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4829U - 一种沥青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4829U
CN220224829U CN202321395882.7U CN202321395882U CN220224829U CN 220224829 U CN220224829 U CN 220224829U CN 202321395882 U CN202321395882 U CN 202321395882U CN 220224829 U CN220224829 U CN 220224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halt
oil
storage tank
tank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58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根祥
张圣华
杨春峰
李亚召
王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Jintu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yang Jintu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yang Jintu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yang Jintu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58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4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4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4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输送系统,属于沥青输送技术领域,其中,一种沥青输送系统,包括具有进、出料口的沥青存储罐和沥青加热室,所述沥青存储罐上设有用于可直接对沥青存储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沥青存储罐的出料口上设有用于将沥青储存罐内的沥青抽出的保温沥青泵,所述保温沥青泵上设有用于使保温沥青泵抽出的沥青输送至沥青加热室内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内设有用于可直接对输送管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加热带。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可直接对沥青存储罐内的沥青进行直接,不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约了大量的能源,降低了企业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沥青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沥青是应用广泛的防水材料和防腐材料,主要应用于屋面、地面、地下结构的防水,木材、钢材的防腐。沥青还是道路工程中应用广泛的路面结构胶结材料,它与不同组成的矿质材料按比例配合后可以建成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高速公路应用较为广泛。
目前广泛使用的液体沥青输送包括沥青存储罐和沥青加热室,沥青存储罐与沥青加热室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输送管上串联设置有沥青输送泵,这种沥青输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沥青容易因长距离输送而冷却固化,增加了管道堵塞现象的发生,降低了工作效率。
授权公告号为CN218209024U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液体沥青用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通过在沥青存储罐上设置第一加热管和在输送管上设有第二加热管,在沥青输送的过程中持续对沥青加热,避免了因沥青长距离输送而冷却固化,不仅减小了输送管堵塞的现象,而且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
上述的输送系统虽然可以使沥青在输送的过程不会冷却固化,但是,由于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分别设置在沥青存储罐和输送管的外部,在对两者内部的沥青进行加热时,首先需要使沥青存储罐和输送管变热才能实现对其两者内部的沥青进行加热,因此会消耗大量的热量,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沥青输送的过程中,对沥青加热时会消耗大量的热量,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沥青输送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输送系统,包括具有进、出料口的沥青存储罐和沥青加热室,所述沥青存储罐上设有用于可直接对沥青存储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沥青存储罐的出料口上设有用于将沥青储存罐内的沥青抽出的保温沥青泵,所述保温沥青泵上设有用于使保温沥青泵抽出的沥青输送至沥青加热室内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内设有用于可直接对输送管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加热带。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在沥青存储罐内的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两端分别伸出至沥青存储罐外,所述输油管的一端设有用于向输油管内提供热油的热油罐,另一端设有用于接收在沥青存储罐内换热后的油的冷油罐,所述沥青存储罐与冷油罐之间的输油管上设有用于将换热后的油抽入至冷油罐内的第一抽油泵,所述冷油罐上设有用于将冷油罐内的冷油排出的出油管。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管的一端设有用于对冷油进行快速加热的热油池,所述出油管上设有用于将冷油罐内的冷油输送至热油池内的第二抽油泵,所述热油池通过连接管与热油罐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抽油泵,以将热油池内的热油输送至热油罐内,以此实现对沥青存储罐内的沥青进行持续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输油管在沥青存储罐内呈螺旋状布置,以此保证能够充分对沥青存储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加热室上设有用于使沥青加热室内的沥青排出的出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加热室的下方设有可将沥青加热室向上举升的举升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装置为剪刀式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可直接对沥青存储罐内的沥青进行直接,不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约了大量的能源,降低了企业成本。
