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循环风道的数量与间室(包括第一间室4、第二间室5和第三间室6)的数量相同,即每个间室分别对应一条循环风道,不同间室之前的循环风道彼此独立,能够将制冷模组2产生的冷气分别输送到对应的间室。
需要说明的,循环风道数量还可以大于间室的数量,从而当某一间室的空间较大或冷气需求量较大时,可以在该间室与制冷模组2之间布置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循环风道,从而提高间室的冷气输送量。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间室4和第二间室5为风冷冷却间室,第三间室6为风冷冷却间室或直接冷却间室。当第三间室6为风冷冷却间室时,第三间室6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循环风道与制冷模组2连通,实现冷气输送。当第三间室6为直接冷却间室时,第三间室6与制冷模组2直接换热接触,或第三间室6内布置有吸热部件,该吸热部件包括但不限于蒸发器、制冷板、换热盘管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四条循环风道中每条循环风道均设有风门装置,风门装置用于控制循环风道的风量。
利用循环风道中能够独立控制的风门装置,可以对每条循环风道的风量进行调节,进而通过风量控制每个间室的冷量,实现不同间室的温度的精准调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制冷模组2包括压缩机21、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和风机,压缩机21、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构成机械制冷系统,将电能转化为冷量。其中,蒸发器作为吸热降温部件,被布置在封闭的腔室内,该腔室与所有的循环风道连通,进入该腔室的空气被蒸发器吸热,从而变为冷气,再由风机驱动,沿循环风道分别进入不同的间室,从而实现风冷冷却循环。
结合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室4为冷藏间室,第二间室5为变温间室,第三间室6为冷冻间室;至少两个第二间室5沿上下方向布置。
从而本实施例的冷藏设备除具有冷藏和冷冻的第一间室4和第三间室6外,还具有至少两个的变温间室,变温间室能够利用独立的循环风道精准控温,在冷藏、冷冻的温度范围内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转换,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
结合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室4内设有第一隔板41,第一隔板41位于第一间室4的内壁上。
第一隔板4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411和至少一个第一回风口412;第一出风口411位于第一隔板41的顶面和侧面(例如为图2中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至少之一上,第一回风口412位于第一隔板41的底面和侧面中的至少之一上,或临近第一隔板41的底面的区域。
利用布置在第一隔板41的顶面或侧面的第一出风口411,以及靠近第一隔板41底面的第一回风口412,使得冷气在第一间室4内实现了自上而下的立体风循环,冷气循环效率更高,第一间室4内的温度控制更加均匀。
循环风道包括连通于第一间室4和制冷模组2之间的第一循环风道,第一循环风道包括第一进风道31和第一回风道32;第一进风道3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隔板41背离第一间室4的表面,且第一进风道31的一端连通制冷模组2,第一进风道31的另一端连通至第一出风口411;第一回风道32的一端连通第一回风口412,第一回风道32的另一端连通在制冷模组2的主回风口23。
布置在第一隔板41背面的第一进风道31能够将制冷模组2输出的冷气输送到第一出风口411,第一回风道32能够将第一回风口412输入的冷气输送回制冷模组2,以此完成冷气的循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间室4设有将空间上下隔开的搁架,每层搁架对应的第一隔板41的侧面均设有第一出风口411,为每层搁架分别设置独立的送风口,保证第一间室4的温度均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图2、3,第一隔板41的顶面和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411;第一回风口4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回风口412分别位于第一隔板41的底部。利用本实施例的第一出风口411和第一回风口412布置方案,实现了第一间室4内的风冷冷却循环。
结合图1、2、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室5包括上部第二间室51,上部第二间室51内设有第二隔板511。
第二隔板51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5111和至少一个第二回风口5112。
循环风道包括连通于上部第二间室51和制冷模组2之间的第二循环风道,第二循环风道包括第二进风道33和第二回风道34;第二进风道3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隔板511背离上部第二间室51的表面,第二进风道33的一端连通制冷模组2,第二进风道33的另一端连通至第二出风口5111;第二回风道34的一端连通第二回风口5112,第二回风道34的另一端连通在制冷模组2的主回风口23。
布置在第二隔板511背面的第二进风道33能够将制冷模组2输出的冷气输送到第二出风口5111,由第二出风口5111向上部第二间室51内均匀送出,第二回风道34能够将第二回风口5112输入的冷气输送回制冷模组2,以此完成冷气的循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图4,第二出风口5111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回风口5112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出风口5111和第二回风口5112分别间隔的布置在第二隔板511上。利用本实施例的第二出风口5111和第二回风口5112布置方案,实现了上部第二间室51内的风冷冷却循环。
结合图1、2、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室5包括下部第二间室52,下部第二间室52内设有第三隔板521。
第三隔板5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出风口5211和至少一个第三回风口5212。
循环风道包括连通于下部第二间室52和制冷模组2之间的第三循环风道,第三循环风道包括第三进风道35和第三回风道36;第三进风道35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隔板521背离下部第二间室52的表面,第三进风道35的一端连通制冷模组2,第三进风道35的另一端连通至第三出风口5211;第三回风道36的一端连通第三回风口5212,第三回风道36的另一端连通在制冷模组2的主回风口23。
布置在第三隔板521背面的第三进风道35能够将制冷模组2输出的冷气输送到第三出风口5211,由第三出风口5211向下部第二间室52内均匀送出,第三回风道36能够将第三回风口5212输入的冷气输送回制冷模组2,以此完成冷气的循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出风口5211的数量为两个,第三回风口5212的数量为一个,第三出风口5211和第三回风口5212分别间隔的布置在第三隔板521上。利用本实施例的第三出风口5211和第三回风口5212布置方案,实现了下部第二间室52内的风冷冷却循环。
