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8268U - 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48268U CN220248268U CN202321776771.0U CN202321776771U CN220248268U CN 220248268 U CN220248268 U CN 220248268U CN 202321776771 U CN202321776771 U CN 202321776771U CN 220248268 U CN220248268 U CN 2202482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prefabricated
- building structure
- type building
- j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178 precast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包括多个预制结构体及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插杆及中间套筒;预制结构体为片状,且沿轴向及环向拼接;预制结构体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及沿轴向布置的纵筋,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分别与纵筋的两端连接;插杆安装于第一套筒,中间套筒安装于第二套筒,插杆及/或中间套筒具有弹性,中间套筒内部中空,插杆能够穿过中间套筒,中间套筒用于阻碍插杆反向拔出,以使两个预制结构体能够沿轴向拼接。如此设置,通过插杆与中间套筒配合,实现整个筒塔式建筑结构的一次安装成型,将预埋套筒连接于纵筋两端,提升了筒塔式结构的整体性,节约了仓储成本及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塔式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筒塔式结构因其风阻小、占地小,结构强度高被被广泛应用于风电塔筒的建设中。传统的混凝土风塔结构由多种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块拼接而成,通过现场吊装将预制混凝土块移动至预设位置,并采用后张法连接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块。这种后张法的施工方式需要钢绞线穿过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孔洞,并注浆凝固以形成粘结强度,由于注浆混凝土凝固以形成强度需要较长时间,影响了施工进度,而未来得及用于安装的预制混凝土块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增加了仓储成本及运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
一种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包括多个预制结构体及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插杆及中间套筒;所述预制结构体为片状,且所述预制结构体能够沿轴向及环向拼接;所述预制结构体包括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包括相互连接的纵筋与横筋,所述纵筋沿所述预制结构体的轴向分布,所述横筋沿所述预制结构体的周向分布,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分别预埋于所述预制结构体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分别与所述纵筋的两端连接;所述插杆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中间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插杆及/或所述中间套筒具有弹性,所述中间套筒内部中空,所述插杆能够穿过所述中间套筒,所述中间套筒用于阻碍所述插杆反向拔出,以使两个所述预制结构体能够沿轴向拼接。
如此设置,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通过多片预制结构体拼装而成,施工周期短,吊装方便。由于纵筋为预制结构体轴向抗拉的受力主体,将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连接于纵筋的两端,使得预制结构体在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处的受力能够沿纵筋传递至整个预制结构体,增强了预制结构体的整体性。预制结构体通过锁定组件完成轴向拼接,在实际吊装时,预制结构体依靠自身重力将锁定组件的插杆插入中间套筒中并完成锁定,操作方便,安装效率高,且能够实现整个筒塔式建筑结构的一次安装成型,保证了安装质量,节约了仓储成本及运输成本,同时也能够避免雨雪等环境因素对处于施工期的筒塔式建筑结构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筋为预应力筋,且通过先张法工艺张拉,所述横筋为非预应力筋。
如此设置,纵筋作为预应力筋预埋于预制结构体中,并通过先张法工艺张拉,使得纵筋具有一定的预应力,提升了预制结构体的出厂强度,减少了预制结构体在运输中的损坏率。
从整体上看,本申请提供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将预制结构体之间的插接技术方案与先张法工艺结合,预制结构体连接处的局部力能够沿预应力筋传递至整个塔体,提升了筒塔式建筑结构的整体性,每一片预制结构体中的纵筋被锁定组件连接为从下至上的一条完整的纵筋,同时这种插接的施工方案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结构体沿环向为圆弧形。
如此设置,两个圆弧形的预制结构体在环向拼接时能够实现连接处平滑过渡,有利于减小风阻,从而降低位于筒塔式建筑结构底部的预制结构体内部的弯矩,提升筒塔式结构的抗风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收颈段及大径段,所述大径段位于所述收颈段相对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收颈段的外径沿远离所述大径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收颈段与所述大径段之间均通过所述锁定组件连接;所述预制结构体沿环向拼接形成筒节,所述收颈段及所述大径段分别由至少一层所述筒节组成。
如此设置,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通过收颈段实现了不同外径的筒节之间的拼接,使得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的外径设计转换灵活,同时也方便预制结构体吊装拼接。此外,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在直径相同的区段能够采用通用的模板生产,方便循环生产,有利于节约模板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节的轴向长度为2m~5m。
如此设置,筒节在轴向上长度为2m~5m保证了预制结构体在吊装施工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弯曲,提升了吊装施工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颈段的垂直度大于80°且小于90°。