2、通过设置加热带可直接对输送管内的沥青进行加热,进而避免了沥青在输送的过程中冷却固化,从而不会因沥青冷却固化对输送管道造成堵塞。
3、 通过设置剪刀式升降机,可将沥青加热室向上举升,由于出料管是固连在沥青加热室上因此也会随之上升,进而可将沥青输送至不同高度的位置上。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沥青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沥青输送系统中输油管布置在沥青存储罐中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沥青输送系统中沥青存储罐与沥青加热室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沥青存储罐;2、沥青加热室;3、输油管;4、热油罐;5、冷油罐;6、第一抽油泵;7、出油管;8、热油池;9、第二抽油泵;10、连接管;11、第三抽油泵;12、保温沥青泵;13、输送管;14、加热带;15、出料管;16、剪刀式升降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可以对沥青存储罐内的沥青进行直接加热,以及通过加热带直接对输送管内的沥青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中的加热方式相比,本申请对沥青加热的方式不会消耗大量的热量,进而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在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下面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沥青输送系统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沥青输送系统,包括具有进、出料口的沥青存储罐1和沥青加热室2,沥青自进料口进入至沥青存储罐1内,并从沥青存储罐1的出料口排出,为避免沥青在输送的过程中冷却固化,在沥青存储罐1上设有用于可直接对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下面将对加热装置进行进一步地的详细描述。
具体地,可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包括设在沥青存储罐1内的输油管3,输油管3的两端分别伸出至沥青存储罐1外,输油管3的一端设有用于向输油管3内提供热油的热油罐4,输油管3的一端与热油罐4的出油口固连,以使热油罐4中的热油能够进入至输油管3中,另一端设有用于接收在沥青存储罐1内换热后的油的冷油罐5,输油管3的另一端固连在冷油罐5上,以使经过沥青存储罐1的油能够通过输油管3进入至冷油罐5中,沥青存储罐1与冷油罐5之间的输油管3上设有用于将换热后的油抽入至冷油罐5内的第一抽油泵6,冷油罐5上设有用于将冷油罐5内的冷油排出的出油管7。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为使得输油管3能够充分的对沥青进行加热,输油管3在沥青存储罐1内呈螺旋状布置,以此保证能够充分对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进行加热。
在需要对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进行加热时,启动第一抽油泵6,第一抽油泵6通过输油管3可将热油罐4内的热油抽出,抽出的热油经过沥青存储罐1在输油管3的导热作用下可对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由于输油管3内的油温高于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的温度,因此可对沥青进行一个换热的过程,输油管3内的油与沥青换热后,沥青温度变高,输油管3内的油温降低,在第一抽油泵6的作用下,使降温后的油进入至冷油罐5中,以此实现对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目的。通过该方式可直接对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中从外部对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加热相比,通过输油管3对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方式,可直接从沥青存储罐1的内部对沥青进行加热,不会对热量不会造成浪费,进而降低了能源消耗,降低了企业成本。
为了实现对油的循环使用,在出油管7的一端设有用于对冷油进行快速加热的热油池8,出油管7上设有用于将冷油罐5内的冷油输送至热油池8内的第二抽油泵9,热油池8通过连接管10与热油罐4连接,连接管10上设有第三抽油泵11,以将热油池8内的热油输送至热油罐4内,以此实现对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进行持续加热。
进入至冷油罐5内的冷油通过第二抽油泵9和出油管7可将冷油罐5内的冷油输送至热油池8内,热油池8对冷油进行快速加热,使油温达到一定的温度进行使用,热油池8与热油罐4通过连接管10固连,在第三抽油泵11的作用下可将热油池8内的热油抽入至热油罐4内进行使用。
在需要将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输送至沥青加热室2内时,沥青存储罐1的出料口上设有用于将沥青储存罐1内的沥青抽出的保温沥青泵12,保温沥青泵12上设有用于使保温沥青泵12抽出的沥青输送至沥青加热室2内的输送管13,保温沥青泵12可将沥青存储罐1内的沥青抽出并通过输送管13输送至沥青加热室2内。
为避免沥青在输送管13内冷却固化,可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示,输送管13内设有用于可直接对输送管13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加热带14,加热带14可对位于输送管13内的沥青进行加热,避免沥青冷却固化。
沥青加热室2上设有用于使沥青加热室2内的沥青排出的出料管15,出料管15可以将沥青加热室内的沥青排出。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出料管15可以将沥青输送至不同高度的位置上,沥青加热室2的下方设有可将沥青加热室2向上举升的举升装置,举升装置为剪刀式升降机16,剪刀式升降机16可以将沥青加热室2举升到不同高度,进而使得出料管15也处于不同的高度,为了使得沥青加热室2的向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管13为沥青橡胶软管。
