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1954U - 电极在线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极在线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31954U CN220231954U CN202321375225.6U CN202321375225U CN220231954U CN 220231954 U CN220231954 U CN 220231954U CN 202321375225 U CN202321375225 U CN 202321375225U CN 220231954 U CN220231954 U CN 2202319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terial taking
- test
- conveying
- buffer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包括电极本体,输送线,输送支架,取放料驱动组件,取放料组件,测试驱动组件,以及测试组件,电极本体包括第一极位、连接于第一极位的绝缘圈、以及设于绝缘圈外径的第二极位;输送支架可滑动安装在输送线上;取放料驱动组件安装在输送支架上;取放料组件设有缓冲元件、以及取料元件,取料元件与缓冲元件连接,缓冲元件用于取料元件取放料时提供缓冲力;测试驱动组件连接于输送支架、并位于取料元件的下侧。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电极的正负极进行接电测试,测试过程较短,效率高,可以直接在线测试,节省设备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极在线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大型成套设备,又称自动化装置。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
电极是用于导电的一种元器件,现有的电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测试,测试过程都是通过人工或半自动的结构逐个进行测试,该测试方式和设备结构效率低。由于电极生产过程中都是大批量生产的,逐个测试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对电极的正负极进行接电测试,测试过程较短,效率高,可以直接在线测试,节省设备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电极在线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包括电极本体,输送线,输送支架,取放料驱动组件,取放料组件,测试驱动组件,以及测试组件,所述电极本体包括第一极位、连接于第一极位的绝缘圈、以及设于绝缘圈外径的第二极位;所述输送支架可滑动安装在输送线上;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安装在输送支架上;所述取放料组件设有缓冲元件、以及取料元件,所述取料元件与缓冲元件连接,所述缓冲元件用于取料元件取放料时提供缓冲力;所述测试驱动组件连接于输送支架、并位于取料元件的下侧;所述测试组件包括连接于测试驱动组件的测试治具,所述测试治具上设有测试槽,所述测试槽用于放置电极本体,所述测试槽的槽底处设有第一接触元件,所述测试槽的槽壁处设有第二接触元件,所述第一接触元件用于接触第一极位,所述第二接触元件用于接触第二极位;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取料元件将电极本体抓取放置到测试槽上,并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驱动取料元件将电极本体压紧在测试槽,以使得第一接触元件与第一极位接触、第二接触元件与第二极位接触。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输送线包括输送型材、安装在输送型材上的输送螺杆和输送导轨、以及安装在输送型材上并与输送螺杆驱动连接的输送电机,所述输送支架可滑动安装在输送导轨上,所述输送支架与输送螺杆连接,所述输送电机用于驱动输送螺杆带动输送支架沿输送导轨移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输送支架包括连接架、传动安装架、以及底架,所述连接架与传动安装架连接,所述底架安装在传动安装架的一端,所述连接架与输送线连接,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安装在传动安装架上,所述测试驱动组件安装在底架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连接于驱动电机的取料螺杆、安装在输送支架并位于取料螺杆两侧的取料导轨、以及可滑动安装在取料导轨上并与取料螺杆连接的取料滑动座,所述取放料组件安装在取料滑动座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取料滑动座上安装有电磁阀和负压控制器,所述电磁阀与负压控制器连接,所述负压控制器与取料元件连接;所述取料元件均布有多组,所述缓冲元件和测试槽的数量与取料元件的数量相同。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缓冲元件包括缓冲固定座、缓冲滑块、缓冲滑动座、以及缓冲连杆,所述缓冲连杆的一端穿过缓冲固定座、并与缓冲滑动座连接,所述缓冲滑动座可滑动安装在缓冲滑块上,所述缓冲滑块安装在取放料驱动组件上,所述缓冲连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用于缓冲固定座与缓冲滑动座之间提供缓冲力。