如此设置,位于收颈段的预制结构体在吊装完成后不易向轴线方向上倾覆,保证了吊装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层所述预制结构体中,位于同一层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结构体沿竖向共同连接于另一层的一个所述预制结构体。
如此设置,沿竖向拼接的两层预制结构体错缝连接,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吊装完成后,多个相邻的预制结构体之间相互耦合,增加了整个结构的整体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结构体的尺寸沿轴向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为中空的圆台状。
如此设置,预制结构体的尺寸沿轴向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逐渐增大,减小了预制结构体底部的接触面的应力,提高了预制结构体的使用寿命,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呈中空的圆台状也使得塔底对基础的压力分布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缩颈部及插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缩颈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且所述插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缩颈部的直径,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缩颈部之间能够形成台阶面,所述中间套筒包括安装部与弹性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弹性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所述弹性部相对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内径小于所述弹性部相对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内径,所述弹性部能够弹性扩张以供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弹性部相对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台阶面且阻碍所述插接部脱出。
如此设置,中间套筒的弹性部在插杆插入后能够自动回弹,并卡接于插杆上的台阶部,实现中间套筒于插杆之间的快速锁定,安装方便,因为在插接过程中无需人工进一步调整,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之间光滑连接。
如此设置,弹性部于安装部之间光滑连接使得中间套筒在安装于第二套筒内时没有阻碍,而且在插接过程中,中间套筒弹性变形时内部应力分布均匀,不易断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套筒包括卡簧,所述中间套筒内壁开设卡接槽,所述卡簧安装于所述卡接槽中;所述插杆插入所述中间套筒的一端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及缩颈部,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插杆的顶端,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缩颈部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卡簧中间开设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径小于所述中间套筒的内径,所述卡簧开设敞口,所述敞口连通所述插孔与外部空间,所述卡簧具有弹性,当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卡簧外扩,所述插接部能够穿过所述插孔,当所述插杆受到反向拉拔力时,所述卡簧抵接所述台阶面且能够阻碍所述插接部脱出。
如此设置,采用卡簧锁定中间套筒与插杆,完成锁定后,卡簧弹性回缩,卡簧充当抵接件阻碍插杆脱出中间套筒,提升了锁定组件的抗拉拔能力;此外,卡簧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杆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及抵接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杆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所述抵接部包括多个弹片,多个所述弹片环向布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弹片之间设有间隔槽,所述连接套筒能够随所述插杆一同插入所述中间套筒内,多个所述弹片能够弹性收缩以进入所述中间套筒,并且能够弹性扩张抵接于所述中间套筒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
如此设置,在插杆上安装连接套筒,连接套筒能够在插杆的带动下穿过中间套筒并抵接与中间套筒相对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实现快速插接;连接套筒与插杆为分体式结构,便于分别单独生产,降低生产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杆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及插接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插接部的周壁开设容置槽,所述插杆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中间开设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径,所述卡簧开设敞口,所述敞口连通所述插孔与外部空间,所述卡簧安装于所述容置槽,所述中间套筒内壁开设卡接槽,所述卡簧能够弹性收缩进入所述容置槽并随所述插杆一同插入所述中间套筒;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卡接槽连通时,所述卡簧弹性恢复并伸入所述卡接槽中,所述卡簧能够抵接所述卡接槽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及所述容置槽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并阻碍所述插接部脱出。
如此设置,卡簧能够随插杆一同穿过中间套筒,在抵达卡接槽时卡簧能够回弹并卡接于卡接槽内,插接迅速;在插杆的外周壁上开设容置槽,加工方便,精度可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预制结构体沿径向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预制结构体内壁或外壁的边缘,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环向贯通所述安装槽与外部空间,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连接件伸出并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结构体。
