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7832U - 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7832U
CN220207832U CN202321949607.5U CN202321949607U CN220207832U CN 220207832 U CN220207832 U CN 220207832U CN 202321949607 U CN202321949607 U CN 202321949607U CN 220207832 U CN220207832 U CN 220207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testing
mechanism body
wire harness
externa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96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炜
王彬
邹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xxiao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xxiao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xxiao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xxiao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96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7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7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7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通断测试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机构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测试机构本体上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测试机构本体下表面一侧两端的支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测试机构本体下表面另一侧两端的U形结构的固定件和通过转轴A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件内侧壁的滚轮,在此装置上设置了移动组件,用户通过此移动组件,可以较为快捷的对测试装置进行转移搬运,降低因测试装置重量较重,而造成的短途搬运的难度,提高搬运的效率,并且在此机构上加入了限位组件,可以对斜撑杆进行有效的限位,使斜撑杆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通断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器由于具有控制装置和零部件,内部的导线较多,一些产量比较多的机器设备,其内部多提前制作成线束,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些线束两端分别有输入接插端子和输出接插端子;这些线束在安装到机器前,需要先检测试输入接插端子和输出接插端子是否连通,因为导线与接插端子的连接可能会接触不良,接插端子本身也可能会有问题;因此需要用到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在组合安装前,对家用电器外部连接线的线束进行通断的测试检查。
经查公开(公告)号:CN217305486U,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外部连接线的线束通断测试装置,此技术中公开了“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表面设有凸板,所述凸板上表面靠近左端处设有线束检测台,所述线束检测台右端面上设有接线盒”等技术方案,具有方便实时显示出测试线束的通断状况等技术效果;
上述方式通过提把的方式实现装置的转移,对使用人的臂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由于其重量较重,对一些力气较小的人士或者一些女性用户不是很友好,而且通过提拉的方式进行搬运,装置在落地的时候,可能由于操作不慎和地面产生冲撞,从而可能对其产生损伤,需要进一步改进,以便于较为快捷进行转移搬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可以较为快捷的对测试装置进行转移搬运,降低因测试装置重量较重,而造成的短途搬运的难度,提高搬运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机构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测试机构本体上的移动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测试机构本体下表面一侧两端的支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测试机构本体下表面另一侧两端的U形结构的固定件和通过转轴A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件内侧壁的滚轮,所述测试机构本体的外侧壁靠近所述固定件一侧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设置的容纳槽转动连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底端通过开设的安装槽转动连接有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优选的,所述斜撑杆和所述滑轮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优选的,所述测试机构本体的外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测试机构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移动杆的长条形通孔,所述移动杆贯穿该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固定件的内部,所述滚轮的内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结构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等角分布的凹槽,所述移动杆可活动的设置在该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呈L形结构状设置,所述移动板和所述固定件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优选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下表面一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开设的限位孔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斜撑杆的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插杆的插孔,所述插杆可活动的设置在该插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和所述斜撑杆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环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此装置上设置了移动组件,用户通过此移动组件,可以较为快捷的对测试装置进行转移搬运,降低因测试装置重量较重,而造成的短途搬运的难度,提高搬运的效率,并且在此机构上加入了限位组件,可以对斜撑杆进行有效的限位,使斜撑杆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和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板、移动杆和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斜撑杆和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斜撑杆和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杆、固定环和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测试机构本体;