结合图3、4、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室5包括上部第二间室51和下部第二间室52,制冷模组2位于下部第二间室52下方;循环风道包括第一进风道31、第二进风道33和第三进风道35;第一间室4内设有第一隔板41,上部第二间室51内设有第二隔板511,下部第二间室52内设有第三隔板521。
第二进风道3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隔板521背离下部第二间室52的表面,且第二进风道33与第三进风道35相互隔离;第一进风道3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隔板521背离下部第二间室52的表面和第二隔板511背离上部第二间室51的表面,且第一进风道31、第二进风道33和第三进风道35相互隔离。
当第一间室4、上部第二间室51、下部第二间室52和第三间室6依次上下布置时,将第一进风道31的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二隔板511和第三隔板521上,将第二进风道33的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三隔板521上,从而大大降低了循环风道的布置难度,充分利用第二隔板511、第三隔板521的空间,循环风道的布置更加紧密,这有利于减小冷藏设备的材料成本和空间体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三隔板521上,第一进风道31位于水平方向的中部,第二进风道33和第三进风道35分别位于第一进风道31的水平方向的两侧。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进风道31、第二进风道33和第三进风道35在第三隔板521上可以采用隧道结构实现不同风道之间的交叉布置。
结合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间室6内设有第四隔板61,第四隔板61位于第三间室6朝向制冷模组2的内壁上;第四隔板61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进风口611和至少一个第四回风口612,第四进风口611连通第三间室6和制冷模组2,第四回风口612连通第三间室6和制冷模组2。利用第四进风口611和第四回风口612,能够实现第三间室6的风冷冷却循环。
结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设备包括顶部对开门7、底部对开门9和至少两个中部间室门8。顶部对开门7的位置对应至少一个第一间室4,底部对开门9的位置对应第三间室6,中部间室门8分别对应第二间室5。
从而,本实施例的冷藏设备在上部的第一间室4区域,利用顶部对开门7具有实用方便,美观大气的优势。在中部的第二间室5,由于每个间室的温度不同,分别采用了独立的中部间室门8,符合变温间室的使用需求。在底部的第三间室6区域,利用底部对开门9具有实用方便,美观大气的优势。
示例性地,顶部对开门7或底部对开门9,分别具有左右的两部分门体,朝向相反的方向打开,两部分门体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开门在实际使用中相较于单体门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若干个”、“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至少两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制冷模组(2)、风道组件(3)、至少一个第一间室(4)、至少两个第二间室(5)和至少一个第三间室(6);
所述第一间室(4)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上部,所述第三间室(6)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下部,所述第二间室(5)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间室(4)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间室(6)之间;
所述制冷模组(2)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内,所述风道组件(3)包括至少三条循环风道,所述制冷模组(2)和每个所述第一间室(4)之间连通有至少一条所述循环风道,所述制冷模组(2)和每个所述第二间室(5)之间连通有至少一条所述循环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室(4)为冷藏间室,所述第二间室(5)为变温间室,所述第三间室(6)为冷冻间室;所述第二间室(5)沿上下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室(4)内设有第一隔板(41),所述第一隔板(41)位于所述第一间室(4)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隔板(4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411)和至少一个第一回风口(412);
所述第一出风口(411)位于所述第一隔板(41)的顶面和侧面中的至少之一上,所述第一回风口(412)位于所述第一隔板(41)的底面和侧面中的至少之一上;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间室(4)和所述制冷模组(2)之间的第一循环风道,所述第一循环风道包括第一进风道(31)和第一回风道(32);
所述第一进风道(3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隔板(41)背离所述第一间室(4)的表面,所述第一进风道(31)的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2),所述第一进风道(3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出风口(411);
所述第一回风道(3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口(412),所述第一回风道(3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41)的顶面和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411);
所述第一回风口(4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回风口(4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隔板(4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室(5)包括上部第二间室(51),所述上部第二间室(51)内设有第二隔板(511);
所述第二隔板(51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5111)和至少一个第二回风口(5112);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连通于所述上部第二间室(51)和所述制冷模组(2)之间的第二循环风道,所述第二循环风道包括第二进风道(33)和第二回风道(34);
所述第二进风道(3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隔板(511)背离所述上部第二间室(51)的表面,所述第二进风道(33)的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2),所述第二进风道(33)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出风口(5111);