如此设置,在预制结构体的边缘处开设安装槽,方便连接件伸入预制结构体的内部,连接件在预制结构体的内部能够沿环向穿过安装孔,使得连接件在工作中受力均匀,不易弯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预制结构体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其中多个所述安装槽以所述预制结构体的中心点中心对称分布。
如此设置,位于同一层的预制结构体形状、尺寸相同,便于批量生产,预制结构体的位置能够任意替换,不必区分安装顺序,能够避免安装失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中相邻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两个预制结构体的竖向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位于下方的预制结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预制结构体中的钢筋分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相邻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锁定组件在A-A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中间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锁定组件的剖视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锁定组件的剖视结构图;
图11为图10中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收颈段与大径段之间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预制结构体;11、钢筋网;111、纵筋;112、横筋;12、安装槽;13、安装孔;20、锁定组件;21、第一套筒;22、第二套筒;23、插杆;231、连接部;232、缩颈部;233、插接部;2331、容置槽;234、台阶面;235、连接套筒;2351、固定部;2352、抵接部;23521、弹片;23522、间隔槽;24、中间套筒;241、安装部;242、弹性部;243、卡接槽;30、连接件;40、卡簧;41、敞口;42、插孔;50、筒节;61、收颈段;62、大径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传统的混凝土风电塔筒由多种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块拼接而成,通过现场吊装将预制混凝土块移动至预设位置,并采用后张法连接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块。这种后张法的施工方式需要钢绞线穿过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孔洞,并注浆凝固以形成粘结强度,由于注浆混凝土凝固以形成强度需要较长时间,影响了施工进度,未来得及安装的预制混凝土块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增加了仓储成本及运输成本。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中相邻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两个预制结构体10的竖向拼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位于下方的预制结构体1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预制结构体10中的钢筋分布图。该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常见的应用领域为风电塔筒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还可以引用于灯塔、冷却塔、分馏塔等其他筒塔式结构建筑技术领域。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
一种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包括多个预制结构体10及锁定组件20,锁定组件20包括第一套筒21、第二套筒22、插杆23及中间套筒24;预制结构体10为片状,且预制结构体10能够沿轴向及环向拼接;所述预制结构体10包括钢筋网11,所述钢筋网11包括相互连接的纵筋111与横筋112,所述纵筋111沿所述预制结构体10的轴向分布,所述横筋112沿所述预制结构体10的周向分布,所述第一套筒21与所述第二套筒22分别预埋于所述预制结构体10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套筒21与所述第二套筒22分别与所述纵筋111的两端连接;插杆23安装于第一套筒21,中间套筒24安装于第二套筒22,插杆23及/或中间套筒24具有弹性,中间套筒24内部中空,插杆23能够穿过中间套筒24,中间套筒24用于阻碍插杆23反向拔出,以使两个预制结构体10能够沿轴向拼接。
如此设置,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通过多片预制结构体10拼装而成,施工周期短,吊装方便。由于纵筋111为预制结构体10轴向抗拉的受力主体,将第一套筒21与第二套筒22连接于纵筋111的两端,使得预制结构体10在第一套筒21及第二套筒22处的受力能够沿纵筋111传递至整个预制结构体10,增强了预制结构体10的整体性。预制结构体10通过锁定组件20完成轴向拼接,在实际吊装时,预制结构体10依靠自身重力将锁定组件20的插杆23插入中间套筒24中并完成锁定,操作方便,安装效率高,且能够实现整个筒塔式建筑结构的一次安装成型,保证了安装质量,节约了仓储成本及运输成本,同时也能够避免雨雪等环境因素对处于施工期的筒塔式建筑结构的影响。
优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筋111为预应力筋,且通过先张法工艺张拉,所述横筋112为非预应力筋。
如此设置,纵筋111作为预应力筋预埋于预制结构体10中,并通过先张法工艺张拉,使得纵筋111具有一定的预应力,提升了预制结构体10的出厂强度,减少了预制结构体10在运输中的损坏率。
从整体上看,本申请提供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将预制结构体之间的插接技术方案与先张法工艺结合,预制结构体10连接处的局部力能够沿纵筋111传递至整个塔体,提升了筒塔式建筑结构的整体性,每一片预制结构体10中的纵筋111被锁定组件20连接为从下至上的一条完整的纵筋,同时这种插接的施工方案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可选的,在纵筋111张拉过程中时,锁定组件20中的第一套筒21与第二套筒22连接于张拉机,并用于在张拉机的带动下张拉纵筋111。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制结构体10沿环向为圆弧形。
如此设置,两个圆弧形的预制结构体10在环向拼接时能够实现连接处平滑过渡,有利于减小风阻,从而降低位于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底部的预制结构体10内部的弯矩,提升筒塔式结构的抗风能力。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预制结构体10也可以为平板状、波浪形以及其他不规则形状,只要能够在环向及轴向相互拼接即可。