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取料元件包括弹性取料杆、以及连接于弹性取料杆一端的取料吸盘,所述弹性取料杆安装在缓冲滑动座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缓冲滑动座上安装有压紧限位座,所述压紧限位座开设有取料腔,所述压紧限位座位于取料腔的外周设有压紧面,所述弹性取料杆的一端伸入取料腔内,所述取料吸盘的一端伸出取料腔外,所述压紧面用于将输送过程中的电极本体压紧在测试槽内,并使得第一接触元件与第一极位接触、第二接触元件与第二极位接触。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测试驱动组件包括测试滑轨、可滑动连接于测试滑轨的测试滑动座、以及用于驱动测试滑动座沿测试滑轨滑动的测试驱动元件,所述测试治具安装在测试滑动座的一端;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测试滑轨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连接于滑轨,所述滑块的一面连接于输送支架,所述滑轨的一面连接于测试滑动座,所述测试驱动元件安装在输送支架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测试治具包括治具底座、以及安装在治具底座表面的治具面板,所述测试槽设于治具面板的表面,所述治具底座对应测试槽开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用于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接线。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接触元件包括有至少一个的接触探针,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包括接触弧槽,所述接触弧槽位于测试槽内,所述接触弧槽的内径尺寸小于测试槽的接触槽的内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的取料测试结构,本实用新型将测试结构直接集成在取料输送上,在取料输送过程中实现在线测试,不需要设置多余的工位,通过取放料驱动组件驱动取放料组件将电极本体抓取放入到测试组件上,通过测试组件进行测试,在测试的同时,输送线带动测试过程中整个结构输送,当输送到指定位置时已完成测试,采用对电极的正负极进行接电测试,测试过程较短,效率高,可以直接在线测试,节省设备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测试组件包括连接于测试驱动组件的测试治具,所述测试治具上设有测试槽,所述测试槽用于放置电极本体,所述测试槽的槽底处设有第一接触元件,所述测试槽的槽壁处设有第二接触元件,所述第一接触元件用于接触第一极位,所述第二接触元件用于接触第二极位;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取料元件将电极本体抓取放置到测试槽上,并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驱动取料元件将电极本体压紧在测试槽,以使得第一接触元件与第一极位接触、第二接触元件与第二极位接触;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将电极本体压紧,压紧过程中取料元件具有缓冲元件,不会对电极本体造成损伤,同时也保证了接触导电测试,测试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极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极在线测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极在线测试装置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电极在线测试装置测试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电极在线测试装置测试部分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电极在线测试装置测试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电极本体1、第一极位11、绝缘圈12、第二极位13;
输送线2、输送型材21、输送螺杆22、输送导轨23、输送电机24;
输送支架3、连接架31、传动安装架32、底架33;
取放料驱动组件4、驱动电机41、取料螺杆42、取料导轨43、取料滑动座44、电磁阀441、负压控制器442;
取放料组件5、缓冲元件51、缓冲固定座511、缓冲滑块512、缓冲滑动座513、缓冲连杆514、缓冲弹簧515、压紧限位座516、取料腔5161、压紧面5162、取料元件52、弹性取料杆521、取料吸盘522;
测试驱动组件6、测试滑轨61、滑轨611、滑块612、测试滑动座62、测试驱动元件63;