所述第二回风道(3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回风口(5112),所述第二回风道(3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51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回风口(5112)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口(5111)和所述第二回风口(5112)分别间隔的布置在所述第二隔板(5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室(5)包括下部第二间室(52),所述下部第二间室(52)内设有第三隔板(521);
所述第三隔板(5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出风口(5211)和至少一个第三回风口(5212);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连通于所述下部第二间室(52)和所述制冷模组(2)之间的第三循环风道,所述第三循环风道包括第三进风道(35)和第三回风道(36);
所述第三进风道(35)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隔板(521)背离所述下部第二间室(52)的表面,所述第三进风道(35)的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2),所述第三进风道(35)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出风口(5211);
所述第三回风道(36)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回风口(5212),所述第三回风道(36)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模组(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风口(52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回风口(5212)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三出风口(5211)和所述第三回风口(5212)分别间隔的布置在所述第三隔板(5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室(5)包括上部第二间室(51)和下部第二间室(52),所述制冷模组(2)位于所述下部第二间室(52)下方;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第一进风道(31)、第二进风道(33)和第三进风道(35);所述第一间室(4)内设有第一隔板(41),所述上部第二间室(51)内设有第二隔板(511),所述下部第二间室(52)内设有第三隔板(521);
所述第二进风道(3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隔板(521)背离所述下部第二间室(52)的表面,且所述第二进风道(33)与所述第三进风道(35)相互隔离;
所述第一进风道(3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隔板(521)背离所述下部第二间室(52)的表面和所述第二隔板(511)背离所述上部第二间室(51)的表面,且所述第一进风道(31)、所述第二进风道(33)和所述第三进风道(35)相互隔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间室(6)内设有第四隔板(61),所述第四隔板(61)位于所述第三间室(6)朝向所述制冷模组(2)的内壁上;
所述第四隔板(61)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进风口(611)和至少一个第四回风口(612),所述第四进风口(611)连通所述第三间室(6)和所述制冷模组(2),所述第四回风口(612)连通所述第三间室(6)和所述制冷模组(2)。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设备包括顶部对开门(7)、底部对开门(9)和至少两个中部间室门(8);
所述顶部对开门(7)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间室(4),所述底部对开门(9)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三间室(6),所述中部间室门(8)分别对应所述第二间室(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94781.5U CN220250396U (zh) | 2023-06-12 | 2023-06-12 | 冷藏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94781.5U CN220250396U (zh) | 2023-06-12 | 2023-06-12 | 冷藏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50396U true CN220250396U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926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94781.5U Active CN220250396U (zh) | 2023-06-12 | 2023-06-12 | 冷藏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50396U (zh) |
-
2023
- 2023-06-12 CN CN202321494781.5U patent/CN2202503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27472U (zh) | 一种对开三门冰箱的风路系统 | |
CN101086407B (zh) | 三门冰箱的循环风道 | |
CN109869968B (zh) | 一种具有风道结构的冰箱 | |
CN210220346U (zh) | 蒸发器位于储物间室横向侧壁内的冰箱 | |
CN107166849B (zh) | 对开门冰箱 | |
CN106766538B (zh) | 一种同步循环的双温区酒柜或冷柜 | |
US12111095B2 (en) | Refrigerator | |
CN106766570B (zh) | 一种酒柜或冷柜的同步式双温风道 | |
CN212109137U (zh) | 风道组件及包括该风道组件的冰箱 | |
CN211233526U (zh) | 冷藏结构及冷藏设备 | |
CN207095133U (zh) | 对开门冰箱 | |
CN106895639B (zh) | 多温区风冷式制冷设备 | |
CN220250396U (zh) | 冷藏设备 | |
CN209820011U (zh) | 低温抽屉及制冷设备 | |
CN110887297A (zh) | 冷藏结构及冷藏设备 | |
CN111486643A (zh) | 制冷箱及制冷箱空调系统 | |
CN113465259B (zh) |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 |
CN106802048A (zh) | 冰箱 | |
CN220355824U (zh) | 制冷器具 | |
CN219244016U (zh) | 制冷设备 | |
CN217031739U (zh) | 冰箱 | |
CN220303976U (zh) | 冷藏室具有独立控温双抽屉的风冷冰箱 | |
CN219995638U (zh) | 冰箱 | |
CN217083072U (zh) | 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保温箱 | |
CN220818180U (zh) | 冰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