请参阅图14与图15,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所示收颈段61与大径段62之间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包括依次连接的收颈段61及大径段62,大径段62位于收颈段61相对靠近地面的一侧,收颈段61的外径沿远离大径段62的方向逐渐减小,收颈段61与大径段62之间均通过锁定组件20连接;预制结构体10沿环向拼接形成筒节50,收颈段61及大径段62分别由至少一层筒节50组成。
如此设置,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通过收颈段61实现了不同外径的筒节50之间的拼接,使得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的外径设计转换灵活,同时也方便预制结构体10吊装拼接。此外,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在直径相同的区段能够采用通用的模板生产,方便循环生产,有利于节约模板用量。
可以理解的是,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也可以包括小径段(图未示),小径段位于所述收颈段61相对远离所述大径段62的一侧,小径段与所述收颈段61之间也可以通过锁定组件20连接,小径段也由至少一层筒节50组成。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筒节50的轴向长度h为2m~5m。
如此设置,筒节50在轴向上长度h为2m~5m保证了预制结构体10在吊装施工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弯曲,提升了吊装施工的稳定性。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收颈段61的垂直度α大于80°且小于90°。
优选的,收颈段61的垂直度α为88°。
如此设置,位于收颈段61的预制结构体10在吊装完成后不易向轴线方向上倾覆,保证了吊装安全。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相邻两层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层预制结构体10中,位于同一层且相邻的两个预制结构体10沿竖向共同连接于另一层的一个预制结构体10。
如此设置,沿竖向拼接的两层预制结构体10错缝连接,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吊装完成后,多个相邻的预制结构体10之间相互耦合,增加了整个结构的整体性。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制结构体10的尺寸沿轴向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逐渐增大,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为中空的圆台状。
如此设置,预制结构体10的尺寸沿轴向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逐渐增大,减小了预制结构体10底部的接触面的应力,提高了预制结构体10的使用寿命,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呈中空的圆台状也使得塔底对基础的压力分布均匀。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预制结构体10的尺寸沿轴向也可以保持一致,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为中空的圆柱状。
请参阅图6至图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定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所示锁定组件20在A-A向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中间套筒24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杆23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231、缩颈部232及插接部233,连接部231连接于第一套筒21,插接部233位于缩颈部232相对靠近第二套筒22的一端,且插接部233的直径大于缩颈部232的直径,插接部233与缩颈部232之间能够形成台阶面234,中间套筒24包括安装部241与弹性部242,安装部241安装于第二套筒22,弹性部242连接于安装部241相对远离第一套筒21的一端,弹性部242相对远离连接部231的一端内径小于弹性部242相对靠近连接部231的一端内径,弹性部242能够弹性扩张以供插接部233插入,弹性部242相对远离安装部241的一端能够抵接于台阶面234且阻碍插接部233脱出。
如此设置,中间套筒24的弹性部242在插杆23插入后能够自动回弹,并卡接于插杆23上的台阶部,实现中间套筒24于插杆23之间的快速锁定,安装方便,因为在插接过程中无需人工进一步调整,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部242与安装部241的内壁之间光滑连接。
如此设置,弹性部242于安装部241之间光滑连接使得中间套筒24在安装于第二套筒22内时没有阻碍,而且在插接过程中,中间套筒24弹性变形时内部应力分布均匀,不易断裂。
请参阅图9至图11,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锁定组件20的剖视结构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锁定组件20的剖视结构图,图11为图10中卡簧40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间套筒24包括卡簧40,中间套筒24内壁开设卡接槽243,卡簧40安装于卡接槽243中;插杆23插入中间套筒24的一端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233及缩颈部232,插接部233位于插杆23的顶端,插接部233与缩颈部232之间形成台阶面234,卡簧40中间开设插孔42,插孔42的内径小于中间套筒24的内径,卡簧40开设敞口41,敞口41连通插孔42与外部空间,卡簧40具有弹性,当插接部233插入插孔42时,卡簧40外扩,插接部233能够穿过插孔42,当插杆23受到反向拉拔力时,卡簧40抵接台阶面234且能够阻碍插接部233脱出。
如此设置,采用卡簧40锁定中间套筒24与插杆23,完成锁定后,卡簧40的弹性恢复形状,卡簧40充当抵接件阻碍插杆23脱出中间套筒24,提升了锁定组件20的抗拉拔能力;此外,卡簧40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杆23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231及插接部233,连接部231安装于第一套筒21,插接部233的周壁开设容置槽2331,插杆23还包括卡簧40,卡簧40中间开设插孔42,插孔42的内径小于插接部233的外径,卡簧40开设敞口41,敞口41连通插孔42与外部空间,卡簧40安装于容置槽2331,中间套筒24内壁开设卡接槽243,卡簧40能够弹性收缩进入容置槽2331并随插杆23一同插入中间套筒24;容置槽2331与卡接槽243连通时,卡簧40弹性恢复并伸入卡接槽243中,卡簧40能够抵接卡接槽243相对靠近第一套筒21的侧壁及容置槽2331相对远离第一套筒21的侧壁并阻碍插接部233脱出。