测试组件7、测试治具71、治具底座711、接线槽7111、治具面板712、测试槽72、第一接触元件721、接触探针7211、第二接触元件722、接触弧槽72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涉及了一种电极在线测试装置,设置了电极本体1,输送线2,输送支架3,取放料驱动组件4,取放料组件5,测试驱动组件6,以及测试组件7,所述电极本体1包括第一极位11、连接于第一极位11的绝缘圈12、以及设于绝缘圈12外径的第二极位13;所述输送支架3可滑动安装在输送线2上;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4安装在输送支架3上;所述取放料组件5设有缓冲元件51、以及取料元件52,所述取料元件52与缓冲元件51连接,所述缓冲元件51用于取料元件52取放料时提供缓冲力;所述测试驱动组件6连接于输送支架3、并位于取料元件52的下侧;在取料输送过程中实现在线测试,不需要设置多余的工位,通过取放料驱动组件4驱动取放料组件5将电极本体1抓取放入到测试组件7上,通过测试组件7进行测试,在测试的同时,输送线2带动测试过程中整个结构输送。
参阅图2所示,输送线2包括输送型材21、安装在输送型材21上的输送螺杆22和输送导轨23、以及安装在输送型材21上并与输送螺杆22驱动连接的输送电机24,所述输送支架3可滑动安装在输送导轨23上,所述输送支架3与输送螺杆22连接,所述输送电机24用于驱动输送螺杆22带动输送支架3沿输送导轨23移动,采用电机、螺杆和导轨配合实现直线传动,实现输送的动力;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螺杆更换为同步轮配合同步带,或采用直线电机也同样可以实现直线传动功能。
输送支架3包括连接架31、传动安装架32、以及底架33,所述连接架31与传动安装架32连接,所述底架33安装在传动安装架32的一端,所述连接架31与输送线2连接,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4安装在传动安装架32上,所述测试驱动组件6安装在底架33上,具体是传动安装架32具有加强筋用于配合连接架31和底架33的安装,加强结构的稳定性,在取放料驱动组件4和测试驱动组件6的安装。
参阅图3所示,取放料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连接于驱动电机41的取料螺杆42、安装在输送支架3并位于取料螺杆42两侧的取料导轨43、以及可滑动安装在取料导轨43上并与取料螺杆42连接的取料滑动座44,所述取放料组件5安装在取料滑动座44上,具体采用驱动组件配合取料螺杆42和取料导轨43直线驱动,实现了直线驱动,同样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螺杆更换为同步轮配合同步带,或采用直线电机也同样可以实现直线传动功能。
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为,取料滑动座44上安装有电磁阀441和负压控制器442,所述电磁阀441与负压控制器442连接,所述负压控制器442与取料元件52连接;所述取料元件52均布有多组,所述缓冲元件51和测试槽的数量与取料元件52的数量相同;通过电磁阀441用于控制取料元件52进行取放料,负压控制器442用于负压控制和检测取料元件52上是否吸附有电极本体1,而且设置多组方便实现多位控制,在多组时当检测有不良是可以单独电磁阀441和负压控制器442进行控制和检测,自动化程度高。
参阅图9所示,缓冲元件51包括缓冲固定座511、缓冲滑块512、缓冲滑动座513、以及缓冲连杆514,所述缓冲连杆514的一端穿过缓冲固定座511、并与缓冲滑动座513连接,所述缓冲滑动座513可滑动安装在缓冲滑块上,所述缓冲滑块512安装在取放料驱动组件4上,所述缓冲连杆514上套设有缓冲弹簧515,所述缓冲弹簧515用于缓冲固定座511与缓冲滑动座513之间提供缓冲力,通过缓冲弹簧515用于缓冲滑动座513作为缓冲力,提高缓冲稳定性,在取料和压紧测试过程中提供缓冲力。
取料元件52包括弹性取料杆521、以及连接于弹性取料杆521一端的取料吸盘522,所述弹性取料杆521安装在缓冲滑动座上;
缓冲滑动座513上安装有压紧限位座516,所述压紧限位座516开设有取料腔5161,所述压紧限位座516位于取料腔5161的外周设有压紧面5162,所述弹性取料杆521的一端伸入取料腔5161内,所述取料吸盘522的一端伸出取料腔5161外,所述压紧面5162用于将输送过程中的电极本体1压紧在测试槽内,并使得第一接触元件与第一极位11接触、第二接触元件与第二极位13接触;在测试过程中,压紧限位座516在取放料驱动组件4的作用下,带动压紧限位座516下移,并通过压紧面5162将电极本体1压紧,保证接触稳定性。
参阅图6~图7所示,测试驱动组件6包括测试滑轨61、可滑动连接于测试滑轨61的测试滑动座62、以及用于驱动测试滑动座62沿测试滑轨61滑动的测试驱动元件63,所述测试治具安装在测试滑动座62的一端;进一步改进为,测试滑轨61包括滑轨611和滑块612,所述滑块612可滑动连接于滑轨611,所述滑块612的一面连接于输送支架3,所述滑轨611的一面连接于测试滑动座62,所述测试驱动元件63安装在输送支架3上;通过滑轨611和滑块612配合实现直线滑动,在测试驱动元件63的作用下,驱动测试滑动座62滑动,从而带动测试治具在取料元件52下方活动,当测试治具位于取料元件52下方时,以便交替测试取放料;当取料元件52避开取料元件52时,取料元件52在料盘上取料和放料。
测试组件7包括连接于测试驱动组件6的测试治具71,所述测试治具71上设有测试槽72,所述测试槽72用于放置电极本体1,所述测试槽72的槽底处设有第一接触元件721,所述测试槽72的槽壁处设有第二接触元件722,所述第一接触元件721用于接触第一极位11,所述第二接触元件722用于接触第二极位13;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取料元件52将电极本体1抓取放置到测试槽72上,并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4驱动取料元件52将电极本体1压紧在测试槽72,以使得第一接触元件721与第一极位11接触、第二接触元件722与第二极位13接触;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将电极本体1压紧,压紧过程中取料元件52具有缓冲元件51,不会对电极本体1造成损伤,同时也保证了接触导电测试,测试稳定。
