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1302U - 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41302U CN220241302U CN202320984008.0U CN202320984008U CN220241302U CN 220241302 U CN220241302 U CN 220241302U CN 202320984008 U CN202320984008 U CN 202320984008U CN 220241302 U CN220241302 U CN 2202413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e sleeve
- groove
- small
- nut
- dia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包括复合套筒,力矩扳手,复合套筒与所述的力矩扳手连接,复合套筒为通孔结构,复合套筒内壁设置有大小管径槽,大管径槽根据型号为3/8的螺母外径进行设计,小管径槽根据型号为1/4的螺母外径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将大小两个套筒合并成一个复合套筒,固定小螺母时使用小管径,固定大螺母时使用大管径,减少了来回更换套筒的时间,达到提高效率的效果,同时有足够时间进行打紧及自检操作,保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铜螺母组装的工装,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
背景技术
在现有市场上,六角螺母的实用性非常高,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螺母,它可以承受较大的外界冲击,对于物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物体变形;六角螺母的应用方面很广,它既可以运用在精细的机械上,例如手表和一些精细的仪器,也可以运用在飞机、汽车等大型物体。
市面上的六角螺母一般会在它的表面踱有一层镍磷,镍磷可以改善六角螺母的摩擦系数,这样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这样六角螺母可以反复安装和拆卸,因此如何更加方便的装配和拆卸六角螺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司在生产出口日本大金空调器的过程中,发现蒸发器管接头铜螺母未打紧,用手可以拧松的现象,存在空气进入系统而造成蚁巢腐蚀泄漏隐患,导致售后投诉隐患。经调查发现员工打螺母岗位在固定螺母时,因有大小不同规格的螺母,每台固定过程中均需要切换与螺母对应大小不同规格的母四方转母六角套筒工装,员工长时间使用手动力矩,操作时又频繁切换套筒,员工劳动强度高且低效,过程中极易导致螺母未打紧的情况,无法保证操作质量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内部结构为固定小螺母时使用小管径,固定大螺母时使用大管径,将大小两个套筒合并成一个复合套筒,便于过程管控,同时也可减少操作过程来回更换套筒的时间,有足够时间进行打紧及自检操作,保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其中:包括复合套筒,力矩扳手,所述的复合套筒与所述的力矩扳手连接,所述的复合套筒为通孔结构,所述复合套筒内壁设置有大小管径槽,所述的大小管径槽为大管径槽和小管径槽,所述的大管径槽的外径长度为型号3/8的螺母外径长度,所述的小管径槽的外径长度为型号为1/4的螺母外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四方槽,所述的四方槽设置于所述复合套筒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合套筒内壁各槽体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所述的四方槽,所述小管径槽,所述的大管径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插销孔,所述的插销孔贯穿所述四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复合套筒是外径为27.5mm,长度为32mm的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大管径槽是外径为22mm,深度为7mm的六角槽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四方槽是外径为9.53mm的四方槽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力矩扳手包括棘轮头,连杆,有效着力线,所述的连杆一端与所述的棘轮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有效着力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驱动四方头,所述的驱动四方头一端与所述的棘轮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复合套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换向拨片,所述的换向拨片设置于所述棘轮头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优化结构设计,将大小两个套筒合并成一个复合套筒,固定小螺母时使用小管径,固定大螺母时使用大管径;便于过程管控,同时也可减少操作过程来回切换套筒的时间,提高效率,有足够时间进行打紧及自检操作;此设计可以减少员工频繁来回切换次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套筒剖面图。
