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4504U - 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4504U
CN220214504U CN202321233797.0U CN202321233797U CN220214504U CN 220214504 U CN220214504 U CN 220214504U CN 202321233797 U CN202321233797 U CN 202321233797U CN 220214504 U CN220214504 U CN 220214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spray
air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337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举
王常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yi S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yi S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yi S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yi S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337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4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4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4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管,两个所述导管的内部均安装有催化分解机构,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两个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排气管相连通,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喷淋过滤组件。该实用新型通过外壳对装置进行安装支撑,先启动进气组件将VOC废气排入外壳的内部,然后废气经过喷淋过滤组件将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沉积处理,实现预净化,并且喷淋过滤组件中的水分实现循环过滤使用,然后处理后的废气经过喷淋过滤组件排入外壳的内部,并分别进入两个导管的内部,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提升光解效率,分解彻底,并且实现循环利用水,降低水资源浪费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企业的迅猛崛起,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其中,VOC废气污染逐渐得到关注VOC是一类低沸点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常见的是用于工业溶剂的芳香烃、醇类、酯类和醛类。多数的VOC有毒、有恶臭、设置有致癌性,对人体和环境产生。
经过检索,申请号为202022567598.6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和紫外光源组件,壳体内设置有过滤池,壳体一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壳体另一侧壁开设有排气口,过滤池内底部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导流板内部空腔通过通孔与外部连通,导流板通过进气管与进气口连接,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泵;壳体内沿进气口至排气口依次设置有多个光催化网,相邻的两个光催化网之间设有紫外光源组件。如上所述,该实用新型的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VOC废气污染,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极大的伤害的问题,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的光解装置通过竖向间隔排列催化网和紫外线光源,导致对气流的光解效率低,气流通过量大导致分解效果不彻底,并且过滤方式水流无法循环使用,浪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管,两个所述导管的内部均安装有催化分解机构,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两个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排气管相连通,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喷淋过滤组件,所述外壳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与喷淋过滤组件相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喷淋过滤组件包括喷淋筒、多级过滤芯板、引流管、水泵、回流管和组合喷淋头,所述喷淋筒固定安装至外壳的内部,所述多级过滤芯板的外侧固定安装至喷淋筒的内部,所述水泵固定安装至外壳上,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引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并与喷淋筒的内部连通固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回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的底端向下依次穿过外壳和喷淋筒的内部并且与组合喷淋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气泵、逆止阀和进气管,所述气泵固定安装至外壳上,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逆止阀固定连接,所述逆止阀的另一端与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的内部并与喷淋筒的内部连通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气管的外侧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分流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催化分解机构包括紫外线灯管和等距离排列的光催化板,所述紫外线灯管固定安装至导管的内部,所述光催化板等距离安装至紫外线灯管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喷淋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外侧开设有均流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通过喷料过滤组件配合两个催化分解机构配合使用,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提升光解效率,分解彻底,并且实现循环利用水,降低水资源浪费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外壳;2、导管;3、催化分解机构;31、紫外线灯管;32、光催化板;4、排气管;5、喷淋过滤组件;51、喷淋筒;511、导流管;512、均流孔;52、多级过滤芯板;53、引流管;54、水泵;55、回流管;56、组合喷淋头;6、进气组件;61、气泵;62、逆止阀;63、进气管;631、分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管2,两个导管2的内部均安装有催化分解机构3,外壳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4,两个导管2的一端与排气管4相连通,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喷淋过滤组件5,外壳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组件6,进气组件6与喷淋过滤组件5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外壳1对装置进行安装支撑,先启动进气组件6将VOC废气排入外壳1的内部,然后废气经过喷淋过滤组件5将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沉积处理,实现预净化,并且喷淋过滤组件5中的水分实现循环过滤使用,然后处理后的废气经过喷淋过滤组件5排入外壳1的内部,并分别进入两个导管2的内部,通过导管2内部的催化分解机构3对废气多次双通道进行光解净化,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提升光解效率,分解彻底,并且实现循环利用水,降低水资源浪费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解装置通过竖向间隔排列催化网和紫外线光源,导致对气流的光解效率低,气流通过量大导致分解效果不彻底,并且过滤方式水流无法循环使用,浪费较大的问题。