测试治具71包括治具底座711、以及安装在治具底座711表面的治具面板712,所述测试槽72设于治具面板712的表面,所述治具底座711对应测试槽开设有接线槽7111,所述接线槽7111用于第一接触元件721和第二接触元件722接线,设置治具面板712并且可拆卸更换,以便针对不同大小尺寸的电极本体1进行测试。
第一接触元件721包括有至少一个的接触探针7211,所述第二接触元件722包括接触弧槽7221,所述接触弧槽7221位于测试槽72内,所述接触弧槽7221的内径尺寸小于测试槽72的接触槽的内径尺寸,本实施例中,接触探针7211一般设置有两个以上,防止单个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将第二接触元件722设置为接触弧槽7221进行接触导电,接触第二接触位时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将测试结构直接集成在取料输送上,在取料输送过程中实现在线测试,不需要设置多余的工位,通过取放料驱动组件4驱动取放料组件5将电极本体1抓取放入到测试组件7上,通过测试组件7进行测试,在测试的同时,输送线2带动测试过程中整个结构输送,当输送到指定位置时已完成测试,采用对电极的正负极进行接电测试,测试过程较短,效率高,可以直接在线测试,节省设备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包括第一极位、连接于第一极位的绝缘圈、以及设于绝缘圈外径的第二极位;
输送线,
输送支架,所述输送支架可滑动安装在输送线上;
取放料驱动组件,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安装在输送支架上;
取放料组件,所述取放料组件设有缓冲元件、以及取料元件,所述取料元件与缓冲元件连接,所述缓冲元件用于取料元件取放料时提供缓冲力;
测试驱动组件,所述测试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于输送支架、并位于取料元件的下侧;
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包括连接于测试驱动组件的测试治具,所述测试治具上设有测试槽,所述测试槽用于放置电极本体,所述测试槽的槽底处设有第一接触元件,所述测试槽的槽壁处设有第二接触元件,所述第一接触元件用于接触第一极位,所述第二接触元件用于接触第二极位;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取料元件将电极本体抓取放置到测试槽上,并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取料元件将电极本体压紧在测试槽,以使得第一接触元件与第一极位接触、第二接触元件与第二极位接触;
所述缓冲元件包括缓冲固定座、缓冲滑块、缓冲滑动座、以及缓冲连杆,所述缓冲连杆的一端穿过缓冲固定座、并与缓冲滑动座连接,所述缓冲滑动座可滑动安装在缓冲滑块上,所述缓冲滑块安装在取放料驱动组件上,所述缓冲连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用于缓冲固定座与缓冲滑动座之间提供缓冲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包括输送型材、安装在输送型材上的输送螺杆和输送导轨、以及安装在输送型材上并与输送螺杆驱动连接的输送电机,所述输送支架可滑动安装在输送导轨上,所述输送支架与输送螺杆连接,所述输送电机用于驱动输送螺杆带动输送支架沿输送导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支架包括连接架、传动安装架、以及底架,所述连接架与传动安装架连接,所述底架安装在传动安装架的一端,所述连接架与输送线连接,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安装在传动安装架上,所述测试驱动组件安装在底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料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连接于驱动电机的取料螺杆、安装在输送支架并位于取料螺杆两侧的取料导轨、以及可滑动安装在取料导轨上并与取料螺杆连接的取料滑动座,所述取放料组件安装在取料滑动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滑动座上安装有电磁阀和负压控制器,所述电磁阀与负压控制器连接,所述负压控制器与取料元件连接;所述取料元件均布有多组,所述缓冲元件和测试槽的数量与取料元件的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元件包括弹性取料杆、以及连接于弹性取料杆一端的取料吸盘,所述弹性取料杆安装在缓冲滑动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滑动座上安装有压紧限位座,所述压紧限位座开设有取料腔,所述压紧限位座位于取料腔的外周设有压紧面,所述弹性取料杆的一端伸入取料腔内,所述取料吸盘的一端伸出取料腔外,所述压紧面用于将输送过程中的电极本体压紧在测试槽内,并使得第一接触元件与第一极位接触、第二接触元件与第二极位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驱动组件包括测试滑轨、可滑动连接于测试滑轨的测试滑动座、以及用于驱动测试滑动座沿测试滑轨滑动的测试驱动元件,所述测试治具安装在测试滑动座的一端;