如此设置,卡簧40能够随插杆23一同穿过中间套筒24,在抵达卡接槽243时卡簧40能够回弹并卡接于卡接槽243内,插接迅速;在插杆23的外周壁上开设容置槽2331,加工方便,精度可控。
请参阅图12与图13,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锁定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连接套筒235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杆23还包括连接套筒235,连接套筒235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2351及抵接部2352,固定部2351固定连接于插杆23相对远离第一套筒21的一端,抵接部2352包括多个弹片23521,多个弹片23521环向布置,且相邻的两个弹片23521之间设有间隔槽23522,连接套筒235能够随插杆23一同插入中间套筒24内,多个弹片23521能够弹性收缩以进入中间套筒24,并且能够弹性扩张抵接于中间套筒24相对远离第一套筒21的一端。
如此设置,在插杆23上安装连接套筒235,连接套筒235能够在插杆23的带动下穿过中间套筒24并抵接与中间套筒24相对远离第一套筒21的一端,实现快速插接;连接套筒235与插杆23为分体式结构,便于分别单独生产,降低生产难度。
请再次参阅图2与图3,优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100还包括连接件30,预制结构体10沿径向开设安装槽12,安装槽12位于预制结构体10内壁或外壁的边缘,安装槽12的槽壁开设安装孔13,安装孔13沿环向贯通安装槽12与外部空间,安装孔13用于供连接件30伸出并连接相邻的两个预制结构体10。
如此设置,在预制结构体10的边缘处开设安装槽12,方便连接件30伸入预制结构体10的内部,连接件30在预制结构体10的内部能够沿环向穿过安装孔13,使得连接件30在工作中受力均匀,不易弯折。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预制结构体10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2,其中多个安装槽12以预制结构体10的中心点中心对称分布。
如此设置,位于同一层的预制结构体10形状、尺寸相同,便于批量生产,预制结构体10的位置能够任意替换,不必区分安装顺序,能够避免安装失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包括多个预制结构体及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插杆及中间套筒;
所述预制结构体为片状,且所述预制结构体能够沿轴向及环向拼接;
所述预制结构体包括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包括相互连接的纵筋与横筋,所述纵筋沿所述预制结构体的轴向分布,所述横筋沿所述预制结构体的周向分布,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分别预埋于所述预制结构体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分别与所述纵筋的两端连接;
所述插杆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中间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插杆及/或所述中间套筒具有弹性,所述中间套筒内部中空,所述插杆能够穿过所述中间套筒,所述中间套筒用于阻碍所述插杆反向拔出,以使两个所述预制结构体能够沿轴向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为预应力筋,且通过先张法工艺张拉,所述横筋为非预应力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结构体沿环向为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收颈段及大径段,所述大径段位于所述收颈段相对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收颈段的外径沿靠近所述大径段的向远离所述大径段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收颈段与所述大径段之间通过所述锁定组件连接;
所述预制结构体沿环向拼接形成筒节,所述收颈段及所述大径段分别由至少一层所述筒节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节的轴向长度为2m~5m;及/或,
所述收颈段的垂直度大于80°且小于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层所述预制结构体中,位于同一层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结构体沿竖向共同连接于另一层的一个所述预制结构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结构体的尺寸沿轴向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为中空的圆台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缩颈部及插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缩颈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且所述插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缩颈部的直径,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缩颈部之间能够形成台阶面,所述中间套筒包括安装部与弹性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弹性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所述弹性部相对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内径小于所述弹性部相对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内径,所述弹性部能够弹性扩张以供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弹性部相对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台阶面且阻碍所述插接部脱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之间光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套筒包括卡簧,所述中间套筒内壁开设卡接槽,所述卡簧安装于所述卡接槽中;所述插杆插入所述中间套筒的一端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及缩颈部,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插杆的顶端,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缩颈部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卡簧中间开设