2、移动组件;21、支腿;22、固定件;23、滚轮;24、固定板;25、电动伸缩杆;26、移动板;27、移动杆;28、限位环;29、固定块;210、斜撑杆;211、滑轮;
3、限位组件;31、连接板;32、插杆;33、固定环;3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机构本体1。
本实施方案中:现有的装置{公开(公告)号}:CN217305486U,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外部连接线的线束通断测试装置,此专利中公开了线束检测台,本申请文件中的测试机构本体1,采用此现有技术中同样的技术手段,此技术手段在此不一一赘述,关于此现有的底座板,本申请进行进一步改进,详情参阅下文公开技术;为解决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上文背景技术公开的“上述方式通过提把的方式实现装置的转移,对使用人的臂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由于其重量较重,对一些力气较小的人士或者一些女性用户不是很友好,而且通过提拉的方式进行搬运,装置在落地的时候,可能由于操作不慎和地面产生冲撞,从而可能对其产生损伤,需要进一步改进,以便于较为快捷进行转移搬运”,结合使用而言,此问题显然是现实存在且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鉴此,为解决此技术问题,在本申请文件上加入了移动组件2和限位组件3。
如图1-8所示:
还包括安装在测试机构本体1上的移动组件2;移动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测试机构本体1下表面一侧两端的支腿21以及固定连接在测试机构本体1下表面另一侧两端的U形结构的固定件22和通过转轴A转动连接在固定件22内侧壁的滚轮23,测试机构本体1的外侧壁靠近固定件22一侧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9,固定块29通过设置的容纳槽转动连接有斜撑杆210,斜撑杆210的底端通过开设的安装槽转动连接有滑轮211。
本实施方案中:本装置所用到的电器均采用外接电源进行供电,使用时,当需要搬运的时候,操作人员操作安装在测试机构本体1外侧壁的把手(把手位于斜撑杆210的上方),使整体以滚轮23为支点实现转动,从而使支腿21和地面脱离接触,此时可扳动斜撑杆210,使斜撑杆210上的滑轮211和地面接触,(此时操作人员可一手扶着斜撑杆210,使其保持倾斜,一手扶着测试机构本体1掌握移动方向)如此利用滑轮211和两个滚轮23同时与地面接触,可使整体的移动更稳定,当需要进行检测的时候,使整体处于水平,即可使支腿21再次和地面接触,此时滑轮211不再与地面接触,且斜撑杆210也再次复位,从而可整体实现平放,以便于进行检测,这样可降低移动的难度,使移动搬运更方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斜撑杆210和滑轮211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0°。
本实施方案中:当斜撑杆210和滑轮211沿着安装在固定块29内的转轴转动到30°角的时候,斜撑杆210会受到固定块29的限位,无法再继续转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测试机构本体1的外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4,固定板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5,电动伸缩杆2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6,移动板26靠近测试机构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7,固定件2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移动杆27的长条形通孔,移动杆27贯穿该通孔,并延伸至固定件22的内部,滚轮23的内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结构的限位环28,限位环28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等角分布的凹槽,移动杆27可活动的设置在该凹槽内。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启动安装在固定板24上的电动伸缩杆25,使电动伸缩杆25带动移动板26移动,并使移动板26带动移动杆27移动,从而使移动杆27移动到限位环28内的凹槽处,此时限位环28受到移动杆27的限位而不再运动,并可使滚轮23也无法运动,这样可以在静止放置的时候,实现对滚轮23的限位,使整体的放置更稳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移动板26呈L形结构状设置,移动板26和固定件22接触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利用移动板26和固定件22的接触,可对移动板26的移动限位,使移动板26的移动更稳定。
更进一步而言:
该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9下表面一侧的连接板31,连接板31通过开设的限位孔滑动连接有插杆32,斜撑杆210的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插杆32的插孔,插杆32可活动的设置在该插孔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插杆3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3,固定环33和斜撑杆210接触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插杆32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34,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环33和连接板31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拉环拉动插杆32,使插杆32在连接板31的限位孔内移动,从而使其不再插入到斜撑杆210的插孔内,可不再对斜撑杆210的转动进行限位,通过固定环33可对插杆32的插入距离进行限位,使插入更稳定,并可通过固定环33在插杆32移动的时候,同时进行移动,从而对弹簧34进行挤压,使弹簧34压缩,当松开拉环的时候,可利用弹簧34的回弹力,使插杆32复位,并插入到插孔内,实现对斜撑杆210的限位,使斜撑杆210更稳定,从而可解放操作人员的一只手,使得使用更加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人员操