请参阅图2与图4,其中:喷淋过滤组件5包括喷淋筒51、多级过滤芯板52、引流管53、水泵54、回流管55和组合喷淋头56,喷淋筒51固定安装至外壳1的内部,多级过滤芯板52的外侧固定安装至喷淋筒51的内部,水泵54固定安装至外壳1上,水泵54的输入端与引流管53固定连接,引流管53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并与喷淋筒51的内部连通固定,水泵54的输出端与回流管55固定连接,回流管55的底端向下依次穿过外壳1和喷淋筒51的内部并且与组合喷淋头56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废气进入喷淋筒51先启动水泵54带动喷淋筒51内部的水流循环,通过引流管53吸出水流,并通过回流管55和组合喷淋头56喷洒而出对废气进行沉降净化,并且通过多级过滤芯板52将水流进行分级过滤,实现循环,并且在使用一段实现后,多级过滤芯板52的过滤的污垢进行排出,然后在进行加水,以实现节约用水的优点。
请参阅图2,其中:进气组件6包括气泵61、逆止阀62和进气管63,气泵61固定安装至外壳1上,气泵61的输出端与逆止阀62固定连接,逆止阀62的另一端与进气管63固定连接,进气管63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的内部并与喷淋筒51的内部连通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启动气泵61将废气通过逆止阀62和进气管63将废气注入喷淋筒51的内部,通过逆止阀62避免废气和水汽回流。
请参阅图2,其中,进气管63的外侧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分流孔631。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分流孔631使得进入的废气均匀分散,保证良好的沉降效果。
请参阅图2与图3,其中:催化分解机构3包括紫外线灯管31和等距离排列的光催化板32,紫外线灯管31固定安装至导管2的内部,光催化板32等距离安装至紫外线灯管31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启动紫外线灯管31配合等距离排列的光催化板32对通过的废气进行多段持续分解,保证分解效果和提升处理效率。
请参阅图2,其中:喷淋筒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511,导流管511的外侧开设有均流孔512。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导流管511配合均流孔512使得沉降后的废气均匀的流向两个导管2内部,实现废气分流,配合两个紫外线灯管31和等距离排列的光催化板32,实现对废气的高效和彻底的光解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管(2),两个所述导管(2)的内部均安装有催化分解机构(3),所述外壳(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4),两个所述导管(2)的一端与排气管(4)相连通,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喷淋过滤组件(5),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组件(6),所述进气组件(6)与喷淋过滤组件(5)相配合;
所述喷淋过滤组件(5)包括喷淋筒(51)、多级过滤芯板(52)、引流管(53)、水泵(54)、回流管(55)和组合喷淋头(56),所述喷淋筒(51)固定安装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多级过滤芯板(52)的外侧固定安装至喷淋筒(51)的内部,所述水泵(54)固定安装至外壳(1)上,所述水泵(54)的输入端与引流管(53)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53)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并与喷淋筒(51)的内部连通固定,所述水泵(54)的输出端与回流管(55)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55)的底端向下依次穿过外壳(1)和喷淋筒(51)的内部并且与组合喷淋头(56)固定连接;
所述催化分解机构(3)包括紫外线灯管(31)和等距离排列的光催化板(32),所述紫外线灯管(31)固定安装至导管(2)的内部,所述光催化板(32)等距离安装至紫外线灯管(3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6)包括气泵(61)、逆止阀(62)和进气管(63),所述气泵(61)固定安装至外壳(1)上,所述气泵(61)的输出端与逆止阀(62)固定连接,所述逆止阀(62)的另一端与进气管(63)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63)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的内部并与喷淋筒(51)的内部连通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63)的外侧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分流孔(6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筒(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511),所述导流管(511)的外侧开设有均流孔(512)。
CN202321233797.0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 Active CN220214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3797.0U CN220214504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3797.0U CN220214504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4504U true CN220214504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5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3797.0U Active CN220214504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4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37739U (zh) 一种工业废气净化处理系统
CN206064155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108325291A (zh) 一种焦化废气处理装置
CN110227335A (zh) 一种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及光催化氧化处理工艺
CN220214504U (zh) 一种voc废气处理设备
CN211051150U (zh) 一种有毒有害污染气体治理深度净化装置
CN219272590U (zh) 一种环保型工程废气处理净化装置
CN210645873U (zh) 高浓度废气冷凝回收装置
CN215654697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uv光解催化塔
CN211753631U (zh) 一种废气环保处理设备
CN113457407A (zh) 石墨烯材料生产废气处理工艺
CN218130634U (zh) 一种生物处理有机废气装置
CN218422038U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有机废气净化环保设备
CN218962187U (zh) 农药生产车间尾气处理装置
CN207462992U (zh) 一种油漆废气处理装置
CN214389460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有机废气治理装置
CN213725658U (zh) 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
CN211358216U (zh) 一种工业用塑料废气高效净化除甲醛设备
CN215962971U (zh) 一种印刷废气净化系统
CN219722461U (zh)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CN213995387U (zh) 一种高效净化的voc大气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7698641U (zh) 干雾喷射uv光解净化设备
CN214233517U (zh) 一种废气净化光催化装置
CN214106192U (zh) 一种用于工业废气的回收循环设备
CN210057856U (zh) 一种塑胶件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