需要说明地是,热油池具体是如何对冷油进行加热且能保证热油及时的被送入至热油罐内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次,第一抽油泵、第二抽油泵、第三抽油泵和保温沥青泵的具体结构功能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另外,加热带的具体结构功能以及加热带具体是如何安装在输送管内部的为常规技术手段,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最后,沥青输送系统通过外接的控制柜(图中未显示)进行控制,以此保证整个沥青输送系统的运行,该控制柜的具体结构功能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剪刀式升降机的具体结构功能以及剪刀式升降机具体是如何安装在沥青加热室的下方并将沥青加热室举升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宽度”、 “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
另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Claims (7)

1.一种沥青输送系统,包括具有进、出料口的沥青存储罐和沥青加热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存储罐上设有用于可直接对沥青存储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沥青存储罐的出料口上设有用于将沥青储存罐内的沥青抽出的保温沥青泵,所述保温沥青泵上设有用于使保温沥青泵抽出的沥青输送至沥青加热室内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内设有用于可直接对输送管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加热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在沥青存储罐内的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两端分别伸出至沥青存储罐外,所述输油管的一端设有用于向输油管内提供热油的热油罐,另一端设有用于接收在沥青存储罐内换热后的油的冷油罐,所述沥青存储罐与冷油罐之间的输油管上设有用于将换热后的油抽入至冷油罐内的第一抽油泵,所述冷油罐上设有用于将冷油罐内的冷油排出的出油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的一端设有用于对冷油进行快速加热的热油池,所述出油管上设有用于将冷油罐内的冷油输送至热油池内的第二抽油泵,所述热油池通过连接管与热油罐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抽油泵,以将热油池内的热油输送至热油罐内,以此实现对沥青存储罐内的沥青进行持续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在沥青存储罐内呈螺旋状布置,以此保证能够充分对沥青存储罐内的沥青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加热室上设有用于使沥青加热室内的沥青排出的出料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沥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加热室的下方设有可将沥青加热室向上举升的举升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沥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为剪刀式升降机。
CN202321395882.7U 2023-06-03 2023-06-03 一种沥青输送系统 Active CN220224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5882.7U CN220224829U (zh) 2023-06-03 2023-06-03 一种沥青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5882.7U CN220224829U (zh) 2023-06-03 2023-06-03 一种沥青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4829U true CN220224829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9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5882.7U Active CN220224829U (zh) 2023-06-03 2023-06-03 一种沥青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4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2378U (zh) 一种油田污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20224829U (zh) 一种沥青输送系统
CN210766251U (zh) 一种新能源结构的沥青大型加热罐
CN209211202U (zh) 一种桥面监控除冰系统
CN107010993B (zh) 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降温系统
CN107083985A (zh) 一种金矿井下降温系统
CN107227672A (zh) 沥青拌合站余热再利用系统
CN107576095A (zh) 综合管廊污水废热回收系统
CN206887699U (zh) 一种以lng天然气为燃料的沥青拌合站装置
CN209212280U (zh) 一种深井矿山降温系统
CN201593404U (zh) 热采油井生物燃料节能加热装置
CN108308041B (zh) 一种多功能养殖系统
CN207760045U (zh) 一种用于不溶性硫磺制备的冷却装置
CN206572800U (zh) 一种煤气化co2载气节能系统
CN216614522U (zh) 一种沥青加热装置
CN206152782U (zh) 一种改性沥青生产设备
CN205473843U (zh) 一种节能高效高炉水力冲渣系统
CN205245190U (zh) 方便排渣的焙烧窑出料系统
CN201944550U (zh) 用于液体沥青循环及输送的系统装置
CN115872796B (zh) 一种用于有机肥发酵生产的温度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3173221U (zh) 沥青混凝土余热回收装置
CN205035120U (zh) 一种矿井高温三灰水井下冷却软化再生系统
CN214061213U (zh) 挤出式热熔划线机及其保温装置
CN210561595U (zh) 一种蠕变交互损伤作用的沥青混合装置
CN206857561U (zh) 一种液压驱动转载机液压滚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