作安装在测试机构本体1外侧壁的把手(把手位于斜撑杆210的上方),使整体以滚轮23为支点实现转动,从而使支腿21和地面脱离接触,此时可扳动斜撑杆210,使斜撑杆210上的滑轮211和地面接触,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拉环拉动插杆32,使插杆32带动固定环33移动,从而对弹簧34进行挤压,使弹簧34压缩,当松开拉环的时候,可利用弹簧34的回弹力,使插杆32复位,并插入到插孔内,实现对斜撑杆210的限位,使斜撑杆210更稳定,如此利用滑轮211和两个滚轮23同时与地面接触,可使整体的移动更稳定,当需要进行检测的时候,使整体处于水平,即可使支腿21再次和地面接触;同时操作人员通过启动安装在固定板24上的电动伸缩杆25,使电动伸缩杆25带动移动板26移动,并使移动板26带动移动杆27移动,从而使移动杆27移动到限位环28内的凹槽处,此时限位环28受到移动杆27的限位而不再运动,并可使滚轮23也无法运动,这样可以在静止放置的时候,实现对滚轮23的限位,使整体的放置更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机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测试机构本体(1)上的移动组件(2);
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测试机构本体(1)下表面一侧两端的支腿(2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测试机构本体(1)下表面另一侧两端的U形结构的固定件(22)和通过转轴A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件(22)内侧壁的滚轮(23),所述测试机构本体(1)的外侧壁靠近所述固定件(22)一侧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9),所述固定块(29)通过设置的容纳槽转动连接有斜撑杆(210),所述斜撑杆(210)的底端通过开设的安装槽转动连接有滑轮(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210)和所述滑轮(211)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本体(1)的外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4),所述固定板(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5),所述电动伸缩杆(2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6),所述移动板(26)靠近所述测试机构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7),所述固定件(2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移动杆(27)的长条形通孔,所述移动杆(27)贯穿该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固定件(22)的内部,所述滚轮(23)的内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结构的限位环(28),所述限位环(28)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等角分布的凹槽,所述移动杆(27)可活动的设置在该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6)呈L形结构状设置,所述移动板(26)和所述固定件(22)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块(29)下表面一侧的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31)通过开设的限位孔滑动连接有插杆(32),所述斜撑杆(210)的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插杆(32)的插孔,所述插杆(32)可活动的设置在该插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3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3),所述固定环(33)和所述斜撑杆(210)接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32)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34),所述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环(33)和所述连接板(31)固定连接。
CN202321949607.5U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 Active CN220207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9607.5U CN220207832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9607.5U CN220207832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7832U true CN220207832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2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9607.5U Active CN220207832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7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3498A (zh) 万能式断路器综合特性检测设备
CN220207832U (zh) 一种电器外部连接线线束通断测试装置
CN112242655B (zh) 一种临时配电箱搭建装置
CN203453220U (zh) 家电立柱结构及具有该家电立柱结构的电风扇
CN104617326A (zh) 动力电池化成触头快速连接机构
CN110190324B (zh) 电芯入壳装置及电池组装系统
CN210007259U (zh) 一种电缆敷设拉线机
CN204597279U (zh) 一种电力柜移动底座
CN217404457U (zh) 一种半导体分立器件的耐压测试装置
CN114705895A (zh) 一种用于电源适配器寿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CN108923202A (zh) 组合式电源管理器
CN204315822U (zh) 一种老化测试设备的电源连接机构
CN203553496U (zh) 移动式电气动力提供装置
CN108110515B (zh) 一种可自动插合的插头连接系统
CN108045754B (zh) 一种储存柜及可对储存柜进行充电的运输机器人
CN208209079U (zh) 一种电接插件
CN205791639U (zh) 一种载有用电设备的移动装置
CN204376089U (zh) 一种防掉落插头及插座
CN204407424U (zh) 动力电池化成触头快速连接机构
CN220320924U (zh) 一种移动支架
CN115290937B (zh) 一种动力总成与电源联合调试模拟测试控制台
CN211063392U (zh) 一种省电无线充电底座
CN215968325U (zh) 一种故障指示器检测台体
CN21687233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控制设备
CN214798152U (zh) 一种老化插座的压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