其中:1.复合套筒;2.驱动四方头;3.大管径槽;4.小管径槽;5.四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和2,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包括复合套筒1,力矩扳手,所述的复合套筒1与所述的力矩扳手连接,所述的复合套筒1为通孔结构,所述复合套筒1内壁设置有大小管径槽,所述的大小管径槽为大管径槽和小管径槽,所述的大管径槽3根据型号为3/8的螺母外径进行设计,所述的小管径槽4根据型号为1/4的螺母外径进行设计。
包括四方槽5,所述的四方槽5设置于所述复合套筒1内壁。
所述复合套筒1内壁各槽体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所述的四方槽5,所述小管径槽4,所述的大管径槽3。
包括插销孔,所述的插销孔贯穿所述四方槽5。
所述的复合套筒1是外径为27.5mm,长度为32mm的柱体。
所述的大管径槽3是外径为22mm,深度为7mm的六角槽体。
所述的四方槽5是外径为9.53mm的四方槽体。
所述的力矩扳手包括棘轮头,连杆,有效着力线,所述的连杆一端与所述的棘轮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有效着力线连接。
包括驱动四方头2,所述的驱动四方头2一端与所述的棘轮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复合套筒1连接。
包括换向拨片,所述的换向拨片设置于所述棘轮头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将大小两个套筒合并成一个复合套筒,固定小螺母时使用小管径,固定大螺母时使用大管径,减少了来回更换套筒的时间,达到提高效率的效果,同时有足够时间进行打紧及自检操作,保证质量。
实施案例一:
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包括复合套筒1,力矩扳手,复合套筒1与所述的力矩扳手连接,复合套筒1为通孔结构,复合套筒1内壁设置有大小管径槽,大管径槽3根据型号为3/8的螺母外径进行设计,小管径槽4根据型号为1/4的螺母外径进行设计。
该工装包括四方槽5,所述的四方槽5设置于复合套筒1内壁,复合套筒1内壁各槽体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所述的四方槽5,所述小管径槽4,所述的大管径槽3。
包括插销孔,插销孔贯穿四方槽5。
复合套筒1是外径为27.5mm,长度为32mm的柱体。
大管径槽3是外径为22mm,深度为7mm的六角槽体。
四方槽5是外径为9.53mm的四方槽体。
力矩扳手包括棘轮头,连杆,有效着力线,连杆一端与棘轮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有效着力线连接。
包括驱动四方头2,驱动四方头2一端与棘轮头连接,另一端与复合套筒1连接。
包括换向拨片,换向拨片设置于棘轮头表面。
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为上下为通孔结构,主要由大小管径槽、插销孔、四方槽5构成,大小管径槽的作用是作为大小不同规格螺母的卡槽、插销孔是起四方头与套筒连接固定的作用、四方槽5是驱动四方头2的固定槽。在使用时,先将复合套筒1装配到力矩扳手棘轮头上的驱动四方头2上,在拧下直角快速接头后,然后拧上带封帽的螺母,并用六角扳手先预紧固定管接头的上部六角头,最后用套上复合型套筒的力矩扳手进行扭紧,扭紧固定小型接管螺母时使用套筒的小管径,扭紧固定大型接管螺母时使用套筒的大管径;同样,当需要拆卸螺母时,调动换向拨片,使其反向转动,拆卸小型接管螺母时使用套筒的小管径,拆卸大型接管螺母时使用套筒的大管径。
针对分右螺纹和左螺纹,可作为双向紧固型,当换向拨片1右拨(默认状态)时,固定右螺旋螺母时,能沿顺时针方向拧紧,左螺旋螺母顺时针松动拆卸;当换向拨片处于左拨时,固定右螺旋螺母时,能逆时针方向拧紧,左螺旋螺母逆时针松动拆卸,可有效减少来回更换套筒的时间,达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实施案例二:
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包括复合套筒1,力矩扳手,复合套筒1与所述的力矩扳手连接,复合套筒1为通孔结构,复合套筒1内壁设置有大小管径槽,大管径槽3根据型号为5/8的螺母外径进行设计,小管径槽4根据型号为1/2的螺母外径进行设计。
该工装包括四方槽5,所述的四方槽5设置于复合套筒1内壁,复合套筒1内壁各槽体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所述的四方槽5,所述小管径槽4,所述的大管径槽3。
包括插销孔,插销孔贯穿四方槽5。
力矩扳手包括棘轮头,连杆,有效着力线,连杆一端与棘轮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有效着力线连接。
包括驱动四方头2,驱动四方头2一端与棘轮头连接,另一端与复合套筒1连接。
包括换向拨片,换向拨片设置于棘轮头表面。
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为上下为通孔结构,主要由大小管径槽、插销孔、四方槽5构成,大小管径槽的作用是作为大小不同规格螺母的卡槽、插销孔是起四方头与套筒连接固定的作用、四方槽5是驱动四方头2的固定槽。在使用时,先将复合套筒1装配到力矩扳手棘轮头上的驱动四方头2上,在拧下直角快速接头后,然后拧上带封帽的螺母,并用六角扳手先预紧固定管接头的上部六角头,最后用套上复合型套筒的力矩扳手进行扭紧,扭紧固定小型接管螺母时使用套筒的小管径,扭紧固定大型接管螺母时使用套筒的大管径;同样,当需要拆卸螺母时,调动换向拨片,使其反向转动,拆卸小型接管螺母时使用套筒的小管径,拆卸大型接管螺母时使用套筒的大管径。
针对分右螺纹和左螺纹,可作为双向紧固型,当换向拨片1右拨(默认状态)时,固定右螺旋螺母时,能沿顺时针方向拧紧,左螺旋螺母顺时针松动拆卸;当换向拨片处于左拨时,固定右螺旋螺母时,能逆时针方向拧紧,左螺旋螺母逆时针松动拆卸,可有效减少来回更换套筒的时间,达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能: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主要功能如下:
1、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将大小两个套筒合并成一个复合套筒,固定小螺母时使用小管径,固定大螺母时使用大管径,减少了来回更换套筒的时间,达到提高效率的效果,同时有足够时间进行打紧及自检操作,保证质量。
2、减少员工频繁来回更换次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3、将大小两个套筒合并成一个复合套筒,方便装配、拆卸不同大小型号的螺母,便于过程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套筒,力矩扳手,所述的复合套筒与所述的力矩扳手连接,所述的复合套筒为通孔结构,所述复合套筒内壁设置有大小管径槽,所述的大小管径槽为大管径槽和小管径槽,所述的大管径槽的外径长度为型号3/8的螺母外径长度,所述的小管径槽的外径长度为型号为1/4的螺母外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方槽,所述的四方槽设置于所述复合套筒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套筒内壁各槽体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所述的四方槽,所述小管径槽,所述的大管径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销孔,所述的插销孔贯穿所述四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套筒是外径为27.5mm,长度为32mm的柱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管径槽是外径为22mm,深度为7mm的六角槽体。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方槽是外径为9.53mm的四方槽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力矩扳手包括棘轮头,连杆,有效着力线,所述的连杆一端与所述的棘轮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有效着力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四方头,所述的驱动四方头一端与所述的棘轮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复合套筒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拨片,所述的换向拨片设置于所述棘轮头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84008.0U CN220241302U (zh) | 2023-04-27 | 2023-04-27 | 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84008.0U CN220241302U (zh) | 2023-04-27 | 2023-04-27 | 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41302U true CN220241302U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9226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84008.0U Active CN220241302U (zh) | 2023-04-27 | 2023-04-27 | 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41302U (zh) |
-
2023
- 2023-04-27 CN CN202320984008.0U patent/CN2202413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09909U (zh) | 一种耐候可靠的配用电紧固件 | |
CN210060919U (zh) | 一种夹缝处用扳手装置 | |
CN220241302U (zh) | 一种新型的大小铜螺母复合套筒工装 | |
CN203650364U (zh) | 一种多功能扳手 | |
CN103567959A (zh) | 气缸盖火花塞螺套压装工具 | |
CN202607539U (zh) | 可调节扳手 | |
CN203696858U (zh) |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的外六脚螺栓手动工具 | |
CN202964506U (zh) | 一种内六角螺栓紧固工具 | |
CN212202779U (zh) | 一种新型自攻钻组合螺栓 | |
CN203248489U (zh) | 一种新型螺栓 | |
CN221120613U (zh) | 一种六角面加长高脚螺母 | |
CN209212738U (zh) | 一种具有自攻螺丝的螺柱 | |
CN209970577U (zh) | 一种简易拆装工具 | |
CN206190693U (zh) | 一种变径紧固螺丝 | |
CN211053592U (zh) | 用于安装双头螺栓的辅助工装 | |
CN112975805A (zh) | 一种船舶主机底脚螺栓的拧紧方法 | |
CN201170241Y (zh) | 一种外凸拧紧结构螺柱 | |
CN219685353U (zh) | 一种复合式多功能扳手 | |
CN220740952U (zh) | 一种对接螺栓快速拆卸安装工装 | |
CN204225953U (zh) | 一种接头与机油滤清器的组合结构 | |
CN210859505U (zh) | 活塞杆紧定螺套 | |
CN211053549U (zh) | 一种螺栓拆装扳手 | |
CN221390877U (zh) | 一种用于受限空间下螺栓的安装工具 | |
CN212044418U (zh) | 一种调气门间隙的工装工具 | |
CN219570558U (zh) | 一种具有防盗装置的螺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