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径小于所述中间套筒的内径,所述卡簧开设敞口,所述敞口连通所述插孔与外部空间,所述卡簧具有弹性,当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卡簧外扩,所述插接部能够穿过所述插孔,当所述插杆受到反向拉拔力时,所述卡簧抵接所述台阶面且能够阻碍所述插接部脱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及抵接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杆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所述抵接部包括多个弹片,多个所述弹片环向布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弹片之间设有间隔槽,所述连接套筒能够随所述插杆一同插入所述中间套筒内,多个所述弹片能够弹性收缩以进入所述中间套筒,并且能够弹性扩张抵接于所述中间套筒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及插接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插接部的周壁开设容置槽,所述插杆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中间开设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径,所述卡簧开设敞口,所述敞口连通所述插孔与外部空间,所述卡簧安装于所述容置槽,所述中间套筒内壁开设卡接槽,所述卡簧能够弹性收缩进入所述容置槽并随所述插杆一同插入所述中间套筒;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卡接槽连通时,所述卡簧弹性恢复并伸入所述卡接槽中,所述卡簧能够抵接所述卡接槽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及所述容置槽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并阻碍所述插接部脱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预制结构体沿径向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预制结构体内壁或外壁的边缘,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环向贯通所述安装槽与外部空间,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连接件伸出并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结构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制结构体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其中多个所述安装槽以所述预制结构体的中心点中心对称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76771.0U CN220248268U (zh) | 2023-07-06 | 2023-07-06 | 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76771.0U CN220248268U (zh) | 2023-07-06 | 2023-07-06 | 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48268U true CN220248268U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923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76771.0U Active CN220248268U (zh) | 2023-07-06 | 2023-07-06 | 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48268U (zh) |
-
2023
- 2023-07-06 CN CN202321776771.0U patent/CN2202482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039283A1 (en) | Prefabricated segmental concrete filled tube member, and fabric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 |
US20060228170A1 (en) | Joint equipment for steel reinforcing | |
CN110820545A (zh) |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 | |
CN114182935B (zh) | 超高陡岩质边坡整体脚手架的施工方法 | |
CN220248268U (zh) | 快速拼装筒塔式建筑结构 | |
CN204626393U (zh) | 用于混凝土桩的接桩组件 | |
CN111287538A (zh) | 塔筒 | |
CN210086511U (zh) | 一种建筑用装配式pc墙板预制件 | |
CN215802696U (zh) | 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 | |
CN109057503B (zh) | 一种施工方便的高强度混凝土电杆 | |
CN116220111A (zh) | 一种装配式夹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0453681B (zh) | 钢绞线混凝土桩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1898327U (zh) | 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 | |
CN217839975U (zh) |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 | |
CN208169271U (zh) |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 |
CN111021339A (zh) | 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 | |
CN219011194U (zh) | 一种组合抗剪桩 | |
JP3803413B2 (ja) | コンクリート製柱状構造物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 |
CN212714922U (zh) | 一种连接组件、预制桩及预制桩组合 | |
CN219261902U (zh) | 一种建筑连锁砌块结构 | |
CN211898329U (zh) | 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 | |
CN214660634U (zh) | 一种风电塔筒拉索用悬浮式转向器 | |
CN217150190U (zh) | 受力均匀的预制桩连接结构和整桩结构 | |
CN216892368U (zh) | 一种变径钢筋笼结构 | |
CN114197457B (zh) | 一种钢筋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