所述测试滑轨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连接于滑轨,所述滑块的一面连接于输送支架,所述滑轨的一面连接于测试滑动座,所述测试驱动元件安装在输送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治具包括治具底座、以及安装在治具底座表面的治具面板,所述测试槽设于治具面板的表面,所述治具底座对应测试槽开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用于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接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包括有至少一个的接触探针,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包括接触弧槽,所述接触弧槽位于测试槽内,所述接触弧槽的内径尺寸小于测试槽的接触槽的内径尺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75225.6U CN220231954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电极在线测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75225.6U CN220231954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电极在线测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31954U true CN220231954U (zh) | 2023-12-22 |
Family
ID=89175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75225.6U Active CN220231954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电极在线测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31954U (zh) |
-
2023
- 2023-05-31 CN CN202321375225.6U patent/CN2202319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792916U (zh) | 一种进厂检验用铁氧体磁瓦检测装置 | |
CN108500616B (zh) | 一种声控精密电机全自动装配系统 | |
CN220231954U (zh) | 电极在线测试装置 | |
CN107464915B (zh) | 一种电芯整形设备 | |
CN210837814U (zh) | 电池自动压盖机 | |
CN116718863A (zh) | 电极在线测试装置 | |
CN208888316U (zh) | 一种测试工装及相关测试设备 | |
CN208066796U (zh) | 一种led日光灯自动检测以及不良品排除机构 | |
CN220231887U (zh) | 电极在线测试设备 | |
CN210467769U (zh) | 光伏组件绝缘耐压测试装置 | |
CN220866593U (zh) | 一种直角折弯面光源及加工设备 | |
CN220042561U (zh) | 一种插端子自动机 | |
CN116643114A (zh) | 电极在线测试设备 | |
CN209035920U (zh) | 一种pcb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 |
CN217589031U (zh) | 一种电芯模组固定装置 | |
CN209642025U (zh) | 一种高效的端子压接装置 | |
CN219143049U (zh) | 一种电池托盘辊压测试设备 | |
CN207309343U (zh) | 雨刮电机涡轮箱自动装配机 | |
CN221020506U (zh) | 一种平板凸轮加工机器人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220650694U (zh) | 一种马达性能检测设备 | |
CN216051967U (zh) | 一种平板式电子产品柔性测试装置 | |
CN219302293U (zh) | 一种新型半导体设备芯片外观不良识别设备装置 | |
CN216485345U (zh) | 一种高压测试装置以及系统 | |
CN218601336U (zh) | 控制器压紧端口插入设备 | |
CN108957312B (zh) | 一种万能断路器大电流特性测试工位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Room 103, Building 12, No. 6 East Second Lane, Xiegang Square Middle Road, Xieg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jia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03, Building 12, No. 6 East Second Lane, Xiegang Square Middle Road, Xieg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GUAN JIA ELECTRONIC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